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决定林业生态建设成败的一项重要依据,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最终成果也直接体现在造林“两率”上。当前,林业生态建设正处于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生态基础脆弱,造林绿化任务艰巨,在这个关键阶段,如何提高这些地区造林质量,确保造林“两率”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吸水保水剂、干水等抗旱造林新材料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地处高寒干旱的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林业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如何真正依靠科技支撑,切实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现状,加快荒山治理步伐,已成为青海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3.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当前困扰巴彦淖尔林业生态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提高造林两率也成为当前科技兴林的一个重大课题。提高造林两率,不仅要在造林技术上寻求突破,还要在管理上力求创新。  相似文献   

4.
宁夏固原市甘肃鼢鼠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鼢鼠对林木的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为固原市发生面积最大、危害程度量重的自然灾害因子,直接影响当年新造苗木成活率和历年造林苗木的保存率,制约了固原市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文中针对甘肃鼢鼠发生现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资源管理体系正在建设,对境内干旱地区的生态建设也提上日程,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攻坚克难阶段。随着青海乡土树种的抗旱造林技术得到重视,有效的抗旱造林技术实施,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几种常见青海地区树种抗旱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6.
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衡量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依据。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正处于治理、管护和破坏的相持阶段。赤峰地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在国家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的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当地造林"两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自然概况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其北部为大兴安岭余脉,南部为燕山山地,西部为蒙古高原,中部为丘陵,东部为科尔沁平原一部分。全市总土地面积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西部地区造林种草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国家林业局决定在西部地区推广100个林业生态建设和治理模式。 生态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目前,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荒山荒地植树种草为重要内容的西部生态建设已拉开序幕。但是,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植被建设难度相当大,在西部生态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中西部干旱丘陵区十年九旱,气候干燥。该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是多年来营造林工作低缓、林分结构不够优良、森林资源后备蓄积不足的主要因素。该问题虽从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加强管护等方面作了不少的努力与尝试,但是目前还未能彻底解决,仍然困扰着该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效益与质量。容器的育苗技术与造林技术推广,是当前内蒙古中西部干旱丘陵区解决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的一项较为先进而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造林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着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高低,而且影响到林木的生长量、林分质量。当前各个林业工程的造林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尽管在某些年份有的造林成活率较高,但从造林的总体情况看,成活率还比较低,与各个工程要求的  相似文献   

10.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林业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在生态建设中和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大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内蒙古的林业生态建设自1998年六大林业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启动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果。5年来,全区共完成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沙)育林760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3.3亿株,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尽管全区局部地区沙化、荒漠化还在扩展,但整体上得到初步非常严重,生态建设任重而道远。归纳起来,我区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低”、“三滞后”。三低:1.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2002年存率为78.66%,合格面积…  相似文献   

11.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立地条件较差,蒸发量大,降水少,风沙危害频繁,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为改善自然环境,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各族人民同风沙危害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森林覆被率由解放初期的2.7%提高到目前的20.16%。但是与同期的造林面积相比,森林覆被率增幅明显偏低,造林保存率仅为37.1%。这固然与气候干旱、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但也说明了林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在把握和顺应自然规律方面出现了偏差。特别是近两年,气候持续高温少雨,气象…  相似文献   

12.
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差异及其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生产的L6400光合测定仪,对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光合和蒸腾速率及其生长进行了为期7个月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月份、树冠部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水分利用率只有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同步变化趋势,从大到小的月份排序是6月、4月、7月、8月、11月、9月、10月.上、下部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主要呈早、晚低,12:00、15:00高的双峰抛物线趋势,下部叶的净光合速率比上部叶低23.38%~36.60%.品系间的叶绿素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可作为四川桤木早期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春季,科学播种已层积催芽成功的刺五加种子,13天出苗,至35天出苗结束;其中裂口露白种子出苗52.3%,未裂口露白优良种子出苗15%;至9月上旬保苗率44.92%。通过实验提出了种苗损失系数值和播种当年提高出苗率、保苗率的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14.
在晴天条件下,研究了蒟蒻薯(Tacca chantrieri)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蒟蒻薯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导度的降低会引起蒸腾速率的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曲线,平均蒸腾速率为0.186mmol.m-2.s-1,平均水分利用率为12.071μmol CO2/mmol H2O。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板栗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试验,结果表明:短截能显著提高叶面积,短截越重叶面积越大;平均叶片质量表现为轻度短截叶片质量较高,重截越大叶片质量越小;修剪强度越小,枝的长度越短;轻度短截有利于增加枝条粗度;适当的短截能提高雌花和雄花数量并提高坐蓬数量。试验结果一致反映出,轻度短截在板栗修剪中的作用是显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茶树品种净光合与蒸腾速率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5个茶树品种的净光合和蒸腾速率进行比较分析,对光响应模型进行初步探讨.5个品种的蒸腾速率日变化均是单峰型,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幅度则存在极大差异;净光合速率出现单峰型和双峰型,单峰型在10:00达到峰值,双峰型则分别在8:00和14:00达到峰值.品种间的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差异程度,在不同时间段上是不同的.光响应拟合表明用SAS非线性拟合方法可以对光响应模型得到很好的拟合.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乌兰察布盟的具体实际,对乌兰察布盟地区提高造林两率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建设愈来愈重视 ,要求也愈来愈高。生态工程建设全部由一般的人工造林转变为重点工程建设 ,按基本建设工程管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要想保质保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工程造林任务 ,必须树立以提高造林质量为中心、狠抓造林两率的思想 ,具体落实好各项措施。1 要制定一个科学的规划 ,按规划设计方案施工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人民的生活。因此 ,制定生态建设规划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牧区的脱贫致富紧密结合 ,并尊重当地的自然规律。制定规划要从长远…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0~2005年景德镇市和浮梁县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按性别的时间序列资料,进行比例趋势检验。检验结果均无比例趋势,但出生率和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6年来全市男性出生占总数的57%,死亡占总数58%。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苗木的产地、品种质量、运输、假植和造林地气候差异等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因素,提出适地适树、加强造林后的管护和幼林抚育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