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幼兔是指仔兔从断奶分窝到出栏这个阶段的幼兔,供商品用的幼兔和供留种用的幼兔在饲养管理技术是有显著差异的。商品幼兔的育肥技术是该期饲养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商品幼兔育肥技术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养兔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幼兔时期是家兔饲养最难的阶段,幼兔生长速度快,对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容易腹泻,影响生长,甚至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幼兔的生理特点分析,阐述幼兔的饲养与管理措施,提高幼兔的抵抗力,预防疾病发生,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仔兔断奶后称为幼兔,断奶幼兔的培育是养兔生产的基础,也是养兔饲养管理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由于断奶幼兔生理发育不健全,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较差,给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从我市规模养兔场的养殖情况来看,腹泻是影响断奶幼兔生产的主要原因,断奶幼兔腹泻控制得好与坏,已成  相似文献   

4.
1幼兔的饲养从断奶到3月龄的兔称为幼兔。幼兔阶段是生长发育速度最快的时期,但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特别是肠道内还未形成正常的微生物群系,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弱。但此时幼兔食欲旺盛,往往由于贪吃而引起消化紊乱和腹泻。从仔兔到幼兔,环境变化很大,易发病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因此,好的饲养管理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关键。断奶后1—2星期内,  相似文献   

5.
二月龄幼兔发生兔瘟米瑞娟李忠殷凤彬(齐齐哈尔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61000饲养情况:一养兔户饲养哈白兔120余只(成年兔20只,幼兔100余只),成年兔曾注射过两次“兔瘟组织灭活苗”,幼兔未作免疫注射。幼兔2月龄时突然发病。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尖叫倒...  相似文献   

6.
福建黄兔是福建省地方优良肉兔品种,因它全身披黄色短毛故名。该兔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泌乳力强、肉质好等优点,备受消费者和养殖户青睐。但是在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由于其消化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消化机能尚不完善、肠道黏膜自身保护机能尚不健全,因而抗病力差,易受多种疫病的侵袭,导致成活率低。笔者自2007年开始进行福建黄兔科研生产实践工作,通过对福建黄兔幼兔阶段的科学饲养管理,大大提高了福建黄兔幼兔的成活率,幼兔的成活率从70%左右提高到90%。现就仔兔饲养、幼兔营养需要、幼兔疫病预防以及提高幼兔成活率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仔幼兔的饲养管理是饲养家兔成败的关键,必须做好、做细。1仔幼兔饲养管理规范1.1仔兔出生后10小时内必须吃到奶,自此以后,每天上午7~8时喂奶一次即可,并注意观察仔兔吃饱程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幼兔阶段既是兔的生长期,也是疾病的多发期。一般来说,散养的规模不大,条件较差,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幼兔死亡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从房舍建筑、饲养管理、生理到疾病等多方面分析了夏季饲料、光照、家兔疾病和环境特点,以及幼兔生理和发病特点,总结了幼兔夏季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幼兔饲养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方法和综合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断奶到3月龄的小兔称幼兔.此阶段的幼兔生长快,对饲料条件要求高,抗病力差,易患病死亡.同时,由于幼免刚刚断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仅影响幼兔的生长发育、降低成活率,而且还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养兔场应特别注意加强幼兔的饲养管理与疫病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1.
兔是仅次于小鼠最常用的实验动物 ,它广泛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仔幼兔阶段易发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 ,是兔的一生中最难饲养的时期 ,这是育成兔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提高仔幼兔的成活率 ,只有采取综合措施 ,抓好仔幼兔饲养中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提高仔幼兔的成活率。1 搞好环境卫生每天清扫兔舍 ,打扫粪便 ,清洗饲具 ,对兔舍及饲具要定期消毒 ,巢箱要清洗暴晒 ,垫草要干燥清洁 ,没有异味 ,经常通风换气 ,确保空气新鲜。2 加强母兔饲养管理首先要抓好母兔妊娠期与哺乳期的饲养管理。母兔在妊娠期应给予营养丰富 ,无污染 ,含有多种维…  相似文献   

12.
从断奶到90日龄的兔称为幼兔。獭兔幼兔阶段生长发育迅速,消化功能和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抗病能力差,再加上断奶应激,给幼兔的饲养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兔粘液性肠炎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幼兔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侵害40~70日龄幼兔,可引起幼兔粘液性下痢,常由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笔者在2014年2月曾诊治l例由换料不当引起的幼兔粘液性肠炎,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幼兔如果饲养管理不当 ,不仅降低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也关系到良种特性能否充分表现和巩固提高。因此 ,加强幼兔时期的饲养管理对兔群的发展 ,质量的提高有重要意义。为此 ,笔者把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出的能有效降低幼兔死亡率、促进幼兔生长发育的几点措施作一总结。1 加强仔兔的饲养管理 ,增强仔兔体质1 1 抓好补料关 仔兔开眼后因生长发育很快 ,母乳满足不了仔兔需求 ,因此肉、皮用兔一般在 1 6日龄、毛用兔在 1 8日龄即开始补料。补饲能使仔兔的消化器官与机能得到锻炼 ,促进胃肠发育与机能的健全。饲料要求容易消化、营养丰富 ,…  相似文献   

15.
家兔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各种年龄的兔均可发生,但以断乳前后的幼兔发病率最高。幼兔刚刚断奶,由哺乳过渡到完全采食时期,消化机能尚未健全,消化道中尚未形成正常的微生物体系,饲养管理上的变化或饲养管理失宜是引起兔消化紊乱和腹泻的主要原因。该病不仅影响免生长发育而且使之成活率降低,若治疗不当可能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做好幼兔腹泻病的防制工作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养兔生产中如何提高断奶幼兔的成活率,降低饲料投入,是关系到养兔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多年来,兔业科技人员对兔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如何养好断奶幼兔,从而获取最高经济效益方向上,主要聚焦在断奶幼兔的环境控制及饲料营养方面,而对不同饲养方式的尝试、探索,以及不同饲养方式对家兔生长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鲜见报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幼兔腹泻致病因素的归纳总结,并对引起幼兔腹泻的非病原微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因素和幼兔自身的内部因素的致病机理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防治幼兔腹泻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及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和药物防治等综合性措施,提出了在幼兔腹泻病的防治方面科学使用生物复合制剂以及在幼兔腹泻病的治疗期间合理使用樟脑精糖液制剂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幼兔,系指从断奶到90日龄这个阶段的家兔.所谓幼兔难养,实际上是指断奶初期的幼兔难养,这个时期,如不加强饲养管理,死亡率是很高的.幼兔难养的原因主要有:1,幼兔由以吃奶为主,过渡到完全吃料,由于饮食的改变,幼兔一时难以适应.容易引起消化道等疾患.  相似文献   

19.
幼兔指1—3月龄的小兔,在这段时间幼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80%。面对其过高的死亡率.许多的饲养户在饲养幼兔时感到最棘手,往往是辛苦一场,毫无收获。怎样才能提高幼兔的成活率,笔者认为需要搞好饲料、防疫、球虫、外界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幼兔指1~3月龄的小兔,在这段时间幼兔发病率、死亡率高达80%。面对其过高的死亡率,许多的饲养户在饲养幼兔时感到最棘手,往往是辛苦一场,毫无收获。怎样才能提高幼兔的成活率,笔者认为需要搞好饲料、防疫、球虫、外界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