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探究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的适应性,本试验以外省引进的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华南地区舍饲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和疾病发生等情况,为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饲养的可行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2014~2017年收集华南某舍饲场川中黑山羊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疾病发生等数据,利用Excel和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川中黑山羊初产母羊的产羔率为181%,经产母羊的产羔率为200%,群体总活羔率及断奶成活率分别为87.2%和83.8%;公羔、母羔平均初生重分别为2.85和2.75 kg,平均断奶重分别为10.15和9.64 kg;母羊平均年产胎次在1.5胎左右;在华南地区大规模舍饲条件下,川中黑山羊繁殖性能较原产地略有下降,但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及饲养技术的改进,有逐渐恢复的趋势。在规模舍饲环境下,羊群易患肺炎,母羊妊娠后期易因患病而流产,羔羊死亡率随羔羊出生数增加而上升。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虽然引进的川中黑山羊饲养时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问题,但在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引进后的川中黑山羊仍可保持优良的繁殖性能和较强的抗病力。因此,川中黑山羊可在华南地区进行大规模集约化舍饲养殖。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的适应性,本试验以外省引进的川中黑山羊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华南地区舍饲条件下的繁殖性能和疾病发生等情况,为川中黑山羊在华南地区饲养的可行性评估提供数据支撑。2014~2017年收集华南某舍饲场川中黑山羊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疾病发生等数据,利用Excel和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川中黑山羊初产母羊的产羔率为181%,经产母羊的产羔率为200%,群体总活羔率及断奶成活率分别为87.2%和83.8%;公羔、母羔平均初生重分别为2.85和2.75 kg,平均断奶重分别为10.15和9.64 kg;母羊平均年产胎次在1.5胎左右;在华南地区大规模舍饲条件下,川中黑山羊繁殖性能较原产地略有下降,但随着饲养时间的延长及饲养技术的改进,有逐渐恢复的趋势。在规模舍饲环境下,羊群易患肺炎,母羊妊娠后期易因患病而流产,羔羊死亡率随羔羊出生数增加而上升。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虽然引进的川中黑山羊饲养时短期内会出现一定的适应性问题,但在科学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引进后的川中黑山羊仍可保持优良的繁殖性能和较强的抗病力。因此,川中黑山羊可在华南地区进行大规模集约化舍饲养殖。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黑山羊新品种为父本、云岭黑山羊为母本的杂交一代羊为研究对象,对4个海拔试验点的杂交一代羊进行了生长、繁殖和屠宰性能的测定,并与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比较。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羊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公、母羊的断奶重、6月龄重、10月龄重、周岁重比云岭黑山羊分别提高了15.25%、30.03%、22.70%、29.81%和16.05%、33.75%、34.86%、27.33%;10月龄平均体重达35~40 kg;全舍饲杂交一代羊比"放牧+补饲"羊6月龄、10月龄和周岁的生长速度均快,且体重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初产母羊产羔率达148.78%~166.67%,比云岭黑山羊提高了33.78%~51.67%,差异显著(P0.05)。杂交一代周岁公羊屠宰率49.86%、肉骨比3.18,分别比母本云岭黑山羊增加4.06个百分点和0.4。说明云南黑山羊新品种与本地云岭黑山羊杂交,杂交一代羊杂交优势明显,具备肉用山羊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纯种繁育和波尔山羊与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的杂交,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公羊与文山黑山羊、师宗黑山羊和楚雄黑山羊母羊杂交,其母羊产羔率、双羔率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文山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11.0、7.5和4.14个百分点;师宗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29.0、7.7和4.2个百分点;楚雄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6.4、4.4和7.9个百分点.波×师F1、波×文F1和波×楚F1初生重比相应的纯繁群公羔分别提高25.0%、12.5%和14.3%,母羔分别提高15.8%、15.0%和15.79%(P<0.05);9月龄体重公羊分别提高19.69%、35.26%和28.94%,母羊分别提高25.00%、54.10%和31.67%(P<0.05).体尺也呈同样的趋势,表明波尔山羊×云岭黑山羊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1前言引入优良川中黑山羊品种改良本地山羊在重庆已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表明,川中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杂交改良有显著的效果,杂一代表现为体尺增加,体格增大,适应能力强,生长发育速度快。为了促进山羊养殖业商品化、产业化进程,提高山羊养殖效益,利用川中黑山羊与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2材料与方法2.1试验地点自然概况该试验在彭水县老村长黑山羊养殖场。2.2繁殖方法选择体重、年龄、胎次基本相近的本地黑山羊30只,随机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四川省昭觉地区本地山羊近亲繁殖和品种退化严重的问题,特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美姑县分别引进建昌黑山羊母本和美姑黑山羊父本进行杂交并观察其适应性,对引进的黑山羊及F_1代羊生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F_1代母羊平均日增重122.87 g,F_1代公羊平均日增重143.62 g,与原产地羔羊日增重相当;引进的12~24月龄黑山羊与原产地黑山羊体尺差异不大,体重均比原产地黑山羊高;引进的24月龄以上黑山羊母羊体重比原产地黑山羊高出了23.14%。说明引进品种能够很好地适应昭觉地区的环境,且引进黑山羊杂交生产的F_1代黑山羊能在该地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开发云岭黑山羊的肉用性能,提高其饲养综合效益,笔者于2014-2015年在昭通市昭阳区开展了努比山羊与云岭黑山羊的杂交试验。对杂交一代羊及同龄云岭黑山羊进行了生长发育测定,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杂一代公羊、母羊各年龄段体重均高于云岭黑山羊,且周岁时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杂交可极显著提高云岭黑山羊的产羔率(P0.01),杂一代羊产羔率达153.04%。  相似文献   

8.
正会东黑山羊是建昌黑山羊的一支重要族群,具有体质健壮、适应性强、成熟早的特点,产肉性能较好、肉质细嫩、肌肉脂肪含量适度,适于鲜食、风味独特。板皮品质好,富有弹性,但是生长慢、个体小,繁殖率不高,成年公羊平均体重32.7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30.45kg,平均产羔率为131.5%。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县黑山羊品牌,提高良种覆盖率,引进个体大,产仔多(每胎2-4只),生长快的金堂黑山羊改良本地黑山羊。采用大面积的经济杂交,逐步开展横交和回交,控制金堂黑山羊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黑山羊杂交组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庆市黑山羊品种主要有大足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都属中小型肉用山羊,个体不大,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饲养效益不理想。为提高重庆市黑山羊生产性能,本试验采用体型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的努比亚山羊、川中黑山羊为父本,分别与重庆本地的大足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以获取杂交后代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因此,利用杂交优势和肉用种羊的遗传特性,能有效地提高重庆市本地黑山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黑山羊品种(品群)资源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黑山羊品种(品群)资源现状的初步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现有8个黑山羊品种(品群),群体规模大,2003年存栏356.2万只,其中母羊193.4万只;四川黑山羊繁殖率普遍较高,除建昌、白玉两个黑山羊外,其它黑山羊经产母羊产羔率都超过200%;各种黑山羊产肉性能较高,成年公羊屠宰率在47%以上,净肉率在37%以上.但目前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育核心群规模小,没有开展系统测定等.笔者就今后如何加强黑山羊品种资源保护以及生产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随机选取10只川南黑山羊,测定其肌肉中的氨基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川南黑山羊肌肉中富含人体所必需的17种氨基酸,且含量均较高。其中,EAA/TAA为39.42%,EAA/NEAA为65.08%,高于FAO/WHO的标准;与肌肉风味相关的鲜味氨基酸含量占到了总氨基酸含量的44.23%。可见川南黑山羊不仅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肉质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莱芜黑山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种质资源,论文对莱芜黑山羊的品种来源、养殖、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及品种研究等种质资源现状进行系统的阐述,并进一步对该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发展思路,使莱芜黑山羊在有效保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其他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试验系统研究了经连续4个世代选育的戴云山羊新品系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各世代配种率、受胎率均在90%以上;头胎母羊产羔数在1.32~1.48头之间、经产母羊产羔数在1.89~2.12头之间;头胎初生重为1.69~1.77kg,经产为1.47~1.58kg。遗传改良效果为:各世代母羊的配种率与受胎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产羔数提高约0.2头;各世代羔羊的初生重随着产羔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微卫星基因座BMS1248和MAF70在太行黑山羊中的遗传多样及其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微卫星座位在太行黑山羊中共检测到18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和平均杂合度分别为7.746和0.869。微卫星基因座BMS1248在太行黑山羊中基因型123/123 bp可能与体重、体高、体长、胸围呈正相关。微卫星基因座MAF70在太行黑山羊中基因型155/155 bp可能与体重、基因型165/192 bp与体高呈正相关。研究推测在2个基因座上存在对相关生长性状具有正效应或负效应的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种草养羊效益,促进贵州省毕节市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采用毕节市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微量元素营养舔砖,进行优质黑山羊育肥推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饲喂浓缩饲料加辅助营养舔砖组的增重效果明显高于其他2个组,增重率均超过50%。  相似文献   

16.
选择与羊同源性较高的牛独立生长因子1B(GFI1B)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贵州黑山羊脾脏总RNA,通过RT-PCR技术对GFI1B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克隆了贵州黑山羊GFI1B基因cDNA序列996 bp,GenBank登录号为JN662390,编码331个氨基酸。贵州黑山羊GFI1B基因与牛的同源性高达97.0%。聚类分析显示:哺乳动物、禽类和两栖类各为一类。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山羊GFI1B分子包括1个低组分复杂性区域、6个锌指结构域ZnF-C4。同时,预测结果还表明GFI1B分子不包含信号肽序列且没有跨膜螺旋结构域,26个磷酸化位点,蛋白糖基化位点有7个。  相似文献   

17.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CAST基因在1、2、3、4月龄和12月龄海南黑山羊骨骼肌、心肌、肝脏和脂肪组织中mRNA表达差异和发育规律,为揭示CAST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质的表达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CAST基因在未成年羊的骨骼肌中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1),且在2月龄时达到最高水平;成年后在心肌、肝脏和脂肪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次之,但在脂肪中的表达量始终相对较低;该基因在3、4月龄各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相对较低,且四种组织在3、4月龄间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以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一代羊(F1)、二代羊(F2)、三代羊(F3)、二代与三代同质个体横交后代(H)为供试羊只,采用形态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分子遗传标记确定安哥拉山羊改良建昌黑山羊生产马海毛的横交方案。结果:F2、F3 和H白色毛被分别为93 5%、100%和100%,毛被同质和基本同质个体分别为27 7%、70 2%和65 3%;成年羊产毛量随代数增加而增加,但F3 和H与F2,H 与F3 公、母羊分别对应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 05)。成年羊体重F1 和F2 增加,杂种优势明显,但F3 母羊则不显著(P>0 05),H还有下降(P>0 05)。平均基因杂合度和一致度安哥拉山羊、建昌黑山羊、F3、H分别为0 113 1 和0 886 9, 0 062 1 和0 937 9, 0 110 3 和0 889 7, 0 110 4和0 889 6。安哥拉山羊与F3 和H的遗传距离小,分别为0 003 9和0 004 0,遗传相似系数大,相应为0 996 1、0 996 0。群体内谱带相似系数,安哥拉山羊、F2、F3 和H分别为0 454 0,0 407 6,0 611 3 和0 610 9。且F3 和H均极显著大于安哥拉山羊(P<0 01)。综合研究表明,可在F2 和F3 代中选择理想同质个体进行横交。  相似文献   

19.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MSTN基因在2、3、4月龄和12月龄海南黑山羊腿肌、腰肌和背肌组织中mRNA表达发育性变换规律,为揭示MsTN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对肉质的表达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海南黑山羊的四个生长阶段,MSTN基因均在背肌里的表达量最高,腿肌里的表达量较低,表达模式为:背肌〉腰肌〉腿肌;腿肌和腰肌在2月龄时,表达量较低,3月龄时极显著升高(P〈0.01),4月龄时又极显著下降(P〈0.01),12月龄时又极显著升高(P〈0.01);表达模式为:12月龄〉3月龄〉4月龄〉2月龄;背肌在2月龄时表达量也较低,3月龄时极显著升高(P〈0.01),达到最高水平,4月龄时又极显著下降(P〈0.01),12月龄时有所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达模式为:3月龄〉12月龄〉4月龄〉2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