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正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科技大学和湖州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历经8年合作育成的家蚕新品种——丝雨二号,通过了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据悉,丝雨二号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中丝量家蚕品种,具体表现为孵化整齐、各龄眠起齐一、体质强健、食桑旺盛、发育整齐、老熟齐涌、丝质较  相似文献   

2.
1选择较抗或高抗丝黑穗病的品种种子经营部门和种植者,应注意选择经过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和通过政府审定的品种。因为经过审定的品种都是对丝黑穗病高抗或较抗的,有抗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并对种植有指导性意见。而没有经过鉴定和审定的品种,容易感染丝黑穗病,很可能导致黑穗病的大发生。因此,在发病较重地块,应选择抗病品种。如:辽单16号、丹玉13、铁单8号、丹玉28等,尽量不用感病品种。另外,同一品种连续在同一地块上种植也会产生抗病性差异,因此在重发地块应经常及时更换品种。2药剂拌种在病害较轻地块药剂处理种子效果较好。药剂拌种或用含…  相似文献   

3.
"荆杂棉88号"棉花2008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鄂审棉2008002) 特征特性 生育期123天.该品种出苗整齐,苗健壮,植株较高,呈塔形,茎杆光滑粗壮,叶片中等大,叶色较深.  相似文献   

4.
引进试养中丝量蚕品种丝雨3号,进行农村初步饲养,结果表明院相比对照种表现出食桑稍旺、产量高、茧型圆且略大、丝质优良等特性,可继续进行对比试养,对性状指标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5.
荃优丝苗是用不育系荃9311A和恢复系五山丝苗配组选育的三系杂交中籼水稻组合,该组合2013~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水稻区试和生产试验,与对照丰两优四号比,其熟期略早,增产明显,抗性更好,米质更优。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8。该研究介绍了荃优丝苗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制种技术要点,以期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二、中丝量蚕品种1.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正反交)该品种是南广两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选配而成.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从农业部传来好消息,由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小麦新品种"丰德存麦5号"、"存麦8号"同时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丰德存麦5号"、"存麦8号"属高产、强筋、多抗优质小麦。这两个小麦品种苗势较壮,穗层整齐,角质饱满,适应性好,抗病抗倒,性状优异,在2013—2014年度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万优2号"水稻2006年6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型紧凑,剑叶直立,分蘖力强,生长旺盛,抽穗整齐,谷粒黄色,稻穗纺锤形,颖尖无色,熟期转色好,易脱粒.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1月10日召开第二十五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58个品种,其中(1)水稻品种36个:泰四占、籼油占、丰二占、五山油占、粤籼18、金华软占、合丝占、粤秀占、美香占2号、银晶软占、茉莉软占、丰新占、华新占、金航丝苗、天优116、博优早特、Ⅱ优  相似文献   

10.
新玉56号由新疆新实良种股份有限公司种子研究所培育,2011年6月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被命名为新玉56号。该品种突出优点是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并获得高产。该品种自2011年引种进入乌苏市,经过2年试验、示范,在产量和质量上表现出明显优势,逐渐得到农户的认可,市场前景看好。新玉56号株型紧凑,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片深绿色,叶鞘紫色,株高3.06米,穗位高1.29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穗长20.6厘米,穗粗4.8厘米,籽粒行数16行,行粒数34.2粒,百粒重34.84克,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红轴,出籽率87.6%;生育期125天,属中晚熟品种;高抗丝黑穗病。  相似文献   

11.
和丰香雅丝是广西中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南宁市利中惠农作物研究所以和鑫5号为母本、泰丰丝苗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感温籼型优质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综合抗性强、易栽培等特点。于2021年6月通过广西审定,适宜在桂南和桂中及气候相似的华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桂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一、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由C74与18-599组配而成。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号:川审玉(2003)第008号。二、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120天,株高2.45米左右,穗位高0.95米左右;幼苗长势强,成株生长整齐,株型较紧凑,茎秆硬,抗性较强,耐旱抗倒力强;对光温不敏感,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强健性夏秋用蚕品种川蚕24号的选育经过和品种特性。[方法]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夏秋用皮斑双限性蚕品种川蚕24号。[结果]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的室内鉴定和农村鉴定,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茧丝质优、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分雌雄的特点,万蚕产茧量19.66 kg,茧丝长1 241.29 m,解舒丝长941.99 m,解舒率75.87%,鲜茧出丝率17.07%,洁净94.03分,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对照种。[结论]新品种川蚕24号强健好养,高产优质,适合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4.
1选择较抗或高抗丝黑穗病的品种 种子经营部门和种植者,应注意选择经过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和通过政府审定的品种.因为经过审定的品种都是对丝黑穗病高抗或较抗的,有抗丝黑穗病的鉴定结果,并对种植有指导性意见.而没有经过鉴定和审定的品种,容易感染丝黑穗病,很可能导致黑穗病的大发生.因此,在发病较重地块,应选择抗病品种.如:辽单16号、丹玉13、铁单8号、丹玉28等,尽量不用感病品种.另外,同一品种连续在同一地块上种植也会产生抗病性差异,因此在重发地块应经常及时更换品种.  相似文献   

15.
粤农丝苗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优质稻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高 抗稻瘟病和中抗白叶枯病,适应性广。自 2011 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以来,粤农丝苗已先后通过海南、 广西、湖北、江西、湖南、安徽和河南等省(区)审定和引种备案,并作为早晚兼用型优质稻、一季中稻、再 生稻、直播稻及虾稻等广泛推广应用。对粤农丝苗的特征特性研究表明,粤农丝苗收获指数较高、抗倒力强、 后期结实熟色好,具有广谱抗稻瘟病抗性,是新一代的高收获指数品种。同时,粤农丝苗(即恢复系 R1212) 也是一个很好的育种亲本,以其为亲本育成并通过国家、省级审定或授权的水稻新品种已有 37 个,其中常规稻 10 个、杂交稻 27 个,这些品种均表现为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好,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良亲本的“芯”片 作用,并作为试验材料广泛应用于栽培、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粤农丝苗自 2012 年起成为广州市优质稻主导品种, 2013—2021 年连续 9 年被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在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16.
巴粳3号是自治区农科院核生所选育的优质水稻品种,2000年10月经巴州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米粒大,整齐,色泽晶莹透明,食味好.  相似文献   

17.
沈杂7号杂交高粱由沈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2000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高粱杂交种沈杂7号生育期约115d,属中晚熟类型。其芽鞘和幼苗绿色,全株有19~20片叶,株高约170cm,紧穗、长纺锤型,穗长约30cm,穗粒数为3600粒左右,平均单穗粒重84g,颍壳和籽粒均为红色,籽粒整齐。该品种对丝黑穗病2号、3号生理小种田间接种鉴定发病率为零,高抗丝黑穗病。抗倒伏、抗蚜虫、抗鸟害,耐旱、耐盐碱。籽粒含粗蛋白7.96%,其中赖氨酸含量占蛋白质的2.89%,含单宁1.42%,含淀粉73.14%,是酿酒专用型杂交种。2 产量表现沈杂7号在沈阳…  相似文献   

18.
新品展台     
春秋兼用——鄂蚕4号鄂蚕4号是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并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家蚕春秋兼用多丝量品种。该品种具斑纹双限性特点,秋季饲养,具有产量高、丝质优、抗性强的特点,综合成绩显著超过全国品比秋用对照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的育成及其特性。[方法]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天然彩色茧蚕品种蜀黄1号,并对其进行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新品种茧丝无需人工染色,色彩天成,金黄、艳丽;新品种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分雌雄的特点;新品种的万蚕产茧量达20.30 kg,一粒茧丝长1 115.0m,解舒丝长882.95 m,解舒率79.15%,鲜茧出丝率18.39%,洁净91.25分。[结论]蜀黄1号已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适合在四川、重庆等长江流域蚕区饲养。  相似文献   

20.
粤农丝苗既是一个丰抗优综合性状优良的常规水稻品种,同时也是一个优质稻育种亲本,分析其衍生品种的特征特性,可以为优质稻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粤农丝苗(R1212)作亲本,育成通过审定或授权的水稻品种有 53 个,其中通过国家、省级审定的 43 个,这些品种类型丰富,包括常规稻、杂交稻、香稻等。为阐明粤农丝苗衍生品种的特征特性,选取审定的衍生品种,以它们参加国家、省级区域试验的产量、米质、抗病及抗逆性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品种区域试验产量均比对照种增产,增幅为 0.46%~10.98%;品质指标除 Q 两优粤农丝苗未定级外,常规稻、杂交稻都可达到优质标准;在抗病性方面,部分衍生品种表现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但较多衍生品种对这两个主要水稻病害抗性表现较弱;在抗倒力、耐热性鉴定上,粤农丝苗衍生品种均表现抗倒力强,除徽两优粤农丝苗外,其他品种对耐热性表现为较强或强。粤农丝苗衍生品种普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稻米品质优、抗倒性和耐热性较强等特点,充分体现了粤农丝苗作为优质稻亲本的“芯”片作用。粤农丝苗主要衍生品种粤禾丝苗、粤金农占、隆晶优 1212、晶两优 1212、隆两优 1212、荃优粤农丝苗、徽两优粤农丝苗都已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在审定区域内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