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二讲育珠蚌的人工繁殖目前淡水育珠蚌主要有褶纹冠蚌和三角帆蚌两种。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褶纹冠蚌喜欢生长在水流缓慢、水质肥沃的水域中;三角帆蚌喜欢生长在有水流、水质清,底质较硬的水域中。两种蚌均是雌雄异体,其生殖腺位于斧足上方的肠管迂回部,  相似文献   

2.
一、外部检查1.将育珠蚌提出水面,病蚌的出水孔不喷水,而是从蚌体内滴水。而健康正常的蚌,水从出水孔射出,射得远而有力。2.手摸育珠蚌贝壳的腹缘,病蚌有发硬感觉,这是因为蚌体停止生长,而使腹缘变硬。健康正常的蚌生长较快,贝壳腹缘柔软。3.病蚌生长线紧密,年轮间距宽,壳缘有嫩黄色的软边。4.患病的蚌,用双手掰其双壳,有松弛现象。健康蚌双壳紧闭。二、内部检查1.查看蚌的鳃组织是否增生、发炎或变色。鳃瓣发炎、糜烂是细菌性、病毒性疾病;鳃组织红肿、增生,有时可见白点,是寄生虫侵袭致病。2.查看斧足的边缘。发炎、糜烂是病毒性或细菌性…  相似文献   

3.
网箱加泥浮吊式培育三角帆蚌中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角帆蚌是我国特有的主要淡水育珠蚌,生成的珍珠质量好,生产各种珍珠,首先要培育体长7~13厘米的中蚌(即手术蚌),用于插种或植核。三角帆蚌栖息于浅滩泥质底中,营埋栖生活,靠伸出斧足来活动。它是属被动摄食的动物,由外界进  相似文献   

4.
盐酸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它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感染具有疗效。几年来,笔者应用于治疗三角帆蚌的细菌性烂鳃、烂斧足病,疗效显着。以下试举八例(附表)。  相似文献   

5.
引起插核育珠严重死亡的病害主要有:病毒性蚌瘟病、水体污染、水体理化性状恶化和中毒性蚌病。1 细菌性蚌病 在育珠过程中,育珠蚌发生细菌性病害引起严重  相似文献   

6.
河蚌有害生物对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甚至造成育珠蚌死亡。这些有害生物大致可分外壳附着生物和体内寄生物两类。外壳附着生物,如海绵、藻体、湖沼股蛤,青苔等。有的与珠蚌争夺饵料,加重河蚌的负担或阻碍阳光的透射,影响蚌体的生长,使蚌壳变形,甚至损坏外套膜,使蚌壳闭合不紧。体内寄生物主要有螨、蚂蝗(又称水蛭)、斜管虫、腹殖吸虫、裸口虫、肾形虫、车轮虫以及鱼卵等。有的在外套膜上,如螨、蚂蝗;有的在鳃上,如斜管虫、车轮虫、鱼卵;也有的在斧足内脏,如裸口虫、腹殖吸虫等。这些虫体破坏珍珠的组织器官;鱼卵则在…  相似文献   

7.
研究药物对育珠蚌的影响问题,在理论上这是一条有助于探索调节育珠蚌体素质、加速珍珠囊形成和提高珍珠质量的有效途径。高山治夫(1963)使用5%卵磷脂液(Phosphatidylcholine)注射育珠蚌,结果发现蚌体的营养状态、代谢功能有显着好转,用以处理小片,  相似文献   

8.
华丹 《科学养鱼》2003,(11):16-17
四、育珠蚌的合理养殖和管理 1.育珠蚌的养殖密度 育珠蚌手术完成后,必须及时放入养殖水域中进行培育。手术后的育珠蚌在3~4小时内必须放入水质良好的水域进行培育,以袋养、笼养和网夹养殖的方式较为普遍。养殖密度视水质肥瘦、饵料生物丰欠等因素而定,一般养殖密度为每亩水面放养1000~2000只。以袋养或笼养为例,每袋(笼)放置2~3只育珠蚌,每袋(笼)间隔距离为25~30厘米,每条绳  相似文献   

9.
盐酸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抗生素对细菌有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盐酸四环素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感染有效。几年来,我应用于治疗三角帆蚌的细菌性烂鳃烂斧足病,获得显著疗效。以下试举八例:  相似文献   

10.
珍珠蚌通过手术作业后,通常须经2—3年的培育,才能育成合格的商品珍珠。要培育出高品位的优质珍珠,手术操作只是珍珠优质的一个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育成工作的好坏。一、优质珍珠养殖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环境育珠蚌只有生活在一个比较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蚌体才会生长良好。对育珠蚌来说,“适合而又稳定的环境”主要是由水域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所构成。 (一)优良育珠水域的非生物环境 1、水域的热力状况育珠蚌必须依靠太阳辐射形式的能量流来维持其生命,珍珠质沉积的速度亦随蚌的生活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所以育珠蚌珍珠质沉积量S,  相似文献   

11.
蚌病群体控制技术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系统生态学角度,探讨了三角帆蚌养殖群体和养殖系统的特征,以及系统控制、育珠生产模式与蚌病群体控制的关系。完全突破了现有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以个体为着眼点的基本理论和模式。围绕蚌病群体控制技术的核心问题——蚌病群体诊断技术,建立了育珠蚌群体的健康评价指数(H)和育珠蚌日死亡率(Yi)的计算公式,并把0.01%的日死亡率作为养殖系统的预警值。阐述了蚌病群体控制技术的具体措施及其应用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育珠是农村一项收益较高的副业,但如果管理饲养不得法,就会引起育珠蚌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蚌病防治重在消毒与管理育珠专业户谈起蚌病不免谈虎色变。我县有蚌病损失几万至十几万元的,有两个育珠面很大的邻县,一个1994年发病率达60%多,一个发病率达50%多,经济损失惨重。但是也有的育珠蚌在病区不发病,其经验是四个字“严消、细管”。现把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4.
林刚  张宝明 《科学养鱼》2003,(12):22-22
由于有核珍珠的养殖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质量好、效益高的特点,所以我县养殖面积从2002年的8000亩一举发展到2003年的2万亩。现就具体技术总结如下:一、基本条件池塘面积在10~40亩为宜,水深1.5~2米,水质无污染,淤泥不超过20厘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二、育珠蚌的选择1.考虑蚌源育珠蚌一般都是自繁自育的,但由于发展迅猛,规模较大,所以还有大批三角蚌必须从外地购进。外地购蚌时就必须考虑到该地是否是蚌病区,这批蚌是否健康,是否曾经发过病,如果有过发病史那么这批蚌一定不能用。否则会将病菌带入养殖区而导致蚌病暴发。2.选择蚌质(1…  相似文献   

15.
过去曾有人认为:在河蚌育珠手术操作中,用小片进行异体移殖(例如:以褶纹冠蚌为制片蚌,以三角帆蚌为育珠蚌培育珍珠)由于不是同属的蚌,亲缘较远,两种蚌的细胞内所含的蛋白质不同,小片作为异种蛋白送入母蚌(育珠蚌)体内,因而游走细胞因趋化作用而吞食小片组织细胞,而成为脓浆,致使育珠蚌内布满脓泡而无珍珠。某些单位曾由于进行小片异体移殖而出现了育珠蚌有30—50%,甚至100%的脓泡现象。  相似文献   

16.
1979年以来,我县三角帆蚌蚌病蔓延严重,育珠蚌的成活率甚低,严重的地方甚至全部死亡。据统计,1979年以前,全县养殖的三角帆蚌要占总数的80%左右,三级以上的优质珠占21.6%。尔后,随着蚌病的蔓延,三角帆蚌的比例下降到10~20%(1981),三级以上的优质珠下降到3.2%;当年繁殖的三角帆蚌幼蚌也只长到3~4厘米,到第三年后才能达到10厘米左右,方能作育珠蚌用,接种后三年才能收珠,整个周期共需六年时间。  相似文献   

17.
育珠蚌对环境的改变具有适应性,但若超过其适应范围,就会对育珠蚌的生长、发育甚至是生存产生危害。所以,养蚌育珠生产管理就是对水质环境进行适当的人为调控,为育珠蚌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空间,惟有如此,才可能实现珍珠的优质高产,取得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育珠蚌的康复,也就是伤愈合期,如果没有吐片、烂片等情况的话,一般需一个星期左右,水温低于25度时,多需1—2天,育有核珍珠的蚌又比育其它类珍珠蚌多5~7天。判断育珠蚌是否康复?最  相似文献   

19.
育珠蚌经几个月养殖后,外壳上开始附生大量藻类,有许多生产单位每年花大量的劳力经常清洗育珠蚌,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育珠蚌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任何不应有的干扰均会给育珠蚌的生理状态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清除附着物的工作不宜太频繁。尤其不要在夏秋高温季节频繁清洗。因蚌在高温季节的生长和生理状态处于最旺盛时期,  相似文献   

20.
育珠蚌管理五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富荣 《内陆水产》2006,31(12):14-14
育珠蚌培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在其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关键: 1合理吊养目前,育珠蚌的养殖方式以吊养为主,且大都实行蚌鱼混养,每667 m~2水面适宜的吊养密度为:第一年饲养一般吊养2000只左右,育珠蚌长到12 cm后减少至1000只左右。同时,要根据季节和水温变化,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