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现将山东曹县湾镇鹧鸪养殖场的孵化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种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 二、温度: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8~20天37.5℃,21~24天(即出壳)37.2℃。  相似文献   

2.
通过人工驯化的鹧鸪已失去了抱窝性,必须通过人工繁衍后代,现将孵化技术介绍如下:1选蛋:尽量利用两周以内种蛋,要严格挑选出双黄蛋种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度的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将种蛋浸泡3分钟,取出毛巾抹干即可入孵。2温度: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前期1~7天内,机温保持378度,8~20天37.5度,21~24天(即出壳)37.2度。3湿度: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调解,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使蛋壳变脆,有利于雏鸪啄壳…  相似文献   

3.
一、温度 夏季种禽场饲养员一定要在日出之前分两批捡种蛋,并且保持种蛋的清洁度。捡蛋后迅速轻快地送入孵化厂恒温种蛋库贮存,同时孵化厂要尽快用浓度为120毫升福尔马林加60克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消毒,蛋库温度控制在15~20℃,蛋刚进入种蛋库时蛋库温度由高逐渐变低。 二、湿度 首先种蛋库要配备准确无误的干湿度表。夏天种蛋库一般比其他季节湿度低,相对湿度低时水分蒸发快,应注意调整。种蛋存放所适宜相对湿度应为75%~80%,这个湿度可大大减慢水分蒸发。 三、翻蛋 种蛋在贮存时应将种蛋大头向上,每天应翻蛋一次…  相似文献   

4.
鹧鸪饲养7~8个月达到性成熟,每年10月到第二年7月为产蛋期,产蛋量80~90枚。鹧鸪人工孵化期为23~25天,平均为24天。一、孵化方法鹧鸪孵化时采用炕孵、温床孵、机孵均可。孵化时应把“七关”:一是选蛋关。正常蛋表面带有大小不等的褐色斑,蛋壳呈黄白色,少量呈乳白色,蛋重20克左右,应防止畸形蛋和过小蛋入孵。二是摆放关。要大头向上。三是温湿度关。温度必须稳定在37℃~38℃,否则孵化率会降低。湿度1~7天为55%~60%,8~18天为50%~55%,19~24天为60%~70%,有利于幼雏出壳。…  相似文献   

5.
雏鸡出壳前:落盘时用手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min内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适当提高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  相似文献   

6.
鹧鸪是优质的肉用珍禽,驯化后的家养鹧鸪繁殖性能良好,易于饲养。 鹧鸪的孵化要根据生物学禽类种蛋的特性,进行科学性孵化,其种蛋与鸡类内质和外壳稍有不同,孵化期为23-24天,孵化器可以用电器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暖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保温10-15℃,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光直射,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力队福尔马林,将福尔马林倒在高锰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相似文献   

7.
肉用鹧鸪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孵化:家养鹧鸪采用人工孵化繁殖,孵化可用电器孵化,也可用煤油灯或热水袋孵化.人孵前种蛋要消毒,孵化室内温度为37~38℃,相对湿度7 d内55%~60%,7~18 d 50%~55%,18~24 d 70%~75%,入孵后20 d必须每隔2 h时翻蛋1次,20 d到出壳(24d)可以不翻蛋.孵化中期,每次晾蛋10~15 min,后期或天热每次晾蛋30 min,23~24 d不再晾蛋.孵化期照蛋2次,头照在7~8 d,2照在第20天,适当增加水盘,提高湿度,以利出壳.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02,23(4):53-53
种蛋在上孵之前,需要保存一段时间,现将保存种蛋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温度要适宜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最适宜的温度为10℃~15℃。2湿度要适宜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被蒸发,必须使贮蛋室保持一定的湿度。种蛋贮存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3定期翻蛋种蛋保存期间,宜将种蛋钝端朝下放置。这样,可使蛋黄位于种蛋的中心。保存时间稍长时(6d~7d以上),每天应翻蛋一次,以防胚胎粘连,保证正常的孵化率。4环境清洁、空气新鲜贮蛋室和接触种蛋的蛋盘、蛋架等要清洁卫生…  相似文献   

9.
鹌鹑蛋在孵化期常出现胚胎死亡现象,给养殖户造成损失。引起胚胎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笔者就前期、中期、后期、出雏四个阶段分析总结如下。 一、孵化前期(1~5天) 1.种蛋被病菌污染。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或经母体侵入种蛋,或检蛋时未妥善处理,被病菌直接感染,造成胚胎死亡。因此种蛋在产后1小时内和间化前都要严格消毒,方法为1:1000新洁尔灭溶液喷于种蛋表面,或按每立方米空间30毫升福尔马林加15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并保持温度为25~27℃、湿度75%~80%。 2.种蛋保存期…  相似文献   

10.
孵化程序设计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以及晾蛋五大方面。程序必须结合种蛋自身因素和孵化条件而制定,并且在诸多因素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加以解决。1温度和湿度的设计温度和湿度是孵化的最关键条件,在设计时要非常重视孵化经验、种蛋周龄、孵化厅环境、孵化量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1.1孵化经验科学研究表明,温度在36.l℃-39.5℃和相对湿度50%-75%是孵化的适宜条件,37.ST是孵化的最佳温度。在实际生产中温度程序有恒温孵化和降温孵化两种方式:恒温孵化是在l-19d采取37.8℃(37.75T-37.85t范围),仅在20和ZId出雏时温度降到36.5…  相似文献   

11.
一.养殖前景 美国鹧鸪是一种饲养价值较高的珍禽,生命力和抗病力极强,繁殖性能良好,适于我国各地饲养。其肉厚、骨细、内脏小、肌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优质野味滋补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鹧鸪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种鹧鸪年产蛋量平均120个,产蛋性能好的个体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可以达到150个。 二.孵化 家养鹧鸪采用人工孵化繁殖。可以用电器孵化,也可以用煤油灯孵化或热水袋孵化。种蛋一定要新鲜、匀称,过大、过小、畸形、不清洁蛋都要剔除,保存期一般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5℃,最高不超过20℃。保存湿度65%左右,保存期内防止太阳直射,防止震动。入孵前种蛋要进行消毒,其方法是将种蛋放在容器内,按14克/立方米加入高锰酸钾,和28毫升/立方米加福尔马林,将福尔马林倒在高锰酸钾上,使其产生气体,紧闭容器盖熏蒸2小时即可。  相似文献   

12.
野山鸡又称山鸡,环颈雉。是一种具有抗病力强,销路好,投资保险,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养鸡项目。本文简述在饲养中孵化与育雏技术的几点经验。1山鸡的孵化1.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源于饲养管理正常的健康鸡群,品质要新鲜,以5天内产的蛋最好,蛋形大小要合适,蛋重在28克左右,过大、过小、过圆、过长,薄壳蛋、抄皮蛋、厚壳蛋都不宜孵化。l.2种蛋的消毒:将种蛋浸入0.2%新洁尔灭溶液中2~3分钟,沥干后人孵。孵化器消毒可按每立方米15毫升福尔马林和7克高锰酸钾薰蒸法进行。1.3温度与湿度:孵化期24天,第1~20天温度37.8℃,湿度70%…  相似文献   

13.
据 Gib Taylor报道,要孵出高质量的雏鸡,在种蛋孵化时,必须考虑温度、湿度和通风。1温度高产肉鸡胚胎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且影响孵化率和雏鸡质量的温度间差异很小。正常情况下,种蛋孵化期为21~21.25 d,在孵化温度过高时,雏鸡提早破壳出雏。标准孵化温度为37.5℃~37.6℃,如此温度下,高产肉鸡胚胎发育过快,脐部会出现黑块、线状和内脏异位。为防止出现黑块,可将孵化温度调节到37.3℃~37.5℃。采用低温孵化,孵化期延长,但雏鸡质量可提高。2湿度为了保持蛋中水份相对含量,提高雏鸡质量, …  相似文献   

14.
1人工孵化 控制好温、湿度。整批入孵的种蛋,以变温孵化为主,温度变化范围控制在35~37℃;前高后低逐步降温,分批入孵的种蛋则采用38.0~38.5℃的恒温孵化。湿度的控制原则为两头高,中间低。1~3天保持65%~70%,4~28天控制在60%~65%,29~31天提高到70%~75%。此外,在保证正常温、湿度情况下,尽量通风顺畅。适时翻蛋、照蛋与凉蛋。  相似文献   

15.
贵妇鸡孵化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孵化的效果,给以最适宜的孵化条件,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雏率。根据实践经验,良好的孵化条件应具备下列各因素:1.温度 环境温度控制在24~26℃,1~19天蛋面温度为37.8℃,出雏时的温度为37~37.5℃。2.湿度 贵妇鸡孵化相对湿度,在初期(1~7天)应为60~65%;孵化中期(8~18天)要稍低些,为50%;孵化后期(19~21天),小鸡即将出壳,为防止雏鸡绒毛与蛋膜粘连,湿度可提高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北方地区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技术,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进行分组,选择白羽王鸽种蛋900枚,湿度设2个水平,即孵化期湿度为50%~55%、出雏期湿度为56%~60%,孵化期湿度为55%~60%、出雏期湿度为61%~65%,进行2次孵化,采用3台小型孵化器分别于37.5,38.0,38.5℃进行孵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湿度条件下,孵化期温度为38.0℃时肉鸽受精蛋孵化率显著高于37.5℃组和38.5℃组(P<0.05);孵化温度为38.0℃时,孵化期相对湿度为55%~60%、出雏期相对湿度为61%~65%时肉鸽种蛋人工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一、孵化条件1.温度种蛋孵化中温度控制至关重要,通常控制番鸭种蛋的孵化温度有两种方式: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恒温孵化是不同批次的种蛋同时进行孵化、流水作业的方式。种鸭规模较小的养鸭场常采用此方式,以满足不同胚龄种蛋的需要。孵化中要注意新老蛋交错放置,孵化机内温度应控制在第1~32天为37.8℃,第33~35天为37~36.5℃。孵化机内前后、左右、上下的温差不应过大,应控制在±0.1~0.2℃,否则孵化率会降低。在温湿度、通风等条件不能保证时不宜采用此方法。变温孵化又叫整机孵化,为“全进全出制”,…  相似文献   

18.
一、温度:种蛋贮存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10-15℃。超过20℃以上,胚胎就会开始生长发育。二.湿度:种蛋贮存室(库)的相对湿度应为70%-75%。湿度过大,种蛋易发霉变质;湿度过小,种蛋内的水分就会蒸发。三时间;孵化用种蛋,贮存期最多不宜超过15天。贮存种蛋三注意  相似文献   

19.
1种鹑的孵化选择产出1星期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置于25℃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孵化管理如下:一是温度。一般保持在38~39℃之间;二是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1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  相似文献   

20.
三、孵化 1.种蛋的接收:每天由种鸟饲养员把种蛋送往孵化室,孵化室工作人员要根据种蛋的颜色、外观、蛋壳质量填写收蛋表,然后对种蛋称重、清除脏污、消毒、贮存,每批种蛋贮存时间为1~6天,贮存温度为16℃~18℃,湿度不超过55%。 2.种蛋的清洗、消毒:种蛋收回后,准备消除脏污与消毒,如果种蛋上有少量的泥沙,可用排笔刷轻轻把种蛋脏污刷下即可,不必清洗,如果种蛋污染严重,则要清洗,清洗种蛋要用流动水,每次用新洁尔灭消毒水,用海绵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