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秋乐368"在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与对照品种郑单958相当,株高299厘米,穗位高109厘米;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色,花药浅紫色,株型半紧凑,果穗筒型,穗长17.5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6行左右,百粒重35.7克;容重783克/升,粗蛋白含量10.14%,粗脂肪含量3.41%,粗淀粉含量73.51%。2014~2015年,中玉科企绿色通道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22.7千克,比对照增产6.14%;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86.6千克,比对照增产11.88%。2015~2016年,  相似文献   

2.
俞琦英 《新农村》2005,(3):11-12
水晶糯1号经2001年浙江省特种玉米区试,鲜穗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688.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1.3%。2002年区试鲜穗平均亩产689.1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4.3千克,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7.8%。大田生产一般亩产700千克。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摘)93.2天,与苏玉糯1号相仿。株高225.3厘米,穗位高93.6厘米,果穗长筒型,  相似文献   

3.
正以"绥粳4号"为母本、"绥粳1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绥粳28"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香稻品种。在适应区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34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450℃左右;主茎12片叶,株高99.4厘米左右,穗长17.3厘米左右,长粒型,每穗粒数94粒左右,千粒重27.8克左右;整精米率高、低垩白、米饭软弹,香味浓郁,不回生,各项品质指标均达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3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叶瘟1级,穗颈瘟0~1级;3年耐冷性鉴定空壳率为7.88%~11.4%。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9点次,平均亩产量564.4千克,比对照品种龙粳21增产7.8%。适应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450℃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新稻25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45申请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郑粳9018×镇稻88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黄淮稻区全生育期155.5天,比对照"徐稻3号"短1天;株高103.9厘米,穗长17.5厘米,667平方米有效穗数18.6万穗,穗粒数163.2粒,结实率85.6%,千粒重23.5克。经鉴定,该品种高抗条纹叶枯病,中抗稻瘟。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品种     
王海朋 《新农业》2006,(8):46-47
辽杂19号辽宁省农科院作物所以自选不育系LA-16为母本,外引恢复系0-01为父本组配而成。生育期119~124天,属晚熟品种。该品种芽鞘紫色,株高176.3厘米,穗长33.0厘米,中紧穗,长纺锤形,中脉蜡质,紫红壳,红粒,穗粒重98.3克,千粒重31.1克。籽粒含粗蛋白质9.7%,总淀粉73.81%,赖氨酸0.20%,单宁1.27%。丝黑穗病接菌发病率为零,高抗丝黑穗病,抗叶病,抗蚜虫,抗倒伏。2001~2002年参加辽宁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4.5公斤,比对照品种锦杂93号增产8.5%;2002年参加辽宁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1公斤,比对照品种锦杂93号增产6.4%。该品种适合在中上等肥力和…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17,(8)
<正>1.浙油50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2007—2009年两年度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68.0千克,比对照浙双72增产15.7%。2008—2009年度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8.8千克,比对照增产9.4%。全生育期227.4天,略早于对照,株高157.2厘米,有效分枝位39.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4个,二次有效分枝数8.5个,主花序有效长度55.7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481.8个,每角粒数21.9粒,千粒重4.3克。  相似文献   

7.
《农家致富》2009,(22):19-19
宁粳4号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6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2.6天。株高99.1厘米,穗长16.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1万,每穗总粒数144.5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5克。  相似文献   

8.
新优品种     
<正>宛粳096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03申请单位南阳市农业科学院特征特性属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56~166天;株高107.2~113.5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分蘖力强;主茎叶片数17~18片,穗长18.1~18.9厘米,每穗总粒数172.8~196.6粒,千粒重24.0~24.5克。经鉴定,该品种对稻瘟病表现为抗病,对穗颈瘟表现为中感,对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PX079、KS-6-6和JS49-6表现为中抗,对纹枯病表现为抗病。产量表现该品种于2013年参加河南省粳稻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7平方米产稻谷663.0千克,比对照品种"新丰2号"增产9.9%,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栽培要点作麦茬稻栽培时于4月中下旬至5月初  相似文献   

9.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5,(5):19
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武运粳24号是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株型集散适中,长势较旺,穗型中等,分蘖力较强,着粒密度中等,轻度二次灌浆,易脱粒,抗倒性中等。每亩有效穗20.5万,每穗实粒数125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5.4克,株高100厘米,全生育期156天,较对照迟熟1~2天。2007~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07.5公斤;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0公斤。中抗白叶枯病,感穗颈瘟、纹枯病,中感条纹叶枯  相似文献   

10.
浙1500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常规中籼新品种.1997年参加南方稻区中籼区试,平均亩产600.8千克,比汕优63增产5.3%. 该品种株高102厘米左右,平均每穗粒数138粒,结实率85%左右,千粒重27克,较抗白叶枯病,米质般,全生育期比汕优63短4天左右. 该品种亩用种量2.5千克左右,栽培上应注意在培育壮秧的基础上,每穴栽插不少于2粒种子苗.其他栽培措施与汕优63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6,(3):17-17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杂2002004品种名称:潍绿4号选育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特征特性:植株直立,株型紧凑,有限结荚。幼茎绿色,花黄色,荚黑色。主茎高44厘米左右,主茎节数7.9个,主茎分枝2.6个,单株结荚数21个以上。荚长8.5厘米,单荚粒数10.3个,千粒重55.4克。籽粒绿色,有光泽。籽粒含粗蛋白22.40%,粗淀粉45.08%。较抗叶斑病和花叶病毒病。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国家第一轮绿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95.3千克,比对照中绿1号增产13.0%。2001年参加国家绿!!!!!!!!!!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2.3千克,比对照增产37.1%。栽培技术要点:春夏…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农家致富》2014,(17):19
小麦品种——扬辐麦4号扬辐麦4号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高产、抗病、抗倒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分蘖性和成穗数中等,穗大粒多,生育期比对照扬麦11号迟1~2天。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株高86.1厘米,耐肥抗倒性较强。亩有效穗29.9万穗,每穗40.7粒,千粒重40.7克。高抗梭条花叶病、穗发芽,中抗赤霉病,感纹枯病、白粉病。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量470.4公斤。适宜江苏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晋单(甜)40号"(原名晋品甜1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95年用自选系"诱19--4"为母本,"诱19--7"为父本选育而成的甜玉米单交种,已于200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山西省1998~1999两年多点生产试验,均比对照品种"超甜3号"显著增产,其中1998年平均亩产鲜嫩果穗1 306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6.40%;1999年平均亩产鲜嫩果穗1 134千克,比对照品种增产33.20%.1999年太原市小店区水稻原种场对该品种和黑龙江"甜玉米2号"进行了种植示范,示范面积分别为20亩和5亩,平均亩收鲜嫩果穗3 510穗和3 420穗,单穗重586克和328克,亩产2 057千克和1 122千克,亩纯收入1 480元和510元."晋单(甜)40号"较黑龙江"甜玉米2号"亩增产83.30%,亩增收190.20%.  相似文献   

14.
1.油菜新品种浙双72 浙双72(原名双72)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双低油菜,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经浙江省1997和1999两个年度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分别为132.86千克和141.70千克,比对照浙优油2号分别增产16.33%和12.33%;比对照九二-58系分别增产31.63%和12.27%,均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3.4千克,比对照九二-58系增产12.8%。两个年度区试平均全生育期219.2天,比浙优油2号长0.7天,比九二~58系长0.6天。平均株高158.9厘米,有效分枝位45厘  相似文献   

15.
正新春48号是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立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选育的高产、早熟春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春性,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88.9厘米,有效分蘖率63%。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穗长10.6厘米,穗粒数51粒,千粒重40.2克。籽粒白色,黑胚率1.3%。籽粒容重785克/升,蛋白质含量15%,湿面筋含量36%,面粉出粉  相似文献   

16.
水稻 主推品种 赣晚籼 19号 此品种系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用“黑石头”作母本,“ 5037”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晚籼品种 (原代号:晚籼 9194)。 1992年通过江西省品审会审定。 全生育期 136.3天,属迟熟晚籼品种。株高 92.8厘米,亩有效穗 22.53万,成穗率 60.75%,穗长 21.94厘米,每穗总粒数 74.15粒,结实率 79.31%,千粒重 24.76克,出糙率 80%。米质和抗性均优于对照。 1988— 1989年参加省级区试,两年平均亩产 349.24公斤,比对照“赣晚籼 5号”增产 1.26%。大田试种、示范,一般亩产 350公斤左右。 适时早播,培养壮秧。一般在 6…  相似文献   

17.
一、产量指标和基本条件 1.群体指标和产量结构667米2基本苗45万~50万,收获穗数45万~50万,穗粒数28~30粒,千粒重40~45克,667米2产500~550千克。2.品种选择选用耐水肥、抗倒伏、增产潜力大的中秆大穗型优良品种,如新春17号、新春11号、新春6号等。  相似文献   

18.
《农家参谋》2011,(8):18-19
大豆一、审定编号:豫审豆2010001品种名称:周豆19号选育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周豆13号×周豆12号特征特性:有限结荚习性,平均生育期107天。幼苗根茎为紫色,茎秆绿色,灰色茸毛,叶卵圆形;株高92.0厘米,有效分枝2.8个,主茎节数16.2个,单株有效荚数44.9个,单株粒数87.9粒,百粒重22.5克,籽粒椭圆形,黄色,微光,脐深褐色。紫斑率0.6%,褐斑率0.7%产量表现:2008年省大豆区域试验,11点汇总10增1减,平均亩产大豆214.5千克,比对照豫豆22号增产11.%,极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9年继试,12点汇总7增5减,平均亩产大豆194.3千克,比对照豫豆22增产3.2%,显  相似文献   

19.
两优4826     
《广西农学报》2006,21(4):F0004-F0004
属感温型两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4天,株型适中,穗大粒重,抗倒性强;每亩有效穗数16.1万,株高119.5厘米,穗长23.9厘米,每穗总粒数142.8粒,结实率81.%,千粒重28.4克,米质较好,外观品质好,中抗白叶枯病,一般亩产530公斤左右,2006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早稻,桂中稻作区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20.
郝秀娟  薛双 《北京农业》2005,(11):40-40
京9843是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李彰明教授用系统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京411×冀87-5108×Q6,品种特征为长芒、红粒,株高85厘米,穗粒数28粒,千粒重48克,适宜667米2穗数40万.2000-2002年经过北部冬麦区区试,平均667米2产450千克,最高667米2产达560千克,比对照京冬8平均增产20%以上.被国家农业部和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十五"重点种子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