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兽药凭借其在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改善产品品质等方面有着良好效果,在可食动物养殖或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肉蛋奶等动物源食品成为市场主流食物的同时,兽药残留问题也成为了影响动物源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动物源食品中兽药的检测分析工作成为了当前保障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提升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水平,增强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进一步促进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在动物源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综述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就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检测中的质量管理要点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是一项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QuEChERS—色质联用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检测食品中农药多残留的方法,成为国内外广泛研究的热点。QuEChERS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而色质联用技术由于其高效的分离能力和定性鉴定能力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几十种甚至几百种复杂化合物的分离、定性及定量。就QuEChERS—色质联用技术在植物源、动物源食品中农药多残留检测的应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对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日前,按照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的要求,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作为标准起草单位邀请相关专家,对该所郑永权研究员主持的《植物源性食品中氯吡脲残留量的测定》和《植物源性食品中唑嘧磺草胺残留量的测定》等两项残留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审定。专家组听取了起草单位的汇报,  相似文献   

4.
动物源性食品因生产过程中药物使用不当,导致食品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为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药物残留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常见的磺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检测方法,并探讨预防药物残留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试样经过乙腈萃取、QuEChERS净化、BEH 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外标法定量。4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2~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采用该方法 4种氟虫腈及其代谢物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μg/kg和2μg/kg,平均回收率为78.2%~106.3%,RSD为1.2%~5.8%。本方法操作简单,响应灵敏度高,针对动物源性食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农药残留测定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有机磷农药在水生动物体内残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有机磷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导致了大批的鱼虾贝类死亡。简要介绍了有机磷农药对水产动物的中毒机理及其在鱼体内的积累效应。重点综述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及分析方法,并对有机磷农药在水生动物体内的动态残留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从江苏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获悉,3月29日,欧盟发布委员会实施条例(EU)No 323/2014,修订(EC)No 669/2009号法规附录I和II,提高某些非动物源性饲料和食品的进口官方控制水平,其中涉及对我国甘蓝等出口产品中农药残留含量的监视检查。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农药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然而现阶段农药毒性和所引起的抗药性现象非常严重,农药残留所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备受瞩目。现阶段食品中使用的农药种类越来越多,食品中多农药残留的检测难度也越来越大。对近年来食品中常见农药种类进行了归类,并对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同时对化学计量学在食品多农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食品多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和途径提供参考,并对其进行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中的酶联免疫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后盾,不但投入加大而且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为集约化养殖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同时饲料的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饲料安全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安全,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而在饲料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违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滥用药物或不规范使用药物,造成畜产品中残留超标,进而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目前,我国和欧盟及其他国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检测加大了力度,而饲料中违规添加的药物也是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主要因素,因此饲料中药物的检测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中农药残留检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水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获取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使得农作物和水源被污染,被污染的农作物和水源再将残留的农药富集到水产品中,从而造成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国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介绍水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突出分析水产品中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比较,认为采用乙腈作为提取剂的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及气相色谱检测方法更能有效检测水产品中的农药残留物质。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危害食品安全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详尽研究 ,提出了在食品中检测农药残留量的快速、简便、高效、合理的几种方法 ,对实现现场检测农药残留和大批量样品的筛选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加强保障公众健康,提高香港食品的安全性,香港政府拟出台新的法例对食品和农产品中的化学品残留进行限制,实施严格的残留限量标准。本文从“香港食物中残余除害剂规管方案”的实施背景、具体内容和对内地供港食品和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具体的应对措施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含氟杀虫剂类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氟原子所具有的特殊功效,近几十年来含氟类农药发展迅速。含氟杀虫剂主要包括拟除虫菊酯和苯甲酰脲中的含氟品种,以及氟虫腈、溴虫腈、茚虫威等杂环类化合物。本研究对含氟杀虫剂类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样品提取技术、净化技术及检测技术。样品净化技术包括固相萃取和液-液萃取,检测技术主要有气象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最后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表面等离子共振作为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具备检测样品用量少、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已被用于环境检测、医疗诊断、药物筛选、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诸多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广大学者将其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在传感芯片表面修饰不同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及信号放大因子,将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不断应用到农产品安全的检测中。通过介绍该技术在农产品中农残药残、动物疾病、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及转基因检测的应用情况,以期使读者深入了解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现状,为其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美国EPA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暴露评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环保署(EPA)利用食品中农药残留数据评估潜在的急性膳食暴露风险,计算在一天内随食物消费摄入的农药残留量。评估中使用的毒性数据由农药商家在农药登记时提供,膳食消费资料主要来源于美国农业部(USDA)开展的个人食物摄取持续性调查(CSFII1994-96, 98)的数据。EPA根据风险管理的需求进行阶层式农药残留急性暴露评估,从最坏情形下的筛选式评估过渡到使用更靠近消费点的优化评估,利用市场调查数据、政府监测计划数据、概率评估方法、农药的市场份额数据以及食品加工资料等数据和方法,逐步优化评估结果。我国可以参考EPA急性膳食评估方法,尽快建立膳食消费结构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农药登记前应进行急性膳食暴露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研究详细介绍了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和生物传感器这3种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并对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蔬菜出口产地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可用于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消除杂草、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对农业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不合理使用农药将带来诸如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不利影响。利用蔬菜出口产地调查数据,本文对农户农药使用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发现农户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包括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等。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不合理使用农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大对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安全用药意识;加大指导和培训力度,规范农户农药使用行为;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药残留监控体系以及加快农药残留国家标准制定速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产、生活使用农药等化工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湖泊受到污染,其中被农药污染的湖泊占受污染湖泊比例较大,因此,全面了解湖泊的农药污染的状况及机制,对今后湖泊的生态修复十分重要。笔者简要介绍了在生活中常见的残留农药种类,综述了农药在沉积物、水、生物体当中的残留量,并总结了农药在积物-水-生物体的分配特征,简单地阐述了农药在水-沉积物-生物体的来源和生态风险。在水体、沉积物和水生生物体的水环境农药污染,以有机氯和有机磷为主,其中有机氯污染主要来自历史使用和新近使用,且有农药污染已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明显抑制;农药在水、沉积物、水生生物体的分配特征中,以水生生物体的农药残留量最高;有部分湖泊已存在低生态风险。国内部分湖泊中存在低生态风险,在水体、沉积物、生物体中均检测到农药残留,并已出现农药残留累积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