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鲜食玉米—西兰花—菠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鲜食玉米—西兰花—菠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鲜食玉米、西兰花以及菠菜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和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地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对该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06,(10):45-46
据专家分析,在美洲、欧洲等发达国家,鲜食玉米被视为一种蔬菜作物,已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时尚食品。目前,美国人均年消费量在10千克以上。近年来,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鲜食玉米也已普及,鲜食玉米产业已是继玉米饲料业和玉米深加工业之后,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新兴玉米产业。  相似文献   

6.
1特用鲜食玉米的主要特点 优质特用鲜食玉米是与目前生产上种植的普通玉米相比较,在主要养分含量或是具有特殊性方面,前者显著优于后者的玉米类型.此类玉米的籽粒具有香甜、嫩、脆等风味,适口性好,适于蒸煮鲜食.目前主要有黑、白、黄、紫、多彩糯玉米和甜玉米等几大类.它是特用玉米诸多类型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产品品质的竞争越来越大。近年来,高枧乡村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所处的地理位置,选准了一种提早种植地膜鲜食早玉米或地膜鲜食早玉米套早蔬菜(白瓜、南瓜)的种植模式。到目前为止,全乡已发展地膜鲜食早玉米56.7hm^2,占全乡玉米总面积的83.4%,比常规玉米667m^2增产181.5kg,增产161.3%,增值38%。地膜鲜食早玉米比常规鲜食玉米提早60d成熟上市,填补了西昌4、5、6月份早玉米市场供应的空白。2003年,西昌市高枧乡农技站对该模式作了详细调查,调查田块前作为水稻,地下水位较低,干湿分明,水源条件好,排灌方便的种植地。  相似文献   

8.
鲜食玉米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鲜食玉米营养特性和新型肥料的供肥特性,设计施用氮磷钾养分总量360 kg/hm2为适宜用量的中心项,并采用不同新型肥料(缓控释肥料和生物有机专用肥)一次性施用技术,与常规化肥进行比较,旨在探讨鲜食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鲜食玉米有机无机专用肥会显著地影响玉米产量的构成因子,提高其指标含量;使用鲜食玉米有机无机专用肥处理的玉米增产幅度最高,较对照增产36.12%,纯增收增加6 606.0元/hm2;玉米收获后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存在差异,施用有机无机专用肥和控释复合肥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常规化肥的处理;施用控释复合肥的土壤速效养分均高于施用有机无机专用肥。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29-30
鲜食玉米—蔬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示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个鲜食玉米品种,以绿色超人甜玉米的产量、产值和收入最高,花糯23号和黑糯34号较低。  相似文献   

10.
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大棚蚕豆-鲜食玉米-鲜食玉米”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大棚蚕豆、鲜食玉米栽培技术要点,为其他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早春鲜食糯玉米+夏玉米+秋延鲜食糯玉米"一年三收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早春鲜食糯玉米、夏玉米、秋延鲜食糯玉米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家顾问》2012,(3):16
由全国鲜食玉米联盟、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浙江省农科院东阳玉米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全国鲜食玉米大会将于2012年7月在浙江义乌举行。大会展洽鲜食玉米种子、鲜穗、保鲜穗、冷冻穗及子粒,甜玉米、笋玉米罐头,爆玉米,速冻保鲜蔬菜,菜用豆,鲜玉米加工产品与辅料,  相似文献   

13.
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一鲜食玉米一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形成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亩收入3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亩产马铃薯2000~2500kg,产值1200~1500元,嫩玉米3000穗,产值1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000kg,产值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理县自1987年建成成都市"秋淡"蔬菜三线基地后,已连作种植大白菜等十字花科叶菜类蔬菜20余年,加之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施用不科学,造成土壤地力退化,根肿病等病虫害无法控制。为此,自2008年起,我们引进了鲜食玉米新品种在我县的桃坪乡、蒲溪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因经济效益好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生产中的最佳施氮量尚未明确.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区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试验场,以鲜食玉米品种京科糯2000为试材,施氮量设0(不施,CK)、75、150、225、300和375 kg/hm2计6个处理,其中40%在玉米播种时施用(种肥同播)、60%在拔节期(8叶期)施用,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鲜食玉米收获鲜穗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区平原鲜食玉米的优化施氮量为178.2 kg/hm2,此时果穗产量为15652 kg/hm2.增加施氮量可以促进鲜食玉米地上部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秸秆吸收的氮素比例高于子粒吸收的氮素比例.鲜食玉米的氮素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优化施氮条件下鲜食玉米的氮肥利用率为15.6%~20.8%.应进一步优化氮肥管理措施,以提高鲜食玉米的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吸氮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研究了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以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氮素与等养分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的营养生长及商品效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70%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植株鲜重以及商品率等影响最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26%、8.16%、4.52%、5.60%和5.15%,尤其是一等率与对照相比增幅达到18.6%。鲜食玉米的吸氮量以及氮素效率以常规氮素最高,分别达到411.36 kg/hm2和34.11%,对玉米螟的防效达到100%。鲜食玉米收获后土壤氮素养分以控释氮肥为最高,控释氮肥表现出了一定的缓效性。  相似文献   

17.
鲜食玉米的品质评价及采收期品质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鲜食玉米是当今世界新开发的高档蔬菜品种之一。本文就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方法、影响鲜食玉米品质的因素、采收期对鲜食玉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行端""行边"边际效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春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及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地力中等以上、前茬为蔬菜田块种植春玉米,配方施肥应调氮、减磷、增钾,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在氮、磷、钾肥配施条件下,玉米100 kg籽粒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为4.473 kg,其中纯N为2.487 kg、P_2O_5为0.342 kg、K_2O为1.644 kg;氮肥利用率为31.36%,磷肥利用率为9.99%,钾肥利用率为41.59%,氮磷钾肥协同利用率为30.69%。此类田块种植春玉米肥料边际效应明显,配方施肥表现为向外输运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为-13.91%;不施肥表现为向外吸取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为13.64%;缺氮、磷表现为向外吸取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分别为10.61%、15.80%;缺钾表现为向外输运养分,行端(边)边际效应平均为-3.83%。  相似文献   

19.
果蔬型玉米(鲜食玉米)是国际上销量很大的一种专用玉米、包括普甜、加强甜、超甜、超甜糯等几个主要类型。果蔬型玉米是国际上主要的专用玉米类型之一,也是重要的蔬菜类型,目前  相似文献   

20.
黄健 《广西农学报》2007,22(6):57-59
鲜食型、甜糯玉米是以鲜食为主菜果兼用的特用玉米,其营养价值高,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保健功能。栽培上要做好适期播种、分期播种、隔离种植、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及时防治病虫鼠害、适时采收等。一般纯甜糯玉米每公顷产鲜穗10500~12000kg,高产田块可达15000kg,比种普通玉米每公顷增收12000~150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