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县某鸡场于2001年12月,突然有近2000羽雏鸡发病,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我县某鸡场有依莎褐蛋鸡约10000羽,其中育雏阶段4周龄鸡约2500羽,其他为已上笼蛋鸡。2001年12月中旬,该场近2000羽雏鸡突然发病,发病后第2天开始死亡,第3天死亡80多羽,几天内死亡近200羽。2临床症状病鸡表现精神高度萎靡,拉稀,部分鸡有自啄肛门现象,食欲下降,羽毛松乱,步态不稳,头下垂,嘴常插于羽毛内,呈怕冷衰弱状态。3剖检病变剖检病死鸡,见尸体脱水,肠粘膜与腺胃出血;肾脏苍白肿大,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也有个别呈萎缩状。4诊断…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某养鸡户的发病鸡进行调查诊断,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结果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性治疗和预防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1996年6月18日,我县湖滨乡高头岭村某专业户饲养的700羽30日龄的红波罗肉鸡发病,19日死亡23羽。19日傍晚经笔者检查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球虫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伯次该鸡群在3O日龄之前就有零星死亡现象,但发病数量少(隔几日死亡l-2羽),整群鸡吃食正常,未引起重视,当时除在饲料、饮水中添加一些抗生素外,没有按免疫程序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免疫。6月18日鸡群吃食减少,许多鸡反应迟顿,当天该专业户用灭败灵饮水治疗,但未控制住疫病。至19日几乎全群均已感染发病,发病率达95/以上,当天共死亡23羽,死亡率为3…  相似文献   

4.
1998年5月6日,我县岩前镇东峰村某专业户饲养的500羽25日龄的红波罗肉鸡开始发病,传染迅速,病程短,当天共死亡13羽。经调查鸡群发病情况,观察临诊症状及剖检死鸡病变,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禽霍乱,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鸡群在25日龄之前就有零星死亡,但发病数量少,一般是隔几日死亡1~2羽,而整群鸡吃食正常,认为属正常死亡而未引起重视,当时除在饲料中添加少量喹乙醇添加剂外,没有按免疫程序进行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预防免疫。5月6日早晨,该专业户发现鸡群吃食减少,许多鸡反应迟顿,拉灰白色、黄绿色稀粪,到下午已有80%以上的…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本病是一种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的幼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地一养鸡场于2010年7月28日突发本病,经现场观察、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死鸡剖检病理变化和微生物学检查等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笔者现将对其进行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1997年8月,郑州市某肉鸡场2000只18日龄肉鸡发生一种拉稀、消瘦,伴有呼吸道症状及死亡,剖检腺胃肿大如球状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临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诊断,初步诊断其病原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将本病暂定名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这批肉维分别在1日龄、10日龄和14日龄进行了鸡马立克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免疫接种,18日龄个别雏鸡开始发病死亡,以后逐日增多,20~25日龄形成死亡高峰,经强力霉素、新霉素加维生素C治疗后,死亡减少,至56日…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文就一例中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从其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症状、类症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临床病理图等进行叙述,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5日,我市某养鸡场饲养的2793只54日龄伊沙蛋鸡大批发病,到9月19日死亡763只,占鸡只总数的27.32%。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鸡败血霉形体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白细胞虫病是一种血泡子虫病,以鸡冠发白、下痢、发热为主要临沙特征,常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笔者在门诊上遇到一起雏鸡爆发性病例,经临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沙氏白细胞虫病,经及时治疗,很快控制了疫情。一、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1999年8月中旬,我县某养鸡专业户饲养的8用羽三黄雏鸡,已作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种疫苗免疫接种。该群鸡32日龄时开始发病,曾用禽炎康、速效救禽片。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9天内发病497只,发病率为621%,死亡254只,病死率为sl.l%。病鸡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八例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的观察,临诊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收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诊断,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和RT-PCR实验,其中六例为误诊,两例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1.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某户饲养90日龄青年鸡1500只,该鸡群按常规饲养管理并进行接种免疫。平时鸡群仅有个别鸡只咳嗽,小部分鸡粪便稍稀,大群无明显异常。2009年5月11日下午,业主发现有3只鸡伏卧、发呆,经药物治疗后很快死亡。后经剖检后诊断为法氏囊病,于是紧急注射普莱柯生产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精制高免蛋黄抗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八例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的观察,临诊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收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诊断,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和RT-PCR实验,其中六例为误诊,两例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3.
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病因、流行病学、防治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对2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通过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变化与免疫学方法进行确诊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加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与防治、提高雏鸡成活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东海县八例疑似鸡传染性法氏囊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进行的观察,临诊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收集病料送实验室进行诊断,通过琼脂凝胶沉淀实验和RT-PCR实验,其中六例为误诊,两例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5.
普遍认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易引起鸡只的继发感染,但继发球虫感染尚未见报道。1991年8月中旬,本地区一养鸡户,用全价配合饲料平面饲养3750羽43日龄商品肉鸡,9日龄新城疫 L 系苗滴鼻首免,突然发生以法氏囊肿大、胶冻样渗出、出血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91%,死亡率为13%。病情缓解,死亡停止3天后,死亡率又急剧回升(?)57%。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病继发鸡球虫病。现报道如下:一、原发性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断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发病突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废绝,羽毛逆立无光,行走步态不稳,排白色水样便。发病第四天达死亡高峰,第七天死亡停止,呈一过性。剖检病死鸡见胸肌、大腿内侧肌呈条状斑状出血。法氏囊肿大1—2倍,呈土黄色、红色、甚至紫红色,并附有黄色或暗红色渗出物,切开囊腔粘膜皱褶有出血点,囊腔中积有黄色、暗红色胶冻样物。肾肿大,有出血点。2.实验室检查①心血、肝、脾、法氏囊组织触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阴性。②病鸡翅下  相似文献   

16.
<正> 2003年6月15日,迁西县某个体养鸡户的鸡只大群发病,笔者一行两人前去就诊,经详细了解病情、观察鸡群状况和临床剖检,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现报道如下:一、发病情况该户平养公鸡2300羽。已饲养120天,但体重不到1千克,比标准体重相差1倍多。曾到临近某县禽病医疗单位就诊,诊断为感冒,并购买了大量药品,用后鸡群不见好转,死亡逐渐增多。现鸡群发病率已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7.
某养殖户饲养的1 800羽七彩山鸡发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并发鸡新城疫,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得到确诊。采取接种抗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二联卵黄抗体,并用含黄芪多糖的头孢菌素配合治疗,经15天,仅100只痊愈,其余死亡。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偶有非典型传染性法氏囊病变出现,严重威胁着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现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以及预防治疗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鸡球虫病和传染性法氏囊病均为引起雏鸡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疾病,在雏鸡阶段极易并发感染.通过临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快速诊断,及时用药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用传染性法氏囊病强毒经滴鼻,点眼和口服对90日龄的青年鸡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感染鸡无任何异常表现,但剖检可见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变。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查为阳性,说明试验鸡呈亚临床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