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利用BNT诊断法普查,应用乳炎康对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显效率均达100%。对奶牛“+”治愈100%,对“++”奶牛治愈率80%。比青霉素药物治疗对照组提高20个百分点:对“+++”奶牛治愈率60%。试验中对15头患有“++”隐性乳房炎奶牛进行乳炎康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发现.以开水冲后加清凉水调匀口服。每日一次,每次每头牛300克,连用5天,治疗效果最佳。临床推荐该量。临床观察治愈后试验牛无任何不良反应,所产牛奶各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中药“乳炎康”对奶牛及所产牛奶无任何不良影响。经生物统计学方法计算,乳炎康对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4~2019.2我站收治的46头患有乳房炎病牛,23头采用常规抗菌药物治疗(I组),另23头在抗菌药物基础上联合地肤通乳散治疗(Ⅱ组),比较两组病牛的临床疗效。结果:Ⅱ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I组的69.57%,差异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奶牛乳房炎,在常规西药施治基础上,联合地肤通乳散治疗,能进一步优化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以青、链霉素为对照药,乳房灌注给药,在奶牛场试用3年,"乳源康"治疗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1 638头次,2 203个乳区,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6.7%,平均疗程4.5 d.青、链霉素对照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276头次,359个乳区,治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77.4%,平均疗程12 d;用"乳源康"治疗隐性乳房炎4 031例,用药1次~2次临床治愈率为100%;通过对56个患病乳区"乳源康"用药前后的细菌削减状况的检查,细菌转阴率为71.74%.因此,用"乳源康"治疗奶牛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将30头隐性乳房炎患牛和25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分别各自随机分为2组。其中,隐性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48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5头42个乳区为对照组;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25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0头15个乳区为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涂抹受试金黄超微透皮软膏2次,连用3~5d;对照组不用药。每天采集隐性乳房炎患牛奶样,测定其体细胞数变化情况;每天分别从外观、手感、乳汁性状和CMT4项指标评判其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情况。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患牛治疗3d后,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9.58%,而不用药的对照组无1例痊愈;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连续用药5d,停药1周后观测,试验组80%的乳区4项指标全部达痊愈水平,而对照组均未达痊愈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探究采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随机抽取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患有牛瘤胃臌气并接受治疗的45头病牛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中西药结合观察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对照组,对比3组病牛的治疗效果。采用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单一西药治疗或单一中药治疗(P0.05)。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病牛的治疗效果,减少病牛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量推广。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试验用瓜蒌牛蒡汤加减对大连某奶牛场22头乳房炎病牛进行治疗,治愈20头,有效1头,无效1头,治愈率90.9%,有效率达到95.5%,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牛病毒性病牛72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每组36头,对照组病牛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试验组病牛采用中药复方治疗,对两组病牛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组病牛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病牛总有效率为63.89%,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复方治疗牛病毒性腹泻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于甘肃某农业服务中心收治的14头牛瘤胃臌气病牛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头,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进行中西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上对比,实验组均达到有效及以上标准,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中有1头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85.71%,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比,实验组有1头病牛发生全身出汗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对照组有1头病牛发生呼吸困难,2头出现发热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8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可以显著提升治疗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进而可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评价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个地区选择临床型乳房炎患牛18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牛294头,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结果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不同批次对同一病情的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的轻重对药物疗效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批药物对轻度和重度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0.2%和71.4%,平均有效率为92.7%和83.1%.对隐性乳房炎相同给药处理后.平均头转阴率为88.1%,平均乳区转阴率为91.2%,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所有应用纳米银乳房注入剂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全性.  相似文献   

10.
以某奶牛场的奶牛为试验动物,用纯中药制剂乳康健进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力试验。试验共设5个组:第Ⅰ组10头,乳康健用量500g/头;第Ⅱ组10头,乳康健用量400g/头;第Ⅲ组10头,乳康健用量300g/头;第Ⅳ纽为阳性对照组;第V组10头,为阴性对照组。结果表明:第Ⅰ组奶牛乳样的pH值、比重、体细胞计数、细菌数均较第Ⅱ组和第Ⅲ组有明显变化,治疗后第Ⅰ组和第Ⅱ组乳汁体细胞数明显下降,阳性率分别降为8.3%和10.0%,而对照组阳性率无变化,第Ⅲ组同第Ⅰ、Ⅱ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第Ⅰ、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用乳康健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11.
马忆新 《兽医导刊》2020,(8):147-147
目的:探究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价值。方法: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某养殖场52头牛瘤胃臌气病牛作为实验牛,进行实验分组治疗。对照组病牛26头,单用西医治疗;观察组病牛26头,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病牛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牛总治疗疗效达到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牛治疗效果80.8%(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病牛复发率7.7%,对照组病牛复发率38.5%,两组数值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牛瘤胃臌气,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有防止复发之效,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在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表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现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达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辖区内发生乳房炎的奶牛30头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各10头,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给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3组病牛的疗效。[结果]A组病牛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B组为80.00%,C组为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乳房炎可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C组病牛症状消失时间、痊愈时间和复发率均明显少于其余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西药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缩短病牛康复时间,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中药复方在牛病毒性腹泻中的治疗效果,从贵州某养殖场2021年3—8月接收的患病毒性腹泻病牛中随机抽取50头成年牛和50头犊牛,将成年牛及犊牛各均分成2组,每组各25头.对照组病牛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病牛使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观察2组病牛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成年牛治愈头数为15头,显效头数为5头,有效头数为4头,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成年牛治愈头数为9头,显效头数为6头,有效头数为4头,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试验组成年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犊牛治愈头数为12头,显效头数为8头,有效头数为3头,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犊牛治愈头数为9头,显效头数为5头,有效头数为3头,治疗总有效率为68.00%;试验组犊牛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使用中药复方能有效提高成年牛及犊牛的治疗总有效率,可广泛应用在牛病毒性腹泻治疗中.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分类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情况乳房炎是奶牛经常发生的疾病,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业发达的美国现有1100万头泌乳牛,患有隐性乳房炎的达50%。我国北京、上海等地调查,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在60%左右,2003年东北农业大学在哈尔滨市郊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发病率高达75%,造成的损失每头患病牛每年1526.25元。乳房炎的病原体有80~130多种,其中主要的病原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形体、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等。2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奶牛乳房炎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乳房炎。2.1急性型乳房炎特征是乳房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健康牛和乳房炎患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差异性,本试验采用PCR-DGGE技术对采自内蒙古的10头健康牛及10头患病牛粪便中的细菌、乳杆菌属及纤毛虫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相似性分析及PLS-DA分析可知,健康牛和患乳房炎牛肠道微生物菌群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与健康牛相比,乳房炎患牛肠道中乳杆菌和纤毛虫多样性明显较低。PCR-DGGE技术直观全面地分析了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为后续益生菌治疗疾病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奶牛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是发病快且难于治疗的恶性乳房炎症。这种乳房炎在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临床表现上有突出的特点。 一、病因 饲养场所环境卫生不良,牛体不洁、挤乳前消毒不严密和不按规程操作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病牛因乳头或乳头管狭小,挤乳困难、使用乳导管针引起感染而发病。患大肠杆菌乳房炎的牛,多为高产奶牛。据16例病牛调查,有12头高产的牛,4头中产牛,都是一个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芪草乳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患隐性乳房炎的60头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芪草乳康散高、中、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并选12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从给药前1日(第0天)起,每天观察并按组逐头记录奶牛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于第0天、给药后第5天、给药后第10天检测各试验牛的隐性乳房炎的炎症度,分别统计各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并在第0天和给药后第10天采集每头牛乳样测定乳脂肪、乳糖、乳蛋白含量,乳密度以及日均产奶量。结果表明: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好于低剂量组(P0.05),略优于万乳康药物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治疗前后的日均奶产量提高了2.03~2.54 kg,且与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芪草乳康散按150 g/(头·d~(-1))剂量连用5 d能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2009年4月11日至8月27日在邯郸市某乳业公司牧场采用三种方法医治了63头患乳房炎的泌乳奶牛,采用三种方法进行治疗。方法一:用"公英散"每头500g灌服处理了21头病牛;方法二:对每患病乳室注射氨苄西林钠5g处理21头病牛;方法三:对每患病乳室注射头孢噻呋2g处理21头病牛。记录五天后的观察结果,比较各种药物对奶牛乳房炎的治愈情况。通过对治疗效果分析表明,三组处理方法对乳房炎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方法一即使用"公英散"治愈效果较为明显,且为纯中药方剂,在兽医临床上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用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对奶牛场不同泌乳期的40头临床健康黑白花奶牛的160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共检测出阳性头数21头,阳性率52.50%;阳性乳区42个,阳性率26.25%。将检测出的21头患隐性乳房炎的病牛随机分成A、B、C、D共4组,A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阳性乳区治愈率为22.22%;B组用左旋咪唑注射液进行治疗,阳性乳区治愈率为30.00%;C组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阳性乳区治愈率为57.14%;D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措施,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抗生素组疗效并不理想,左旋咪唑注射液疗效高于抗生素组,中药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