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东与临河区接壤,两傍乌兰布和沙漠,全旗辖9个镇、138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265万亩,是典型的农业旗县,森林覆盖率达24%。随着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三北”四期等一系列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实施,以及五大出口、四环绿化、集镇通道绿化工程的全面展开,杭锦后旗不断加大造林投入,造林面积不断增加,同时,林业有害生物也有扩大蔓延之势。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2008,(5):15-15
临河区位于内蒙古西部的河套平原,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倚阴山与乌拉特中旗、后旗交界,东西分别与五原县和杭锦后旗为邻。总土地面积232900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7718公顷,疏林地面积138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482公顷,未成林地面积10240公顷,苗圃地面积240公顷,宜林地面积6674.5公顷。森林覆盖率10.33%,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44119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巴盟河套灌区地处黄河上中游的河套平原。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东接土默川平原,西靠乌兰布和沙漠,总土地面积1620万亩。灌区引黄自流灌溉便利,是国家、自治区重要的粮、油、糖生产基地,也是巴盟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灌区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统计,灌区现有林地面积已达到23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5%,已基本实现农田林网化,杭锦后旗和临河市已实现平原绿化。但是,河套灌区林业生态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4.
乌兰布和沙漠是全国八大沙漠之一,总面积1500万亩。其中巴彦淖尔市境内面积506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06°9′-107°10′,北纬40°9′-40°,55′之间,西北依阴山,东北连河套平原,东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西南与阿拉善盟毗邻。沙区面积的84.4%分布在磴口境内,其余在杭锦后旗境内。  相似文献   

5.
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西傍乌兰布和沙漠,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项目的重点建设区,属于重度沙化退化及生态脆弱地区。全旗土地面积265万亩,其中可耕地131万亩,乌兰布和沙漠48万亩,沙漠化总面积达70万亩。  相似文献   

6.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腹地,北依阴山、南邻黄河、西与乌兰布和沙漠接壤、东接临河区。全旗国土面积达17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400多平方公里,下设8个镇、105个村、1200多个组,总人口31万;现有耕地150多万亩,属纯农业区。近年来,随着国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和杭锦后旗"四环"绿化、新农村生态示范引领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加之2001年开始实施的禁牧政策,全旗林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以南、黄河以北,总面积1721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17.4%。该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半荒漠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变的气候条件,造成这一地区冬季严寒少雪,夏季高温干热,昼夜温差大,加之蒸发量大,降雨较少,地下水的运动属于垂直入渗蒸发型,每升灌溉水中含盐量约为0.5克,这些因素决定了河套灌区盐碱化程度较严重,灌淤土、盐土、风沙土相间分布。套区林业用地面积455万亩,森林覆盖率12.84%,  相似文献   

8.
长垣县地处豫东北黄河故道区,全县总土地面积1051平方公里,县东部1/3的土地是黄河滩地,中部有黄河决口冲积形成的泛风沙地31万亩。长垣的地理条件对林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优势。如何搞好我县林业建设,局党组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分析,依据客观实际,提出了东抓杨树中治沙,西部林网果开花的林业发展格  相似文献   

9.
杭锦后旗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腹地,南临黄河,北靠阴山。东与临河区毗临,西与乌兰布和沙漠接壤,面积约1767平方公里,旗政府陕坝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外古镇。近年来,杭锦后旗按照“畅口、拓城、秀内、提质”的总体思路,全力打造自治区西部一流的县城和最适宜人居住的城镇。  相似文献   

10.
那坡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住有壮、汉、瑶、苗、彝五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79974人,总面积334.6万亩,人均占有19.5亩,其中耕地21.39万亩,人均1.29亩;林业用地186.48万亩,人均11亩。现有森林面积799427亩(1982年),覆盖率23.8%。全县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8.7℃,年均雨量1421.8毫米,自然条件优越,极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相似文献   

11.
磴口县东依黄河,北靠阴山,西邻乌兰布和沙漠,总土地面积625万亩,下辖3镇、1苏木、1办事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黄河过境52公里,著名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就坐落在磴口县。  相似文献   

12.
被自治区列为“七五”期间平原绿化重点达标旗县之一的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近几年林业生产持续增长,人工林面积已达40多万亩,林网化程度为90%,村屯绿化率达30.7%,森林覆盖率上升为16.2%,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1991年经自治区验收,这个旗达到了平原绿化部标准。现就平原绿化达标后,如何进一步挖掘林业生产潜力,巩固平原绿化成果,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巨大效益谈一点个人看法。一、大力造林、加强管护 1991年,我们对杭锦后旗进行了森林资  相似文献   

13.
和林格尔县位于呼和浩特市市区南50公里处,地处黄河中游,属阴山山系蛮汉山支脉,全县辖7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50个行政村,总人口18.8万人,总土地面积515.5万亩,丘陵山区占总面积的78%。重要的生态区位、距首府较近的地理位置以及山丘区居多的地形  相似文献   

14.
杭锦后旗地处美丽富饶的河套平原,全旗30万人口,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其中农业人口22万,辖8个镇、107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700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和“四环”绿化、新农村生态示范引领村绿化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加之2001年开始全面禁牧,植被迅速恢复,全旗林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全旗有林地面积15.4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1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2.91%,林业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5.
巴盟从1986年开始实行工程造林管理后,林业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杭锦后旗已达到全国平原绿化标准;临河市、磴口县已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林网控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青少年黄河防护林、乌兰布和东缘防沙林带更新改造工程也加快建设速度,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在平原绿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杭锦后旗承担了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天然林保护工程也正式立项实施,为全旗的平原绿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平原绿化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全旗现有森林面积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5.1%,林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笔者对福建省油菜生产情况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现将情况及看法概括如下。 一、福建南油茶生产的现状与经济效果分析 福建省位于祖国东南部,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面积18,225万亩,其中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5%,人均林业用地5.3亩。全省地处亚热带,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年平均气温17~21℃,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无霜期长达24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mm。这就为发展油茶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据统计全省有油茶林面积423.2万  相似文献   

18.
强化工程建设管理,保障林业投资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关县地处晋西北黄河中上游地区,境内山多坡广,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风沙危害严重、气候干旱严重。全县土地总面积16.85万hm2,有81%的土地不同程度地受到风蚀、水蚀的危害,土壤年侵蚀模数1.25万t·km-2。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5~8℃,无霜期110~140d。林业生  相似文献   

19.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杭锦后旗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了绿色的跨越。让我们跟随林业建设者的足迹前行。看吧,黄河沿岸、道路两旁、干渠两侧绿树成行;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一条宽100米、长46.8公里的阻沙林带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登高向外远望,昔日被流沙侵蚀的土地,已被一望无垠厚厚的“绿毯”覆盖……杭锦后旗林业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战胜肆虐的“黄龙”而骄傲,为造就纵横交错的“绿色长城”而自豪。林业建设实现四个跨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杭锦后旗林业建设从此开始了20多…  相似文献   

20.
1宁国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林业用地面积285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近80%,森林覆盖率74.3%,为安徽省重点山区县市。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与产业建设并重,以林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以引导培育区域化的主导产业为中心,初步形成了竹林、经济林和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木竹生产加工和经济林产品加工等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产业逐渐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