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允文 《中国茶叶》2006,28(5):32-32
茶树常见的冻害有雪冻、干冷风冻及霜冻等类型,江南茶医以雪冻与霜冻为主,江北茶区(或高海拔)茶园则3种冻害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气候变暖下春季升温对小麦抗晚霜冻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以黄淮海北片广适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和山农28为试验材料,在返青-拔节期以塑料温棚日均增温0.86~0.9℃,连续增温28 d左右,至穗分化为药隔期前揭棚,研究不同气候年型下小麦产量对晚霜冻的响应,并以小麦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净光合速率指标综合评价抗冻性。结果表明,春季增温后小麦幼穗发育加快,抽穗提前3~5 d,生育期缩短2~3 d,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8.97%~23.50%,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株高均显著增加。在霜冻发生年(于4月6日晚霜冻,温度为-2.6~-1.1℃,持续时间5h),增温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较对照明显升高,SOD和POD活性及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穗粒数和经济系数显著降低,减产6.8%~8.2%;在正常年份,增温处理的穗粒数和经济系数显著增加,产量提高10.5%~11.3%。这说明春季增温会导致小麦抗晚霜冻能力降低;春季适度增温到药隔期,利用自然低温霜冻或人工霜箱低温胁迫可对小麦抗晚霜冻性进评价。  相似文献   

3.
安吉白茶茶园防霜风扇系统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安吉县是我国名优茶的重要产区之一,主产安吉白茶。由于安吉地处江南茶区北缘,采摘季节晚,在早春季节容易发生“倒春寒”、“逆温”等农业气象灾害,形成霜冻,严重影响安吉白茶的产量和品质。许多传统的农作物防霜冻技术,如散水、薰烟、铺草等,对茶园防霜冻效果均不理想,因为茶园霜冻害的发生有其特殊性,需要采取更有效的防霜技术。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冬小麦晚霜冻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淮河流域晚霜冻害的变化规律,基于1960-2016年61个气象站点的逐日地面0cm最低气温数据,计算霜冻频次、强度和变异系数,构建霜冻害危险指数,分析了淮河流域冬小麦生长季晚霜冻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57年中晚霜冻出现在3月11日至4月15日,整体呈提前趋势,速率达到-2.49d·年-1(P<0.05),晚霜冻的提前结束使冬小麦灌浆停滞和籽粒发芽力丧失的风险降低。(2)在冬小麦生长季延长的背景下,57年中轻度、中度、重度晚霜冻的频次都呈现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分别为-9.14次·年-1(P<0.01)、-1.17次·年-1(P>0.05)、-5.81次·年-1(P<0.01)。年代变化上,重霜冻在灌浆至成熟阶段的频次在1980s上升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6.73次·年-1(P<0.05)。1961-1990年中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增加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1.80次·年-1(P<0.05);1981-2010年重霜冻在拔节期的频次减少趋势最显著,倾向率为-3.46次·年-1(P<0.01)。(3)冬小麦晚霜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异较大,呈不同分布模式。以开始拔节的日期为起点,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在拔节后(1~5d)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大,分别达到0.63%、80.68%。中风险区在抽穗至开花阶段(12~15d)面积百分比最大(81.68%),较低风险区在灌浆至成熟阶段(16~57d)占比最大(57.49%)。不同程度的晚霜冻频次在不同的时间段减少速率不同,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霜冻灾害后甘蔗处理及管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冬的霜冻是自 1975年以来较为严重的 ,其受冻面积之广是历年来少见的。  这次霜冻从 12月 2 1~ 2 8日 ,历时 8天 ,时间较长 ,霜冻的严重程度不同。从 12月 2 4日起公司组织下乡调查 ,了解有关霜冻的情况 ,一路上看到冻后的甘蔗叶子枯白 ,真是满目焦黄、一片凄凉的景象。这次霜冻不仅是天灾 ,同时也由于大家对霜冻的危害没有充分认识 ,想麻痹 ,且气象部门没有及时地预报 ,因此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护。为了做好甘蔗霜冻灾后的管护工作 ,我们及时举办甘蔗霜冻灾害管护技术培训班。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 ,把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做到…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河南省小麦晚霜冻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河南省1971-2019年111个气象站温度资料和17个农气观测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对终霜日的时间及极值概率分布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拔节期常年值在第73-第91日(年积日),小麦晚霜冻终日均值在第80-第95日,小麦晚霜冻害发生频率均值为0.5~4.7次·10年~(-1)。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小麦拔节期和小麦晚霜冻终日均呈提前趋势,且终霜日提前幅度更大,但1990-2019年终霜日的变异度较1971-1990年间明显增大,提示晚霜冻发生的概率可能会降低,但潜在危险可能会加剧。93.1%的站点终霜日都满足极值概率函数分布,终霜日的10年、50年、100年重现期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历史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终霜日重现期水平与纬度、海拔均呈显著正相关,呈现出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由此可见,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晚霜冻害的影响仍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李飞  金黎平 《中国马铃薯》2007,21(3):139-141
在自然霜冻条件下,对4个种(Solanum acaule,S.demissum,S.infundibuliforme,S.tuberosum)的25份马铃薯材料进行耐霜冻性评价。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分级聚类,使其归属于3个等级,分别是:强耐、中耐霜冻和霜冻敏感。其中强耐霜冻的材料有4份,中耐霜冻的有16份,霜冻敏感的有5份。筛选出的强耐霜冻材料有利于对马铃薯栽培种的耐冻性改良。  相似文献   

8.
王世斌 《中国茶叶》2003,25(5):28-29
霜冻是指在温暖时期(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到足以使作物遭到伤害或死亡的灾害性天气。霜冻主要有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辐射霜冻三种。苏南属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辐射霜冻对茶树的影响较普遍,且时间短,受害重,晚霜冻的影响更为突出。以往春茶受冻现象虽也常见,但危害面小,受害程度轻,不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冬季气候变暖,茶园开采期提前,导致早春茶树霜冻危害有加重趋势。为此,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时采取防御措施是我们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争取春茶优质高产所不可忽视的主要课题之一。1.霜冻害的成因霜冻取…  相似文献   

9.
温顺位 《中国茶叶》2011,33(3):20-21
受北方强冷空气持续影响,贵州省铜仁地区2010年12月31日夜间开始至2011年1月17日相继出现凝冻灾害;1月18日至29日又遭受雪冻灾害天气,凝冻、雪冻造成茶树枝条折断、叶片变色干枯、枝干枯死等不同程度的冻害。凝冻、雪冻灾  相似文献   

10.
勐海县甘蔗霜冻及蔗糖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勐海县蔗区海拔高,气温低,甘蔗生不受霜冻影响较大,轻霜年年有,中霜3-4年出现1次,重霜10-15出现1次。为掌握甘蔗冻后不同品种的蔗糖分变化情况,指导霜冻后甘蔗品种的收砍,在甘蔗霜冻后50天内,不同时期对新台糖16号、新台糖20号、选蔗3号、云蔗89/151、桂糖15号、勐海92/229、勐海92/351等17个甘蔗品种进行检糖化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广西甘蔗霜冻的气候规律和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 12月 2 2日~ 2 8日 ,广西出现一次几十年来较严重的霜冻、冰冻灾害 ,导致广西各地种植的甘蔗、香蕉、龙眼、荔枝、冬菜、水产养殖受严重冻伤、冻死 ,直接经济损失巨大 (广西日报 2 0 0 0 .1.3)。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和冬季低温少雨的农业气候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对农业来说 ,一方面为农业多宜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光热水气候资源 ,具有生长季长 ,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发育 ,且产量高 ,品质优的气候优势 ;另一方面也具有农业气候灾害种类多、出现频繁、降水和气温的异常造成旱涝和低温霜冻等不利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春季霜冻害弃采茶树芽叶带来的经济损失,系统分析了霜冻芽叶的特性、霜冻害实质以及与茶叶加工的相关性,探明了霜冻芽叶的实质是在茶园中提前进行了低温冷冻萎凋处理这一事实;由此依据工艺的衔接性与原料的适合度提出了将霜冻芽叶加工成白茶、红茶产品的减灾新思路;同时,结合具体加工实践,介绍了霜冻芽叶加工技术要点;此外,对霜冻...  相似文献   

13.
漳州市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漳州各县(市)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进行漳州市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的气候条件分析;调查铁皮石斛在漳州仿野生种植的物候表现,分析影响铁皮石斛主要生育期的气象灾害,得出漳州市各县(市)基本具备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气候条件,但是春季低温连阴雨、夏季高温、秋季干旱和冬季低温寒(冻)害是限制漳州种植铁皮石斛的关键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4.
敦煌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种类多,主要包括大风、低温、霜冻、干旱等发生频繁,这些灾害每年都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2007/2008年来宾市兴宾区气象条件对甘蔗单产、含糖分等影响评估,结合实地观测的甘蔗苗情分析,得出影响2007/2008年来宾市兴宾区蔗糖生产的主要气象因素是夏旱和冬季低温霜冻,为今后蔗糖生产提供指导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苏南茶区既是江苏省茶叶的古老产区,又是新发展的商品茶生产基地,又以宜兴、溧阳、金坛、句容为重点基地。茶树品种以当地群体小叶种为主,同时先后引进外地良种。根据苏南茶区宜兴、溧阳、金坛、句容四县市近20年间3月份的气象资料和茶树受早春晚霜冻天气影响资料,经过相关分析,证实苏南主要茶区的天气具有同一性,晚霜冻天气过程和茶树萌发期、春茶开采具有同步性。然而,由于逐年之间季风强弱不同,来临的时间或早或迟,造成气候变化差异较大;早春气温呈现出不稳定性,乍暖乍寒,再加上气温日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北疆地区终霜冻对棉苗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疆地区终霜冻的发生时间是非正态分布 ,从 4月初到 5月中旬都出现过 ,长年平均在 4月 2 2~ 2 5日。终霜冻的强度也无明显的规律 ,有时轻有时重。对棉苗影响较大的终霜冻是 4月下旬出现的低温强度较大的霜冻 ,特别是 - 4~ - 7℃的强冷冻害 ,对早播、早发、全苗、壮苗影响较大 ,甚至是毁灭性的灾害。如1 982、1 985、1 995、1 999年等年份 ,均在 4月 2 4~ 2 6日发生低温强度很大的霜冻 ,地面最低温度可降至 -4~ - 7℃ ,对已出苗或已顶膜的棉苗均造成严重缺苗、断垄 ,死苗率高达70 %~ 90 %,这些年份都有大面积的重播和补种情况。这样不…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1-2020年3-4月景德镇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2010-2019年区域自动气象站和1953-1980年气象哨所观测资料,计算春霜冻发生的频次,依据风险分析理论,利用ARCGIS10.2软件,对春霜冻进行风险评估,得出景德镇茶叶春霜冻风险的空间分布,结论可为指导春茶生产提供气象保障,对景德镇春霜冻进行预报和服务,提出了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地膜甜菜苗期气象灾害较多,主要有霜冻、冷害、热害。有些灾害要求采用的农业技术有时正相反。因此,期望采用某一项简单的农业技术措施来达到全苗的目的是难以实现的。只有考虑天气条件特点,采用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才能达到防灾、抗灾、全苗、壮苗的目的。苗期气象灾害与栽培技术1988~1991年曾对不同地膜播种方式的小气候进行测定,并对大田主要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20.
覃庆荣 《广西蔗糖》2000,(2):3-4,19
象州县罗秀糖厂在1997年11月与英国糖业(海外)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广西博华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蔗区不断扩大,至1999/2000年榨季蔗区分布在象州县除石龙镇、马坪乡以外的九个乡镇,甘蔗有收面积8361.4公顷,实进厂原料蔗557912吨,工业单产63.66吨/公顷。但本榨季罗秀糖厂蔗区遭受了一次几十年来较严重的霜冻和冰冻灾害,导致甘蔗严重冻伤、冻死,品质变劣,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为了更好地了解罗秀糖厂蔗区甘蔗冻害情况,霜后我们进行了调查,并对当家品种台糖172分析研究,以了解霜害甘蔗对制糖的影响。1 霜冻期间天气情况  在北方强冷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