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试验旨在优化麻疯树籽提油工艺并分析其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以提油率、提油后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为优化指标,探讨料液比、温度、时间3个因素对麻疯树籽提油率及籽粕中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获得麻疯树籽提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8、温度为40℃、提取时间30 min时,提油率达到最高,分别为38.22%、32.21%及34.1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提油率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料液比 > 提取时间,其中温度和料液比对提油率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提油率无显著影响(P > 0.05);影响籽粕粗蛋白质的主次顺序为温度 > 提取时间 > 料液比,其中温度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 < 0.01),提取时间对籽粕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 < 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麻疯树籽最佳提油工艺组合为A3B3C3,即在料液比为1∶22、温度为50℃、时间为5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39.41%,籽粕粗蛋白质为24.13%。本研究为麻疯树籽提油及提油后籽粕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卷心菜叶为原料,研究采用微波法辅助提取卷心菜叶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实验中以生物碱的提取率为指标,以乙醇为提取剂,考察料液比、微波温度等5个因素对卷心菜叶中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通过L16(45)正交优化生物碱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为60℃、微波时间为6min、微波功率300W、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卷心菜叶中生物碱的提取率为2.342%.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通过优化提取中药复方宫炎净中的有效成分生物碱,得到最佳提取工艺。试验通过探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时间、超声提取次数及料液比这4个单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以盐酸水苏碱为标准品,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选中药复方宫炎净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宫炎净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提取时间为25 min、超声提取3次、料液比为1:10,且在影响中药复方宫炎净中生物碱提取的因素中,影响大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提取次数、超声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4.
用酸水提取法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先分别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和温度对红茂草总生物碱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从每个单因素中选出3个较好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酸水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温度8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50、pH值1.5为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5.
乙醇作为提取剂,以茄子根中总生物碱得率为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得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微波时间4min,微波功率300 W,固液比1:20(g/mL),在微波温度60℃下茄子根中总生物碱提取率可达1.610%。  相似文献   

6.
白三叶叶蛋白提取及纯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探讨了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纯化方法。对白三叶叶蛋白提取中加热时间、温度、pH值、料液比、酸的种类等单因素以及纯化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90 ℃,pH值 4.0,料液比1∶2,沉淀的酸为硝酸。对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和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因素为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时间9 min,温度80 ℃,pH值4.0,料液比1∶2。对叶蛋白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剂对叶蛋白纯度的影响依次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但各种纯化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物碱盐酸盐易溶于水这一特性,用稀盐酸溶液进行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提取试验。先分别进行提取时间、料液比、pH值和温度对红茂草总生物碱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再从每个单因素中选出3个较好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得出酸水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按照正交试验所确定的最佳提取条件进行总生物碱的提取。以红茂草中主要生物碱异紫堇碱为指标,对提取物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在温度90℃,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40,pH值1.5为提取红茂草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HPLC检测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异紫堇碱含量为9.28%。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5.6%、27.9%。本试验为该区猪源肺炎克雷伯杆菌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选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多糖含量为5.07%。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水热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培养残基中活性成分虫草素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 选取液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虫草素含量,确定水热回流法提取蛹虫草培养残基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蛹虫草培养残基中虫草素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准确度RSD为2.64%,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水热回流法提取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其中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物虫草素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提取温度和液料比影响不明显(P>0.05)。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培养残基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提取次数5次、提取温度70 ℃、提取时间60 min,该提取条件下测得蛹虫草培养残基中虫草素含量为1.48 mg/g。【结论】 采用本研究确定的水热回流法最佳工艺参数能有效提取蛹虫草培养基活性成分,且操作简单实用,提取物活性成分得率稳定,为后续蛹虫草培养残基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骆驼蓬为研究对象,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回流时间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建立了骆驼蓬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模式,并测定最佳工艺下提取的骆驼蓬总生物碱对羟自由基(·OH)和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为15:l,超声功率300W,回流时间为2.0h,在此最佳工艺下,骆驼蓬总生物碱的提取含量为19.94mg/g;提取的骆驼蓬总生物碱对·OH和·O2-清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银合欢中单宁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中单宁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选择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体积分数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液料比40∶1、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60 min、丙酮体积分数50%的条件下,单宁提取效果最佳,测得新银合欢单宁平均含量为2.54%。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对水溶性物质浸膏率的影响,从而优选白头翁水溶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为1:17,100℃提取6 h,提取6次,白头翁水溶性物质浸膏率为21.12%。本研究为白头翁水溶性多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大红萝卜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大红萝卜红色素,采取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大红萝卜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3个单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正交试验L9(34)确定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大红萝卜素提取效果影响的大小顺序是提取时间提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在温度65℃、提取时间100min、液料比为35:1的条件下,大红萝卜红色素的吸光度值最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对影响岷山红三叶异黄酮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提取效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温度70 ℃,料液比115,提取时间4 h.  相似文献   

15.
尹立影  张永忠 《草业科学》2012,29(10):1627-1630
应用亚临界水法对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总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压力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为120 ℃,提取时间为15 min,液料比为40 mL·g-1,压力为1.4 MPa条件下,异黄酮提取效果最佳,此时红三叶总异黄酮得率为33.61 mg·g-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牡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探讨牡荆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牡荆中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单因素对牡荆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确定单因素情况下最佳工艺的水平范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利用NaNO2-AL (NO33-NaOH显色法对牡荆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通过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进行方法学考察,验证标准曲线。通过将试验所得数据代入标准曲线,比较得出牡荆总黄酮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微量二倍稀释法考察其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牡荆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35。在此最优提取条件下,牡荆总黄酮含量最高(43.17 mg/g)。其因素影响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对牡荆总黄酮含量影响最大。最佳工艺下的牡荆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7.81 μg/mL。【结论】 在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35的条件下提取的牡荆总黄酮含量最高,所制备提取物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为生产高质量的牡荆提取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冷凝管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关键提取条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根据提取物得率确定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分析方差和极差R值表明,4个因素对猪毛蒿醇提物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提取物得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是影响猪毛蒿乙醇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物得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是影响提取效果的次要因素。确定猪毛蒿有效成分的醇提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5%,料液比1∶7,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3.0 h。[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了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猪毛蒿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试验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不同季节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不同季节女贞子中齐墩果酸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6月份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2(g/mL),微波时间3 min,微波功率300 W,微波温度50℃,此条件下齐墩果酸提取率为2.82%;9月份女贞子中齐墩果酸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14(g/mL),微波时间4 min,微波功率300 W,微波温度60℃,此条件下齐墩果酸的提取率为3.11%。  相似文献   

19.
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温浸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荷花蜂花粉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结果表明:4因素对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荷花蜂花粉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为1:8的料液比,50℃水浴条件下,浸提3h。考虑到经济效益和成本因素,经两次提取后荷花蜂花粉多糖的提取率就可以达到99%,故最佳提取次数为两次。  相似文献   

20.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石蒜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石蒜中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固液比1∶12,提取时间为2h,提取液乙醇浓度为75%,在此条件下石蒜总生物碱的提取率达2.3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