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洪农场是一个大型国有橡胶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全场橡胶林地1.16万hm2,年产干胶2万余t。橡胶林地分布于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坝缘(北纬21°46'~22°12')海拔高(560~950m)、坡度大(多为20°~30°)的丘陵山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橡胶白粉病在西双版纳植胶区频繁发生严重和特重流行,造成橡胶生产的重大损失。我们立足于农场体制和林地现状,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切合大型橡胶农场实际的橡胶白粉病综合管理技术,经1998~2002年5年的应用验证(其中1998年、1999年、2001年是白粉病特重流行年,2002年是白粉…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垦区从1957年引进国内外优良无性系进行适应性的研究,于1962年开始先后推广了RRIM600、GT1、PB86和PR107四个品系作大面积生产种植。20多年来表明,这些品系在我省各垦区不仅能够生长、产胶,而且能正常开花结实,丰产种子、完成世代交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它们的抗逆性考验证实RRIM600、PB86和PR107三个品系在一类型区的优良环境速生高产,GT1在二、三类型区生长茁壮,抗性好,产量也较高。这些优良品系的推广使植胶区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云南植胶区是纬度偏北,海拔高,热量较少的地区。目前种植橡胶树的地区主要位于云南高原南部北纬21°09'~24°59'东经97°30'~105°08'之间,包括文山、红河、西双版纳、临沧、德宏、思茅六个地区(州)的热带、亚热带的低山丘陵和盆地。文山和红河植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大规模植胶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大批胶树已进入衰老期,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低产实生树。海南岛迫切需要更新的胶树约有100万亩,云南约有40万亩,为此,省农垦总局在“云南农垦橡胶热作科技总结(1951—1983)”中提出:“橡胶热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现有橡胶86.5万亩中,现已投产的33万亩大部分在1990年以后要逐步更  相似文献   

4.
<正>全省农垦系统橡胶林地整顿现场会,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在景洪召开。 橡胶林地整顿应以中央农垦部颁布的“橡胶栽培技术规程”和云南省农垦总局制定的“实施细则”为依据。离开了“规程”和“细则”,林地整顿就失去方向和目标。 云南垦区植胶28年来,为四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11月已向国家提供了17,976吨干胶。云南垦区植胶100万亩,(不包括民营胶园),橡胶树生长较快,产量较  相似文献   

5.
云南垦区橡胶树大面积高产的气候学基础王利溥(西南林学院·昆明·650224)云南植胶区1994年橡胶创大面积平均单位产量每公顷1549.95千克的世界先进水平。若扣除云南植胶区生态条件的次适宜区、基本适宜区的开割面积和产量,则1994年云南垦区适宜区...  相似文献   

6.
<正> 云南植胶区地处:北纬21°09′—25°51′,东径97°30′—105°28′,包括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红河、文山、思茅等六个专区(州)。橡胶树主要种植在西双版纳、红河两区。因为这两区具有热量高、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静风等适宜胶树生长的优良环境条件。云南植胶区是我国引种巴西橡胶树最早的地方。目前已植胶70多万亩,占全国总植  相似文献   

7.
<正> 云南南部哀牢山山脉以西的丘陵山地,在冬期有一种特有的气候资源,这就是山地逆温。山地逆温在一些地方虽然在一年四季中均有可能出现,但以冬期出现强度大、频率高,与橡胶树遭受低温寒害的季节相匹配,形成了有利于橡胶树越冬的避寒环境,并可适当弥补冬季热量的不足,形成我省植胶的重要气候资源。 冬期热量不足,特别是低温寒害是我国植胶垦区的主要限制因子。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这样说,为什么云南南部哀牢山山脉以西的地区成为我国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植胶区(这里生产性植胶海拔界限已达到1000米,试种胶树海拔已达1400米),其原因就是山地逆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正> 云南垦区自50年代开始大面积植胶以来,现已建成农垦胶园100余万亩,年产干胶C万余吨,成为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目前,早期种植的低产实生树和部份风、寒、病残胶园面临着更新。如何因地制宜地推广配置橡胶良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现有橡胶良种的生长表现、产量水平,结合云南的自然条件提出几点看法,供作商讨。  相似文献   

9.
遮放农场橡胶、茶叶、咖啡间作模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宏州潞西市遮放农场地处北纬24°13′~24°31′,东经98°08′~98°33′,年均温20.5℃,属三类型植胶区。为改变因寒害频繁,胶园经济效益低的状态,该场于1979年开始布置试验,探索橡胶+茶叶、橡胶+咖啡、橡胶+茶叶+咖啡等三种间作模式及其实际效果。经过20多年生产实践,已体现出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三类型植胶区橡胶栽培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我们于2001年11月底对该场三个间作园的胶树存活率、生长量、烂脚以及园地作物产量、产值情况进行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整理报道如下:1 间作园基本情况橡胶+茶叶、橡胶+咖啡、橡胶+茶叶…  相似文献   

10.
陕南油桐栽培历史和经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油料树种之一。桐油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渔业、国防、文教、卫生、交通、运输等方面,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我省陕南秦巴山区生产油桐的历史悠久,栽培面积较大,是全国重要产区之一。一、陕南秦巴山区的自然条件陕南秦巴山区位于东径105°20′~111°,北纬31°15′~34°20′。总面积11400万亩,其中农耕地1150万亩,林地3300万亩,海拔1000米以下的荒山5000多万亩。以东西流向的汉江为界,汉江以南属巴山山区,汉江以  相似文献   

11.
云南橡胶增产去年云南国有农场和地方民营橡胶总产量达到12.5万吨,比前年增产1.2万吨。作为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云南,已在滇南地区定植胶林2ll万亩,去年投入割胶的面积达到123万亩。据有关部门分析,今后随着开割面积的逐年增加,云南天然橡胶的...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外优良无性系GT1自六十年代末在德宏垦区生产上推广种植以来,历经1973/74、1975/76年冬大寒害的考验,被公认为是抗烂高产、耐辐射低温能力强的优良品系,现已占垦区植胶面积的四分之一。今后随着林地更新,将逐步取代其他品系而成为本垦区的当家品种。本区由于纬度北(N24°—25°)、海拔高(植胶地750—1,000米)、热量不足(年均温19—20℃)、冬期辐射低温出现频繁,大部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教导我们:“生命是整个自然界的结果”因此,要在云南垦区种植橡胶树就得研究和了解云南垦区的自然条件。通过二十四年的植胶生产实践证明,云南垦区发展橡胶生产存在着低温寒害问题。一、云南垦区低温寒害是发展 橡胶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 二十四年生产实践证明,云南垦区橡胶树低温寒害普遍而又严重,问题复杂而又特殊。下面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初步认识: 低温寒害的普遍性 云南垦区植胶以来,没有一个分场甚至没有一个生产队橡胶树不遭受寒害的。据73/74年冬普查,各种不同树龄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66.4—79.5%,苗圃苗木为77.9%,据75/76年冬普查,各种不同树龄的胶树受害普遍率为52.1—78.2%,苗圃苗木为72.5—79.1%。橡胶树寒害在云南垦区具有普遍性,只是地区与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受害有轻有重,程度有所差异罢了。  相似文献   

14.
<正> 德宏垦区纬度偏北(N24°01′—24°43′),年平均温度较低(19—20°C),属二、三类型植胶区。如何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本区特点的抗寒高产品系作种植材料,是当前橡胶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经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本区60年代引进推广的“四大品系”以GT1无性系抗辐射型寒害的能力较强,割  相似文献   

15.
<正> 勐撒农场的植胶分场(23°45′N,99°31′E)属哀牢以西辐射型降温地区。植胶林地位于南汀河谷大阴坡面的小阳坡,从河谷600—1200米,都大面积生产性种植了橡胶。这是一个高海拔避寒环境植胶区。一、气候条件该区属中山深切割类型,山高坡陡,箐深,高差悬殊。西北有老别山,峰顶2978米,南汀河谷不到600米,场部海拔920米。年均温19.9℃,最热月均温23.6℃,最冷月均温13.4℃,≥10℃积  相似文献   

16.
<正> 一 河口垦区(含:南溪,蚂蝗堡,河口,坝洒等农场及红河州热作所)是云南最早的植胶垦区之一,1956年大规模生产性种植橡胶以来,为云南的橡胶发展不仅起到尖兵作用,并在良种引进,速生丰产栽培,割胶技术、加工及胶园更新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 云南植胶垦区地处云南高原南部,以山地为主要植胶基地。北部地势较高可达3,000米以上,东部河口最低仅78米。大致以元江河谷为界,可分为东、西两部份:西部是横断山系南端,东部为滇东南岩溶山原的南部。 区内山间盆地可分为低、中、高三种类型。低盆地是发展橡胶等热带作物的主要基地,以处于澜沧江、大盈江、藤条  相似文献   

18.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原产美国东部,二十世纪初引入我省,目前在我省,从北纬38°41′的旅顺口至42°42′的西丰,从东经119°19′的凌源至124°42′的宽甸的区域内均有栽培,面积达300多万亩,是我省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刺槐木材坚韧,纹理细致,弹性好,每平方米抗压力630公斤,耐水湿,抗腐朽,适用于矿柱、电线杆、地板、滑雪板、农具和造船等用材。刺槐在年平均气温7°~14℃,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地下水位一米以下,土壤含盐量小于0.26%的地区生长为好。刺槐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生长好坏与土壤养分关系极大。如兴城县首山有一片13  相似文献   

19.
云南垦区植胶生产中种植材料通常使用二年生芽接桩定植。但其苗圃占用土地面积大,苗木培育时间长不适应橡胶生产大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苗圃用地和缩短橡胶非生产期,我所从1971年至1977年陆续开展了不同种植材料的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 “七·五”期间,云南垦区的柑桔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已成为部份农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柑桔生产水平,现将垦区柑桔生产情况和今后发展的意见汇报如下: 一、柑桔生产现状 1984年全垦区柑桔种植面积为4919亩,1990年发展到了11364亩,增长了1.3倍。柑桔产量1984年为283吨,1990年达1697.93吨,总产值达237.71万元(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