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彬如(1926—2010),籍贯山东省莱芜市,研究员,民盟盟员。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先后在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原黑龙江省农科所作物育种系(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历任课题主持人、育种一室主任、农业部大豆专家顾问组成员等职务。在30多年的育种工作中,主持育成并推广了27个优良大豆品种。由于工作成绩卓著,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被授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才,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2.
《杂粮作物》2005,25(1):F002-F002
陈刚,男,研究员,1952年4月出生,辽宁省凤城市人。1976年毕业于。丹东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农学系”。中国农学会会员。现在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从事玉米育种研究工作。曾任玉米研究所副所长,现任丹东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副主任。一直从事玉米抗病育种和玉米病虫害防治研究,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综述王建革(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济南250100)1研究进展山东省的玉米育种自陈启文在1945年于胶东解放区开展以来,已经走过几十年的路程,山东的玉米育种经历了农家种、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的育种...  相似文献   

4.
专家简介     
《杂粮作物》2010,30(2):F0002-F0002
赵海岩:男,1966年生,工作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高效栽培研究室主任。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2005年获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先后从事土壤肥料、生物技术、高粱育种、水稻育种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从事玉米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F0003-F0003
张凤英,女,汉族,1959年12月出生,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大麦研究室主任;内蒙古大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该同志1982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先后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研所、巴彦淖尔市农业科技中心从事小麦、玉米、甜菜、向日葵、瓜类等农作物栽培技术研究和新技术推广工作,其间获得省级“农业丰收计划”二等奖两项,盟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为提升当地农业科技水平、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主持制定、发布地方农业行业标准12项,编写印刷各种农业先进适…  相似文献   

6.
《玉米科学》2007,15(4):F0002-F000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2000年被批准组建,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现在职职工57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15人。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八五”和“十五”期间两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研开发综合实力百强研究所”,是国家玉米原原种扩繁基地、中国农科院济南玉米研究中心和国家黄淮海农业区域创新中心玉米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建有山东德州、海南三亚创新试验基地,5个育种试验站。设玉米遗传改良、分子育种和栽培生理等5个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著名专家介绍──小麦遗传育种专家黄承彦黄承彦,男,1958年12月生,山东郓城县人,中共党员。198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山东省遗传学会理事。黄先生长期从事农作...  相似文献   

8.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济南分中心2000年被批准组建,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现在职职工57人,其中,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8人,  相似文献   

9.
人物小传     
郝欣先 郝欣先研究员 ,男 ,汉族 ,1 934年 7月生 ,山东省青岛市人。 1 962年从山东农业大学 (原山东农学院 )农学系本科毕业 ,一直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大豆研究工作。历任技术员、农艺师、副研究员、研究员 ,薯豆研究室组长、大豆研究室副主任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大豆专业组组长、《大豆科学》杂志编委等职。1 995年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证书 ,1 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郝欣先研究员 40年来一直致力于大豆育种、栽培和高产育种技术理论等方面研究工作。 …  相似文献   

10.
《花生学报》2007,36(3):10-10
2007年6月1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订共建协议,约定双方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组建中国农业科技黄淮海创新中心。同时,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承建的中国农业科学院黄淮海小麦、玉米、花生、有害生物防控、数字农业5个研究中心揭牌成立。此举标志着山东打晌创建黄淮海区域农业科研中心第一战役。2006年12月,总投资1.9亿元的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省农科院开工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科学》2007,15(5):F0002-F0002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丹东分中心创建于1999年,依托单位丹东农业科学院。分中心从事玉米育种研究人员42人,其中研究员8人,副研究员12人。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鲁原单2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原单22(原名LYD990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于1996年选育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组合为鲁原476×C9-33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中早熟等突出优点,于2002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日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玉米专家及全国9个省市的400多名农业科技带头户云集泰山脚下的玉米良种繁育基地.现场观摩了泰安农星种业玉米销售中心最新推出的“泰玉”系列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1):F0004-F0004
潘永东,男,汉族,1962年出生,甘肃武威人,副研究员,1985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被分配到甘南州农林局工作。1986年11月调到甘南州农科所从事青稞(裸大麦)育种工作。1997年11月调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从事啤酒大麦育种工作。2002年晋升为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5.
人物小传     
《大豆科技》2005,(6):F0002
李莹 李莹研究员,女,汉族,1938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1961年毕业于山西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工作。1974年调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1985年及1990年荣立山西省劳动竞赛二等功。现任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科学》2011,(5):157
"2011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于9月4日-6日在辽宁丹东隆重举行。会议由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主办,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和丹东农业科学院共同承办,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辽阳金刚种业有限公司、辽宁柏益仪器销  相似文献   

17.
《大豆科学》2005,24(3):242-242
《玉米科学》1992创刊,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近年来,玉米科学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惟一的玉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玉米界具有较大影响。2004年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8.
《中国马铃薯》2014,(3):I0001-I0001
<正>孙慧生同志系中国共产党党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5月8日7时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不幸去世,享年85岁。孙慧生,女,1929年1月生,山东济南人。研究员,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主持人,著名马铃薯专家,曾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作  相似文献   

19.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3):F0002-F0002
冯宗云,男,汉族,1963年生,四川省广安市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中国作物学会大麦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遗传学会理事,《大麦与谷类科学》杂志编委会委员。1986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2年6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方向:数量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获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专业(研究方向:分子遗传学及基因工程),获理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被分配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从事高粱遗传育种研究;19…  相似文献   

20.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4):F0002-F0002
陆维忠,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出生于1938年7月,1965年8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遗传育种专业。1965年9月至1972年2月任职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学院小麦研究室。1972年3月随单位涮整,任职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1984至1998年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遗传生理所副所长、所长,兼任农业部和省级重点试验室副主任、主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自1986年起主要从事小麦赤霉病遗传与抗性改良研究。“七五、八五”期间,主持农业部重点项目“主要农作物品质和抗病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自1990年起主持863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