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馨口’腊梅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CPPU处理对瓶插腊梅切花的开花率、水分平衡、花枝鲜重以及花蕾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5mg/L的CPPU处理切花腊梅的开花效果理想,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乙烯变化类型初探   总被引:53,自引:10,他引:43  
高俊平  张晓红 《园艺学报》1997,24(3):274-278
以14个生产用月季切花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开花和衰老过程中花朵的乙烯生成量和呼吸强度变化动态。结果表明:(1)乙烯生成量在萨蔓莎、天使、默西德斯、加布里拉和雅典娜5个品种表现为蕾期较低,随外层花瓣展开逐渐增大,在盛开期达到高峰,然后降低,变化动态类似于跃变型切花和跃变型果实;唐娜小姐品种在整个开花和衰老进程中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类似于非跃变型切花和果实的变化动态;坦尼克、黄金时代、金徽章、金牌、红衣主教、红成功、玛丽娜等品种在蕾期较低,随着开花进程逐渐增大,至盛花后期花朵露心时仍在增加,类似于末期上升型果实的变化特点。(2)上述3个类型月季品种的呼吸强度在瓶插期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花蕾期相对较低,花朵充分展开前迅速升高并出现高峰,然后降低,呈现典型的呼吸跃变类型,同时,萨蔓莎和天使呼吸跃变高峰的出现都比类似乙烯跃变高峰的出现提前1~2天。说明月季切花乙烯生成量与呼吸强度的变化动态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花期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2000~2003年每月对大花蕙兰黄金小神童从新出叶芽到开花进行跟踪调查, 初步掌握了黄金小神童不同时期长出的叶芽长成成熟株后的开花规律。调查结果表明: 黄金小神童全年均有新的叶芽和花芽长出, 新叶芽长出后经过6~10个月的生长发育成为具有6~8片叶的成熟植株, 花芽长出后约1个月发育成具有6~9个花蕾的花葶。叶芽从长出到出花芽约需5~11个月, 而7~9个月龄的开花率最高。8~9月份长出的叶芽成株后出花率最高, 约占全年花芽数的一半, 其余各月差异不大。各月出花率不同,4~7月份为出花芽的高峰期, 在两年试验中, 分别占全年花芽数的72.83%和78.56%; 12月份到次年1月长出的花芽最少, 分别只占全年花芽数的4.11%和5.03%。其余月份长出的新叶芽的生长情况和出花芽率处于中间类型。通过此试验为黄金小神童的花期调控提供依据, 留取可能在预定时期开花的叶芽, 控制其他时期的叶芽, 达到调节花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灌木,花大色艳,素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为选出适合切花应用的品种,在正常自然环境下对24个牡丹品种进行瓶插试验,观测开花指数、花径大小、衰老特征、瓶插寿命等指标。结果表明‘,满园春光’花朵开放较快且花径增大明显,瓶插寿命长且观赏期较长,用作切花瓶插较为理想;“绿幕隐玉”“金致”2个品种在此次瓶插中各方面表现均不理想,不推荐作为切花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花器官性状的影响,以避雨栽培"布鲁克斯"和"萨米脱"2个甜樱桃品种花器官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观察记录2个品种开花物候期并测定统计不同时期花蕾长度和直径、每株植株开花数量、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数量和比例、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等的长度。结果表明,在贵州中部,避雨栽培使甜樱桃各开花物候期提前了3~10 d,开花持续天数增加了3~4 d;花蕾长度和直径均显著增大;每株植株开花数量和每个花蕾小花数量显著增多,无雌蕊或雌蕊畸形花器官显著减少;花冠直径以及花瓣、花柄、雄蕊和雌蕊长度等均显著增大。避雨栽培对贵州中部甜樱桃的花器官性状有明显影响,可提高开花数量和花器官质量。  相似文献   

6.
芍药切花冷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owak  J. 陈秀华 《园艺学报》1990,17(2):149-152
本文观察研究了STS预处理和保鲜液对干贮2-4个月后芍药切花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1、保鲜液对改善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约有明显效果; 2、 STS预处理有保持开花率、改善花朵直径及品质的效果,但未能延长瓶插寿命;3、经STS预处理再插在保鲜液中开放的切花最好,冷藏3个月后,其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仍与插在保鲜液中的未贮花相近。  相似文献   

7.
乙烯对不同切花月季品种开花和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14  
 以研究乙烯在月季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中的作用为目的, 以14 个切花月季品种为试材, 首先探讨了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切花开花和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不同乙烯变化类型切花月季品种的开花和衰老进程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类似非跃变型切花‘唐娜小姐’表现出典型的非跃变型切花的特征, 但是类似跃变型品种和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却有复杂的表现, 分别表现为促进、抑制和不敏感。在此基础上, 探讨了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类似跃变型品种‘萨蔓莎’和‘红衣主教’、类似非跃变型品种‘唐娜小姐’以及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黄金时代’乙烯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萨蔓莎’和‘红衣主教’分别表现为乙烯的自我催化和自我抑制。乙烯和乙烯抑制剂处理对类似非跃变型品种‘唐娜小姐’的乙烯生成量无影响。类似末期上升型品种‘黄金时代’, 表现为典型的负反馈调节。这些结果说明月季切花对乙烯的反应非常复杂, 在开花衰老进程中呈现不同乙烯变化类型的品种对乙烯的反应差别很大, 不能简单地根据内源乙烯生成量的变化动态对不同的切花月季品种进行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8.
不同定植时期对菊花C029开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花型菊花‘C029’为试材,通过对不同处理间‘C029’花期和开花性状的观测,研究沈阳地区自然温光条件下不同定植时期对‘C029’开花时间和开花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定植时期对‘C029’开花时间和开花性状有显著影响,定植时期早有助于提前开花,4月15日定植的‘C029’开花最早,初花期9月14日比5月15日定植期提前5 d,比6月15日定植期提前9 d;同时4月15日定植的植株,其定植至开花所需的绝对时间最长。系统的调查了不同定植时期‘C029’的开花性状,随定植时期的推迟,株高明显降低,茎粗和可见叶数减少,盛花期花径明显减小。由此可见‘C029’在沈阳地区的最佳定植时期为4月15日,可以通过栽培时间来调控‘C029’在沈阳地区不同用途的切花生产。  相似文献   

9.
结球白菜组培苗不经低温条件在试管内抽薹开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结球白菜自交不亲和系91-352作试材。该系为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用72与B77-206杂交获得的早代系,冬性中等。其种子接于无菌培养基7天后,取发芽小苗切除下胚轴,用其余部分为外植体进行诱芽组织培养。在温度25±2℃、光照2000lX、每日光照时间 12小时条件下,经 25~ 30天培养后,形成具有7~10片叶、5~10个小腋芽的无根小植株。这些小植株顶芽在试管内均形成了花芽,进而抽薹,并具有5~7枚花蕾。用植株上小腋芽继代培养25天左右,同样长成具6~8片叶、4~7个小腋芽的抽薹小植株,花蕾5~7枚。所出现的这种花蕾多数很快枯萎,不能正常开花。将小…  相似文献   

10.
<正>月季又名四时花、月月红,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目前盆栽月季遍及世界各地。月季是喜光植物,但光线过强对花蕾发育不利;而在阳光不足处,枝条纤细。月季从萌芽到开花约45天,开花最适温度15~25℃,在此温度内花大而美丽,到30℃则开花缓慢,30℃以上花朵变小。现将盆栽月季日常养护管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早熟南瓜新品种红阳南瓜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阳南瓜是以自交系Y-3-7-9-2-11为母本,以Y-5-1-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印度南瓜一代杂种。植株蔓生,生长势较强,早熟,第1雌花节位为6~8节,从开花到果实成熟40 d(天)左右,全生育期102 d(天);果实扁圆形,果皮橙红色,果面光滑亮泽,外形美观,果肉橙红色,肉厚3.0 cm左右,肉质致密,口感甜糯,粉质度高,具板栗香味,品质佳。田间调查表明对白粉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红蜜南瓜。单果质量1.5 kg左右,一般每667 m2产量3 000~4 000 kg,适宜早春露地及春秋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吴景栋 《长江蔬菜》2011,(16):34-36
选用同一品种的3种不同优劣程度的子莲种藕进行分区栽培考察.试验结果表明,种藕质量对子莲的生育进程具有明显的影响,各种藕始花期相差7~17 d、初采期相差6~19 d、群体花期相差6~14 d,进而影响到总蓬数、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等经济性状,最终导致产量差异极显著.同时提出了优质种藕的标准及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早熟品种四九菜心与中熟品种 60天特青菜心两个播期试验表明,早熟品种与中熟品种的生育过程略有不同,但两者鲜质量和干质量增长,叶片与叶面积都逐步增加,净同化率也逐步提高,以花薹形成期增长最多,净同化率较高;生育过程中干物质分配以叶片生长占大部分,至花茎形成时仍占一部分,菜薹占的干物质比例则逐渐增加,采收时占植株干物质的 40 % ~50 %。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菜心不同采收时期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确定菜心的最佳采收期,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技术,分析了四九-19菜心的3个采收期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3个时期共检测到醛类、醇类、烃类、酮类、酯类等10类60种化合物,其中酯类相对含量最高,占比51.08%~95.95%(11~16种),其次是醇类,占比3.48%~27.42%(4~8种);3个采收期菜心风味物质均含有2-乙基己醇、正己醇、乙酸己酯、月桂酸乙酯等。四九-19菜心蕾前期、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检测出5类23种、6类26种和10类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随着采收期的延迟,总的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增加;其中醛、酮、醇、酸、醚和腈类的相对含量和种类增加,酯类相对含量和种类下降。3个采收期的四九-19菜心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和种类存在差异,开花期最高,此时收获菜心风味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关立新 《园艺学报》2003,30(1):119-122
 ‘抗王’为中早熟西瓜一代杂交种, 适合早春温室、大棚等多种覆盖及露地栽培, 从开花到成熟约32 d。果实圆形, 果皮绿色, 被伏深绿色粗花纹, 含可溶性固形物11%左右。丰产性好, 一般产量可达60~65 t·hm-2 。抗病性强, 耐贮运。  相似文献   

16.
以长春密刺黄瓜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黄瓜胚胎的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解剖学观察表明:黄瓜从雌花显蕾到种子发育成熟需经历60d左右,其间雌配子体发育经历18~20d形成成熟蓼型胚囊,开花前10d进入单核胚囊期,开花前7d左右出现二核胚囊,开花前3d出现四核胚囊,开花前1~2d形成八核成熟胚囊。受精过程在授粉后第2~3天完成。胚胎的发育经历3个阶段,授粉后2~11d为原胚期,11~25d为胚器官剧烈分化期,25~40d为胚器官的进一步充实分化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胚乳被吸收,最终形成无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6个不同熟性的菜心品种在高温塑料棚中苗期和采收期对农艺性状(株高(PH)、开展度(Width)、基叶数(BLN)、薹叶数(SSLN)、叶片长度(LL)、叶柄长(PL)、叶宽(LW)、叶柄宽(PW)、叶厚(LT)、薹高(SSH)、薹粗(SSD)、薹重(SSW)、总重(TW)和播种成活率(SR))和生理生化(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电导率(EC)、叶绿素(Ch))等指标变化的影响,并以菜心热害指数为性状筛选标准,采用隶属函数法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项指标与热害指数显著负相关并可以用来鉴定菜心的耐热性,即高温塑料棚采收期的菜心株高(HT-PH)、薹叶数(HT-SSLN)、采收期的单株生物总重(HT-TW)和播种成活率(HT-SR)。6个菜心材料的耐热性可以分为3类:"四九-19号菜心"和"四九黄菜心"为耐热型;"油绿50d菜心"和"油绿501菜心"为一般耐热型;"油绿菜心701"和"特青迟心4号"为热敏型。  相似文献   

18.
丰蜜3号厚皮甜瓜是以自交系M3为母本、自交系006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短椭圆形厚皮甜瓜一代杂种。中早熟,果实发育期30-35d。单果重1.4kg左右,每667m2产量约2200kg。皮色浅黄,覆10条浅绿色纵沟,果面具细网纹;果肉白色,肉厚约3.5cm,肉质结实稍脆,味清香,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果实外观发育与枣果胚败育的关系,对87个枣品种花期、坐果时间、前期坐果率、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纵横径、果形指数、果实含仁率等15个指标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主成分聚类分析,然后将直接反映胚败育的果实含仁率(3个指标)与其余12个指标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将15个指标用7个主成分(果实生长速度、大果果实生长特性、中果果实生长特性、花期、小果果实生长特性、中果含仁率、小果含仁率)来表示,累计贡献率高达85.67%(≥85%);利用上述7个主成分对87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综合SPRSQ、CCC、PSF、PST2 4个统计变量可将87个品种分为3类,分别为果实快速发育型、中间型、慢速发育型。相关分析表明,大果含仁率可作为枣胚败育的主要衡量指标,而大果果实的前期坐果速度和果实形状与其含仁率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生物腐熟技术在温室黄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荣魁 《中国瓜菜》2009,22(6):13-16
在温室黄瓜栽培中应用秸秆生物腐熟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冬春季节,日平均地温(20cm)可提高4~7℃,CO2浓度达到713~2275μL/L,为对照的178%~558%,基本上满足了黄瓜生育的需要。处理区黄瓜幼苗壮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有机质含量增加,黄瓜根系发达,植株生长健壮,发病率明显降低;始收期提前7~15d,前期产量增加40.3%,早熟效应显著;商品率明显提高,品质改善,采收期延长,黄瓜总产量提高32.6%~4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