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葡萄是吐鲁番地区独具特色的优势资源。综述了吐鲁番地区的无核白葡萄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标准化生产、产业链深化等,提出了吐鲁番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吐鲁番无核白葡萄产业科学、健康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是我国栽培葡萄最古老、面积最大的优质葡萄产区之一。优越的自然、生态和资源条件,使其鲜果及加工品(葡萄干)以高品质驰名中外,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世界性水资源日趋短缺,节水灌溉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传统的地面灌逐渐被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所代替,吐鲁番盆地处于干旱内陆荒漠气候区,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在葡萄灌溉方面仍沿用着地面沟灌、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灌溉用水浪费十分严重。研究吐鲁番地极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体系,将对西部干旱区发展高效节水葡萄种植业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乌海市葡萄产业发展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乌海市是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但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和制约着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对其现状再认识,对于阻碍葡萄产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再思考,从而促进葡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垦科技》2014,(8):45-45
2014年7月26日,吐鲁番在三堡乡举办“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发布暨开园仪式,来自各地的朋友们相聚在葡萄园边,品尝吐鲁番的甜美,体验吐鲁番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黄化病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吐鲁番主栽品种无核白和无核白鸡心为试材,通过对不同黄化程度葡萄的叶片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及果实产量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黄化对葡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危害。随着葡萄黄化程度的加剧,两种葡萄植株的单叶重、叶长、叶宽及单叶厚等逐渐减小,且黄化株生长量较正常株明显下降。黄化植株葡萄的产量较低,两种葡萄正常园产量分别是黄化园产量的2.47倍和2.51倍,果粒大小和可溶性固形物也显著低于正常植株。采用不同方法提取叶绿素含量比较得出,利用丙酮研磨法提取两种葡萄叶绿素含量的效率均优于乙醇浸泡法。[结论]黄化病造成葡萄叶片光合代谢失调,植株生长迟缓,严重威胁着吐鲁番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黄化病的发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现在葡萄生产上比较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连片的葡萄大棚蔚为壮观,葡萄架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果实,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着打理枝叶……近日,有"中国南方吐鲁番"之称的广西兴安县15万亩葡萄丰收在望。"再过一个来月,这些葡萄就能上市了。"在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溶江镇莲塘村葡萄种植基地的果园里,70岁的庄作人和老伴一边小心翼翼地给葡萄套袋,一边和笔者聊天,"套了袋可以防虫,就不用打农药了,葡萄无‘农残’,果  相似文献   

7.
鲜食葡萄始终占主导地位是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长期以来,我国鲜食葡萄贮运保鲜业一直比较滞后,基本是季产季销,地产地销.因此,我国鲜食葡萄集中产区经常出现采后"运不出、贮不进、销不掉"的被动局面,阻碍了鲜食葡萄产业在适宜栽植区的快速发展.一些非适宜产区为了填补当地鲜食葡萄市场空白,也在积极发展鲜食葡萄生产,其结果必然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不利于我国鲜食葡萄的区域化种植和商品化生产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第五师拥有大规模发展葡萄产业的资源优势,近十几年来红提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本文总结了第五师葡萄产业发展的优势,认真分析了红提葡萄生产、加工和销售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为第五师葡萄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兵团北疆鲜食葡萄品种多样化发展、栽培管理模式、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科技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兵团北疆葡萄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性的提出了兵团北疆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促进兵团北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葡萄产业是兵团222团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之一,而葡萄酿酒产业则是222团葡萄产业中最具发展优势和前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酿酒葡萄的成本效益分析,日趋成为促进葡萄酿酒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需要,不仅为222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极大地改善了这里的生态环境。研究表明,222团适宜发展酿酒葡萄产业,但为了更好地提高酿酒葡萄的产量和效益,则需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成本,加速农业科技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葡萄是新疆吐鲁番市传统产业,特色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吐鲁番葡萄的优良品质。引入一种新型的电霸鲜技术,对其促进温室葡萄生长发育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认为,采用这种新技术对枝条生长较为微弱、对穗重较为微弱、对花期和着色率有一定影响,为温室葡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安全高效的栽培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笔者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该院植保所葡萄病虫害防治课题组起草的"葡萄缺节瘿螨防治技术规程"和"葡萄种条病毒检测方法"两项地方标准进行了审定。据介绍,近年来,该院植保所葡萄课题组通过承担"国家现代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贺兰山东麓  相似文献   

13.
正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设施葡萄产业经历20多年的稳步发展,现已成为建平县的特色产业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建平县设施农业协会把设施葡萄作为重点产业精心培育,抓技术、抓市场,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和管理水平,实现产业提质增效,取得丰硕成果。葡萄产业健康发展实现产销两旺建平县设施葡萄产业近几年发展很快,已遍布全县20多个乡镇场街,80多个种植小区,栽培规模达到2158栋,综合占地面积6000多亩。形成了11个重点产业区,主要有:富山玫瑰香葡萄产区;  相似文献   

14.
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与产业技术提升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也是我国葡萄保鲜产品最大生产销售区,但是新疆葡萄贮运保鲜现状不容乐观,产业系统保鲜技术也亟待提升。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主栽品种葡萄的采收期及主要贮运特征,指出新疆葡萄贮藏及运输保鲜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新疆鲜食葡萄贮运保鲜产业技术提升途径,为我国新疆葡萄贮运保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拜城县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拜城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具体方案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辽宁省北宁市鲜食葡萄基地建设、贮藏保鲜产业与技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为我国鲜食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葡萄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并带动地方经济的规模性发展已近20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增强,葡萄产业也已逐渐由高产量过渡到高质量。但受产区气候条件的影响及农民栽植技术提高的局限性,葡萄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部分产区的葡萄产业发展形成一种怪圈,如辽宁葡萄产区年产量出现一小年、二中年、三大年态势;而经济效益则出现小年平本、中年微利、大年赔本的局面;葡萄质量表现为小年质量最好、中年质量较好、大年质量较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农垦科技》2011,(5):21-21
9月6~8日,"2011年中国葡萄产业科技年会"在农六师五家渠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园艺学会与葡萄酒分会主办、农六师五家渠市承办,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和来自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葡萄最佳留叶量,以8年生吐鲁番红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留叶量对葡萄果实膨大、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果枝上按照每穗果实留叶量分别为15,17,19片时果穗质量与果粒均较小,果实呈现鲜红色或深红色,着色叶不均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分别为13.7%,13.8%和15.4%;与留叶量23片相比,25片和27片的可溶性固形含量较低,固酸比分别22.32,22.67和28.37,果实品质较差;保留叶23片时,果穗与果粒明显增大,果实深红色、均匀,果实成熟提前5~10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6.3%,固酸比为36.66,果实的品质好。由此可见,随着结果枝条留叶量的增高,吐鲁番红葡萄果实品质逐渐提高,成熟期提前5~10 d,当留叶量到达23片时,各项指标不再上升,果实性状最佳,说明留叶量23片是吐鲁番红葡萄结果枝的最佳留叶量。  相似文献   

20.
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仲夏紫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早熟鲜食葡萄生产,是黄河故道地区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应用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品种,是发展早熟鲜食葡萄生产的关键措施,本文介绍了极早熟大粒鲜食葡萄仲夏紫的主要性状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