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刘国信 《中国猪业》2007,(10):47-47
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和预防母猪产后疾病,促进母猪及早恢复体况并发情配种,缩短生产周期,发挥遗传潜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产仔前后的母猪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母猪产仔窝数,及提升养猪经济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饲养好产仔前后的母猪,既可以保证母猪顺利产仔,不发生难产,又可以保证母猪正常泌乳,防止产后发生乳房炎和无乳症,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能繁母猪产仔成活率低已成为困扰各养猪场(户)的一大难题。如何根据当前生猪品种状况及饲养环境的改变,做好母猪怀孕期及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呢?  相似文献   

4.
仔猪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效益.据统计,仔猪在哺乳期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80%左右.哺乳期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母猪压死、母猪缺乳及仔猪黄白痢.因此,通过产仔段人员管理、饲养管理、预防与治疗等综合措施,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有效的.1人员管理产仔段技术人员、饲养人员素质、责任心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哺乳期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因此,应对技术人员、饲养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给产仔段定任务、定技术指标,以产量计工资,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及技术指标提奖等措施,提高技术人员、饲养人员…  相似文献   

5.
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繁殖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  相似文献   

7.
空气环境温度低容易导致母猪出现环境应激反应,造成母猪发情延迟或不发情,并且母猪应激也会造成仔猪生长发育迟缓,死亡率增加.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可减少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仔数量少、仔猪成活率低等问题,提高母猪的饲养经济价值.本文归纳总结冬季母猪的饲养管理相应措施,以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本文技术措施,经实践验证,对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9.
吴凡 《中国猪业》2011,(2):17-18
母猪的饲养管理,特别是孕猪产仔前后的管理在整个养猪链条中十分关键。母猪进入妊娠中后期,要进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疫苗注射,一方面是为了维护母猪自身健康,另一方面可以使出生后的仔猪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抗体而得到保护。在做好疫病预防及饲养管理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一些母猪产仔前后出现的异常情况,对母猪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正>做好高原农区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效繁殖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及棚舍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笔者经过开展实验,总结出相关的技术措施,对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著效应。甘南藏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西南部,属于高寒阴湿地区,冬季长、夏季短,年平均气温在1.6~13.6℃之间,年平均湿度在  相似文献   

11.
李敢 《中国猪业》2010,(2):39-39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对提高仔猪的成活率至关重要,要过好仔猪出生关,主要要做好母猪分娩前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做好母猪综合技术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研究,总结出本项技术措施,经实践验证,对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著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和评估分胎次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以及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某规模猪场1 200头母猪及其商品后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分胎次饲养实施前后配种、受胎、产仔以及商品猪成活率上的指标差异。结果显示:猪场实施分胎次饲养后,哺乳成活率有显著提高。因此,分胎次饲养能显著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从控制猪场疾病发生,提高哺乳成活率的目的出发,分胎次饲养模式具有可推广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丽艳  赵永旭 《猪业科学》2019,36(4):110-112
为了探讨和评估分胎次饲养方式对母猪繁殖以及商品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某规模猪场1 200头母猪及其商品后代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分胎次饲养实施前后配种、受胎、产仔以及商品猪成活率上的指标差异。结果显示:猪场实施分胎次饲养后,哺乳成活率有显著提高。因此,分胎次饲养能显著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猪场经济效益。从控制猪场疾病发生,提高哺乳成活率的目的出发,分胎次饲养模式具有可推广之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产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活动的关键环节,搞好饲养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生产足量的健康仔猪和提高断奶仔猪的成活率,为生猪养殖奠定坚实的基础。种母猪的养殖要经历3个周期——妊娠期、哺乳期、空怀期,3个环节——配种、产仔、断奶。相应的配种情况、产仔数和断奶数则反映了种母猪整个饲养管理周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养猪生产中,母猪是猪群繁殖的基础,种母猪的生产包括配种、妊娠、分娩、泌乳四个环节,其中分娩是最繁忙的一个生产环节,其目标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产下的仔猪多活全壮。做好母猪产仔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是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关键,也是做好仔猪培育工作的前提。 一、母猪产仔前的饲养管理 (一)母猪产仔前的饲养 母猪产仔前,尤其是产仔前30天左右,胎儿生长发育很快,体重急剧增加,母猪腹腔容积不断缩小,这时候应减少青、粗饲料喂量,增加精料喂量,尤其是蛋白质饲料的供应。日粮营养水平以每公斤混合料消化能12.13兆焦~12.55兆焦、粗蛋…  相似文献   

17.
在生猪养殖生产中,要使母猪多产仔,产仔成活率高,一直是养殖场主极其关心和重视的一个问题.为了获得更多的生猪养殖效益,提高母猪产仔率和仔猪成活率,要从母猪配种期开始加强饲养管理,才是提高母猪产仔率的关键. 1 母猪的选种 养殖户在选种时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引种,进行技术咨询,选择日龄合适的种猪.  相似文献   

18.
母猪及仔猪饲养管理在养猪生产中是重中之重,有些养殖户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母猪不产仔,而是产仔养不活。大家都知道,仔猪的抗病能力比较弱,若出生后管理不当,极易造成死亡,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对妊娠后期母猪管理、哺乳母猪管理、仔猪管理和对产房工作人员管理4个方面介绍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许多畜牧养殖户只顾养母猪的数量,不重视母猪的质量,加上饲养管理的方法不当,常常会使母猪大量流产和死胎,造成母猪的产仔成活率下降,增加养猪的饲养成本,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那么母猪流产和死胎的原因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20.
母猪的产仔数量是衡量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如何提高母猪的产仔数量一直以来都是养殖人员比较关心的问题,现简单介绍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提高母猪产仔数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