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他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浇灌庐山的一草一木;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呵护庐山的飞禽走兽;他,用自己的身躯为庐山野生动植物资源担负起“守护神”的重任。无论是在海拔1474米的庐山之巅汉阳峰.还是在长江之滨的庐山脚下,夏顶烈日、冬冒寒雪,他用双脚丈量着庐山的山山水水……这说的是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罗盛金。正是在他的辛勤付出和带领下,庐山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区前的40%发展到如今的83.1%。如今的庐山群山叠翠、生机盎然.苍松翠柏、竹林绿海,有了“生态名山”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奇秀庐山     
庐山,峰峦叠嶂,丛林莽莽,风景奇佳,古迹众多。有千年双桂,黄龙寺三宝树,陶渊明故里——东皋、西畴,王羲之墨地,三叠泉,五老峰,东林寺,岳母墓,南唐李王景读书台等。千百年来,庐山一直是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中国古代文化的沃土庐山的岚影波光深深地哺育着中华古代文化,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比比皆是。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周敦颐的《爱莲说》,苏东坡的《慧崇春江晚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等。特别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诗,正是在这空谷深幽,林木掩映,炊烟袅袅,阡陌交错,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田园风光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这一切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给人以灵感,人又生动地表现了自然。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和环境下,开创了我国古代隐逸文学的先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在枫叶荻花萧瑟的深秋,送客到庐山下的浔阳江头,忽闻琵琶女倾诉自己不幸的琵琶声,有感“同是天涯沦落人”,遂作长诗《琵琶行》抒发出自己内心的抑郁。这更是我国古体诗中千古传诵的佳作。宋代理学家朱熹任南康知军时,复兴白鹿洞书院,使之成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不仅使理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且促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兴盛。...  相似文献   

3.
庐山     
庐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中游南岸、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大山、大河、大湖浑然一体,使庐山富有独特的风貌。庐山风景区面积 302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 500平方千米。庐山有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   庐山还是中国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白鹿洞书院创建于公元 940年,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准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庐山的东林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园林,庐山也是我国南方的…  相似文献   

4.
1959年夏季一个上午,庐山京剧团的几位姑娘嘻嘻哈哈地经庐山剧院门口,发现排队买票的一中年男子挺面熟,哦,原来是总理的秘书。姑娘们问:不是给总理、邓大姐和你们发了票吗?秘书笑笑说,总理和邓大姐把票都送给了服务员,他们看戏看电影从来就是自己掏钱。姑娘们又说:那我们帮你到里面去买。秘书连忙摆手说:这不好,不好!大家都在排队嘛。姑娘们边议论:总理这人真是没话说,连秘书都这么老实,守规矩。庐山人民是幸运的,周总理1937年两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解放后又三上庐山参加中央会议.庐山人民能从切身体会中感知总理的伟大。…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07,(2):39-39
仙人洞,位于我国江西省九江附近的庐山之颠,是庐山最著名的景点。说起仙人洞,不能不说庐山。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滨。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整个庐山山长约25公里,宽约20公里,最高峰汉  相似文献   

6.
庐山雾淞     
冬季来庐山旅游,倘若能遇上有云雾的天气,就能亲眼目睹庐山雾凇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了。云雾是庐山的一大特色,这与它独特地理环境有关。庐山巍峨耸立于鄱阳湖平原上,北面是长江。庐山接受着四面八方来的湿润空气,空气湿度大,云雾也就成为庐山的特色。冬季,庐山的雾凇正是由于这里的地理独特,山上的雾气大,形成时水份较少,温度极低才形成。雾凇俗称冰挂,在北方常见,是北  相似文献   

7.
庐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当前庐山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现状入手,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一些对策,为促使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保护与发展取得双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庐山地区特点出发,对建立"庐山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分析森林防火辅助决策系统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系统的原则构成与运行逻辑的关系,本文还对具体数据参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庐山雾淞     
<正>冬季来庐山旅游,倘若能遇上有云雾的天气,就能亲眼目睹庐山雾凇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了。云雾是庐山的一大特色,这与它独特地理环境有关。庐山巍峨耸立于鄱阳湖平原上,北面是长江。庐山接受着四面八方来的湿润空气,空气湿度大,云雾也就成为庐山的特色。冬季,庐山的雾凇正是由于这里的地理独特,山上的雾气大,形成时水份较少,温度极低才形成。雾凇俗称冰挂,在北方常见,是北  相似文献   

10.
<正>庐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之精华,多聚于南麓一线,这山南之地,即为江西庐山山南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分布着晋代诗人陶渊明故里和桃源胜境,风光秀丽的秀峰景区和闻名古今的千年古桥观音桥。庐山,以其历史悠久的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旅游中独为江南之绝,而庐山自然与人文景观之精华,又多聚于南麓一线,这山南之地,即为江西庐山山南  相似文献   

11.
庐山之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庐山的印象,最初来自于中学课本中“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来自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神秘;再后来,上世纪风靡大江南北的电影《庐山恋》中若隐若现的云山雾霭、曲径通幽的林阴小道、久负盛名的东林古寺、曼妙婀娜的如琴西湖,更是让我向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数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庐山无比丰厚的内涵,使它不仅风光秀丽,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也使得我对“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庐山充满了美好的懂憬,期待有一天能和庐山有个“亲密接触”,切身感受一下那向往已久、美轮美奂、令人陶醉的立体天然山水画。  相似文献   

12.
庐山雾凇     
冬季来庐山旅游,倘若能遇上有云雾的天气,就能亲眼目睹庐山雾凇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了.云雾是庐山的一大特色,这与它独特地理环境有关.庐山巍峨耸立于鄱阳湖平原上,北面是长江.庐山接受着四面八方来的湿润空气,空气湿度大,云雾也就成为庐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庐山石耳     
早就听说庐山山珍有三石:石鸡、石鱼和石耳。石鸡、石鱼可以在山涧溪水中找寻到,或在山里人摆设的山货摊点上购得,惟独石耳最难得,因为它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莽莽五百里庐山,只有在偏东南的光滑崖壁上阴湿的石缝中才长有石耳。“石耳敷生庐岳巅,阁黎自采入云天。苍龙锐甲层层薄,玉女裁消片片玄”写的就是庐山石耳的奇特。  相似文献   

14.
二月庐山     
癸未年二月初一日,我们到庐山。庐山的名声实在太大了。它的云雾、它的山色、它的泉石、它的幽林、它的花草,千姿百态,动人情愫,再加上它沾染了陶潜、李白、白居易、朱熹……一大串文化名人的韵致,汇聚了国共两党政治舞台上壮观风云,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使它位列人类自然、文化两大遗产仙班,吸引了无数游人。特别是它以夏季的凉爽来包容人们无尽的向往和热情,那时岭前坡后摩肩接踵,人满为患,别呈一道风景。冬末春初上庐山,算不得奇想,也可说是别出心裁。同行的江西吴君这样评价我们此次庐山之行。他说,连我也是多年的第一次。我们到庐山上…  相似文献   

15.
庐山的雪不是用“白”和“美”之类的字眼就能表现出来的.庐山的雪不是单纯的雪,而是由雾凇、雨凇所组成的雪凇综合体.地上铺着薄薄的一层,像白色粉粒织成的纱巾,就那样轻轻地飘在路上;朝北的背阴处,雪变得厚了,踩上一脚,随着“嘎吱”一声脆响,便出现一个深深的脚窝;那北风口水泥台上的雪,则冻结成冰块,如果用手去挖,竟纹丝不动.  相似文献   

16.
在庐山种子植物区系中有24个特有属,对庐山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特有属的地理分布、起源进行了分析,并分析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结果显示:庐山特有属区系组成较丰富,起源古老,在地理分布上与华东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九江市林业局和庐山自然保护区日前颁布《关于严禁采挖野生植物的通告》,对庐山的野生植物加强了法治保护。 前不久,一些不法分子闯入庐山中心风景区  相似文献   

18.
庐山情结     
庐山情结洪洋大凡只要有机会,我总是会兴高采烈地去登庐山,不仅夏天炎热的日子想去,春天也想去,秋天也想去,冬天也想去。世上最富有诱惑力的是什么?答案自然是因人而异。我的答案景:蓊蓊郁郁的森林!庐山最美的是什么:酷署中清凉的气候,住人置身其中,恍若人间天...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庐山风景明胜区"三宝树"景区三宝树之古柳杉已有800余年树龄,因树龄过高、立地条件光照不足、土壤密实度过高、通透性差、根部营养不足、病虫害和寄生植物危害、野生动物危害、人为因素影响等主要原因。已呈现严重衰弱现象。经对"三宝树"之古柳杉衰弱现象进行全面的调研、堪察、讨论、分析,提出了庐山"三宝树"之古柳杉复壮保护决策。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阐述生态系统管理概念、内涵及其在森林资源保护中运用的基础上,以江西省庐山自然保护区200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庐山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论述,分析庐山森林资源结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视角,结合有效保护庐山世界文化景观入手,对庐山森林资源的保护提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和增强公众参与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