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马旭洲 《内陆水产》1996,(12):10-11
养殖品种搭配方式对驯化养鲤产量的影响马旭洲(哈尔滨市水产研究所150070)驯化养鲤作为一种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但目前推广的以鲤为主体鱼的驯化养鱼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养殖品种较单调,不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与饵料资源。我国传统养鱼...  相似文献   

2.
驯化养鲤作为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池塘高产养鱼方式,在北方地区被普遍推广。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为了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驯化养鲤高产池塘鱼产量,并增加其经济效益。我们于1998年4月~9月进行了在驯化养鲤高产池塘中增加鳙鱼放养量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驯化养鱼成本不断增加,利润日益下降,甚至亏损。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水产养殖科研和生产的实践经验,在进行高产池塘的驯化饲养时,采取以下措施,不仅提高了池塘鱼产量,而且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提高了驯化养鱼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1增加养殖品种与我国传统养鱼相比,驯化养鱼有养殖品种较少的缺点,导致以下两方面的不足:在池塘水体空间利用方面,鲤鱼栖息于池塘水体底部,鲢、鳙鱼栖息于池塘水体上层,缺少栖息手池塘水体中层的鱼,便池塘水体空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技术模式概述传统多品种混养是基于立体利用养殖水体,按照养殖动物生活空间不同进行搭配,如淡水池塘养殖按照上层鱼、中层鱼、底层鱼进行搭配,达到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提高养殖产量的目的。近年出现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Integrated Multi-Trophic Aquaculture,  相似文献   

5.
提高渔业效益一方面可以在池塘水体空间上做文章,即在养鱼品种、规格合理搭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主养鱼与其他养殖品种“混养”,最充分地利用水体环境及其天然和人工饲饵,增加主养鱼和搭养鱼种的产量,以期增加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结合考虑池塘全年生产的不同周期,利用空闲或池塘鱼载量小的季节,因地制  相似文献   

6.
药喂鲤鱼鲢鲫治病──池塘主养鲤鱼防治鲢鲫病技术目前,较为正规的池塘养鱼,大多以鲤为主养鱼,搭配鲢鲫等。主养鱼主要摄食定点、定时、定质、定量投喂的颗粒饲料,搭配鱼则以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为食。这种混养方式充分利用了水体,发挥了各种鱼之间的互利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养鱼技术,为现代渔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北方地区是我国鲤鱼主要养殖区域,其中以鲤鱼为主养品种、搭配滤食性鱼类是传统的养殖模式之一,符合北方地区的区域特点。但是,传统的鲤鱼品种存在着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等现象~([2])。福瑞鲤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洒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选育出的鲤鱼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体型好、饲料转化率高、适应能力强和遗传性状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鱼从单养到搭配放养,实行立体养鱼,采用人工投草投饲施肥,产量成倍增加,经济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不少地方大规格鱼种的生产量少,品种不对路,病害多,实际上池塘养鱼的效益普遍不够高。为充分利用水域,搭养名特优水产品种,能充分利用水中的饵料,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养鱼成本,提高水产品质量,减少养鱼水体污染,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种草养鱼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将种草养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正确选择养鱼模式养殖品种以草鱼、鳊鱼、鲂鱼等草食性鱼为主,放养模式可采用:一是80∶20池塘主养模式。以养殖草食性鱼为主,全部投喂青草饲料,养成时草食性鱼的产量达到总产量的80%以上,搭配部分鲢、鳙鱼以调节水质。二是多品种混养模式。放养的草食性鱼种数量占投放鱼种总重量的50%以上,混养35%左右的鲢、鳙鱼等肥水性鱼类和15%左右的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适当搭配几尾肉食性鱼类,如加州…  相似文献   

10.
1987年以来,北方地区池塘养鲤高产技术迅速推广,明显提高了各地池塘养鱼的产量。但是由于秋季集中捕鱼出塘,鲤鱼大批上市造成“卖鱼难”,给养鱼单位和养鱼户带来一个流通上的问题。因此,如何使商品鱼均衡上市,一个池塘一年两茬养鱼新技术在沈阳市应运而生。此项技术是尽可能利用北方地区不太长的鱼类生长期,改变商品鱼上市时间,起到缓解池塘养鱼秋季商品鱼集中上市销售的压力,从而取得较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鲤鱼是优质鱼中的一个重要种类,但目前在池塘精养中居于搭配地位,每亩仅放养几十尾。为了改革精养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努力提高优质鱼产量比例和生产效益,在省水产局的支持下,安乡县1987年在安全乡渔场确定了九个养鱼专业户,六十亩成鱼精养塘,正在进行鲤鱼高产综合技术探讨。主要试验内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多品种搭配混养和正确的放养量是池塘养鱼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搞好合理混养、掌握好正确的放养量可以合理利用饵料资源和水体资源,可以发挥养殖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取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可以实现水体综合利用、生物结构合理配置、经济成份优化组合,水产养殖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实行合理密养是池塘养鱼高产的重要措施。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在保证达到商品鱼规格及质量的前提下,能获得最高产量的密度。放养密度较低时,鱼生长速度快,但不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资源,单产水平也不高。而密度过大,产量可能有所提高,但养成的鱼体瘦小,食用价值降低,经济上不合算;有  相似文献   

14.
池塘驯化养鱼投饲技术饲料是北方地区池塘驯化养鱼高产、稳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而投饲技术则是提高饲料利用效率,降低饲料系数,发挥池塘潜力,提高池塘鱼产量的主要因素。我们经多年实践,认为池塘驯化养殖商品鱼的投饲应注意以下四点:1.质量目前国产饲料机械设备加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驯化养鱼发展态势迅猛,产量和经济效益也逐年提高,并且兴起的游钓业使驯化养鱼既满足了广大游钓者的爱好,又使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养鱼者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我于1997年5月~9月在海林市三道河镇振兴村进行了池塘主养鲤驯化养鱼的高产高效试验,经过153天的生产试验,10亩鱼池共获鱼4 825kg,总收入92 300元,平均亩产482.5kg,亩利润5 629元,经济效益显著,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穆棱市池塘养鱼韵产量和经济效益,2008年穆棱市马桥河镇政府利用永安村鱼种场一口12亩池塘,进行了颗粒饲料驯化主养鲤鱼高产试验。经过140d饲养,12亩池塘共产商品鱼4560kg,平均亩产380kg,创穆棱市池塘养鱼单产最高纪录。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摸索池塘主养优质鲫鱼的生产技术,改变过去传统的以鲫鱼作为非主体鱼而只与常规鱼类进行搭配混养的养殖模式,提高池塘养殖的生产效益,优化养殖结构,2004年,我们引进彭泽鲫、湘云鲫进行池塘主养试验,对养殖品种、饲养管理、驯化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养鱼高产综合技术四、多种鱼类混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口鱼塘中混养多种鱼类,是提高池塘养鱼产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池塘养鱼的显著特点。池塘养鱼的主要品种,生活习性各不相同,相对地可分为上层鱼、中下层鱼、底层鱼三类。上层鱼以摄食浮游生物的鲢、鳙鱼为代表,中下层鱼是草鱼、鳊、鲂等草食性鱼类,底层鱼则是鲮、鲤、鲫、青鱼等,在水底摄食有机碎屑,或底栖动物。将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口池塘里,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池塘各水层,发挥立体生产潜力;二是全面合理利用池塘各种饲料资源,提  相似文献   

19.
驯化养鱼是一种以吃食性鱼为主体鱼,利用鱼的条件反射,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的池塘养鱼形式。驯化养鱼因其技术简单实用,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目前,驯化养鱼已成为北方地区池塘高产养鱼的主要形式。由于吃食性鱼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铵氮,而我国池塘大多缺磷。因此,池水的氮磷比例不适宜,出现氮多磷少的状态,磷成为制约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进而限制滤食性鱼的生长;同时,铵氮含量过高会恶化水质,影响各种养殖鱼的生长。为了改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池塘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马旭洲  常顺 《内陆水产》1997,22(9):11-12
磷在生物体内可以参与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在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不仅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改善池塘水质,而且可以促进各种养殖鱼的生长发育、改善代谢状况和提高鱼产量。但关于在集约化程度较高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中增施磷肥的试验还未见报道。为了改善驯化养鱼高产池塘的水质,挖掘池塘生产潜力,为驯化养鱼寻找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93年5—9月进行了驯化养鲤高产池塘增施磷肥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亚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与放养量1.1.l试验池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池塘,面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