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种子》2021,(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柴胡种子发芽的影响,测定分析种子发芽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为柴胡种子萌发调控及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行方法,采用0 mg·L~(-1)、50 mg·L~(-1)、100 mg·L~(-1)、150 mg·L~(-1)和200 mg·L~(-1)的赤霉素溶液浸种处理柴胡种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子发芽过程中ABA、GA_3、IAA和ZR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柴胡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差异显著,150 mg·L~(-1)浸种的发芽势(30.1%)和发芽率(64.5%)均最高。与对照相比,其他浸种处理种子发芽过程中的ABA、IAA含量均显著降低,GA_3、ZR含量均显著增加。种子发芽过程中,各浸种的IAA+GA_3+ZR/ABA比值均呈"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且其他浸种的该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150 mg·L~(-1)浸种的最高。研究表明,柴胡种子发芽过程中ABA、GA_3、IAA、ZR的含量呈现不同变化,赤霉素浸种可通过调节IAA+GA_3+ZR/ABA比值上升,进而促进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1,(9)
为探究引发菊芋种子的最佳方法,以有性繁殖获得的菊芋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低温、干湿交替和温汤浸种三种物理方法处理菊芋种子,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菊芋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汤浸种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53.33%,15.56%和1.93;通过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浸泡、赤霉素浸泡两种化学方法处理菊芋种子,30 g·L~(-1)的氢氧化钠浸泡效果最好,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38.89%、10.00%和1.60;通过不同浓度氯化钠和赤霉素引发回干处理菊芋种子,20 g·L~(-1)氯化钠引发回干处理效果最好,菊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达44.44%、14.44%和1.40。通过综合对比,温汤浸种为引发菊芋种子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处理对石栗种子发芽率及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恒温条件下(24。C),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硝酸钾、GGR、ABT1对石栗干种进行浸种催芽播种在沙床上,以干种直接播种的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对石栗发芽率及幼苗地径、根系生长、生物量分配以及生理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mg/L赤霉素溶液浸泡时间为24h的种子,其发芽率最高,可达到54%;其次为2000mg/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时间为24h的种子,发芽率达到32%,与对照相比,都达显著差异。根据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出用100mg/L的GGR6#溶液浸泡24小时的种子生长的幼苗苗木质量较好,其次2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h的处理;苗木质量最差的是用2000mg/L的硝酸钾溶液浸泡24h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种子》2020,(7)
以薄叶鸡蛋参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消毒方法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子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1 min+3%H_2O_2 3 min。2) GA_3 150 mg·L~(-1)、6-BA 5 mg·L~(-1)和NAA 2 mg·L~(-1)对种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用GA_3 150 mg·L~(-1)浸种12 h的种子发芽指标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2.06%、84.24%、9.12、12.46。3) GA_3 150 mg·L~(-1)有利于增加幼苗的茎长和根长,6-BA 2~5 mg·L~(-1)有利于幼苗干物质的累积。  相似文献   

5.
《种子》2021,(9)
以珍稀濒危植物威氏绿绒蒿(Meconopsis wilsonii)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和体视镜观察种子微形态特征,同时测定种子的含水量、吸水率以及生理生化指标。采用外源激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GA_3、6-BA、SA和NAA处理对威氏绿绒蒿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威氏绿绒蒿种子近肾形,种皮纹饰为褶皱型;种子处于正常状态且具有活力,具备萌发潜力;在所设激素浓度范围内,使用800 mg·L~(-1) GA_3处理时效果最好,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最高,分别为93.33%和27.56%;NAA浓度为80 mg·L~(-1)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最高,分别为82.22%和18.89%;6-BA浓度为1 mg·L~(-1)时发芽率最高,为73.33%,在浓度为20 mg·L~(-1)和40 mg·L~(-1)时显著降低了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SA浓度为25 mg·L~(-1)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最高,分别为74.44%和13.33%,在浓度为800 mg·L~(-1)时显著降低了发芽率和发芽势(p0.05)。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0,(6)
为了探讨赤霉素(GA_3)对玉米种子发芽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普通玉米自交系豫537 A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 mg·L~(-1))和时间(0、4、6、8 h)的赤霉素(GA_3)进行种子处理,按照GB/T 5520-2011进行标准发芽试验,研究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发芽性状,测定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α-淀粉酶、β-淀粉酶等生理性状。结果表明:1) GA_3处理时间为8 h,浓度为100 mg·L~(-1)时,发芽势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水平组合和对照(ck);GA_3处理时间和浓度分别为8 h-200 mg·L~(-1)、6 h-100 mg·L~(-1)、6 h-400 mg·L~(-1)时,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ck);GA_3处理时间为4 h,浓度为200 mg·L~(-1)时,发芽指数最高,显著高于对照(ck)。2) GA_3处理时间为4 h,浓度为400 mg·L~(-1)时,玉米幼苗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水平组合,显著高于对照(ck);GA_3处理时间为4 h,浓度为400 mg·L~(-1)时根长最长,极显著高于对照(ck);GA_3处理时间和浓度分别为4 h-400 mg·L~(-1)、8 h-200 mg·L~(-1)、6 h-200 mg·L~(-1)、6 h-300 mg·L~(-1)、6 h-400 mg·L~(-1)时植株干重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ck);GA_3处理时间为8 h,浓度为100 mg·L~(-1)时,根冠比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各水平组合和对照(ck)。3) GA_3浓度为300 mg·L~(-1),处理时间为4 h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GA_3浓度为200 mg·L~(-1),处理时间为4 h时,丙二醛含量最高;GA_3浓度为300 mg·L~(-1),处理时间为4 h时,α-淀粉酶含量最高;GA_3浓度为100 mg·L~(-1),处理时间为8 h时,β-淀粉酶含量最高。因此,GA_3浸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效果受浸种浓度及浸种时间2个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采收的紫果型黑蕊猕猴桃(Actinidia melanandra)种子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层积时间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平均发芽率结果为23℃>18℃>28℃>13℃,23℃的发芽率为72.67%。不同层积时间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发芽率60 d>45 d>75 d>30 d>0,层积60 d的平均发芽率为79.67%。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发芽率600 mg·L^-1>900 mg·L^-1>300 mg·L^-1>0,600 mg·L^-1的发芽率最高,为14%。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3℃,低温层积60 d,6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种子。  相似文献   

8.
赤霉素对檀香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场圃条件下不同浓度(800、1 000、1 200 mg/L)赤霉素和不同处理时间(6、12、24 h)对檀香种子发芽及种子萌发后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赤霉素处理檀香种子能显著地促进檀香种子的萌发及萌发后幼苗的生长,场圃条件下播种1个月内最高平均发芽率为67.3%,发芽高峰期在13~16 d,最高平均发芽势为48.0%,最高平均发芽指数为8.64,1个月后幼苗最高平均高度为5.87 cm,最高平均叶片数量为7;赤霉素在800~1 200 mg/L的浓度范围内,各发芽指标及幼苗生长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相应的处理时间以及浓度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各发芽指标和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也不显著。结合生产成本与幼苗生长情况,采用800 mg/L赤霉素浸种6 h以上为檀香种子最佳的催芽方法。  相似文献   

9.
《种子》2020,(9)
为探讨重金属铜、镉单一及复合胁迫对玉蝉花(Iris ensat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运用模拟重金属胁迫环境,测定了不同处理下玉蝉花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种子发芽后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指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铜浓度低于50 mg·L~(-1)时,镉浓度低于5 mg·L~(-1)时,会促进玉蝉花种子的萌发和对玉蝉花种子的萌发胁迫无显著影响,而铜浓度高于50 mg·L~(-1)、镉浓度高于5 mg·L~(-1)时,会抑制玉蝉花种子的萌发。重金属铜、镉对玉蝉花初生根的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在铜单一处理浓度为400 mg·L~(-1)时几乎不长根,叶片部分变黄,说明玉蝉花出现了铜中毒现象;在镉200 mg·L~(-1)的处理下,玉蝉花的生长也受到了影响,部分幼苗根部变红。在铜镉的复合胁迫下,低浓度(5~1 mg·L~(-1))混合液对玉蝉花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随着浓度增大,玉蝉花种子萌发受到了严重的抑制,较单一胁迫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21,(3)
以德保县的枫香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5个梯度的赤霉素浓度和3个浸种时间,探讨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枫香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赤霉素浓度、浸种时间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的影响,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增加,3个浸种时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和萌发指数均逐渐增加,在100 mg·L~(-1)浓度时达到高峰,之后减小;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各赤霉素浓度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均逐渐减小,种子发芽势先增加后减小;萌发时滞均先减小后增加。因此,100 mg·L~(-1)赤霉素,浸泡6 h的枫香种子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最高,是促进枫香种子萌发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2021,(6)
以冰菜种子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赤霉素(GA_3)、3-吲哚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乙烯利(ETH)、脱落酸(ABA)对冰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冰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探究植物外源激素对冰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120 mg·L~(-1)的GA_3、150 mg·L~(-1)的IAA、2 mg·L~(-1)的6-BA、80 mg·L~(-1)的ETH最有利于冰菜种子的萌发;ABA对冰菜种子的萌发总体起抑制作用。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冰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GA_3IAAETH6-BAABA。  相似文献   

12.
《种子》2021,(6)
为探讨外源赤霉素(GA_3)对NaCl胁迫下泡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毛泡桐、台湾泡桐和白花泡桐种子为试材,于不同浓度的GA_3溶液中浸种12 h,在0.3%NaCl胁迫下研究泡桐种子发芽参数和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对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叶绿素(Chl)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泡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适宜浓度GA_3浸种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泡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促进泡桐根和芽的生长,增强了NaCl胁迫下幼苗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MDA含量,促进Pro和Chl的含量,明显缓解NaCl胁迫对泡桐种子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且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毛泡桐、白花泡桐和台湾泡桐分别在400、600 mg·L~(-1)和600 mg·L~(-1) GA_3处理时缓解盐胁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及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土壤盐渍化严重影响了棉花种子萌发,褪黑素(Melatonin, MT)对种子萌发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外源褪黑素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明确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方法】以国欣棉9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温室进行试验。设置不同褪黑素浓度(0、10、20、50、100μmol·L~(-1))处理,研究了盐胁迫(150 mmol·L~(-1)NaCl)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的含量变化。【结果】盐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均明显下降,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增加。低浓度褪黑素(10、20μmol·L~(-1))处理提高了棉花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促进了种子胚根伸长,增加了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高浓度(50、100μmol·L~(-1))褪黑素处理抑制了种子萌发,降低种子萌发后的生物量。低浓度褪黑素(10、20μmol·L~(-1))处理提高了棉花种子的SOD、POD、CAT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减轻了盐胁迫对种子的过氧化伤害。【结论】低浓度褪黑素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提高了种子耐盐性,而高浓度褪黑素对棉花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其中20μmol·L~(-1)褪黑素为盐胁迫下调控棉花种子萌发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14.
《种子》2020,(6)
[目的]研究多花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特性,探讨消除或减轻种子萌发抑制的方法。[方法]显微观察多花黄精种胚的形态;观察黄精粉末水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不同时间段温水浸种液中萌发抑制物活性差别;以白菜种子为受体检测GA_3对多花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物的拮抗作用。[结果]多花黄精种胚呈棒状,尚存种子形态后熟现象;随着抑制物的浓度增大,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也增大;温水浸种液1(0~24 h)对白菜种子萌发生长抑制最大,浸种液2(24~48 h)和3(48~72 h)对白菜种子萌发和生长没有太大影响;0.1 mg·L~(-1) GA_3、0.2 mg·L~(-1) GA_3能提高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促进白菜幼苗的生长,而0.3 mg·L~(-1)的GA_3反而抑制白菜种子萌发。[结论]多花黄精种子萌发抑制物大多存在于种皮中,具有抑制种子萌发,抑制幼苗根部生长、叶绿素合成和幼苗对水分的吸收利用的特性,适当浓度的GA_3对萌发抑制物起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悦  刘笛  王敏  郑莉萍  朴锦 《种子》2020,(4):102-104
为研究6-BA对关苍术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7个不同浓度6-BA处理关苍术种子,测定各处理下关苍术种子萌发和幼苗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6-BA处理可显著提高关苍术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1.5 mg·L^-1处理为最好,发芽率和发芽势比对照提高25.6%和25.4%;1.5 mg·L^-1 6-BA和2.0 mg·L^-1的6-BA处理能显著提高关苍术出苗率,同时也能增强根系活力而达到壮苗效果;1.5 mg·L^-1 6-BA处理对关苍术幼苗高度、叶长和叶宽均有促进作用,而对叶绿素含量无显著的影响。关苍术人工栽培时用1.5 mg·L^-1 6-BA处理种子不仅可促进种子萌发,也能促进关苍术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藿香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6-苄氨基嘌呤(6-BA)及激动素(Kinetin)对藿香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GA3和6-BA均可提高藿香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的早期生长;浓度为300 mg/L的GA3的处理效果最佳,能显著地提高发芽率及促进幼苗生长,但是最终发芽率不到50%,因此,需要探索更有效的打破藿香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20,(8)
以黑色玛咖和黄色玛咖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0、50、100、150、200 mmol·L~(-1))NaCl进行实验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NaCl对玛咖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玛咖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总体均呈下降趋势,NaCl浓度为0~100 mmol·L~(-1)时,玛咖种子发芽率相同,均大于96%。而在200 mmol·L~(-1)条件下,黄色和黑色玛咖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最低。另外,黑色玛咖的鲜重和干重2个指标均大于黄色玛咖,不同品种玛咖的其余各项指标相比较,黄色玛咖各项指标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率影响明显,低温(5 ℃)和高温(35 ℃)严重抑制种子萌发,25 ℃是高山龙胆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温度,发芽率达到68.9%。光照条件对高山龙胆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影响,黑暗条件不利于种子萌发。赤霉素处理对高山龙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促进作用,但过高的浓度会阻碍种子萌发,以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种子最为适宜,发芽率可达85%以上。 [结论]因此,高山龙胆种子发芽最适温度为25 ℃,且种子需光萌发,300-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19.
赤霉素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赤霉素处理对韭菜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mg/L赤霉素溶液浸种12~24h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且显著促进了韭菜幼苗的生长,但对韭菜种子的发芽率没有影响。在种子未经浸种直接催芽的情况下,200~300mg/L赤霉素溶液处理24h也能显著提高韭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50~100mg/L赤霉素处理能显著促进韭菜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决明子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正律 《种子》2009,28(12)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6-苄氨基嘌呤(6-BA)及激动素(Kinetin)处理决明子种子.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A_3和6-BA均可显著地提高决明子种子的发芽率,并且对幼苗的早期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5 mg/L的6-BA处理效果最佳.Kinetin对发芽率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