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皖北地区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对夏玉米的影响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了这些灾害对当地夏玉米栽培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并介绍了夏玉米防灾御灾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择良种、适时播种、配方施肥、适时排灌、化控防倒、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史良国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0):119-120
介绍了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选择、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以期为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皖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播种、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皖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夏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播种、合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皖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夏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鲁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鲁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科学施肥、化学除草、主要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鲁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皖北地区过去被列为玉米杂交制种非适宜区,作者在分析以前杂交制种低产原因,本地区气象要素,总结周边地区高产制种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皖北地区玉米高产杂交制种技术研究”课题,通过选用高产制种组合,调整播期,父母本错期、行比,增加母本密度,优化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将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由过去的2250kg/hm2左右,提高到3750kg/hm2以上,实现本地区玉米杂交制种历史性突破,并提出4500kg/hm2玉米高产制种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品种选择、隔离种植、大田选择与播种、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皖北地区露地水果玉米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区域水果玉米大面积种植及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作为皖北地区农业生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科学、合理的进行大豆栽培,利于提高大豆质量与产量,使农民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当然,要想实现此目的,应当结合皖北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科学、合理的运用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大豆栽培,使大豆植株良好生长,进而达到夏大豆优质高产的目的。那么,如何在皖北地区科学、合理的运用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呢?本文将对此问题予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夏玉米是黄淮海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对保证我国粮食稳定有重要的作用。结合该地区夏玉米生产实际,从选择优良品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预防自然灾害、灵活收获等方面对夏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收获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皖北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豆是皖北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科学种植大豆、发展大豆产业对提高大豆质量与产量、提升农民经济效益、保障我国食用油的安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皖北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其他自然因素,因地制宜,从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精细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与存储等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皖北地区夏大豆种植水平、最大限度提高夏大豆产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研究皖北地区夏玉米最佳种植密度和适宜收获时间,旨在为指导该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依据.结果显示,皖北地区夏玉米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不断增加,密度在75000株/hm2时达到最高,当增加到82500株/hm2后,产量开始下降.因此最佳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皖北地区夏玉米百粒重和产量随着收获时间推迟,逐渐增加,至9月30日后收获,趋于稳定,不再增加,且比9月20日前收获的增加幅度达到显著差异,适当晚收可明显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自然资源特点,研究了夏玉米高产栽培的必要性,并从玉米优良品种的选择、适宜的播期、合理的种植密度、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适期晚收等技术环节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皖北地区灌溉的基础,由于淮河流域特殊的地理条件,天气状况复杂多变,暴雨,洪涝与高温、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介绍皖北地区夏玉米栽培为出发点,针对暴雨洪涝、高温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对夏玉米的影响进行了归类分析,总结了这些灾害对当地夏玉米栽培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夏玉米选种、播种种植、浇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刘万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72-72,101
针对皖北地区夏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限制皖北地区夏大豆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提出了3 000 kg/hm2产量目标关键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轮作换茬、选用高产优质良种、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从选择良种、选地与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化除与化控、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江苏省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江苏地区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保障玉米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中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鲁中地区夏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培肥地力、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夏玉米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地块选择与播前保墒、选择良种、硬茬播种、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了陕西省关中灌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夏玉米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情况,从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指导夏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20.
淮北中西部地区夏玉米蕴藏着较大的增产潜力,总结了该地区夏玉米再高产关键栽培技术,包括更换优种、增施肥料和改进施肥方法、适期早播、增加密度和促进平衡生长、遇旱灌溉、适当推迟收获期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夏玉米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