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为调整盐源县苹果产业结构,发展苹果加工品种,在凉山州农业局、西昌学院和县科技局的充分论证下,盐源县良种繁育场于2007年从陕西引入高酸苹果新品种红科普试种。于2007年3月嫁接,2008年已有植株结果。经两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好,树势强健,萌芽力中等,成枝力强。  相似文献   

2.
苹果是盐源县的主要支柱产业,盐源苹果以其品种多、色香味俱佳享有盛誉。盐源气温适宜、生长期长、夏季冷凉、冬季无冻害,中晚熟品种着色好、品质好、结果早,成熟期比老产区早40~60天,可提早上市和提供部分外销果品,为西南高地中最适宜苹果栽种地带。盐源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拥有果园16万多亩,2007年产量达2亿kg,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3.
苹果是盐源县的主要支柱产业,盐源苹果以其品种多、色香味俱佳享有盛誉。盐源气温适宜、生长期长、夏季冷凉、冬季无冻害,中晚熟品种着色好、品质好、结果早,成熟期比老产区早40~60天,可提早上市和提供部分外销果品,为西南高地中最适宜苹果栽种地带。盐源县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目前全县拥有果园16万多亩,2007年产量达2亿kg,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4.
盐源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是西南3省最大的苹果基地县,平均海拔在2100~2500米,年平均气温11.4℃,年日照时数2880小时,年降水量780毫米,且集中在7~8月份,是苹果树的最佳栽植区域之一.从1983年定为苹果基地县后,经过近20年的努力,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3000公顷,红富士和金冠苹果占80%以上,早、中、晚熟比例失调,缺乏优良的早、中熟品种.1998年春从青岛市果树站引进新世界苹果品种,在卫城镇罗家村三组果园高接繁育,经5年观察,初步确认在盐源县自然条件下,该品种果形大,着色早,色泽艳丽,果面光洁,早果稳产,成熟期在中秋节前,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新世界苹果是日本育成的一个中熟、红色、大果型优良新品种。笔者1998年从山东果树研究所引进该品种,2000年在盐源县卫城罗家村建园成功。该品种在盐源县自然条件下8月底成熟,果实全面着鲜红色,美观亮丽。平均单果重423克,最大单果重825克,果形圆形,果实横径85毫米以上。肉质细  相似文献   

6.
1998年盐源县引进韩国雅坪辣椒,该品种在各方面都超过了本地辣椒,经过近10年的引种、试种和推广.盐源县雅坪辣椒种植面积迅猛发展,目前总面积已达10万亩,遍及坝区6个乡镇及周边山区,总产量达1.75亿k,使辣椒成为了盐源县继苹果之后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根据3年的摸索实践,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盐源雅坪辣椒的培育壮苗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广大椒农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四川省盐源县苹果产量的逐渐增加,当地苹果片加工产业得以实现快速发展,但是盐源县美青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包装流通苹果片过程中出现水分流失较快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研究盐源县美青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苹果片包装材料的防潮性,计算苹果片的水分含量、包装材料的透湿度及包装材料的有效贮存期,并根据影响苹果片货架期的因素,在防潮包装材料的选用和工艺流程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盐源苹果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西南的凉山州西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基地内海拔2300~2700米,为高山环抱的断陷盆地,果园灌溉用水来自雨水和高山溪水,是生产"无公害苹果"的最佳生态环境.全县现有苹果园1.43万公顷,有苹果种植户15580户,年总产苹果25.25万吨. 盐源县气候属西南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长,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生物多样性显著.全年高于10℃的积温3631.5℃,无霜期209天,年降雨822.9毫米,空气相对湿度60%,年日照时数2600小时,是最适宜种植苹果的优势区域.  相似文献   

9.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土壤酸碱度及理化指标适中。在苹果生产的多项指标中,均非常适宜苹果的生长,是国家认定的苹果较适宜栽培区,并得到了我国著名的苹果首席专家汪景彦研究员、西北农大韩明玉教授以及日本专家阳井昭八先生的首肯。盐源县苹果通过30多年的种植栽培,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盐源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盐源县不可多得和不可替代的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0.
我国苹果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迅猛发展。2000年,苹果总产量达22900万t,占当年世界总产量的1/3多。其中,四川盐源县就是一个重要的苹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1.
盐源苹果标准化管理自1996年开始起步,到目前已走过10个年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出台了《盐源县无公害优质苹果管理技术规程》;逐步建起了180亩苹果标准化管理生产基地;全县15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苹果,2004年针对5万多亩苹果申报四川省无  相似文献   

12.
<正>"种苹果就像培养娃娃一样,随时随地都要关注,现在,哪怕一个苹果突然放到我面前,我也认得它是从哪棵树上采摘下来的。"望着自家园子"一树苹果压枝头"的盛景,50岁的四川盐源农民李加禄感叹。30多年的苹果种植史,既种出了他与苹果的"感情",也种出了自己与乡亲们的财富。李加禄的60多亩苹果园位于盐源县下海镇龙泉村。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凉山州西南部,是一个少数民  相似文献   

13.
盐源苹果自1958年引种试栽发展至今已历55年的历史,现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盐源县始终坚持扩规模、抓管理、提质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苹果这一特色优势果品产业,集聚人力、物力强势推进,苹果产业对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使该产业继续健康发展,为县域经济持续作出贡献,必须把握市场动向,按产业发展规律,创新思路和手段,立足县情,认真思考切实可行的对策,方可再铸盐源苹果辉煌。一、盐源苹果产业发展现状1.产业基础初步形成,苹果适宜区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县苹果总面积  相似文献   

14.
弘前富士原产日本青森县,陕西省果树良种苗木繁育中心引入选育。盐源县农牧局经作站于2014年从陕西引进,当年嫁接在田间山定子上,2015年已结果,每株有2~5个果,现将该品种的生长结果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苹果新品种秋香是陕西省果树研究所于1957年以金冠为母本,红玉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培育而成,原代号I.9-5.1963年开始结果,经多年系统鉴定研究,于1975、1978、1980年多次参加陕西省苹果品种(系)鉴定会,均位居金冠系苹果品种之首.在宝鸡、扶风、洛川、淳化、铜川、延安等地多点区试和试栽推广,均获群众好评.1990年通过农业部75-01-5-1项目专家组验收鉴定,1989、1992年分别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预审和审定,并定名为秋香.1995年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6.
<正>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短枝型品种占有相当比例。为掌握这些品种的授粉特性,我们于1987~1990年进行了苹果短枝型品种的杂交授粉试验,筛选出了适宜的授粉品种。一.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潍坊市昌潍农校果园进行。参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盐源县大力发展苹果和辣椒生产,苹果一辣椒套种栽培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成为果蔬高效种植模式之一。原来单一苹果或单一种辣椒的种植模式,改为苹果一辣椒种植模式.这样充分利用光温土地资源,发挥作物间生态共生、互补和协同的作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8.
苹果是中国优势出口农产品,产量占世界产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42.7%上升到2012年的50.4%,同期鲜苹果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比重由22.2%下降到17.7%,苹果汁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比重由42.6%下降到27.1%。品种单一、生产和贸易成本增加、国际市场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中国苹果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困难。应采取稳定种植面积、增加贸易品种、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进一步发挥对外贸易在稳定苹果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0—2014年盐源县生态足迹的计算,评价盐源县生态现状及生态可持续状况。结果表明,2010年盐源县生态足迹最高,达4.418 0 hm~2/人。生态赤字也在2010年达到最高,为3.349 0 hm~2/人,在2010年后生态赤字状况有所改善。2000—2014年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达到最低,仅1.040 3 hm~2/人。从盐源县生态足迹结构分析可知,盐源县耕地所占的生态足迹过大,超过其他5种土地类型的生态足迹总和。盐源县的生态赤字状况在2010年后呈下降趋势,可见盐源县的生态状况向乐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苹果再植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苹果再植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苹果产区,是影响苹果品种更新换代的主要问题,严重威胁果园的生产.本文概述了引起苹果再植病的主要原因,以及国内外防治苹果再植病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生物防治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