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9号(1909号)台风“利奇马”是201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具有强度强、历时长、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利奇马”台风给宣城市带来强降水和大风,全市受灾严重,特别是所辖宁国市受灾最为严重。对“利奇马”台风灾害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此次台风的气象服务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用1949~1996年共48年的台风和近10年的台风灾害资料,对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及灾害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广东热带气旋的主要特点是:登陆粤西地段的热带气旋最多,其次为珠江口地段,粤东最少;登陆珠江口、粤西的热带气旋个数平均在8月份最多,而登陆粤东热带气旋个数的峰值在7月和9月;前期(5~6月)热带气旋登陆引起的水灾较重,风灾较轻,中后期(7~11月)热带气旋登陆带来的水灾和风灾均较严重;灾害损失与热带气旋强度有关,特强台风带来的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3.
灾后广东垦区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广东垦区遭受了罕见的低温冻雨天气的袭击。给橡胶产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垦区54万亩橡胶全部受害,其中开割树3级以上寒害比率高达59%。未开割树死亡率达29.5%,因寒害影响,橡胶开割期推迟2个月,预计全年减产5000吨左右。而且1996年以来登陆广东省的最强台风2008年的第14号超强台风“黑格比”正面从广东橡胶主栽区茂名、阳江垦区横扫而过,使因寒害而刚刚恢复生机的胶园再次遭受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是全国遭遇热带气旋次数最多的省份。介绍了2005年18号台风“达维”的登陆地点、影响范围、强度等基本情况;并调查了它对海南垦区橡胶的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经济损失。调查发现,已开割树受害率(3级损害以上)50.9%,未开割树受害率33.9%,橡胶种植业经济总损失达24亿元;针对台风“达维”所造成的危害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如产业布局的不合理、科技投入的不足、胶园管理水平低等,提出了灾后重建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13年23号台风“菲特”和2015年21号台风“杜鹃”对海盐地区造成大暴雨进行讨论分析。1323号台风“菲特”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台风倒槽正好控制浙北地区,对海盐造成特大暴雨,过程面雨量达到了350.0毫米,是海盐县建站以来同期(10月份)降水量最大的一次。1521号台风“杜鹃”在福建莆田秀屿区登陆,海盐受台风倒槽影响同样发生了大范围强降水,因距离登陆地较远,降水没有“菲特”台风影响大,过程面雨量136.7毫米,在同期(9月份)为降水量最大的一次。台风倒槽暴雨对海盐地区造成较大的灾害,特别是在与冷空气结合的时候,更是加剧了台风暴雨的强度。  相似文献   

6.
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热带气旋登陆位置、移向路径、登陆时间、登陆强度、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统计并分析了2004—2012年对肇庆地区有影响的热带气旋,为做好今后热带气旋的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威 《北京农业》2013,(30):164-16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13年19号台风"天兔"天气过程进行简要分析,其中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是台风从华南沿海登陆的主要原因,活跃的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南侧东南气流交汇形成台风东侧中低层东南风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能量和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8.
台风 “威马逊” 对雷州半岛植胶区橡胶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威马逊"于2014年7月18日在徐闻沿海登陆,平均风力14~17级,对雷州半岛橡胶树造成严重灾害。调查发现:雷州半岛橡胶开割树受灾率100%、风害级别4.16级、断倒率76.12%、风害指数69.39;橡胶中小苗受灾率100%、平均风害级别3.09级、断倒率34.14%、风害指数51.50。通过对不同树龄和品种风害情况分析表明:开割树中树龄小(30年以下)的风害重于树龄大(30年以上)的,未开割树树龄大的风害重于树龄小的,开割树灾害重于未开割树;红星1品种开割树表现出极强的抗风性能,为开展抗风选育种研究提供材料;未开割树热垦525品种受灾最重、93-114受灾最轻。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中山市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5—2010年对中山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共有153个,平均每年2.7个,基本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8月、9月。从对中山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来看,以登陆粤西(台山以西)最多,共有53个,占总数的35%。其次是登陆粤中(台山-深圳),共有44个,占总数的29%。登陆粤东(深圳以东)有27个,占总数的18%。在海南岛登陆的有18个,占总数的12%,剩下的11个(占7%)或在南海海面消失或登陆其他地段。热带气旋带来的最大过程雨量和最大过程日雨量都呈现出由东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过程最大风速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中山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小榄、南头,黄埔、三角、民众、火炬开发区及南部的坦洲等地,古镇、东凤、阜沙、港口、东升等地台风风险也较高;中部五桂山、南朗台风风险最低,城区、沙溪、板芙、神湾、横栏、大涌、三乡等地的台风风险为次低。  相似文献   

10.
“玛莉亚”以强台风级登陆,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7月登陆福建最强台风,“玛莉亚”给蕉城区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958.62万元,经济损失惨重,但未出现人员伤亡。通过分析此次台风特征,总结台风过程决策气象服务的方法手段,希望对于今后开展决策气象服务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同时思考分析服务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童华君  程思  韩赓 《农技服务》2014,31(7):138-138
超强台风"苏力"登陆后的短暂西行是造成严重影响泉州市的直接原因,究其西行的原因,主要是西风槽影响偏北偏西,台风登陆前北部大陆副高还有所加强,中南半岛也有辐合带的牵制,造成台风没有按照预期明显北上,最终造成预报结论的偏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第19号台风“天兔”给汕头市区的绿化树木所造成的破坏,分析了台风对绿化树木造成破坏的原因,包括土壤软化、环境因子、地形因子、树种及病虫害等方面,并提出应对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2011年国庆前后相继登陆于海南的2个热带气旋“纳沙”和“尼格”,从两者的形势场、环流结构特征以及通过对相关物理量场特征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是“纳沙”、“尼格”最直接的影响和控制因素,北方冷空气是影响其强度、移动路径的又一重要原因;并对比两者的大气环流形势、卫星云图、涡度、水汽通量、θse场等物理量,找出造成相近、相似路径的热带气旋登陆点以及登陆强度不一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2023年7月登陆我国华南沿海的2304号“泰利”热带气旋,利用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NCEP/NCAR再分析I资料、NOAA每日(非插值)OLR资料,对登陆台风“泰利”在广西地区的暴雨增幅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后的“泰利”被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切断低压及副高延伸的高压脊包围,这样的环流形势有利于环流维持;“泰利”活动期间越赤道气流明显增强,索马里急流和80-90°E的越赤道气流在南海北部海域交汇后,将大量的水汽、动量和潜热能量注入登陆“泰利”环流,使其登陆后仍能维持一段时间;2023年7月第4侯,西南季风处于活跃期,触发低纬西南季风涌北传并侵入“泰利”环流,进而在广西地区产生暴雨增幅。此外,低层热力条件特征也是导致“泰利”暴雨增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14年7月19日登陆广西的超强台风“威马逊”给广西香蕉产区造成不同程度的灾情,导致部分蕉园减产甚至绝收。蕉园受害程度受到与台风中心的距离、蕉园地形、蕉株生育阶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针对蕉园风害特点,提出要开展积极有效的灾后管理,在今后的生产管理中合理选址,提高防风抗风意识,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6.
“海葵”是2006年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浙江沿海后多年未见的严重影响的台风,受其直接登陆影响,临海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水、大风天气。为客观地评估“海葵”给临海所带来的灾害,以增强气象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应急联动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影响为目标,立足本职,总结经验。参考浙江省气象局灾害预警评估中心,《“罗莎”灾害评估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一文的方法,对“海葵”灾害评估作一尝试,根据“海葵”风雨综合影响强度评估,全市影响强度为2级(严重等级)。“海葵”无人员死亡,综合评定台风灾害损失等级为3级(较重)。  相似文献   

17.
郭铭博  黄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63+9075
通过分析1954年以来对洛阳有影响的8次台风,总结了影响洛阳的台风源地、登陆区域和活动路径,从其所带来的降水量及造成的灾情指出了"82.7"为影响洛阳最强的一次台风,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暴雨洪涝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携狂风暴雨肆掠海南岛,该台风是1973年以来41年一遇的超强台风。位于台风登陆中心地带的椰子所,种质圃苗木连根拔起,科研大棚连片掀翻,海口院区围墙倒塌,实验室进水,办公用房损毁。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大部分院属单位处于"威马逊"影响范围,损失严重。本次台风来临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防御工作,及时制定预案。灾情发生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召开会议,动员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灾后自救和科技救灾。  相似文献   

19.
<正>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低纬,属热带季风气候,受台风影响甚大,每年登陆或影响我省的台风平均达8-9个,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7-10月份。台风带来的强风、强降雨不仅能引发水灾,造成畜禽舍的破损、摊塌、禽畜伤亡,甚至能爆发重大动物疫病,因此,台风灾害已成为我省畜牧业最易遭受且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鉴于此,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及灾后自救方法,对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就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广西、云南、广东、海南。这四省(区)是我国四大甘蔗主产区,食糖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以上,台风造成部分甘蔗倒伏和水淹,对甘蔗生产和食糖产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广西的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南宁等地受灾较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甘蔗受灾面积为26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0.13万公顷、绝收面积近0.2万公顷,食糖减产15万吨;广东省受灾严重的县市有徐闻、雷州和遂溪等地,甘蔗受灾面积为5.6万公顷,其中近0.33万公顷绝收,食糖减产约2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