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通过秋季对无核白、克瑞森和红地球三个葡萄品种进行不同配方叶面肥喷施试验,第二年春季测量三个品种各处理葡萄芽的大小、芽的萌发率和花粉生活力,获得最佳秋季喷肥配方,以期为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三个葡萄品种喷肥处理芽纵横径长度和花粉生活力均比对照好。处理4芽横径增幅最大,处理4和处理5花粉生活力高,与CK有显著性差异。三个品种各处理的纵径与花粉生活力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在棉花花铃期,于17时后,以叶面喷施4%,8%浓度的尿素与根施花铃肥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喷8%浓度的处理,喷肥量为对照施肥量的90%,其产量比对照略高,喷4%浓度的处理,喷肥量为对照的45%,其产量比对照略低,但均未达到10%的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3.
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徐麦27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静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161-163
以徐麦2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喷肥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喷肥和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喷有氮磷钾或微肥的处理比没有喷的千粒重、产量和品质都有所提高;不同的杀菌剂对小麦千粒重、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同。杀菌剂和肥料混喷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因此建议在混喷时应该更加慎重。在本试验中,氮磷钾、微肥和青霉素混合液混喷效果最好,对产量和品质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高油大豆铁豆67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铁豆67号产量的密度、施肥量、叶面喷肥、化控次数4因素分别设定3个水平的处理,采用正交表L9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影响大豆新品种铁豆67号产量因素的顺序是:施肥量、密度、叶面喷肥、化控次数;铁豆67号最理想的栽培技术模式是密度1.1万株/667m2,施肥量为20kg/667m2,叶面喷肥1次,化控次数1次。产量与施肥量呈正相关。密度高于1.1万株/667m2时,产量与密度呈负相关;密度低于1.1万株/667m2时,产量与密度呈正相关。产量与叶面喷肥次数、化控次数呈正相关,极差R值分别为8.91和6.17,但并不显著,说明适时适量的叶面喷肥次数和化控次数对铁豆67号的产量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不能起到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京郊小麦生产中叶面肥多、杂,农户不知选择哪种类型叶面肥及何时喷施的局面,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叶面肥在不同时期喷施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叶面肥的处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高于对照,小麦生长后期喷肥效果更明显;喷肥处理产量均高于未喷肥处理。开花期喷肥效果最好,随后依次是抽穗期、拔节期和起身期,冬前和返青期喷施效果不明显,生产上建议,在起身期以后特别是开花期喷施叶面肥,可有效增加小麦产量;在几个类型的叶面肥中,以喷施天达2116、壁护和磷酸二氢钾的处理效果最好,喷施必多收的处理效果较差,除了必多收,喷施其他叶面肥都能显著或极显著地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叶面喷肥对罗勒采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叶面喷肥对罗勒的株高、开展度、叶绿素含量、光合效率、分枝数和分枝长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影响了罗勒种子产量和质量。总体而言,以处理A(0.1%磷酸二氢钾+0.1%硼砂)表现最好,采种量较高,种子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蔬丰”叶肥对芹菜的喷施效果,结果表明:喷施“蔬丰”叶肥对芹菜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单棵重等都产生明显影响,从而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在3个喷施浓度中,500倍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但如果前期喷300倍,后期喷500倍,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虾肽有机肥对沙田柚果实品质改善的效果,形成合理的施用技术,2013—2016年,在容县开展了施用虾肽有机肥对沙田柚果园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7月中下旬在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浅沟,处理1株施3.5 kg虾肽肥、处理2株施2.5 kg虾肽肥、对照株施2.5 kg干花生麸,8—9月份处理1、2分别喷3次800倍虾肽氨基酸叶面肥,对照喷清水。结果表明:连续施用虾肽肥3年能提高0~20 cm浅层土壤交换Mg、有效Zn、有效Fe、有效Mn、有效B含量,以及20~40 cm土壤全N、交换Ca、交换Mg、有效Fe、有机质含量和pH;叶片全N、全P、全K、交换Mg、有效B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明显提高;果实总糖含量明显提高,风味佳,甜脆爽口,果品质量更优。7月中旬沟施虾肽肥2.5~3.5 kg+8月喷施800倍虾肽氨基酸叶面肥3次可有效改良土壤、提高沙田柚果实品质,其效果与花生麸相当。  相似文献   

9.
EM 是由10个属80多种微生物复合培养而成的多功能制剂,目前已在种植、养殖、环境保护方面应用,是生物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EM可以培肥土壤,发挥自然有机肥优势,并借助微生物作用控制病虫害,减轻土地、环境污染,实现无公害生产,推进农业微生物工程.为了验证EM在果树上的应用效果,1999~2000年在新红星、红富士苹果树上进行了初步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榆次使赵乡张村张海兵6年生新红星、红富士果园.该处地势平坦,海拔880m,沙壤土,pH值大于7,有机质含量0.63%,1年浇2~3次水.EM由中日合资伊埃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晋中总代理畜牧中心提供. 用新红星苹果树试验设两个处理:处理1为施用EM,于1999年秋季株沟施25kg鸡粪加EM300倍,发酵7d液,2000年生长期间需病虫防治时(与对照喷药期一致)叶面喷900~1800倍EM发酵液(EM 1份、红糖1份、醋1份、水10份)4次,生长前期喷100倍 40%福美砷液和1000倍50%1605液各1次;处理2为对照,1999年秋季株沟施鸡粪25kg,2000年生长期同样喷福美砷和1605液各1次,生长期喷药4次防治病虫害,分别为20%灭扫利2000倍液,凯素灵4000倍液,1∶2∶200倍波尔多液0.5 0Be石硫合剂.分别调查树体生长、结果和病虫害防治效果.用红富士果树试验也设两个处理:处理1是从8月1日开始,每隔半月喷1次EM500倍液,连喷5次;处理2为对照喷清水,并调查EM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每处理400株树,随机选5株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为探求钼肥对花生的作用与肥效。试验设置在河南省原阳县格林湾村进行,在施等量氧、磷、钾肥基础上设了3个处理,重复3次:(1)水浸花生种12 h为对照(CK);(2)0.1%钼肥浸花生种12 h;(3)0.1%钼肥浸花生种12 h后待花生五叶期和初花期各喷一次0.1%钼肥液。收获时测定花生产量与分析不同处理花生仁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0.1%钼肥浸花生种能促进根瘤菌的繁殖和生长,显著增加花生单株生产率和双仁果;增产花生果23.24%,花生仁蛋白质的含量增加1.26个百分点。与水浸种相比,0.1%钼肥浸花生种加喷施2次处理,增产花生果47.51%,花生仁蛋白质含量增加2.39个百分点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认为:浸种加喷施处理效果最佳,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控释肥对黄芪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控释肥对黄芪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泰山产黄芪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控释肥不同施肥量对黄芪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与常规NPK施肥相比,等养分含量的控释肥对黄芪株高的影响在不同生长时期影响不同,其中以生育中期影响最大;收获时CRF1、CRF2、CRF3控释肥处理组的茎粗比常规施肥组分别增加了31.00%、31.48%、27.27%,其影响根冠比的顺序是CRF1>CRF2>CK>CRF3;3个控释肥处理组的黄芪多糖含量比对照CK分别提高了1.65倍、1.55倍和1.54倍。控释肥处理组能够改善黄芪的农艺性状,显著提高经济产量和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豆的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和施磷量对大豆叶片补偿效应的影响。试验设置控水量和施磷量2个因子,控水量设为轻度水分亏缺、中度水分亏缺、重度水分亏缺3个水平,磷肥处理设低肥、中肥和高肥3个水平,设置充足水分高磷对照。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和施磷量可以对大豆在复水后的叶片生长产生补偿效应。轻度干旱胁迫高磷处理产生的补偿量最大,说明本试验条件下轻度干旱胁迫高磷处理对大豆叶片生长的补偿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在化肥施用量减少条件下,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9年在广西龙州、象州和岑溪进行水稻多点联合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量(P1)、常规施肥量减1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2)、常规施肥量减2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3)和常规施肥量减3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4)4个处理,成熟期测定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P2处理比P1处理提高6.06%,P3和P4处理分别比P1处理下降3.44%和3.75%;平均产量P2处理比P1处理提高0.45%,P3和P4处理与P1处理相比平均下降5.40%和4.08%。由此可知,海藻肥和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10%~30%的化肥,替代比例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不同地点替代比例略有差异,象州适宜替代比例为10%,龙州和岑溪最优替代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14.
冬瓜施用不同缓释(控释)肥料的产量和质量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应用示范相结合,研究了3种天然植物素等材料包膜缓释肥和2种高分子材料包膜控释肥对冬瓜产量和质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相等氮磷钾施用量条件下,缓释肥1号的增产效应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平均较常规分次施肥增产15.6%;而且,缓释肥1号处理还显著提高或趋于提高冬瓜的干物率、维生素C和可溶糖等质量指标。3个示范结果表明,缓释肥1号与常规分次施肥比较,平均增产7.61%,分别减少氮磷钾养分用量6.73%,71.1%和46.0%,降低用肥成本40.0%  相似文献   

15.
PP333对中晚熟水蜜桃品种生长结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中晚熟品种进行不同浓度PP333处理,每品种设每株叶面喷施PP3338000mg/L、10000 mg/L、12000 mg/L和喷清水对照4个处理,单株为一小区,重复3次,随机区组设计,处理1分 2次喷,第一次在5月9日,第二次在6月9日,其余在5月9日喷1次。研究表明,PP333能极显著地抑制枝梢生长。从控制枝梢生长、产量提高、果实形状及圆整度、花芽形成等综合性状分析,4年生大团蜜露以每株喷PP33312000 mg/L、5年生湖景蜜露和6年生西浦1号以每株PP3338000 mg/L喷2次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我们于1988~1996年4个年度在和桥镇进行了薹肥不同施用期试验,其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中油821。薹肥施用期设5个处理:①现蕾期(2月中旬);②薹高3.5cm;③薹高7cm;④薹高10cm(CK2);⑤不施薹肥(CK1)。小区面积20m2,重复3次,随机排列。全生育期施纯氮270kg/hm2,基、苗、蜡月巴占施肥总量的70%。薹肥碳铵450kg/hm2,占施肥总量的30%,视墒情对水条施。盛薹期考查苗情,收获前取样考查植株经济性状,小区单收单脱粒,计算实产。2结果与分析2.1产量表现各年度试验均以处理①产量最高,其它依次为处理②、处理③、处理④、处理⑤。4年平均各处理油菜籽产量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研究了施磷量和干旱胁迫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补偿效应的影响。试验设置控水量和施磷量2个因子。控水量设为轻度水分亏缺、中度水分亏缺、重度水分亏缺3个水平;磷肥处理设低肥、中肥和高肥3个水平。每个处理施尿素、硫酸钾,同时设置充足水分高磷对照处理。结果表明:在适度的干旱胁迫复水后,磷肥可以提高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增加百粒重和产量,但过大程度的干旱胁迫下磷肥增益效果不明显,在干旱胁迫和磷素营养的合理组合下,轻、中度干旱胁迫中磷和高磷处理补偿效应较显著,其中中度干旱胁迫高磷处理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时期喷施硅肥,研究硅肥对高粱产量、光合速率及抗折力的影响,为硅肥在高粱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选用"归来"牌液体硅肥,采取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硅肥具有提高高粱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作用,可以降低重心高度提高茎秆抗折力,提高高粱籽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含量,其中以高粱10片叶时期喷施硅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柑橘采果肥是指采果前后 1周左右所施用的肥料。为了探索柑橘施用不同配比的采果肥对翌年产量的影响 ,于1998— 2 0 0 0年连续 3年在蓬安县金甲乡进行了施肥试验。1 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锦橙 10 0号 ,树龄 10年左右 ,果园土壤为红棕紫泥。 1998年共分两组试验 ,一组为采果前 1周内施肥 ,另一组为采果后 1周内施肥 ,施肥效应为采果前施肥略优于采果后施肥 ,但差异并不明显。 1999,2 0 0 0年均采取采果前 1周内土壤施肥 ,设 3个处理 ,每处理各 10株 ,试验情况见表 1:表 1 各处理的施肥情况处理 施肥量 (kg/10株 )N P2 O5K2 OMgS…  相似文献   

20.
不同硒形态和施硒方式对小麦硒吸收利用的影响及残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改善小麦硒营养的硒肥调控措施,分析不同施硒方法对小麦硒农艺强化的可行性,在陕西永寿典型缺硒土壤上开展2年定位试验。第1年,以生产硒含量100μg kg–1的小麦籽粒为最低目标,设置不施硒、土施硒酸钠、叶喷硒酸钠、土施亚硒酸钠、叶喷亚硒酸钠5个处理,用量分别为0、15、18、700、45 g Se hm–2,研究不同硒价态和施硒方式对小麦产量、硒含量、硒吸收利用的影响,第2年各小区一分为二,一半秸秆移出,一半秸秆还田,不再施硒,研究硒肥残效。结果表明,不同硒价态和施硒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秸秆生物量无影响。第1年,各施硒处理的籽粒硒含量均达到预期目标,介于109~397μg kg–1,面粉硒含量介于101~356μg kg–1。第2年,仅土施亚硒酸钠的籽粒、面粉硒含量高于100μg kg–1,秸秆还田和不还田间无差异。土施、叶喷硒酸钠和土施、叶喷亚硒酸钠的籽粒硒强化指数分别为4.7、16、0.3、8.0 (μg kg–1)(g 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