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本文对三个栽培大豆与半野生大豆杂交组合后代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各农艺性状杂种优势普遍存在,百粒重的杂种优势及超亲优势为负值。F_2代变异异常广泛,出现了大量的超亲植株,性状的广泛分离为选择提供了依据。种间杂交后代处理与栽培种内杂交后代处理相同。种间杂交后代必须用栽培品种进行回交并进行定向选择,株选与粒选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利用空间环境对农作物种子的影响,对农作物生物学性状变异率大,出现了有益变异,第二代变异性状稳定,可以通过亲本配置杂交组合,获得具有明显优势的杂交后代,是一种有效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常规育种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品种间或不同种属间杂交创新的变异,从中多代选育出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常规育种方法是采用综合双亲材料的优良性状获得理想变异,也是国内外诸多育种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成效最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柑桔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柑桔杂交组合F1代768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3~5年的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柑桔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形、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V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F1代果实大小主要为趋小变异,果形主要呈趋中变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很强的超高亲优势,糖含量主要为超高亲或趋中变异,酸含量主要为趋酸变异。Vc含量遗传分布则较为分散,但其超高亲和超低亲后代频率均较高。由于酸含量的增高,F1代果实固/酸比值呈趋低变异。  相似文献   

5.
以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胚囊植株当代(R0)及其自交一代(R1)、自交二代(R2)的部分植株为试材,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初步观察.结果显示,各世代胚囊植株的第一雌花节位、雌花节率以及果实性状等有良好的整齐度,并与供体及杂交组合亲本的相关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胚囊植株的育性有一定程度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棉花航天诱变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勇  钟敏  杨军  宋美珍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09-4811
利用“实践八号”卫星搭载不同类型棉花(Gossypium spp)品种(系),系统地研究航天处理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结果表明,航天诱变对棉花各品种农艺性状的变异主要表现在SP1代,且农艺性状的变异大多表现出双向性.在形态变异方面,海岛棉远多于陆地棉;在农艺性状的变异方面,SP1代夏棉比春棉变异多,SP2代夏棉的变异减少而春棉的变异增加;就单个农艺性状而言,航天诱变后代变异度最大的是铃数,变异度最小的是播种至开花的天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表型分析法,对以雄性不育种质为母本的杂交F1代群体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株高、总苞/果枝等生长指标在F1代群体间存在较大变异,除果枝粗度、母枝粗度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变异丰富;②F1代群体中坚果果形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下,是稳定的性状指标,单粒重变异幅度和变异程度大,达24.2%;无性繁殖后代性状稳定;③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等营养指标在F1代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变异,淀粉、水分、蛋白质表现稳定,变异系数小于10%;总糖含量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89.38%。推测亲本杂种优势在F1代发生性状分离导致杂交后代群体在果实表型性状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为优良种质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四季海棠的继4代至继10代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四季海棠继代苗产生的变异性状进行分析,确定变异类型为乔化变异苗和矮化变异.开展四季海棠组培苗的继代变异因素分析,确定继代次数、继代周期是四季海棠组培苗产生变异的主要原因.组培苗继代次数与变异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不同继代周期的变异率有差异.乔化变异苗和矮化变异苗复壮处理表明...  相似文献   

9.
青椒几个主要性状的相关和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青椒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及其在育种上的综合应用,对于提高新品种的选育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青椒杂种后代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的研究结果,讨论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杂交育种是创造蔬菜新品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杂交后代的选择是杂交育种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我们在青椒杂交育种工作中为了提高选择效果,加速育种进程,1974年开始配制若干青椒杂交组合,1979年和1980年获得杂种二代和三代材料,1981年对杂种后代一些主要性状的变异、相关和遗传力进行了研究,以供青椒育种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处理大麦品种浙农大3号的种子,然后种于大田,将获得的M2代材料进行生物学性状与农艺性状鉴定,入选的M3代材料继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验获得了幼苗、生育期、叶、茎秆、穗及育性等生物学特性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突变体,变异类型丰富,突变群体的表型变异率约为7.46%.本研究构建的突变群体为大麦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大麦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运用江苏省农业政策分析模型,对大宗农产品的关税配额进口可能带来的后果进行了模拟。指出中国加入WTO带来的经济影响是:大量农产品进口将有助于解决部分农产品的短缺,但会导致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下降,造成农产品价格降低,农民收入下降;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耕地利用率可能下降,会出现耕地抛荒,部分农产品自给率下降,农业劳动力使用量下降,农村隐型失业加重,农村贫困化程度加重,影响社会安定;带来的环境影响是:大量农产品进口会使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下降,但有可能造成耕地流失。  相似文献   

12.
城市郊区成片低产林有其自身的绿色环境价值,是建设公园和游憩林带的必要基础,本文拟以蚌埠市锥子山公园规划,从城市林业和风景园林的角度,重新认识低产林区的环境价值和游憩功能,增加城市绿地和绿量,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杀虫剂对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影响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化学杀虫剂对不同虫态寄生性天敌昆虫的致死效应和亚致死效应,并就利用寄生性天敌昆虫和化学杀虫剂防治害虫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定量的评价土地整治前后产生的生态景观效应根据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从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角度,构建了4层级14个评价指标的土地整治生态景观效应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比分析法划分指标等级及分值。将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安徽省含山县某土地整治项目,对土地整治前后的生态景观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土地整治项目对区域的生态景观效应贡献率为13.86%,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功能起到了一定的改善作用,但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波辐照绿豆种子,对种子进行发芽速度与发芽质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超声辐照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不仅与辐照频率、辐照时间有关。而且与辐照后的放置时间、辐照次数有重要关系;不同辐照频率、不同辐照时间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且辐照后的放置时间越短、辐照次数越多(在一定程度下)。发芽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16.
皖西地区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枫香混交林较人工马尾松纯林食物链复杂,生物多样性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较有效地抑制松毛虫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林下舒适度宜人,观赏价值提高,林冠对降水截持量增加,有效地减轻水土流失。提出营造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是皖西水土流失严重、自然景观优美地区展开森林旅游,进行低产林改造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光子消灭算符α的三次幂α~3的三个正交归一本征态为基矢,通过SU_3变换,构造了α~3的各正交归一本征态组,并着重研究了其中两组的非经典效应,发现有些本征态不但具有反聚束效应,而且也具有压缩效应,它们可以从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光场的非经典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NY525-2002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肥中全磷含量,通过对测试过程中随机效应与系统效应的分析,计算出两种效应对测试过程中所导致的不确定度,并评估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该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工作中有较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以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为供试药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0%甲基硫菌灵?嘧菌环胺悬浮剂对苹果斑点落叶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能有效地控制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根据试验结果,建议该复配剂适宜的田间有效成分使用量为133.3~200 mg/kg(2000~3000倍),不产生药害,对人畜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介绍纳米材料的一些基本情况下,主要针对纳米材料正、负面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