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从土地投入水平、利用结构、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构建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评价2009—2018年新疆地级市土地利用绩效和识别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9—2018年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哈密市的土地利用综合绩效整体波动上升,克拉玛依市的土地利用综合绩效先降后升;土地利用社会绩效和土地利用结构是提高新疆地级市土地利用绩效的重要因素;未来影响新疆地级市土地利用绩效的主要因子是污水处理率、单位建设用地卫生病床数和单位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因此,新疆地级市要保持土地投入和经济良好发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探索土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利用研究进展概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土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介绍土地利用相关概念内涵和目标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历史演进过程,着重分析了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历史和现状,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加强土地利用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新疆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翠  高敏华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0):1954-1959
【目的】促进新疆吐鲁番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选取该市2009年土地利用结构和经济控制指标的相关数据,对202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方法】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到三个备选方案,再通过BP神经网络从中择出最优方案。【结果】三个方案中,方案二的网络输出值最大,其次是方案三和方案一,即方案二的综合效益最高,方案三次之,方案一最低。【结论】通过对三个方案的比较,确定方案二为最优方案,该方案与吐鲁番市的现状和规划远期的发展趋势相符,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土地利用相关概念的内涵和目标基础上,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研究进展,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了借鉴。最后,笔者对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尺度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吐鲁番市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出发,研究2015年、2020年吐鲁番市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土地承载力,为决策部门制定人口、粮食生产政策、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兰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14):189-193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与城市化水平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选取南京市2005—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城市化水平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土地利用类型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农用地、未利用土地面积随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随城市化水平的提升而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影响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在平稳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保持正确的土地利用规划,以期为城市合理开发与土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华市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效应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文章以金华市区近八年来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金华市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金华市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因素以最优经济福利驱动和粮食安全驱动为主,并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粮食生产等相关问题作了些讨论。  相似文献   

8.
黔南州1996-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96-2008年黔南州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和黔南州统计年鉴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相关模型,对黔南州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土地利用程度不高,土地利用处于调整期和发展期;人口、经济发展和政策是黔南州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彭州市熙玉村土地利用结构的组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掌握彭州市熙玉村土地数量、分布规律和结构布局状况,根据2009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资料库中的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熙玉村土地利用结构的组际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达到土地高效、合理利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熙玉村土地利用组际差异明显,地理位置、地貌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土地利用基本理论,对湖南省长沙市的土地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呈负相关关系;建设用地与之呈正相关关系。论述了长沙市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3S技术研究1990~2015年吐鲁番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方法]以吐鲁番地区1990年landsat5 TM影像及2015年landsat8 OLI影像数据为基础,运用3S技术,基于光谱特征的最大似然监督分类法和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方法,获取1990、2015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类型数据。最后运用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指标分析方法及空间转移矩阵方法,探讨了1990~2015年吐鲁番绿洲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吐鲁番绿洲呈扩大趋势,绿洲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减少。其中,耕地、草地、园林地面积增加显著,裸地和盐碱地面积减少,沙地面积小幅增加。绿洲区域内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增加,但绿洲外围的尾闾湖—艾丁湖却呈萎缩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吐鲁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唐娟  高敏华  王宏  李悦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25-128,134
利用1996年、2003年和2008年TM影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并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1996年-200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的变化,计算由此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结构的变化。1996年-2008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分剧烈。草地增加的幅度最大,达66019.78hm2,未利用地减少的幅度最大,达85958.67hm2。1996年-2008年生态服务总价值呈持续增加的趋势,2008年达到最大值52.45亿元。1996年-2003年,水文调节功能价值比例上升最多,主要是由于水文调节价值系数最高的水域增加引起的。2003年-2008年,上升速度最快的是气体调节价值,主要是气体调节价值系数最高的林地增加造成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结构均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区域发展规划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根据1990、1999和2010年3期遥感数据获取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数据,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9年由于草地和水域的转移面积减少的负贡献,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下降,区域环境质量下降;1999~2010年耕地和草地转入面积增加的贡献,使区域生态环境指数上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近20年吐鲁番绿洲土地利用的环境效应明显,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指数上升,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势上升,环境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4.
武汉“1+8”城市圈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城市圈内9个城市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方法中的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土地利用区域变化差异模型来分析武汉城市圈1997—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动态分析能够很好的揭示城市圈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76%/年,远高于其他八个地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方面,增加最多的武汉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变化量为0.463,而咸宁市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减小了0.609,是减少最多的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方面,耕地变化主要集中在武汉市、黄冈市和咸宁市,园地变化集中在武汉市和孝感市,交通用地变化则集中在武汉市、孝感市和咸宁市。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新疆吐鲁番市农业用地为例,选则了自然、社会和区位因素为定级因素,借助Mapgis软件,将研究区农用地分为5个级别,旨在对今后的定级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此次应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为农用地定级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吐鲁番市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吐鲁番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际,采用2001-2010年10a的建设用地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建设用地利用特征分析,建立了趋势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和灰色系统GM(1,1)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研究,并对3种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各模型的优缺点,最终预测出规划年期2015年和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为吐鲁番市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00年~2009年酒泉市第2次土地详细调查数据,采用地理数学模型与方法,对酒泉市及市内各县区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土地利用时间序列变化、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结构类型3个方面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分析上,酒泉市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未利用土地,减少量最大的是牧草地;在空间变化分析上,酒泉市未利用土地的分布很平均,水利用地分布不均匀,但总体上相对合理,牧草地、林地和交通用地分布很不均衡,耕地、居民地和园地分布极不均衡;在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类型上,除肃州区外,中部绿洲平原区土地利用结构多样性指数都在中、低一级,其中玉门市、金塔县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22 4,0.224 2,敦煌市和瓜州县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54 4、0。071 2,属低中多样性,且与其他县区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青岛市土地利用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首先,以青岛市1986、2000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以谷歌地图为参考,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出了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其次,利用数学模型对1986~2006年青岛市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土地利用速度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再次,结合同期青岛市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影响青岛市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计算得出青岛市社会经济驱动力指数,指出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的驱动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青岛市水域、林地、建筑用地和耕地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得到了影响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社会经济因子。最后,运用Markov模型预测了2012~2030年青岛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99-2008年广东省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为梅州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对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变化强度指数对梅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所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梅州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其中林地所占比例最大(>70%),建设用地的增加主要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增加;梅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分别为-0.64和-0.29%,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指数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并与梅州市经济和地形地貌的空间差异保持良好的一致性;梅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1999年的0.570上升到2008年的0.595。【结论】1999-2008年梅州市土地利用以农用地为主,土地利用的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正处于调整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监测是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估的重点内容,是土地利用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之一。该研究以邵阳市城区为例,以2006~2012年邵阳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图件以及历年建设用地管理台账、农用地转用台账、土地开发整理台账等国土资源局相关科室统计资料为基础,对邵阳市2009~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和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叠加分析并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的图斑,从而对其扩张的规模和布局进行空间偏离度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对邵阳城区用地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规划调整应采取的方式:邵阳市在用地布局上应尽量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优化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布局,参考已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情况,将近期急需落地但又不在规划圈内的项目用地调整到规划圈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