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们发现,球虫病康复鸡对再感染有抵抗力,成年鸡很少有球虫病症状,在缺乏再感染时,鸡对球虫的免疫力随时间延长而衰落下去,而且用一定数量的卵囊免疫鸡时,小剂量反复接种比大剂量一次投予产生更为有效的免疫效果,因而鸡对球虫免疫具有不完全免疫,即带虫免疫的特点。研究表明,无性增殖阶段的艾美耳球虫似乎是诱导保护性免疫的抗原,尤其球虫发育至第二代裂殖生殖期是诱导鸡产生保护性免疫力所必需的.相反,仅感染配子体(第二代裂殖子所产生的),雏  相似文献   

2.
1 鸡球虫病的致病特点 1.1 鸡球虫生物学特性 鸡球虫在全球已知范围内有14种,中国已发现有9种,比较常见且在我国可以感染鸡的球虫大概有7种 [1].在自然界中鸡感染了球虫,往往是几种球虫的混合感染.鸡球虫的生活史分为两个生殖阶段:第一阶段是孢子生殖,第二阶段是性配子生殖,通过不断繁殖发育直至新的卵囊排出体外,从而完...  相似文献   

3.
球必治防治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观察了球必治饮水剂以3000,5000和7000倍稀释,让鸡自然饮用的抗鸡柔嫩艾美尔球虫效力,结果发现将球必治饮水剂按5000倍稀释分别于鸡感染球虫前2天和感染后1天给药的抗球虫指数均在200以上,说明其对鸡柔嫩艾美尔球虫病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是较好的抗球虫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武继勇 《广东饲料》2009,18(5):45-46
1球虫病多发的原因 1.1温度、湿度合适 鸡感染球虫后,球虫在肉鸡消化道内经过一段时间的多次裂殖生殖,所产生的裂殖子进行配子生殖,最后形成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球虫卵囊本无感染性,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8℃~35℃,最适为22℃~30℃;湿度60%~75%;充足氧气等)完成孢子生殖,就形成了具有感染力的孢子化卵囊。这种卵囊一旦被鸡大量食入,就会造成球虫病发作。而夏秋季节,温度、湿度合适,正有利于球虫的繁殖。所以,夏秋季是肉鸡球虫的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5.
任春燕 《畜牧市场》2010,(11):24-26
本试验选取中药白头翁、苦参、大黄炭、草果等8味中药组成球康Ⅲ和球康Ⅳ两个复方,进行人工抗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的疗效试验。试验共设6组:即中药球康Ⅲ组、球康Ⅳ组、磺胺喹□啉组、氨丙啉药物对照组、感染不给药对照组(红组)和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白组)。结果表明:除白组外,其余各组鸡均不同程度表现出临床症状,见少量血便,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采食量减少等,且抗球虫指数分别是中药球康Ⅲ组为166.9、球康Ⅳ组为161.6、磺胺喹□啉组为169.1、氨丙啉组为168.6、红组为36.8、白组为200。其中中药球康Ⅲ组比球康Ⅳ组的抗球虫效果明显,并与磺胺喹□啉组、氨丙啉组的的抗球虫效果接近,表明中药对球虫病显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桑薊馬是一種不常見的桑樹害蟲,亦不曾聞說有為害成災的,但是本場(地方國營嘉興市蠶種場)從五○年開始絡續發生,每年七月底開始繁殖為害,逐年增加,尤其是五三年秋期高溫乾燥,被害桑葉,葉柄與主脈發紅,葉面失去光澤,而成為乾枯土灰色的營養價值極為低劣的飼料。這是因為葉汁養分全被吸食,組織破壞,又因天氣久旱不雨,更促成了程度的嚴重性,大大的影响了秋蠶飼育的安全。至五四年我場採取了提早秋蠶飼育,於七月二十六浸酸,雖先於桑薊馬採用桑葉而未有咸災,然而早秋氣溫過高,又桑葉不够成熟,對蠶作極為不利,又造成失敗。桑葉是養好蠶製良種的物質基礎。慘痛的兩期教  相似文献   

7.
2.2活苗 2.2.1强毒苗强毒苗是直接从野外分离的强毒株研制而成的.一般研制方法是:先从自然发生球虫病的病鸡体内或粪便中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球虫混合卵囊,然后采用单卵囊分离法分离并增殖各种艾美尔球虫卵,再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配以适当的稳定剂,即组成一种活苗.强毒苗的免疫原理是球虫在低水平感染时不会使鸡发病,但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以抵抗再感染,其免疫效果取决于接种的卵囊数量及方式.连续低剂量卵囊免疫(即涓滴免疫)与同样数量卵囊的一次性免疫相比,诱发的免疫力明显增强.由于强毒苗是由各种鸡球虫的强毒株混合组成,如应用不当,会引起球虫病的爆发,或少数鸡因免疫剂量不够而仍对球虫敏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复方中药常青克球灵微粉与西药联合应用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本试验选用75只15日龄AA肉鸡,平均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试验组,除第Ⅴ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鸡经口感染8.0×104个孢子化混合卵囊,在感染前1d,前3组分别采用常青克球灵微粉2%浓度拌料、地克珠利可溶性粉2.5mg/L混饮、和二者联合应用的投药方法,连续用药7d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发现:二者联合应用防治鸡球虫病时,比单用效果好,抗球虫指数(ACI)高达192.9.  相似文献   

9.
鸡球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2活苗2.2.1强毒苗强毒苗是直接从野外分离的强毒株研制而成的。一般研制方法是:先从自然发生球虫病的病鸡体内或粪便中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收集球虫混合卵囊,然后采用单卵囊分离法分离并增殖各种艾美尔球虫卵,再按一定比例混合,并配以适当的稳定剂,即组成一种活苗。强毒苗的免疫原理是球虫在低水平感染时不会使鸡发病,但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以抵抗再感染,其免疫效果取决于接种的卵囊数量及方式。连续低剂量卵囊免疫(即涓滴免疫)与同样数量卵囊的一次性免疫相比,诱发的免疫力明显增强。由于强毒苗是由各种鸡球虫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从南宁市郊区某鸡场感染球虫病的病鸡粪便中收集到混合卵囊,采用改良过的琼脂单卵囊分离法从中分离纯化出2个球虫虫株,并对其中的1个球虫分离株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该株球虫卵囊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卵囊平均大小为(22.51±0.4790)μm×(15.94±0.5599)μm,平均卵型指数为1.41212±0.06714,裂殖体平均大小为31.33 μm×27.46 μm,潜在期为120 h 50 min,排卵高峰期为感染后第6天,最短孢子化时间为18 h 50 min,寄生部位为小肠中、下段,属中等毒力的球虫虫株。通过将这些测定和观察到的指标与各类文献中所记载的各种鸡艾美耳球虫的特征进行了对比,经过综合分析后,将该分离株球虫鉴定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并且将它命名为布氏艾美耳球虫南宁株,记为Eimeria.brunetti-GXNN。对该虫株的成功分离鉴定,为进一步了解本地球虫虫株的生物学特性,开展鸡球虫病的免疫预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养鸡业发展迅速,但鸡球虫病的发生相当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笔者在指导养鸡过程中发现,不少养鸡者缺乏正确使用药物的知识,存在滥用抗球虫药的现象。如爆发球虫病时用克球粉(氯羟吡啶)、盐霉素等只有预防作用的药物去治疗;再如防治球虫病时只注重用药而忽视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等。下面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谈谈使用抗球虫药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掌握药物的作用峰期。作用峰期是指药物的药效高峰是在感染后的第几天。球虫发育要经过卵囊发育、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个阶段。其中无性生殖在肠道上皮细胞内要进行数代裂殖体生殖,这一过程会使肠壁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2.
<正>1球痢灵(二硝苯甲酰胺)对鸡多种艾美耳球虫有效,尤其对毒害艾美耳和柔嫩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强,其作用峰期在球虫第2个无性周期的裂殖体增殖阶段(感染后第3天),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于防治鸡、火鸡的球虫病。混于饲料中,禽预防量,125毫克/千克饲料,治疗量,250毫克/千克饲料。2氨丙啉(安保乐)本品的结构与硫胺相似,为硫胺的拮抗剂,可竞争性抑制球虫的硫胺代谢而发挥抗球虫作用。对鸡盲肠柔嫩艾美耳球虫、小肠堆型艾美耳球虫作用较强,其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天,即第1代裂殖体。  相似文献   

13.
<正> 近日,有几个养殖大户陆续发生了高峰期产蛋鸡零星死亡现象,不知其原因,于是带鸡来我院就诊,经过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球虫病和梭菌性肠炎混合感染,经过用药治疗恢复正常,现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1 流行病学这几家发病鸡都属于产蛋高峰的鸡,大群无明显症状,只有零星拉黄白或水样粪便的鸡只;有的鸡发病时间很急,还没有显现症状就已经死亡。场主先后用过一些肠道抗菌药,但是无效。此病也与近日连续的高热潮湿的天气有关。2 临床症状发病鸡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拉黄白或水样粪便,个别鸡只拉胶冻样粪便,羽毛松乱,鸡冠发白,大群产蛋量下降且蛋色发白。  相似文献   

14.
<正> 1.化学合成药(1)磺胺类药磺胺氯吡嗪、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间二甲基嘧啶。主要抑制球虫的生长繁殖,并无直接的杀虫作用。用于治疗时必须使用足够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才能有效,否则球虫易产生抗药性。但如能合理配伍,本药不但能抑制球虫耐药性,而且对混合细菌感染也有疗效,这是本类药的一大特点。(2)酰胺类主要是于是球痢灵(二硝托胺)。该药是抑制无性周期的裂殖孢芽,其作用的峰期是在感染后的第三日,对卵囊孢子形成也有作用。用药后,鸡对球虫免疫力的产生没有影响,故适用于肉鸡和蛋鸡。  相似文献   

15.
地克珠利(Diclazuril)是国际上近年来研制的新一代抗球虫药,按1×10~(-6)比例添加于饲料中,对鸡、鸭、鹅、火鸡、兔等的球虫病均有预防作用。其0.5%预混剂以1×10~(-6)混饲,对艾美球虫(Eimeria)显示很高的抗球虫指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抗球虫药。江苏镇江威特实业公司为使用方便,近期开发推出(地克珠利饮水剂)威特神球,为证明新剂型的抗球虫药效,我们于1997年10月25日至11月22日进行了对鸡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虫(E.tenella)的笼饲药效试验。试验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动物房进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鸡 南京市尧辰种鸡场提供商品代肉用AA鸡268只,10月25日孵化出壳后即引入实验动物房经严格消毒的笼舍中育雏,饲喂不含药物的雏鸡料和饮水,并作常规的免疫。  相似文献   

16.
为了检测转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保护性抗原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对试验感染球虫攻击的保护性,用含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饲喂1日龄雏鸡,连喂11d后,以5×104个/只剂量接种球虫卵囊,通过观察雏鸡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来评价转球虫SO7基因工程乳酸菌的效果。结果显示:饲喂转基因乳酸菌组雏鸡受球虫攻击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最轻微。从而证明含保护性抗原SO7基因的功能乳酸菌对试验感染球虫攻击具有一定的保护性。本研究为外源性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在乳酸菌中表达用于球虫病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青州某小型鸡场以养肉鸡为主兼养蛋鸡。于1978年7月21日引进海赛克斯母雏2300只。9月9日以来育成鸡(60日龄)每天死淘20—30只不等,经临诊剖检及化验室ND抗体监测,印象为以球虫病、传染性鼻炎(IC)为主的混合感染症。一、鸡群概况及发病情况该鸡群来自较干净的大型鸡场、父母代鸡白痢(SP)、霉形体(MG)采用RPA实验均基本阴性。可排除%;发病后基SP、MG垂直感染的可能,0日龄注MD苗;育雏成活率91本情况及与一般生产水平对比见表。发病后曾用青链霉素各5000u/只饮水连用3天,也曾用土霉素、痢特灵治疗效果不明显。该场采用育雏期笼养,育成期平养,地面垫锯末。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某肉种鸡场引进艾维茵父母代种鸡13300套,从育雏、育成到产蛋均按肉种鸡饲养管理手册送行严格的饲养管理,同时按肉种鸡防疫程序,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20周龄前,本批鸡的成活率达92.3%,均匀度在85%以上。然而.从ZI周龄开始,鸡群陆续发病.每天死亡20多只。经多方面调查研究,确诊为由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引起的肉种鸡生殖系统发有障碍综合症。一、临诊症状初期,病弱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委顿,排黄绿色稀粪。24周龄后,鸡群发病率增加。有的鸡冠皱缩、发黄,停止发育;有的…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比较了8种常用抗球虫药地克珠利(1毫克/千克饲料)、球痢灵(125毫克/千克饲料)、克球多(125毫克/千克饲料)、常山酮(3毫克/千克饲料)、盐霉素(60毫克/千克饲料)、拉沙洛菌素(75毫克/千克饲料)、氨丙啉(125毫克/千克饲料)、马杜霉素(5毫克/千克饲料)对鸡人工感染2.4×105个混合球虫卵囊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地克珠利抗球虫指数(ACI)为184.9,抗球虫效果优秀;盐霉素抗球虫指数(ACI)为164.4,抗球虫效果良好,克球多、常山酮、拉沙洛菌素、氨丙啉、马杜霉素的抗球虫指数分别为146.4、123.4、151.6、140.6、158.1,抗球虫效果中等;球痢灵抗球虫指数(ACI)为102.9,无效。  相似文献   

20.
为分离和鉴定早熟艾美尔球虫(Eimeria praecox),观察其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分离单一虫株,通过卵囊形态学、PCR技术和18SrRNA基因检测,对其进行性状观察、虫种鉴定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在获得的5株单一虫株中,对其中一株的卵囊形态、寄生部位、最短孢子化时间和最短潜在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株球虫具有E. praecox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分离自肠道的卵囊明显小于分离自粪便的卵囊;最短潜在期为81h;经PCR鉴定为E. praecox,命名为E. praecox上海株。测序结果显示,其18SrRNA基因序列长1747bp,与GenBank登录的相关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4%;该虫株对雏鸡呈轻度致病性。该虫株的分离和鉴定为丰富我国鸡球虫虫种资源,开展球虫病防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