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国平  李军 《水产养殖》2010,31(12):16-17
<正>1池塘选择养殖场地位于盐都大冈镇境内,要求靠近水源,光照条件好,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10×667m2~40×667m2不等,根据龙虾养殖习性,要求所有塘口内均采用"S"型渠道式结构并按进、排水分开设计,满足微流水要求。塘四周埂要高于  相似文献   

2.
林仕忠 《水产养殖》2013,34(5):29-31
1池塘条件选择适合蟹、虾、鳜多品种养殖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电力配套、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东西向,长方形,光照足,面积以10×667m2~30×667m2为宜,便于管理,水深保持在1.5~2.0m,埂宽不渗漏,池塘建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用钢丝网或铁栅栏围住,防止蟹、虾、鱼外逃和敌害生物进入。按1台(/10×667m2)配备自动投饵机,按0.15kW/667m2配备微孔增氧设  相似文献   

3.
2010年10月起,姜堰市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实施了由泰州市水产站承担、姜堰市水产站参与实施的克氏原螯虾规模化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现将本次繁育试验情况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池塘选择在靠近河沟,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且进排水方便、池底铺设塑料网布,配备微孔增氧设备,试验池塘6口,面积分别为10×667m2、5×667m2、8×667m2、9×667m2、11×667m2、7×667m2,合计50×667m2。池塘水深0.8~1.2m,pH值  相似文献   

4.
淮安是江苏龙虾养殖大市,龙虾养殖面积占全省1/2以上,龙虾产业已成为淮安市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龙虾养殖业的发展,龙虾养殖产量不稳定、龙虾养殖池塘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越发显现.为此,2011年,淮安市水产技术指导站在金湖县前锋镇淮武村利用40×667 m2龙虾养殖塘,在龙虾及其他混养鱼类正常养殖的情况下,从7月15日,开始黄颡鱼养殖,至年底龙虾产量212.8 kg/667m2;黄颡鱼产量76 kg/667 m2.试验结果表明:龙虾养殖池塘完全可以实现龙虾与黄颡鱼两茬养殖,养殖黄颡鱼可以实现亩增效益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5.
龙虾、河蟹池塘微孔增氧生态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华 《水产养殖》2010,31(7):24-25
<正>2009年在金湖县涂沟镇高邮湖村选择一个面积为8×667 m~2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河蟹高效生态混养试验。获得了龙虾152.6 kg/667 m~2,平均规格32g/只,河蟹31.6 kg,平均规格164g/只,获纯利润达2 576元/667 m~2的好成绩。1养殖环境1.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8×667 m~2的池塘,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平均水深1.6 m,坡比为1:2.8,要求土质为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养殖品种(成鱼和龙虾)和种植品种(水芹)生长周期的季节性,结合产品市场需求,设计了一种融养殖与种植于一体的高效双茬生态种养模式.2006年就此技术在楚州区水产养殖场进行试验,池塘面积为10×667 m2,取得了可观的收益.2007年扩大规模,增加面积15×667 m2进行示范,取得利润5 272元/667 m2的高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生产实际重点探讨池塘青虾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1 创造良好的池塘条件 1.1 池塘条件 要有充足的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溶解氧大于5mg/L,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 mg/L,pH值7.5 ~8.5.面积为5×667 m2~8×667 m2,水深1.1~1.7 m.池底平坦,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克氏原螯虾在苏州市的养殖示范与推广,探索克氏原螯虾的高产繁育技术,2010—2011年在太仓市双凤镇选择了3个池塘,开展克氏原螯虾苗种高产繁育试验,取得了667m2产优质虾种14.79万尾,效益8223元/667m2的试验结果。1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太仓市双凤镇西川水产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3个池塘编号分别为C01、B01和C05,面积为3×667m2、5×667m2和7.5×667m2。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深1.5m,坡比1∶3,土质为壤土,池底较平坦,淤泥≤10cm。1.2配套设施每个池塘配备独立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使用60目筛绢网过滤,防止野杂鱼、卵等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9.
草鱼苗种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667m^2~3300m^2之间,水深1.0m~1.5m,底质为沙壤土结构,池底平坦,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以利于进行池塘水体交换。养殖用水要求无污染,水质清新,pH值7.0~8.5,溶氧在4mg/L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王长兵 《水产养殖》2010,31(8):42-43
<正>1池塘条件池塘以东西向,池塘面积10×667 m~2~15×667m~2为宜,水深2.0~2.5 m,池埂无渗漏,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塘口配备增氧机、投饵机、水泵等。  相似文献   

11.
池塘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在盱眙县明祖陵镇明陵村高杰示范塘开展池塘龙虾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试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养殖方法1.1试验塘口条件试验塘口面积16×667m2,共2个塘口,长方形南北走向。塘内四周挖养殖沟,宽2~3m,深1.5~2m,塘中间建平台,平台深1m左右。土质均为粘壤土,水源方便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完善。塘埂建有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12.
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模式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模式化养殖试验。试验池4口,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1×667m2、14×667m2、10×667m2、15×667m2,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380尾/kg,放养密度1#、2#为6000尾/667m2,3#、4#为12000尾/667m2,4口池每667m2搭配40尾规格约100g/尾的鲢。1#、2#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76216尾、4740kg,667m2均产量189.6kg,平均规格62.2g/尾,回捕率50.8%,667m2利润4915.2元;3#、4#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120790尾、4020kg,667m2均产量160.8kg,平均规格33.3g/尾,回捕率40.3%,667m2利润3164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河蟹养殖密度日渐加大、产量的不断提高,养殖内外环境日趋恶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疾病发生愈发严重,笔者经过多年来水产生产实践和总结,对河蟹养殖生产过程中的疾病防治技术简介如下,供同行业者参考。1构建良好生态型养殖池1.1池塘要求标准池塘大小:原则是对于养殖者来说容易控制就行。通常应以5×667m2~20×667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正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渔业社鳜鱼养殖户蔡文勇,从事鳜鱼养殖已经有5年,通过不断总结摸索,鳜鱼健康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7年蔡文勇承包了80×667 m2鱼塘进行鳜鱼健康养殖,其中20×667 m2主养鳜鱼,60×667 m2配套饵料鱼,取得了6 029.6元/667 m2的效益。现将其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饵料鱼的培育1.1池塘准备在主养鳜鱼的池塘附近选用60×667 m2池塘作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担任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四年,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和总结了一点青虾池塘健康高效生态养殖新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1池塘条件和要求1.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溶解氧大于4 mg/L,底层溶解氧应大于3 mg/L,pH值7.5~8.0。面积为2×667 m2~5×667  相似文献   

16.
蒋建斌  姜萍 《水产养殖》2012,33(8):51-52
江苏省南通市三余镇位于通州区的东部,水系畅通,水质条件较好,非常适宜扣蟹养殖,全镇扣蟹养殖面积达一万余亩,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养殖技术不断完善,扣蟹的品质长期来一直深受外地成蟹养殖户的青睐,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科学实用的养殖技术,现总结如下。1养殖条件1.1池塘条件面积2×667m2~3×667m2,池深1~1.5m,池形长方形,南北窄,东西长。池底中间设有一沟槽,东西向,东为进水处,较浅;西为排水处,较东端深0.4m,便于排干池水。池埂坡比1∶3,坡埂上用50cm塑料板作为防逃栏,并埋入土深10cm,用水泥桩与  相似文献   

17.
衡仁加 《水产养殖》2012,33(6):38-39
以吃食鱼为主,优化品种搭配,按照80∶20养殖模式要求,以黄金鲫为主,搭配鲢、鳙鱼和少量的黄颡鱼,可获得比较好的效益。笔者通过3年的养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池塘面积21×667m2、水深2.5m左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保水性能好,注排方便,无污染,池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提高池塘的利用效率,结合产品的市场需求,设计了鱼种池套养小龙虾养殖模式。经过几年实践,取得了667m^2产鱼种450kg,虾125kg,实现利润3490元。 1池塘选择及放种前的准备 池塘应选择在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电力配套齐全的地方,深度1.5-2.0m,大小以5×667m^2~7×667m^2为宜,要求不渗不漏。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们利用莱阳市淡水养殖试验场.1、2号2个池塘进行了赤眼鳟成鱼养殖试验,池塘面积分别为2000m^2(3亩)和3333m^2(5亩),水深1.5~2m,池底淤泥20cm左右,进排水方便。2007年2月下旬排干池水,清整池塘,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进行消毒,消毒后进水,每667m^2施放经发酵的鸡粪基肥150kg。  相似文献   

20.
宣州市 80年代中期试养河蟹,现已发展到 0.6万 hm2的养蟹规模,成为宣州渔业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养蟹规模的扩大及集约化养殖程度的提高,养殖水域水质恶化、河蟹品质下降,病害严重,影响了养殖效益。宣州市朱桥乡近几年采取种草、投放螺蛳养殖河蟹,取得了单产河蟹 45 kg/667 m2的好成绩。其主要做法如下。 1池塘要求 养殖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水深可达 1.5 m,池底平坦,淤泥 20 cm以下 ,面积以 0.67~ 1.33 hm2为好。养蟹池的进、排水口设置成对角线;实行高灌低排,以加强水体交换。池塘用钙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