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丁香(Syringa villosa)是木樨科丁香属落叶灌木。该研究通过对红丁香种子进行萌发和幼苗生长观测试验,分析其种子萌发特点和幼苗生长特性,取得以下结果:红丁香种子对赤霉素不敏感,强光、25℃下萌发率和萌发指数最高;1a生幼苗出苗期幼苗长势缓慢,到7月份开始进入速生期,并且迅速达到生长量峰值,9月进入生长后期,10月幼苗基本停止生长。  相似文献   

2.
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具有很多优良特性.本项试验采用膨润土和苗圃土壤混合、膨润土与肥料(化肥)混合,配制不同的生长基质,探讨膨润土对红丁香苗木生长的影响.测定结果表明,向土壤中加入适当的膨润土,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但是,加入膨润土的比例不宜超过20%以上.膨润土与矿质化肥混合使用,对红丁香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配制不同的生长基质对红丁香粗蛋白和叶绿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较好的处理组合是100 g膨润土填加5 g肥料和10 g肥料.  相似文献   

3.
区域和生态条件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辽宁省不同区域和生态条件下红松人工林的生长情况进行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人工林在湿润度为0.6以上,土层厚度60cm以上,海拔在350m以下,生长迅速,表现优异;在湿润度在0.4~0.6之间,土层厚度40~60cm,海拔在800m以下,生长良好;湿润度在0.4以下,土层厚度<40cm,海拔在800m以上,生长不良。不同区域红松林生长顺序为:辽东>辽北>辽南>辽西。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红丁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丁香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在2.5%的处理时分别为54.44%、27.78%、13.11和0.72,之后,随着PEG浓度增加逐渐下降;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PEG对红丁香种子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在2.5%胁迫时红丁香种子的胚根、胚芽、鲜重及干重最大,分别为2.97cm、1.48cm、48.27mg和2.37mg;与对照组相比,红丁香种子的胁迫指数与抗旱指数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在2.5%时最大,分别为0.97、1.62;红丁香种子的PEG半致死浓度为10.0%,从抗旱等级来看,红丁香种子能耐10.0%浓度的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5.
立地与栽培模式对红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实验中心范围内红椎林分的生长调查表明,红椎的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影响较大,在上层深厚、肥活的土壤上种植,其生长明显优于土层浅薄、贫瘠的土壤:在坡积土上的生长显著优于原积土。在同一坡面上,7年生长红椎林,下坡蓄积达107.80m^3.hm^-2而上坡仅为16.63m^2.hm^-2。红椎的生长也受海拔的影响,在平岩1土壤、地位指数相同的条件下,红椎在低海拔的生长也有影响,营造混产有促进红椎的生长,且以  相似文献   

6.
闽北不同海拔对火炬松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闽北林区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不同海拔(160 m、367 m7、85 m、868 m、976 m)林地,进行美国火炬松的引种试验,通过15 a的定位观测结果表明:海拔对闽北引种火炬松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同海拔高度的火炬松的胸径、树高和蓄积量生长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海拔火炬松的生长表现为:A868>A976>A785>A367>A160。但闽北引种火炬松的存在较为严重的松梢螟危害,其中以低海拔地区的松梢螟危害更为严重。不同海拔火炬松生长的差异与松梢螟危害有关。  相似文献   

7.
金钟山位于桂西北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最高峰海拔1819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植物资源丰富,生长着不少珍、稀植物。细叶云南松的高佬细叶云南松,因其松针细柔下垂而区别于主产云南省的云南松,是适应于干热红水河河谷的乡土树种。金钟山林区蓝淀沟的深山中,一些细叶云南松,生长得特别高,树高有51m、53m和57.4m者,为我区的最高记录。红椿王红椿又名红楝子,属楝科的高大乔木树种,其木材红褐色,花纹美观,质地坚韧,最适宜制作高级家具,素有“中国桃花心”的美称,已列为国家三级重点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政和县石屯镇、杨源乡10年生湿地松幼龄林建立多个生物量相容模型,并对不同海拔的湿地松幼龄林生物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的湿地松幼龄林生长差异明显,胸径、树高差异显著,300m海拔区比900m海拔区的平均树高、胸径大;其分别建立的900m海拔区和300m海拔区生物量相容性模型决定系数R~20.99;300m海拔区10年生湿地松单位面积生物量比900m海拔区高97%。说明海拔对湿地松生物量影响显著,较低海拔区更利于湿地松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红尾水鸲在陕南为留鸟,分布广,数量多,为该区低山灌丛及河溪留鸟中的主要品种。笔者在宁陕县蒲河区(海拔760m)对红尾水鸲的繁殖习性做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并对本县江口区(海拔900m)、太山区(海拔540m)红尾水鸲的繁殖做了相应的考证。报告如下:一、发情。红尾水鸲发情在2月上中旬,历时一月左右。初期通常几只成  相似文献   

10.
通过设置样地调查不同立地因子对云南石梓幼林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云南石梓幼林随着海拔升高,树高、胸径生长量逐渐下降,海拔500m以下为云南石梓栽培的最适宜区;海拔500700m为适宜区;海拔700700m为适宜区;海拔700800m为次适宜区;造林地植被类型不同,幼林树高、胸径生长量有明显差异,未经改造的白茅地段不宜选用;不同坡位对云南石梓生长影响较为显著,坡顶、山脊生长最差。造林地要求疏松、肥力良好的土壤,土壤厚度(A层+B层)最好>80cm,<50cm则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11.
调查蕉城区不同海拔、坡向和无性系的2年生油茶的生长情况,平均成活率89.2%,平均高27.2 cm,平均冠径69.3 cm。不同海拔、坡向、无性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年生油茶幼树的生长。海拔较低和阳坡有利于油茶的生长,海拔较高和阴坡则不利于油茶生长。蕉城区种植油茶适宜在海拔低于600 m的阳坡,选择闽43品种进行种植,生长较快。在海拔高于800 m和阴坡的山地不宜种植油茶,否则油茶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冷杉Abies fabri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方法】以冷杉为研究对象,用树轮生态学的方法对峨眉山不同海拔的冷杉进行年轮采样、处理与分析,比较不同海拔冷杉径向生长特征及其与各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年表统计数据表明,4个年表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以用于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的研究。不同海拔冷杉径向生长与气候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海拔差异,海拔2 4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7月的温度呈显著正相关;海拔2 8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当年4-9月的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呈显著正相关;海拔2 9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与前一年9月和当年4月的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1-9月的PDSI均呈显著正相关;海拔3 000 m处冷杉径向生长和当年3-4月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6-7月的PDSI和当年4月平均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峨眉山高海拔的冷杉包含有更多的环境信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也更为敏感;高海拔区域冷杉径向生长受到水分的强烈限制,而低海拔区域冷杉径向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冷杉衰亡与气候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区域气候的变暖,高海拔地区冷杉可能会进一步衰退。该研究揭示了峨眉山不同海拔冷杉生长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差异,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冷杉林的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西藏木瓜     
邵则夏 《云南林业》2007,28(2):30-30
西藏木瓜(chaenomeles tibeticayu)产于西藏,生长于海拔2660~2760m的灌木林中,栽培于海拔3760m的拉萨、罗布林卡等地。云南的维西县海拔2230m的地方也有分布。西藏木瓜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观赏价值,又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是高寒山区、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4.
对上杭县域毛竹林生长分布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在海拔550m以上的中低山较适应,生长较好,其中分布最多的是海拔600~800m的山地,对丘陵地较不适应,分布较少,生长较差;毛竹胸径在一定幅度范围内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上升,在海拔1000m左右毛竹胸径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丁香(Syringa ohlata),又名百结、情客、紫丁香,属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分布以秦岭为中心,北到黑龙江,南到云南和西藏,多生长在海拔800~3800米的山坡林缘及灌丛中或沟谷、河滩杂木林中,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温带地区。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桐棉松区域栽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初步试验表明:桐棉松能够适应福建省地理生境且具抗逆性,生长迅速;同当地马尾松生长相比,树高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地径生长差异达显著水平;在海拔800m以下,海拔因子对树高生长有一定影响,但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7.
北方景观树种红瑞木的经济价值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瑞木(Cornus alba),别名红梗木,山茱萸科山茱萸属,红瑞木原产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中国的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等地也有分布。多生长于海拔600~2700m的山地、溪边、阔叶林及针叶混交林中。红瑞木为阳性树种,其生长快、耐盐碱耐水湿、耐旱耐修剪。树干挺拔、树形优美、花序大而美丽,果白色,枝条鲜红,落叶后枝干红艳如珊瑚。适应能力极  相似文献   

18.
红丁香(Syringa villosa Vahl)是我省稀有的优良绿化树种,红丁香育苗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我们通过近几年的育苗试验,初步总结出红丁香的育苗技术,为今后的育苗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云南省主要用材和造林的针叶树种。分布于北纬23°—29°,东经98°—106°30′,垂直分布于海拔800——3200m,其区域内地貌类型复杂,地区间气候变化极大。土壤有森林红壤、褐红壤红棕色森林土、黄红壤等多种类型。同一树种长期在气候、土壤条件不同的地区生长和发育,其形态、生长、生理、抗性以及适应性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变  相似文献   

20.
以引种的‘香玲’核桃为试材,对襄阳市保康县不同海拔区域的核桃生长结果习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生长年限下,引种的‘香玲’核桃平均树高、平均地径在海拔700~800 m呈现最大值,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在600~700 m呈现最大值,700~800 m产量最不稳定,病果率在海拔600~700 m最低;在海拔800 m以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树体平均高度、树体平均地径、单株冠幅面积和单株结果数量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保康县600~800 m区域是最适宜‘香玲’核桃引种的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