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  相似文献   

3.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母猪由于热应激导致难产、死胎、分娩死亡的概率都相应的升高,母猪受胎率下降,泌乳量降低,产仔数减少,对养殖业生产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在炎热夏季防治母猪的热应激,对整个养猪生产尤为重要。本文从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热应激对猪场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正>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呼吸困难、气喘,部分病猪伴有皮肤发红变紫等症状,少数病猪毛孔有出血点。1临床症状猪"高热病"的病程较长,一般在5~20 d,病死率高。病猪高烧一般可达4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42℃。病猪初期表现少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笔者下乡指导养猪生产时了解到,部分养猪场(户)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夏季高温季节,母猪受热应激影响严重,常出现采食下降,不发情、难配种、流产、产弱仔、死胎,产仔数少,仔猪生长发育差、成活率低、母猪死淘增多等现象,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指导养殖场(户)做好母猪夏季管理工作,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是每个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职责。现将夏季母猪热应激危害及预防措施简述如下,供同行及养猪户参考。1夏季母猪热应激的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6.
<正>由于夏季高温易引起母猪热应激,导致母猪生殖性能受到诸多影响,如受胎率低、泌乳性能下降、产仔数量少、母猪难产率和母猪产后三联综合征(MMA)发病率上升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热应激对母猪生产的影响及规避热应激的营养与饲养管理措施进行阐述,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1夏季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1.1高温对重胎及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母猪遭受热应激时即会做出适应性反应,如增加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表明,当气温达到26℃时,温度每升高1℃,表现出热应激症状的母猪将增加5%。而热应激会严重影响母猪的采食量、发情状态、胎儿存活率、流产率、生殖系统炎症等,直接或间接降低母猪的生产成绩,严重时母猪将直接致死。本文就夏季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展开讨论,希望对养猪业内的朋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司马博锋 《养猪》2011,(4):25-27
由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夏季全国平均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且我国主要的生猪养殖区域也靠近热带和亚热带区域。而母猪的适宜环境温度一般在13℃~21℃,加上母猪汗腺不发达,不能通过出汗来降低体温,因此在夏季,母猪容易受到热应激的侵害导致生产性能大幅下降,给养猪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就热应激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预防母猪热应激的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激因素,从而对养猪业产生严重影响,其中热应激是导致妊娠母猪产健康仔猪数减少和仔猪存活率降低的重要因素,尤其南方夏季气温较高,且持续时间较长。猪本身耐热性能差,极易导致热应激,表现为食欲减退、生长率降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发病率增加等,严重影响经济效益。因此,笔者等考察了解暑抗热散与清瘟败毒散对生产母猪的抗热应激效果,以便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1临床症状母猪发病会较为突然,体温会急剧上升至41~42℃,且病猪还会出现精神萎靡、贫血、消瘦等症状,过段时间后,病猪皮肤开始泛红,指压后也不会褪色。而怀孕母猪感染此病后还会出现流产以及死胎等问题。而育肥猪则会出现腹泻症状,尿液也会变为酱油色。发病仔猪体温会  相似文献   

11.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高热病"也叫高热综合征。每年进入炎热的夏季,天气高温、高湿,猪群的热应激逐渐加重,继而发生"高热病"。"高热病"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育成猪和部分母猪,病猪临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  相似文献   

12.
夏季母猪繁殖力和采食量下降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原因分析 高温季节对猪的影响主要是热应激,也是导致夏季猪繁殖力、采食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阶段的猪,其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对高温的耐受力也不同,饲喂方式、饲料类型、猪舍环境等会影响猪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很大,会造成母猪妊娠期间体质下降,分娩过程延长,死胎数增加,产后母猪易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综合征。夏季热应激还会造成母猪突然死亡,并且容易发生膀胱炎,表现为排尿结束时地面有很多如石灰渣一样的排泄物,甚至有的母猪会发生便血。  相似文献   

13.
热应激是我国养猪场在夏季普遍存在的问题.热应激对哺乳母猪的影响尤其严重,可导致母猪采食量下降、 泌乳量降低、 生产性能抑制.如何解决生产中的热应激问题是业内的一个热门话题.本篇文章从营养角度来考虑,从十个方面给出了夏季热应激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高温季节,热应激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导致母猪的繁殖机能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母猪对热应激很敏感,因为其躯体较大,代谢率较高,缺乏功能性汗腺,无法通过蒸发过程散发体热。在我国北方7~8月份、南方7~9月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在30℃以上。在这一时期,母猪常常遭受夏季热应激。热应激会使泌乳期采食  相似文献   

15.
如皋市是生猪饲养大市,而母猪是养殖户的生产机器,是生产中的龙头。夏季即将来临,处于高温下的母猪尤其是哺乳母猪就如何调控热应激呢?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的总和。随着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迅速发展,大部分地区越来越迫切要求缓解夏季高温与高湿对养猪业带来的环境压力,热应激导致母猪繁殖力的下降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家畜环境、饲料营养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从哺乳母猪优化营养和饲养管理方面来缓解热应激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某饲养场部分母猪产后2~5d,陆续出现精神萎靡、沉郁,食欲减退或无食欲,排便困难且粪便干燥。病猪走路时肢体不稳且后躯左右摇摆,严重的病猪不能站立,甚至呈昏迷状态,乳汁量剧减或者停止泌乳。1诊断根据该饲养场产后母猪的临床症状,初步确诊为母猪产后瘫痪病。该病是一种急发症,是严重的神经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就是四肢瘫痪,丧失知觉。引起该病的因素有很多,如饲料中钙和磷的缺乏或者比例不当。随着产后母猪的泌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对母猪的影响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热应激是指受高温天气影响引起猪体的异常反应。由于猪先天性地缺乏汗腺,对热反应比较敏感,对热的反应只有通过呼吸和排尿以及不停地饮水来降低和调节体内的余热。因此,在炎热的夏季猪只发生热应激的可能性大。1热应激的危害1.1对母猪繁殖系统的影响热应激时,母猪表现为卵巢机  相似文献   

18.
如果猪吃了被串珠镰刀菌污染的麦类、玉米、谷物等就会发生霉菌中毒。1临床症状2018年08月02日,普兰店区城子坦街道金山村吴某电话求诊,他家养了10头猪,有3头发生了不明原因的死亡,其它猪都出现了临床症状。接诊后,对吴某家的病猪进行了临诊检查,病猪精神极度沉郁、昏昏欲睡、食欲减少或废绝;大多数病猪的头部肿胀、可视粘膜苍白,流出大量的鼻液;病猪的体表皮肤充血,母猪阴户充血、红肿,乳腺显著肿胀,乳头增大,怀孕母猪流产,体温升高,呼吸浅表,且呼吸困难,心跳加快且心率不齐,有的病猪不能走动,赶着不走。有的病猪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9.
热应激会使泌乳期母猪采食量降低近50%,母猪失重增加、泌乳量减少,使仔猪生长率降低20%~25%,还会延迟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因此,如何正确分析母猪夏季高温环境下,繁殖生产水平下降的原因,并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热应激影响繁殖母猪生殖性能的主要机理夏季气温常在30℃以上,而母猪在温度达到26℃时就受到热应激的影响,使母猪的生殖性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母猪发情和排卵是通过内分泌途径在生殖激素的控制下进行的,而这些激素与蛋白质和类固醇供应是否充足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夏季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田允波  施振旦 《养猪》2005,(3):14-16
夏季的持续高温天气对工厂化猪场的母猪繁殖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泌乳母猪在热应激下,通过降低食欲、改变内分泌状态,来减少产热量,增加体热散发。这将导致母猪泌乳期的失重增加,泌乳量降低,仔猪生长率降低;同时,热应激也延迟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充足饮水、合理饲喂、改变营养配比,可部分改善热应激母猪及其仔猪的性能;舍内滴水降温对于减轻热应激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