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曾收治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 1例 ,经精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患儿康复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1d,3.1kg,足月顺产 ,出生后发现骶尾部有一巨大肿物 ,大小为 10 cm× 8cm× 10 cm,色泽与正常皮肤无异 ,质软 ,表面光滑无破溃 ,可见静脉显露 ,与皮肤相连 ,局部皮温与体温一致 ,不能推动。于 2 0 0 0年 12月 7日上午 8时在手术室全麻下行骶尾部巨大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为水囊性 ,约 10 cm× 8cm× 10 cm大小 ,单发孤立 ,将其完整切除送病理检查 ,并将损伤肌肉作部分修补 ,然后作创面整形置胶片引流 ,两条引…  相似文献   

2.
子宫颈类癌极为罕见 ,笔者曾遇 1例 ,现就其 B型超声诊断并复习有关文献作一分析。1 病例介绍患者 ,2 5岁 ,已婚 ,农民。因第 3次怀孕 G 34周 (L ap 1998.0 4.17)无诱因阴道不规则流血 14d,在当地医院以“边缘性前置胎盘”治疗 ,流血量有所减少。因出现规则宫缩和宫颈处有一肿物 ,遂急转我院。入院检查宫颈处有一约 8cm× 6 cm× 6 cm肿物堵塞 ,质中 ,一蒂宽约有 6 cm的 5 cm× 2 cm× 3cm肿物从子宫颈前唇突出阴道 ,质硬 ,表面光滑、色苍白 ,其表面坏死渗血。在我院行剖宫产下一男婴 ,并取肿物送检 ,病理诊断为凝血块及炎性坏死物。剖宫…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5 5岁。咳嗽、咯血 8a余 ,每次咯血量约 5 0 ml,对症处理病症缓解。近 3 a来每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反复 ,每次咯血量约 2 0 m L ,次数渐增多 ,无发热、胸痛。胸部 CT检查示 :右肺上叶前段可见一 5 cm× 4cm大小的囊实性肿块 ,周边钙化明显 ,无毛刺及分叶 ,纵隔内可见两个直径约 1.0 cm的淋巴结。以右上肺良性肿瘤收入院。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 ,术前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 ,肺功能正常。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行右开胸探查术 ,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上肺叶前段、质硬 ,大小 5 cm× 5 cm× 4cm,与前纵隔粘连 ,分离粘连中肿块侧壁破裂 ,可见脂样…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 ,该病虽为良性病变 ,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种植生长能力。当子宫内膜在直肠出现时 ,易误诊为直肠肿瘤 ,笔者曾遇 1例。现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4 0岁 ,因便秘 ,腹泻交替数年 ,大便带血伴黏液就诊。左侧卧位 ,肛门指诊呈可疑阳性 ,似在直肠前壁扪及一柔软、表面光滑、边界清晰肿物。经肠镜检查发现 :距肛门约 10cm处前壁可见一肿物突出肠壁 ,大小约为 3.5 cm× 2 .5 cm×2 .5 cm,形状不规则、柔软、表面光滑、充血水肿明显、中央凹陷、…  相似文献   

5.
阴道良性肿瘤发病率低,易被误诊,我院曾收治阴道巨大平滑肌瘤1例,曾被误诊误治,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妇50岁,农民。因阴道肿物脱出5年,阴道流恶臭分泌物数月、不规则流血伴下腹坠胀2周,于1995年12月20日以晚期宫颈癌收入院。患者病初3年外阴脱出物如核桃大,可用手回纳入阴道,无其它不适,近2年肿物未再脱出。入院妇检示:阴道血性分泌物多,恶臭,内见菜花样肿物充满整个穹窿部,约8cm×8cm×5cm大小,表面灰黄色,未见宫颈及颈口。子宫增大如孕40余天,活动差,附件触诊不满意。诊断为晚期宫颈癌。入院当晚大便时阴道肿物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提升优质稻米品质。以甬优7872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栽插密度(30 cm×24 cm,30 cm×21cm,30cm×18cm,30cm×16cm,30 cm×14 cm),测定甬优7872的 产量及品质。试验结果显示栽培密度的增加,生育期缩短,分蘖力随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减弱,产量对着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栽插密度为30 cm×24cm时,甬优7872稻米综合品质最好。栽插密度30 cm×16cm时,甬优7872平均亩产最高。甬优7872的优质高产稳产,栽插密度30 cm×18cm更加适宜。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0岁,农民。因腹痛、黑便4天于1990年11月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曾空腹吃柿子约500克,入院前4天逐渐出现上腹闷痛、嗳气、反酸、纳差。继之解黑便和呕吐胃内容物。体查:剑突下压痛,余未见阳性体征。入院第2天行胃镜检查,见胃窦腔内有一约3cm×5cm×7cm大小黑绿色可移动的团块,表面粗糙,胃镜及病理报告为胃柿石。因病人拒绝手术,于11月29日行胃镜治疗。用活检  相似文献   

8.
病例:患者男性,15岁。于半年前发现左上腹肿物,近来逐渐增大就诊。临床检查:左上腹触及质中等硬的肿物,无活动。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脐左上方可见4.3cm×1.7cm×2.3cm的实质性肿物,边界清楚,其内回声不均匀,可见条状强回声光带,肿物后方回声稍强。肿物内血流丰富,测其血流为高速低阻血流,阻力指数RI=0.45,超声诊断:左上腹实质性肿物(考虑为恶性)。手术所见:左上腹可见4.5cm×2.0cm×2.5cm的椭圆形肿块,内呈灰白色、鱼肉状、质地软脆。病理诊断: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 术后22月因左上腹切口下方肿物就诊。行彩色多普勒检查:于左上腹原切口处可见3.3cm×1.7cm×2.0cm形态规则实质性肿物,内回声不均,可见多个低回声光团。肿物内可见血流信号丰富,测血流为高速高阻,RI=0.80。超声诊断:左上腹实质性肿物——肉瘤复发。手术所见:左上腹可见3.5cm×2.0cm×2.0cm椭圆形肿块,瘤质韧实呈鱼肉状。病理诊断: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 讨论:左腹壁血管外皮细胞肉瘤是从血管外皮细胞发生的肉瘤。通常单发,大小不一,呈结节状。恶性度高,易复发。应尽早检查诊断,以便早治疗,术后定期复查。超声波检查可作为复查的一项主要手段,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简便易行的特点。只要肿块在1cm以上便可被检出。根据肿块回声性质、血流信号特点,结合病人及上次超声诊断,可为病人及早再手术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我们认为超声波复查应在术后每2~3个月进行1次为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爱抚宠物(狗、猫)的家庭日渐增加,猫抓病也不时出现,作者近3年参与外科治疗该病1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本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38岁。全部病例均有家猫抓、咬史,抓咬后15~60天内均在同侧腋部出现肿块,有7例行肿块手术摘除,除1例伤口延期愈合外,均一期愈合。切下的肿块大的5cm×5cm×3cm,小的3cm×3cm×3cm。肿块病理检查均报告为淋巴肉芽肿改变。手术后随访至今手术部位无肿块再增大。有4例肿块合并感染经抗炎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1病例女,62岁,于2002年因闭经15 a,阴道不规则出血2 a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颈轻度糜烂,宫腔深8.5 cm,内表面凹凸不平,吸出组织50 g送检。病理检查:肉眼观,碎组织一堆,总体积4.5cm×3.5 cm×2 cm,呈灰黄色,少量为灰白色,质脆,豆渣状,部分切开时有明显砂粒感。镜下见瘤细胞呈立方状、短柱状,明显异形性,胞浆略嗜碱性;核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部分呈空泡状、核仁明显,少部分核深染,核分裂相多见;细胞排列呈腺管状、裂隙状、乳头状或实性条索团块状;间质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新生的透明软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100强阳性。病理…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29岁,因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外院4 d内先后两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工作电压和冲击次数不详,第2次碎石治疗后1 d,觉左腰腹部胀痛不适伴排酱油样血尿到我院就诊。辅助检查:尿RBC((?))、B超和CT扫描提示:左肾周脂肪间隙消失,可见8.4 cm×7.2 cm×13.5 cm片状高密度影,肾盂内亦见高密度影约2.3 cm×3.5 cm×3.0cm。CT值为60~79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 ,生后 4h,因发现咽部肿物 ,伴呼吸不畅 4h入院。患儿为第 1孕第 1胎 ,足月顺产 ,新法接生。出生后助产士即发现患儿口腔内有一肿物 ,拇指大小 ,有蒂与咽部相连。将肿物提出口腔外 ,患儿方能啼哭。当患儿剧烈啼哭时 ,仍会出现紫绀 ,经鼻插入氧管 ,低流量吸氧后缓解。由卫生院转送我院。入院体查 :T37.4℃ ,R46 / min,P110 / min,体重 3kg,身高 5 0 cm,头围34 cm,胸围 30 cm。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头颅与五官正常 ,前囱约 1.5 cm× 1.5 cm。口唇淡红 ,三凹征阴性 ,双肺无罗音 ,律整 ,心尖部听到 级收缩期杂音。口腔外有一 4cm× 3cm…  相似文献   

13.
罕见的肺原发性富于T细胞的B淋巴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患者 ,女 ,64岁 ,发现左肺肿物 1 a,伴咳嗽、咳痰 1个月。据外院胸部 CT描述 :“左上肺近肺门处见一肿物影约 4cm× 3cm× 3cm,考虑为左上肺癌可能性大”入院。体查 :T37.0℃ ,P89/min,R2 0 / min,BP1 4 .0 / 8.0 k Pa,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咽淋巴环未见异常 ,胸廓无畸形 ,左上肺叩诊稍浊 ,呼吸音粗 ,闻及少量干罗音 ,未闻及湿罗音 ,心率 89/ min,律齐 ,肝、脾肋下未及。纤维支气管镜示 :于左上肺叶开口处见一肿物 ,呈浸润性生长 ,致管口狭窄 ,粘膜不规则 ,触之易出血 ,考虑为左上叶中央型肺肿瘤。取活检病理示粘膜中见异型性改…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种植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40cm×40cm、40cm×30cm、35cm×30cm、30cm×30cm等4种处理,在同等施肥的条件下,进行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35cm×30cm处理为佳,产量达33.43t/hm2,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其次为40cm×30cm处理,产量为30.65t/hm2,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强盛101号     
《山西农业科学》2007,35(5):45-45
选育单位 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G694×S89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生长势强,叶色浓绿。株形半紧凑,株高275cm左右,穗位高110cm左右,总叶片数19—21片。穗上部叶片半上冲,下部为平展型。花药黄色,花粉生活力强。果穗圆锥型,穗轴浅红色,子粒黄色、马齿型,穗长约20cm,穗行数18—20行,行粒数40粒,百粒重38.8g左右。生育期与对照农大108相仿。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24岁,经剖腹探查及病理诊断为肝胆管囊腺癌,肿瘤位于右肝叶脏面,约15cm×12cm×10cm大小,其肝外部分紧贴在右肝叶脏面,近端深入到肝门以上的肝实质内。采用切除肝外部分囊肿壁,剪开并切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17岁,广东电白县人。因反复鼻大出血伴鼻塞2年收住本院耳鼻喉科。2年前无诱因出现鼻出血,每次量约为50~100ml/次,曾反复发作20余次,每次都能自行停止,伴鼻塞。体查:一般情况好,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未见异常。专科情况:眼球活动与双耳未见异常。鼻无畸形,鼻中隔无偏移,于左侧鼻腔后部发现一暗红色、表面光滑、且易出血的肿物。鼻咽部顶壁及左侧壁又见大小约2cm×2cm×3cm、光滑、质硬淡红色肿物。右侧咽隐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2例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进行修复。皮瓣最小面积5cm×7cm,最大8cm×12cm。结果:12例中10例皮瓣生长良好,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随访2~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并有部分感觉恢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运恒定,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神经。是修复足跟、踝、跟腱及小腿中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及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多点穿刺取活检术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IEMNS G20型B超机,EC9—4型传感器,对2953例14~90岁(60.53±2.58岁)前列腺疾病患者进行经直肠超声检查;对64例经直肠超声发现前列腺周缘区有低回声结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ng/ml和/或直肠指检(DRE)异常的患者,应用16—18GA导针器、18G×20cm活检针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1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3.6cm×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治疗。结果:①根据声像图变化分析:前列腺呈炎性改变1127例;前列腺增生1069例,其中轻度增生(3.6cm〈上下径〈4.0cm;2.6cm〈前后径〈3.0cm)715例、中度增生(上下径≥4.0cm;前后径≥3.0cm)354例;前列腺实质性占位病变待查67例;前列腺囊肿2例;精囊腺囊肿(大小约4.1cm×3.6cm×5.8cm)1例。②64例经直肠B超引导前列腺活检,检出前列腺癌28例(占43.75%),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良性前列腺增生32例(占50.00%);前列腺炎4例(占6.25%);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③精囊腺囊肿1例(大小约4.1cm×3.6cm×5.8cm)在经直肠B超定位下穿刺抽液45ml,并注入无水酒精10ml促使囊壁蛋白凝固,1月后复查无复发。结论:TRUS可清晰分辨内、外腺,能精确测量前列腺体积,有助于前列腺增生的确诊;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多部位穿刺活检术,无需麻醉、痛苦小、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双峰驼肾脏产生高浓缩尿的形态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观测双峰驼肾脏的形态与结构 ,探讨其构造特征与排泄高浓缩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驼肾体积庞大 (平均左肾 19cm× 14cm× 9cm ,右肾 18cm× 14cm× 8cm ) ,左右两肾约占体重的 0 .6 % ;髓质与皮质的厚度比为 4 1,髓袢极长 ;皮质中长袢型髓旁肾单位和中间肾单位比短袢型浅表肾单位多 ;皮质迷路内近曲小管远比远曲小管长 ;髓质外髓的直小血管发达 ,形成宽阔的直行血管束 ,与髓质泌尿小管束相间排列 ;内髓比外髓厚 ;肾盂背腹两侧的粘膜形成辐射状突起伸向肾锥体之间 ,并在内、外髓交界处形成穹窿状结构 ;外髓有明显的次级肾锥体出现。上述结构特征表明 ,驼肾具有强大的重吸收功能 ,有利于高浓缩尿液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