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我国的养殖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但许多地区进行的集中养猪,并不具备完善的养殖环境与养殖场所,猪群的生长条件较差,多数散养户也不具备现代化的猪病管理意识与能力,导致各类猪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如果病猪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仅会增加养殖成本,严重时还会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需要重视散养户对猪病防治技术能力提升工作,以提高生猪规模化养殖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个别地区的养殖场和散养户其养殖过程中,猪的个体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猪高热综合症,其致死率以及感染率都居高不下,如发病,就会给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运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一旦停药,病情还会反复发作,因此需要对猪高热综合症进行综合的分析,采用正确的治疗方式。为了促进猪的健康成长,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对猪高热综合症应该以预防为主,从外部环境开始,做好科学养殖和防控,有效降低猪高热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养猪业发展较为迅速,带动了养殖企业的经济增长,在养殖户经济收入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使相关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不断增大的受养殖密度,猪群流动就会相对频繁,猪病的发生率就会不断升高,使猪病的防治工作难度更大。在以往的猪病防治中,无论在基层防疫站还是养殖户之间都有一定误区存在,无法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加重了病情的发生,对养殖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现在很多农村小规模散养户还是很多,针对散养户猪病的发生情况和对基层兽医站病猪资料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影响散养户猪病的原因。制定出养殖环境和猪病的科学治疗性,用药合理提高养殖户专业知识的了解,加强基础兽医的诊断水平。为我国养猪业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做出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猪食盐中毒在散养猪群中属于常见多发病,在治疗该疾病时,做好相关的病因诊断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1病因分析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造成猪食盐中毒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养殖过程中喂食不当,致使生猪体内盐分增多。如有的养殖户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与附近饭店合作,将饭店的剩饭剩菜作为饲料进行喂食,这些饲料的含盐量比较高,容易造成食盐中毒。此外,如  相似文献   

6.
在畜牧动物养殖过程中,畜牧动物疾病一直是影响畜牧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生猪养殖为例,常见的猪病就有猪瘟、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等疾病,这些疾病会严重影响生猪养殖产业的发展。而抗生素药物可对多种猪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也是猪病防治的常用手段。但是抗生素药物不能盲目使用,缺乏用药合理性,就会造成副作用,不仅达不到有效治疗的效果,也会引起病原菌耐药性的提升,进而加大猪病的防治难度。本文总结了目前猪病防治工作中抗生素类药物使用问题,并提出了正确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农村家庭在日常农业生活中,就会通过部分家禽以及家畜的养殖,来实现对于农村家庭收入的填补,生猪养殖是其中养殖率较高的一种类型,由于散养猪的养殖数量都比较少,但是各类疫病的发生仍然会对其养殖质量以及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猪散养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疫病类型入手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防控工作措施提出了部分参考性建议,以期能够为散养猪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部分参考建议,提升散养猪养殖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展养猪业已成为经济增长和养殖户增收的重要途径,不仅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入水平,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但受养殖密度增大、猪群流动频繁等因素的影响,猪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大了猪病防治的难度。同时,在猪病防治方面基层防疫站和养殖户存在着不少误区,不仅未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反而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鉴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猪病防治的一些误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地区养殖生猪环境条件仍然较差,多数散养户不具备生猪养殖管理、疾病防治的知识,因病猪不能够及时治愈而增加养殖成本,猪病流行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损失,都严重影响生猪养殖获得的经济效益.探寻提高猪病防治技术的措施,让散养户掌握生猪科学饲养相关的基本知识,树立信心步入生猪养殖业,通过养殖少量生猪来解决家庭生活所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李乐 《猪业科学》2016,(7):139-140
高温季节往往是猪病发生的高峰时期,猪病的发生不仅会对猪的品质和成活率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导致养殖效益的降低.当前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由于环境、应激、营养、温度和个体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高温季节猪群发病呈现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等情况,增加了生猪的死亡率与发病率,不利于猪场的集约化与规模化发展,因此需要针对性地加强高温季节猪病的防治工作.文内就对高温季节猪病多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治措施和建议,以便为养殖户对高温季节的猪病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病防治成为科学养殖的关注焦点。目前的猪病防治过程中,由于环境消毒不彻底、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一旦猪体遭遇强毒力野毒(细菌)侵袭,往往由单一的病原体所致疾病转为两种或多种传染性病原体所致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造成猪病混合感染的病例明显增多,并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这些混合感染病例的出现,使着国内养猪生产中流行的猪病更为复杂,也给疾病诊断和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摆在猪养殖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预防疾病,其中养殖户经济收益受到严重影响的猪疾病的发生,养殖户只有对有关猪常见疾病防治知识加强掌握,预防疾病出现,才能实现养殖户经济收益的全面提高。故此,本文就猪常见疾病的病因及症状,预防与治疗策略,提出防治猪常见疾病应该注意的事项,使养殖户的成本得到相应的缩减,确保猪场养殖规模效益在此基础上得到提升,以期发挥猪病防治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在猪的养殖中经常可以看到猪打架的现象。在打架的过程中猪很容易受到伤害,导致在猪养殖的过程中出现残猪、病猪,严重的还会造成猪的死亡。找出猪打架的原因,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猪打架的问题对于养殖户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猪从原始的农家散养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猪丹毒病的发病率增加,病毒的传播概率也不断增高。随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丹毒病在猪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养殖户要充分重视猪丹毒的处理和防控。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病的诊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猪丹毒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红英 《动物保健》2014,(8X):47-48
随着市场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猪从原始的农家散养逐步向科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就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猪丹毒病的发病率增加,病毒的传播概率也不断增高。随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猪丹毒病在猪场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养殖户要充分重视猪丹毒的处理和防控。本文通过对猪丹毒病的诊断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猪丹毒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病越来越复杂,已成为制约其发展、导致经济损失的原因。猪病的预防和防治就成为发展的关键点。1猪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养猪过程中对猪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药物使用不当或疾病判断不够准确,往往将小病拖成大病,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导致经济损失。1.1盲目治疗在养殖猪的过程中,许多养殖户对猪病的本质不够了解,盲目的对症治疗,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17.
在养鸡生产中大肠杆菌病一直是禽病防治的重点。该病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发病频繁,病型复杂,特别是在养殖生产中的频繁用药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致使常用药物对其不敏感导致了临床治疗效果差,养殖户损失惨重。2006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地区的肉仔鸡和商品蛋鸡大肠杆菌病发病增多,特别是饲养小区内饲养的肉仔鸡、商品蛋鸡发病率、死亡率较  相似文献   

18.
<正>育肥猪的品种、繁殖、泌乳、环境适应、抗病等方面的性能优劣是决定养殖经济效益盈亏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在生产实践中饲养管理不当、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育肥的生产性能及养殖户的养殖效益。1原因在猪养殖过程中,育肥猪很容易出现便秘问题,而饮食、身体机能以及活动量等因素均可导致育肥猪便秘。1.1饲养管理不合理饲料选择与饲养喂养方面的问题统称为饲养管理,与普通猪相似,育肥猪主要的营养来源也  相似文献   

19.
疫苗免疫是预防生猪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在实际生产中,任何免疫都不能达到100%的保护率,有些已经免疫过的猪群,也会发生疫病,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这就是免疫失败,也是使广大养殖户最头疼的问题。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导致猪群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猪疾病的防治效果会对养殖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养殖户充分重视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降低常见猪疾病对生猪健康的影响,保证生猪养殖经济效益。1常见猪疾病1.1猪支原体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病也称气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猪呼吸道的传染病,如果不及时防治造成严重的后果。该病主要症状为咳嗽与气喘,猪感染后,一般会出现肺水肿和肺气肿的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