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病虫净1号进行防治小麦病虫害试验,用病虫净2号防治油菜中后期虫害试验,结果表明:病虫净1号对小麦麦茎蜂防效为93.75%,对小麦条锈病防效为95.28%;病虫净2号对油菜露尾防效为96.69%;对油菜蚜虫防效为84.35%,对小菜蛾防效为90.25%。病虫净防治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效果好,增产明显,适宜在农作物统防统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病虫净1号进行防治小麦病虫害试验,用病虫净2号防治油菜中后期虫害试验,结果表明,病虫净1号对小麦麦茎峰防效为93.75%,对小麦条锈病防效为95.28%;病虫净2号对油菜露尾甲防效为96.69%.对油菜蚜虫防效为84.35%,对小菜峨防效为90.25%。病虫净防治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效果好,增产明显,适宜在农作物统防统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灰翅麦茎蜂成虫羽化期用10%氯氰菊酯乳剂和6%林丹粉剂喷雾或毒土处理,对降低灰翅麦茎危害有极显著效果,随着喷雾次和毒土处理次数的增加,蛀茎率下降。以氯氰菊酯乳剂喷雾3次效果最好,蛀茎率仅有0.25-0.43%,其次是喷雾2次和6%林丹粉毒素2次,蛀茎率分别为0.66-1.56%和0.85-1.32%,其它处理的蛀茎率在1.09-12.23%,对照蛀茎率15.23-17.98%。  相似文献   

4.
若干春小麦品种对灰翅麦茎蜂的自然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田间随机区组试验法鉴定了13个春小麦(Triticum spp.)品种对灰翅麦茎蜂(Cephus fumipennis Eversmann)的抗性。其中,永粮12、高原356、阿勃、互助红和辐射阿勃1号对灰翅麦茎蜂的幼虫蛀茎危害的相对感性值较低,证明这5个品种具有比其它品种较强的抗虫性。阿勃系列春小麦应是当地对灰翅麦茎蜂进行防治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5.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森草净1.0g/亩在30天内可有效控制梨园内杂草的危害,防效在89%以上,药后60天,防效下降到55.3%~61.4%,90天时完全失去了土壤效应,2.0~3.0g/亩可在90天内完全控制住杂草的危害,防效都在90%以上,森草净作茎叶处理时,在对草株数无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和鲜重良好的抑制作用1.0g/亩用量下,对杂草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在50%以下,一个月后抑制作用消失,2.0~3  相似文献   

6.
《青海农技推广》2009,(4):54-56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各级植保部门对灰翅麦茎蜂幼虫及成虫基数调查、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以及预测预报技术和方法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灰翅麦茎蜂监测调查和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春小麦主要病虫害麦茎蜂、小麦条锈病、麦穗夜蛾的发生规律及其为害.研究表明用"病虫净乳油"在病虫害发生初期进行防治,经济、高效一药多防.对麦茎蜂、小麦条锈病、麦穗夜蛾的防效分别达95.6%、99.33%和93.48%.1996-2003年全省累计推广1.4×104hm2,达到了一定防治效果.同时研究了抗病品种(系)、秋深翻、轮作等农业措施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40%富士1号·异稻瘟净防治稻瘟病效果显著,在水稻叶瘟严重发生时,用40%富士1号·异稻瘟净300~500倍液,对水750kg/hm2,防效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禾耐斯75—100ml/亩,或莠去津200—300ml/亩;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或拉索300ml/亩对禾草株防效达90.4%以上,对阔叶草株防效达80.7以上。春玉米田乙草胺100—200ml/亩十巨星1g/亩,或禾耐斯50—75ml十莠去津100—150ml/亩,夏玉米田2.4—D75—100ml分别与莠去津100—150ml/亩、拉索300ml/亩、或禾耐斯60ml/亩混用对禾草防效达95.3%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90.2%以上,且扩大杀草谱。2.苗后茎叶处理,春玉米田单用巨星1g/亩、或2.4—D50—75ml/亩对禾草防效差,对阔叶草鲜重防效达85.7%以上,单用莠去津200—250ml/亩对禾草防效达94.2%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80.1%以上;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杂草防效达79.4—84.8%,莠去津100—200ml+2.4-D50-75?  相似文献   

10.
湟源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拔2470-4898m,垂直高差2428m,由于境内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异显著,农作物病虫为害相对于其它地区较轻,但近年来,灰翅麦茎蜂(Cephus Fumipennis Eversmann)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此,  相似文献   

11.
盆钵和田间试验表明,蚜霉净在小麦上有较强的的内吸传导作用,500-1500mg/kg浓度下,对苗蚜有强烈的击倒杀伤作用,药效持久,药后24小时,三种浓度校正防效分别为97.0%、98.1%、98.9%,田疃防效均在90%以上。对小麦白粉病也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长、接种后第10、15、30、45天,三种浓度保护和治疗作用均为100%。田间三种浓度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32.8%、54.3%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保苗剂处理棉种(药剂∶种子=1∶30~50)后防治棉花苗期害虫--棉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Borsduval)和烟蓟马(ThripstabaciL.)均有明显的效果,以保苗剂9号的防效最为显著,维持90%以上的防效可达40d;其次为保苗剂8号,40d的平均防效为82.8%;保苗剂4号和保苗剂5号的防虫效果为70%左右,持效期30余天;保苗剂2号的效果较差,药效期仅为20余天。由新疆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的保苗剂系列产品处理棉种对棉花安全,并有一定的促进生长作用,能使棉苗齐、壮,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13.
"病虫净"防治青海春小麦条锈病及麦茎蜂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Dn-1311近似饱和最优设计试验,对A、B、C不同比例混配防治春小麦麦茎蜂和条锈病的防效再次验证。结果表明,A、B、C剂量取488—519ml、525—563ml、17—23ml时虫病防效均≥80%,最高达93,8%和98%;保产率≥10%,千粒重提高率≥5%。  相似文献   

14.
4%烟嘧磺隆悬浮剂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烟嘧磺隆悬浮剂在玉米4~5叶期,杂草5叶期前施用,75,100ml/亩药后30天的总株防效分别为84.7%,93.1%,总鲜重防效为90.0%,95.6%,除草活性高于莠去津,尤其对禾本科杂草及莎草的鲜重防效均在91.4%以上。4%烟嘧磺隆50ml/亩+38%莠去津80ml/亩混用后,对双子叶杂草除草效果有增效作用,株防效为95.7%,鲜重防效为96.2%。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被灰翅麦茎蜂危害的春上麦籽粒发芽能力降低和产量性状变劣,发芽势,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比正常茎籽粒分别为2.67,2.34和4.17个百分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株高,穗长,有效分蘖数,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和穗粒重比正常茎籽粒降低2.12%-14.02%,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主穗粒数和穗粒重减少4.72粒和0.30克,降低9.47%和14.02%。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近年来小麦蚜虫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情况,采用复配农药20%杀虫特和10%高效灭百可乳油对麦蚜进行了药效试验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20%杀虫特乳油4500倍液,防效可达98%以上,防效虽低于10%高效灭百可(6000倍,防效99%以上),但LC50是高效灭百可的0.2倍,是敌杀死的0.06倍,成本仅是10%高效灭百可1/2倍,是2.5%敌杀死的1/4倍。建议小麦大田防蚜时,应选择20%  相似文献   

17.
阔叶净除草效果好,冬春用药均可。亩用商品量1.0g,或0.65g加2,4-D丁酯35ml,防效近100%。并对小麦及后茬玉米,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对AB复配剂喷雾防治灰翅麦茎蜂的防治适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田间累计成虫羽化率达到50% ̄60%时喷雾防治效果最好,同时筛选出AB复配剂的适宜喷药量。  相似文献   

19.
室内及田间试验示范表明,用麦棉宁按种子重量的0.1%-0.2%(有效成分)拌种,对棉苗根腐病的防效在54%以上,保苗效果达90%以上,并对棉苗有良好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室内及田间试验示范表明,用麦棉宁按种子重工的0.1%—0.2%(有效成分)拌种,对棉苗根腐病的防效在54%以上,保苗效果达90%以上,并对棉苗有良好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