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研究大湘西地区茶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茶叶加工技术及产业经济学等理论为指导,提出大湘西地区建设"潇湘"茶公共品牌的对策建议,助力湘茶千亿产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湖南省茶叶产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湘茶品牌。张家界市茶叶资源丰富,但茶叶产业发展与省内茶叶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要使张家界在打造湖南千亿茶产业战略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借鉴省内茶叶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加快张家界市茶叶产业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是我国最主要的产茶省份之一,素有"茶之乡、茶之祖、茶之源、茶之韵"的雅称。近30年来,福建茶产业发展经历了数量扩张期、名优茶产品开发期、茶叶提质增效期和新一轮茶业发展期4个时期,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茶叶产量22.4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近五分之一;茶叶平均单产为99kg/亩;无性系茶树品种推广普及率达95%;均居全国第1位。  相似文献   

4.
王融初 《茶叶通讯》2013,(3):35-36,39
今年5月中旬,茶陵县农业局党组书记颜祥同志送我一份由茶陵县人民政府2012年12月编制的《茶陵县茶叶产业十年(2012~2021)发展规划》,通读之中,深感这一《规划》对复兴神农氏炎帝农耕文化、振兴茶陵茶叶产业具有与时俱进划时代意义。《规划》的总体目标,通过引进茶祖印象茶业有限公司,引导全县做大茶项目,做强茶产业,做优茶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近日,陕西平利县召开茶产业发展动员会,提出要把发展茶产业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持续发力做大做强茶饮产业。平利县为陕西四大茶叶基地县代表之一,"平利女娲茶"为陕西省名牌产品。2015年,全县茶产业围绕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打造、市场开拓和茶文化塑造等工作重点,取得了突破发展,茶叶年产量8000吨,产值9亿元,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1,(9)
普安将紧紧依托中国古茶树之乡这张世界名片,按照强龙头、扩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发挥县域地理优势,扎实做强做优茶产业,全力塑造黔茶第一春或中国四球茶为地方保护标识的茶叶标志。我们将借势造势,按照相关要求完善品牌打造,把普安打造成名副其实的茶树起源地。使茶叶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7.
<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西部、梵净山西麓,是贵州省茶叶主产县。近年来,全县按照人均一亩茶的目标,从"规模、管理、品牌"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随着印江茶叶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做大、做精、做强印江茶产业,有必要积极主动推进茶旅一体化,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创新茶产业发展之路。一、推进印江茶旅一体化的意义1.推进茶旅一体化是新时期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06年,贵州省凤冈县就紧紧抓住国家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正>首届国际(宜宾)茶叶年会将于3月17~19日在四川宜宾市举行,会上将收集发布全球茶行业最新动态,形成全球茶行业发展风向标,搭建全球茶产业交流与合作新平台,推动我国茶产业升级和茶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国际(宜宾)茶叶年会是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国际茶叶委员会和中  相似文献   

9.
项文广 《茶叶》2008,34(1):53-55
本文从分析仙居茶业发展现状出发,针对仙居茶叶经营分散、品牌分散,规模偏小,良种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本地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整合现有的茶叶生产资源,做好茶叶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良种化进度、实施科技兴茶战略、强化服务、加大专业化组织培育等一系列对策措施,从而推进仙居茶产业升级,促进茶产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0.
孟涛  邹勋 《茶叶通讯》2011,38(1):17-20
安化黑茶,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安化黑茶发展的良好机遇、产业优势和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来做大做强安化黑茶产业,促进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西昭平县紧紧围绕"把茶叶产业建设成为绿色支柱产业"和打造"中国名茶之乡"的目标,提出"绿色产业兴县、生态家园富民"的发展战略和"产业化、企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措施,昭平茶产业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已逐步发展成为昭平县农村经济的首要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2009年,昭平全县的茶叶种植面积12.5万亩,干茶产量5500吨,产值3.85亿元。  相似文献   

12.
任慧 《福建茶叶》2023,(4):42-44
中国对茶的研究是比较深入的,并且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文化,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以及茶产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是东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秦岭淮河流域等地茶产业在当地经济中保持着较高占比。但是,由于产业集中度不高、优质茶产量较低、国际品牌地不高,且我国的茶产业链发展较为低端,盈利手段较为单一,茶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要让茶产业在中国有所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的方式,合理规划发展方案,逐步提升茶产业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加快品牌的建设以及投资,建设优质的茶叶产区,打造我国优质的茶文化。信阳作为河南省的茶叶主产区,肩负着河南省茶文化以及茶产业发展的重任。本文主要对当前茶产业的行业竞争力进行理论分析,结合信阳市茶产业的发展特色,找到其发展分优势和机遇,从而提升信阳市茶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孝感是湖北大别山区名优绿茶重点产区,自1993年孝感撤地建市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把茶叶作为山区农民经济收入新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以"大别山悟道茶"品牌建设为抓手,通过建设大基地、培育大龙头、建设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取得了孝感茶产业较快的发展,茶农增收的效果显著。一、孝感茶产业取得显著成效1.产业规模增长显著一是面积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14.
潮安县茶叶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产业是潮安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也是我县农业生产中最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充分发挥茶区优势、打响“中国乌龙茶之乡”的区域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茶经济,现就我县茶叶产业的现状、优势和存在问题,提出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思路和对策。一、我县茶叶产业的现状和优势(一)茶叶产业的现状潮安县凤凰镇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我县也是全国  相似文献   

15.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步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振兴茶叶经济,使咸安的有机名茶品牌进入湖北省的第一方阵,并在全国打响知名品牌,推动全区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制订咸安茶产业近期发展规划:一、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800亩,绿色食品茶园1300亩。2012年全区茶叶产量1400吨,茶叶产值9500万元。近年来,全区茶产业呈现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步提高,效益明显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沅陵历来是湖南茶叶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茶叶资源丰富,茶叶品质优良,并且有种茶、事茶的传统,发展茶产业优势明显.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的发展,将它做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库区移民就业与农民增收、打造县域支柱产业的高度予以支持和推动,成立了领导机构、出台了政策文件、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措施,迎来了全县茶产业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并成为了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  相似文献   

17.
基于SWOT模型的石坪茶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石坪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威胁,提出发挥生态与历史文化优势、种植生态有机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差异化产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石坪茶叶区域品牌和发展茶文化观光旅游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茶产业是武夷山市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该市注重提升茶品质、茶品味、茶品牌,全力打造茶文旅融合项目,开展绿色生态茶园推广和“三茶”统筹创新推进工作,巩固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内动力,注重产业发展形势,强化产业管理营销,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开展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完善茶叶溯源体系建设,品牌影响持续扩大,产业发展规范有序,文化宣传力度加大,生态茶园与项目建设成效明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支撑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着力打造“三茶统筹”先行示范区。  相似文献   

19.
郑际雄 《茶叶》2019,45(1):28-30
本文总结了德宏州的茶产业现状,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德宏州茶叶产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机遇、挑战)和内部环境条件(优势、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企整合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程泽志 《中国茶叶》2010,32(11):16-17
贵州道真自治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把茶产业发展作为全县农业"烟、茶、畜"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要求到十一五期末,全县优质茶园达10万亩,到2015年突破15万亩;配套建成茶叶初、精制加工厂,打造具有仡佬民族地域特色茶叶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