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扩苎麻当年高产技术要点林大舜,肖华云,王智姣,庄庆丰,谢正霞(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沅江市棉麻公司)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一般栽培措施下要二至三年才能成国受益。湖南省沅江市1994年春新扩苎麻6.2万亩。采用施足基肥,小蔸密植,加强田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麻业》2006,28(4):218-218
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苎麻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政府承办、沅江明星麻业有限公司支持的2006年全国苎麻纺织行业工作与技术交流会于2006年6月11日至15日在湖南省沅江市召开。中共沅江市委陈冬贵书记、沅江市政府胡立安市长、沅江市人大刘国腾主任、沅江市政协张映芳主席莅临会议。以中共大竹县委王伟书记为团长的党政暨经贸代表团一行24人出席了会议。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王加林所长,湖南洞庭苎麻纺织印染厂黄云睛厂长,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南华升工贸进出口(集团)公司沈丕华处长,重庆涪陵金帝工业集团张立新副总经理亲临会议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3.
关于沅江苎麻生产的调查与思考曹涤环,刘炳炎,李学初(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沅江市地处湘北洞庭湖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种麻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闻名中外的苎麻之乡。苎麻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制约,进入80...  相似文献   

4.
苎麻新品种“圆叶青”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唐守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新品种“圆叶青”1984年9月通过技术鉴定,1987年和1990年分别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圆叶青”采用辐射诱变选育成功的,它具...  相似文献   

5.
谈谈恢复苎麻生产的几个问题罗素玉,严文淦(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目前国际市场上的苎麻织品尚不饱和,各类苎麻织品出口稳中有升,特别是湖南华升苎麻纺织企业集团公司瞄准国际市场,对企业进行多元化功能建设,加速新产品开发后出口前景更为...  相似文献   

6.
我国苎麻产业发展的前景与对策刘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原产于我国,盛产于我国,是我国特有的优质天然纤维资源.早在47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用苎麻来制作高级衣物.而今,苎麻仍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纺织原料.一、苎麻发...  相似文献   

7.
当前苎麻生产形势与新的机遇熊和平,唐守伟(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是我国传统的经济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历史上最高年出口创汇曾超过4亿美元。但自1988年以来,苎麻种植面积连续滑坡,到1993年底,估计全国芝麻种...  相似文献   

8.
再次“苎麻热”的思考杨木林(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199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芒麻紧缺,价格上涨,已由1992年前每公斤2元左右上升到8元以上,促使苎麻生产开始恢复和发展。再次"苎麻热"已经开始,并正在升温之中。现提出三个关键问...  相似文献   

9.
苎麻系列开发途径及经济效益评估唐守伟,熊和平,罗素玉(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苎麻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具世界之首。由于苎麻纤维具有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吸湿爽快,透气风凉等特点,与化纤混纺,可以弥补化纤不透...  相似文献   

10.
6BM-350小型苎麻剥麻机的特点与使用张腾芳,吕江南,王绍文(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一、前言6BM一350小型苎麻剥麻机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为适应我国芒麻生产的发展研制成功的一种新机型。该机将适当去叶苎麻鲜茎加工成粗...  相似文献   

11.
湘西苎麻生产考察报告唐守伟,熊和平(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湘西地处湖南边远山区,土地资源极为丰富,并具有传统种麻习惯和生态条件优势。因此,在湘西建设优质麻基地,并就0地进行初加工,可为湖南芝麻纺织行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更是湘西贫...  相似文献   

12.
“两高一优”发展苎麻生产的构思熊和平(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我国芝麻生产居世界首位,年出口创汇4亿美元左右。目前,苎麻纺织能力已发展到70多万绽,年耗麻20多万吨,加上棉纺厂用麻和中间产品出口等,每年共需麻50多万吨。生产这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苎麻属无融种综发现初报臧巩固,赵立宁(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配子融合而产生胚的生殖方式,属植物三大繁殖体系(有性生殖、无融合生殖、营养生殖)之一。目前已在35科300多种植物中发现了无融合生殖。无融种综(...  相似文献   

14.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试验示范简报刘劲凡,李学初,冯万佳,郑国平,刘腾(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湖南省沅江市位于洞庭湖之滨,土质肥厚,自然生态条件适于红麻生长,历史上也有种植红麻的习惯。为了鉴定出适于我市种植的新品种,1991年我们从中国农...  相似文献   

15.
《垦殖与稻作》2005,(6):45-45
2005年11月15日上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沅江市政府、沅江市洞庭湖两栖水稻开发有限公司关于两栖水稻(菰)研发技术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沅江市科技局会议室举行。这不仅仅意味着三方合作更加紧密,同时标志着沅江市两栖水稻的研发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红麻打包和贮存技术研究宋贻则,龙超海,王绍文,陈洪福,吕江南,张腾芳,薛召东(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石淑兰,胡惠仁,冯文英,魏德津,何秋实,秦文娟(天津轻工业学院)(续上期)3红麻贮存防霉变技术研究由于红麻本身生物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金优系列杂交组合的推广及效益PopularizationandbenefitofJinyoucombinationsinhybridrice范建琼易杰亮夏训莲邓奇志曾蓉姿(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近年来杂交稻在我市的推广面积徘徊不前,其原因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几种主要麻类作物区域试验的研究概况及其发展趋势汤清明,蒋金根,刘恩平(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我国发展麻类生产,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及日益壮大的工业基础.为了充分鉴定其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测定其利用价值,确定其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9.
黄麻红麻陆地湿润脱胶技术的推广应用刘正初,彭源德,孙庆祥,冯湘沅(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黄麻红麻陆地湿润脱胶技术是农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6—1—4专题的重要科研成果,于1990年10月通过鉴定。鉴定认为该技术居国内外领先水...  相似文献   

20.
加强麻类科研仪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陈迪宗(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湖南沅江413100)仪器设备是科研人员进行麻类研究的可靠助手和有力武器,是科研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因此,搞好仪器设备管理是搞好科研工作的先决条件。为科研服务,发挥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是仪器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