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前身是广东省农业厅家蚕原种场、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广东省丝绸公司蚕种繁殖试验所、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 2004年经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定变更为现名,并加挂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牌子,是广东省唯一一家集蚕、桑良种繁育及蚕业科学研究与开发、蚕种质量检验检疫、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等于一体的财政厅一级预算农业科研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2.
2001年11月24~27日,广东省蚕学会茧丝与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学组组织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蚕丝科学系、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等单位的代表,到我省雷州市和化州市等粤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14日~1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主办,学会蚕种学组、国家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粤西综合试验站共同协办,廉江市蚕种场承办的"提高蚕种质量技术研讨和培训会议"在廉江市召开。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廉江市蚕种场、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宝桑园蚕业有限公司、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  相似文献   

4.
《广西蚕业》1996,33(2):74-75
中南五省(区)第七次桑蚕育种协作会议,于1996年4月8日至10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广西蚕业指导所、广西农业大学蚕学专业、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蚕研所、湖南省蚕种工作站、湖北省农科院蚕研所、河南省云阳蚕业试验场、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广东省农科院蚕研所、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等12个单位,36位代表。  相似文献   

5.
2016年12月24日-25日由广东省蚕学会蚕种学组主办,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示范基地)承办的"蚕种生产管理技术培训会议"在英德市召开.来自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丝绸集团英德蚕种场、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罗定市奔康茧丝绸有限公司、翁源家宝蚕业有限公司、韶关市宝桑园蚕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及技术骨干共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学会蚕种学组组长陈列辉副研究员主持,学会副理事长、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示范基地负责人、广东丝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智明高级农艺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副教授,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镜新高级农艺师等领导出席并指导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29至30日由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和广东省蚕学会蚕病学组在广州联合召开了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华南农大蚕桑系、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及肇庆、韶关、清远、茂名市丝绸公司、蚕种质检站和18个蚕种场的代表共48人。会议由省蚕学会理事、副秘书长、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白碧璋高级农艺师主持。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由全国家蚕防微指导小组成员、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农朝志农艺师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蚕业集团所属省蚕种繁殖试验所、化州蚕种场、德庆蚕种场于2001年9月12日、14日、15日相继挂上《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定点单位的铜牌。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奕仁与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直接领导,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具体负责,报请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发展风险基金立项的“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于今秋10月18日在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挂牌成立。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下简称中心)的建立是为了加强我省蚕业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王敏 《广东蚕业》2006,40(4):39-40
2006年12月8日,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原广东省丝绸集团蚕种繁殖试验所)成立五十周年庆典活动暨广东丝源蚕业有限公司、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广东天勤蚕业有限公司挂牌仪式在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内隆重举行。广东省农业厅蔡汉雄副厅长、广东省科技厅刘庆茂助理巡视员、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蔡高声董事长、柯惠琪总经理、中国蚕学会名誉理事长李奕仁研究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廖森泰副院长、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李桂英纪委书记、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王勇力副总经理、林树汉纪委书记、广东省蚕学会姚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国桑蚕育种协作会议精神及当前桑蚕育种工作的进展情况,我珠江流域协作区,于8月25日至29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第三次桑蚕育种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西蚕业指导所、广西农学院蚕桑专业、桂林地区蚕种场、柳州地区蚕种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丝绸公司、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广东蚕业研究所、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广东伧教蚕种场、广东顺德县蚕茧试样厂等15个单位、41位代表.会议并邀请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参加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由茂名市蚕业技术推广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优质蚕种繁育及随时孵化创新技术产业应用"项目成果,于2014年4月获得了201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本项目是由林健荣教授和叶学林高级农艺师带领的研究团队,根据广东蚕区蚕桑生产的要求与特点,对传统的蚕种繁育技术、随时孵化供种技术及随时解除滞育孵化的机理进行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创建了一套适宜南方蚕区优质蚕种繁育  相似文献   

12.
由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组与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遗传育种研究室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蚕学会承办的“中南五省区蚕桑育种协作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0~12日在广西首府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单位和代表有: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  相似文献   

13.
省蚕业主管部门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五日印发《广东省蚕种品质检验与繁殖管理暂行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是根据省农业厅一九六○年印发的《广东省家蚕蚕种生产检验暂行办法》和省农业局一九七六年印发的《广东省蚕种繁育检验暂行办法》的精神,经过与部分县、场共同讨论,进行了研  相似文献   

14.
《北方蚕业》2007,28(2):72-72
承经宇,男,汉族,1932年生,江苏张家港人,蚕育种专家,《北方蚕业》名誉主编。参与编著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蚕种学”、“动物繁殖学”,在“蚕业科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承经宇同志1958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分配至陕西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工作,1998  相似文献   

15.
乐波灵 《广西蚕业》2006,43(3):72-73
7月26日,2006年上半年全区蚕业工作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北海市召开.会议主要总结交流了2006年上半年我区蚕桑生产情况,分析蚕桑生产及蚕种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下半年蚕种生产计划和部署蚕桑生产工作重点.自治区农业厅经作处、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领导和代表、全区14个市、52个蚕桑生产县蚕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以及23个蚕种场场长等共108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的蚕桑生产近10年来有了较大发展,这10年也是主要蚕区从珠江三角洲向新蚕区转移的过程,因此,蚕种生产也随着蚕桑生产的发展和蚕区的转移而有着较大的变化。一、近 10年(1984—1993年) 来广东蚕桑生产的变化广东省从1984年开始,珠江三角洲的蚕桑生产出现明显萎缩,该地区1980年尚  相似文献   

17.
由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选种组与罗定县丝绸公司、罗定蚕种场协作育成的广蚕三×7532新蚕品种,于五月四日在华南农业大学召开的鉴定会上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有广东省科委、广东省丝绸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场、华南农业大学、惠州市蚕种场、肇庆地区丝绸公司等专家、教授共三十多人。专家们一致同意、建议将“广蚕三号×7532”为广东的夏秋蚕(3-6造)用品种。  相似文献   

18.
值此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成立40周年之际,我向蚕种所的全体干部和工人致以热烈的祝贺! 40年前,我从华南农学院蚕桑系毕业就来到该所(前身是广东省蚕种繁殖场),参加了当时的建场工作,并且一直在此负责技术工作15年,此后虽然因工作需要调到省农业厅、省丝绸公司,但我始终关心着她的业务、她的发展。40年过去了,回忆往事,展望未来,作为一个蚕业工作者,在蚕种工作岗位上工作了40年的我,仍不觉老之已至。  相似文献   

19.
汤新新 《中国蚕业》2010,31(1):61-63
概述了德清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成绩,在分析现在蚕桑产业所面临蚕业生产萎缩、从业人员老化、生产用房流失、桑园基础条件差、蚕茧垄断经营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桑园流转机制、加强科技合作与科技推广、整合蚕种生产资源、进一步推进现代蚕业园区建设、优化蚕桑专业生产合作社功能、发展现代观光蚕业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蒋贵兵 《蚕学通讯》2000,20(1):45-49
蚕种是蚕丝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强化蚕种管理,理顺产用体制,深化改革,增加科技含量,促进蚕品种改良和选育,提高质量,增强蚕种竞争力,是重庆蚕种业的当务之急。1 重庆蚕种业的历史沿革 古人云:“养蚕之法,种为先”。重庆位于川东,《新唐书》中记载当时四川向唐皇室贡锦地区就有璧州(现璧山一带),可见重庆地区的蚕种业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在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合川创办蚕桑公社,以太和镇为基地,举办蚕桑教育,培训技术,改良桑蚕品种,可谓蚕业始盛。这时重庆蚕种主要是农民自留的土种。1933年全国蚕丝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