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钟静  张瑶心  李景蕻  陈功轩 《种子》2021,(3):102-106
研究了铅胁迫对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处理薏苡种子和幼苗,记录薏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在幼苗生长期检测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铅胁迫抑制幼苗生长和活力指数,中高浓度(30~60 mg·L-1)硝酸铅能够明显抑制种子萌发。铅胁迫下抑制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合成,其中类胡萝卜素对铅胁迫更加敏感。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升高,幼苗叶片中MDA、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低浓度(15 mg·L-1和30 mg·L-1)硝酸铅对SOD酶活性具有微弱促进作用,40 mg·L-1和60 mg·L-1硝酸铅对SOD酶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研究表明,铅胁迫抑制薏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薏苡幼苗通过多种生理途径抵御铅胁迫。  相似文献   

2.
李玉梅  田新  姜云天 《种子》2019,(4):36-41,46
以茶花凤仙种子为试材,将NaCl、Na_2SO_4、NaHCO_3和Na_2CO_3按1∶1∶1∶1和0∶0∶1∶1两种摩尔配比人工模拟pH值分别为9.56和10.68的盐碱混合胁迫条件,探讨混合盐胁迫对其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混合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2种混合盐胁迫处理下,茶花凤仙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滞后;与对照相比,种子发芽率呈现"低促高抑"现象,而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随混合盐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解除混合盐胁迫后,pH值为9.56处理下的茶花凤仙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力,而pH值为10.68处理下的种子已完全失活。茶花凤仙种子萌发阶段对2种混合盐胁迫的耐盐适宜浓度分别为68.05 mmol·L-1,60.53 mmol·L-1,耐盐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9.59 mmol·L-1,101.18 mmol·L-1,耐盐极限浓度分别为202.07 mmol·L-1,166.22 mmol·L-1。  相似文献   

3.
钙离子胁迫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朝燕  田维怡 《种子》2019,(4):56-61
以白车轴草、紫云英、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恢复萌发率等指标,研究钙离子浓度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牧草栽培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低浓度钙离子胁迫(0~0.09 mol·L-1)对3种牧草种子发芽影响有限,而高浓度钙离子胁迫(0.12~0.15 mol·L-1)能够明显抑制3种牧草种子萌发,且低浓度钙离子(0.03 mol·L-1)胁迫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种子萌发; 2)白车轴草、紫云英和紫花苜蓿种子发芽指数均随钙离子浓度增加逐渐减小; 3) 3种牧草种子的恢复萌发率表现为紫花苜蓿>紫云英>白车轴草; 4)钙离子浓度明显抑制3种牧草幼苗的生长,低浓度钙离子(0.03 mol·L-1)有利于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可见,紫花苜蓿对高钙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好于白车轴草和紫云英,是喀斯特地区较为适宜的栽培牧草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白榆(Ulmus pumila L.)种子为材料,利用浓度分别为0,100,200mmol/L的中性盐NaCl和浓度分别为0,25,50mmol/L的碱性盐Na_2CO_3混合模拟出9种不同的盐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白榆种子萌发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低盐(100mmol/L NaCl)处理对白榆种子萌发没有抑制效应,但高盐(200mmol/L NaCl)处理对白榆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低碱(25mmol/L Na_2CO_3)处理对白榆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不显著,但高碱(50mmol/L Na_2CO_3)处理抑制效果显著,且抑制效果显著强于高盐处理,白榆种子几乎不发芽。复合盐碱胁迫处理下,低盐低碱和高盐低碱复合胁迫对种子萌发率抑制效果不显著,但对幼苗生长抑制效果显著,表现为胚芽、胚根数量和长度减少;低盐高碱和高盐高碱混合胁迫对种子萌发率抑制效果显著,特别是高盐高碱混合胁迫下,种子几乎不发芽,发芽后的胚芽和胚根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5.
采用甘青青兰种子为实验材料,分别以盐浓度为o(蒸馏水,ok),20,40,60,80,100 mmol/L和PEG-6000浓度为0,25,50,75,100,125 g/L处理种子,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初始萌发时间均被推迟,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甘青青兰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发后胚根与胚轴的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受损率升高,甘青青兰种子对Na2 CO3的耐受性最差,对Na2 SO4的耐受性较强,对NaC1的耐受性最强.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同样抑制甘青青兰种子的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随着PEG-6000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发芽受损率升高,萌发后胚根和胚轴长度也呈下降趋势,幼苗生长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钠盐胁迫对松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采用0~400 mmol/L的NaCl、0~100 mmol/L的Na2CO3和0~100 mmol/L的NaHCO3溶液处理松柳(Lathyrus quinquenervius)种子,每种溶液设置6个浓度梯度,以此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l浓度在0~100 mmol/L时对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在浓度大于200 mmol/L时,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盐害率显著升高;Na2CO3溶液在所有浓度下均显著降低种子发芽指标,盐害率显著升高,仅在2 mmol/L时未影响种子发芽率;NaHCO3溶液在浓度为0~20 mmol/L时对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而浓度>20 mmol/L后,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耐盐指数均产生显著抑制,浓度100 mmol/L时,盐害率显著升高。三种盐胁迫对苗高生长均表现为低浓度显著促进,高浓度显著抑制,NaCl和Na2CO3对胚根生长表现为低浓度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显著抑制,NaHCO3对胚根生长以及三种盐对胚芽生长则始终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西瓜品种“小皇冠”和“早佳8424”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种子萌发袋发芽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浓度(0,50,75,100,125 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蛭石引发处理对西瓜种子发芽指标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引发处理对缓解西瓜盐胁迫伤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增加对西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剧,引发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NaCl胁迫下,西瓜胚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发处理下胚根的SOD、POD、CAT活性增强,MDA和H2O2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研究表明,引发处理能促进NaCl胁迫下西瓜种子萌发,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和H2O2的积累,增强西瓜幼苗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8.
碱胁迫对结缕草、高羊茅种子萌发及其胚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aHCO3和Na2CO3两种碱性盐以9∶1的摩尔比配制浓度分别为30、60、90、120 mmol/L的混合盐溶液作为碱胁迫处理液,对结缕草和高羊茅种子进行碱胁迫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在碱胁迫下,结缕草和高羊茅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胚芽长和胚根长均随着碱胁迫浓度的升高而呈降低趋势,碱浓度达到90 mmol/L和120 mmol/L时,相应的结缕草和高羊茅种子均未萌发;结缕草和高羊茅种子萌发耐碱性的临界值分别为30 mmol/L和60 mmol/L;高羊茅种子萌发的耐碱性强于结缕草。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苏打碱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耐盐碱玉米种质资源筛选体系,对9份玉米自交系种子进行盐碱胁迫发芽试验.碱浓度分别为50,100,150,200mmol/L和250mmol/L,蒸馏水为对照,测定种子萌发期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6个指标.结果表明,活力指数和胚根长在自交系间表现不显著,而其他各项萌发指标和生长指标在自交系间、浓度间以及二者互作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品种间对苏打碱的敏感程度不同,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和胚芽长在150mmol/L碱浓度下供试材料平均表现差异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作为玉米萌发期种质资源筛选鉴定指标,170mmol/L的碱浓度为适宜的筛选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蔬菜种子对不同盐基离子胁迫的响应问题,以空心菜、辣椒和菜心种子为实验材料,NaCl、KCl、CaCl2和MgCl2 4种盐分作为胁迫因子,探究Cl-及盐基阳离子对蔬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设置的Cl-浓度范围内,低浓度Cl-促进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而高浓度Cl-却显著抑制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的生长。菜心种子的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受盐胁迫的影响表现为,随Cl-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说明空心菜和辣椒具有一定的适应盐渍土壤环境的能力,而菜心不适应盐渍土壤环境。(2)相同Cl-浓度下,不同盐基阳离子对空心菜和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菜心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K+最强,Na+最弱。不同盐基阳离子对空心菜幼苗胚根和株高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K+最强,Ca2+最弱;对菜心幼苗胚根和株高的抑制作用表现为Mg2+最强,Na+最弱;对辣椒幼苗胚根的抑制作用表现为Na+最强,Ca2+最弱,而对辣椒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又表现为Ca2+最强,K+最弱。说明不同盐基阳离子对蔬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1.
孔红  刘恬 《种子》2017,(11)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以不同浓度(10,20,30,40,50,60,70 mmol/L)的Na2CO3对非洲凤仙种子和幼苗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Na2CO3胁迫浓度呈明显负相关.当Na2CO3浓度达到5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显著下降,说明高浓度Na2CO3溶液对种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Na2CO3胁迫使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幼苗的光合能力,抑制幼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2.
褪黑素引发对盐胁迫敖汉苜蓿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褪黑素(MT)是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调节生长发育和缓解非生物胁迫的作用。试验采用MT溶液(50,100μmmol·L^-1)对敖汉苜蓿种子引发6 h和12 h后,进行盐溶液胁迫处理,筛选MT缓解盐胁迫的适宜引发时间和浓度,研究种子发芽能力和幼苗生长的变化规律。利用NaCl、Na 2SO 4、NaHCO 3、Na 2CO 3配制0,25,50,100,150 mmol·L^-1混合盐溶液(记为ck、25 S、50 S、100 S、150 S),NaHCO 3、Na 2CO 3混合配制0,25,50,100,150 mmol·L^-1碱性盐溶液(记为ck、25 J、50 J、100 J、150 J)。结果表明,低浓度盐溶液(处理25 S)可以显著(p<0.05)提高苜蓿种子发芽率,当盐胁迫浓度超过100 mmol·L^-1时,种子发芽率降至最低,且碱性盐(pH>11.0)显著(p<0.05)抑制种子的发芽。在不同浓度MT引发6 h和12 h时,处理25 S种子发芽率最高,50 J最低。100μmmol·L^-1 MT引发12 h可以显著(p<0.05)提高处理25 S、50 S、50 J种子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MGT)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逐渐延长,在100μmmol·L^-1 MT引发12 h时可以显著(p<0.05)缩短处理50 S和50 J种子的MGT。种苗长度和鲜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均在处理50 J时降到最低,且MT引发12 h时后各处理种苗长度均显著(p<0.05)增加,但种苗鲜重均无显著(p>0.05)差异。确定100μmmol·L^-1 MT引发12 h时,可以有效缓解50 mmol·L^-1混合盐溶液和高pH盐溶液(pH>11.0)的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山东地区泡桐种子耐盐性和最佳采种期,研究了不同采种期的泡桐种子在不同NaCl盐胁迫(0、1‰、3‰和5‰)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采种期的推迟,种子的含水量逐渐降低,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在9月30日时最大。随着盐浓度的增加,不同采种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鲜重和胚根生长量均逐渐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采种期和盐浓度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泡桐幼苗的胚根生长量,但对其它指标影响不显著。山东地区泡桐种子在9月到10月采种期内盐胁迫下发芽能力先增后降,9月底泡桐蒴果颜色变深绿至深棕并逐渐开裂且泡桐种子含水量为40%左右时,泡桐种子在盐胁迫环境下的发芽能力最强。此类特征及时间范围可作为山东地区泡桐种子最佳采种期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高昆  韦加幸 《种子》2021,(1):119-123
以锦灯笼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升高,锦灯笼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降低,相对伤害率升高,同时萌发所需时间延长。幼苗株高与NaCl浓度成反比,且在幼苗生长初期影响不明显,快速生长阶段影响显著。与对照组比,随着NaCl浓度升高,幼苗丙二醛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 mmol·L-1时最低,120 mmol·L-1时最高;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0 mmol·L-1 NaCl时达到最高;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在80 mmol·L-1 NaCl时为最大值。NaCl会影响锦灯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但锦灯笼具有一定的抗盐性,可以在低于20 mmol·L-1的盐环境下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耐盐特性,以实葶葱种子为材料,将NaCl、Na2CO3、Na2SO4及其混合液分别设为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测定实葶葱种子在各种处理下的种子萌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盐,在相同浓度下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也完全不同,NaCl浓度为50 mmol/L时发芽率为25.3%,Na2CO3为15.33%,而Na2SO4为14%;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极显著,发芽现象不明显,大多数种子都受到了抑制。说明,低浓度单盐和混合盐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实葶葱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低浓度盐溶液中种子可以萌发,但随着浓度的提高,单盐及其混合液均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单盐溶液中对几种盐的耐受能力为NaCl>Na2CO3>Na2SO4,混合盐的抑制效果高于单盐。  相似文献   

16.
PEG-6000和盐碱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逆境胁迫比较敏感,为探讨干旱胁迫与盐碱胁迫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影响的不同机制,以辽甜1号甜高粱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不同浓度NaCl和NaHCO3溶液模拟盐碱胁迫,分析比较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对干旱、盐碱胁迫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aCl(50 mmol·L^-1)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升高,表现出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低浓度的PEG-6000和NaHCO3处理抑制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萌发指标,中高浓度的PEG-6000、NaCl和NaHCO3处理均显著抑制种子的各类萌发指标,不同浓度的PEG-6000、NaCl和NaHCO3处理均显著影响种子的干物质转移和早期幼苗生长,其中NaHCO3胁迫影响最大,PEG-6000胁迫影响次之,NaCl胁迫影响最小。本研究结论可为干旱和盐碱地区提高甜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