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田收益的命脉所在,水利是生态环境发展的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持。所以发展农村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提高农村水利保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以下文章阐述了当前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措施,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等。因此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十分重要。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业增产都离不开农田的水利建设。农田水利的有效建设为农业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基础。使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得以更好的发展。1整合资源来制定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3.
董莉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86-286
水利建设资金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用于小型农田水利、江河堤防、水资源工程建设建设、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专项资金。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安排的水利基本建设支出、水利事业费是水利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水利基本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实际工作中如何加强水利建设资金管理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灌溉与排水是农业生产服务的基础,利用各项水利建设的有效措施,改造对农田不利的情况,合理充分的运用各种水资源完成对农田水利的建设,保证农业生产丰收的基础。1.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相对而言,我国水资源十分缺乏,总量明显不足,分布不均,区域性、季节性缺水极为严重,人口与水资源呈现严重不平衡,而且  相似文献   

5.
2010年我国粮食实现连续第七年增产,但是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改变,全国54%的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条件。农田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粮食稳定生产的基础仍不牢固。今年的"一号文件",第一次全面深刻阐述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第一次鲜明提出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明确政府主导方针外,文件要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鼓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支持水利建设中积极开展长期政策性贷款业务,增加农田水利的投入,这些措施为湖南省农田水利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孙金玲 《农业考古》2013,(1):124-127
宋代政府对农田水利事业高度重视,不仅修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而且加强水利行政立法管理,从而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宋代的农田水利事业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还对我们今天的水利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以宋代农田水利事业为切入点,通过对宋代农田水利思想的论述,初步研究宋代农田水利建设的概况,并且介绍农田水利管理制度,最后对宋代农田水利的建设特点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7.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为适应新时期农村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自力更生,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十分迫切。基于此,对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金一娜 《新农业》2023,(1):90-91
我国近些年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加大了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在农村中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基层水利服务主要是多种机构组织而成的,能够有效为基层水利在建设、运行以及管理方面提供非常全面的服务,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帮助农业经济平稳发展。进入“十三五规划”后,我们国家对农田水利灌溉中的管理也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相关设施也逐渐得到完善,在防汛抗旱上也逐渐提高了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农业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工业化转变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为背景,构造了农户群体对称博弈模型,验证了其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方式的产业化、工业化转变会提高小型农业水利建设的供给主体即农户的投资积极性,促进其对水利设施的投资。另外,其他供给主体对于公共水利设施的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农户对于公共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积极性,而增加对私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  相似文献   

10.
在计划经济时期,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湖北省水力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水利建设基础条件,农业学大寨运动兴起后,湖北省依照"小型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方针,兴修了大量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农田水利的建设过程之中,逐步探索出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依靠投入劳动力为主的建设方式,实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这对于当今农村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建设,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缺少支撑,只有解决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才能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才能应对我国缺水的局面,合理调整灌溉、节约用水,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文主要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合理的管理意见,希望对农田水利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娟  郭飞 《吉林农业》2011,(12):223-223
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性工程。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吉林省梅河口市着重抓好水利修复、水库除险加固、人畜饮水工程等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文章介绍了梅河口市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农业国家,虽然现在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过渡,但是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脚步从未停止。因此要想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水利建设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从我国农村农田水利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水是农业的命脉,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是解决"三农"问题一种最为有效的方式,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水利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相应地也对它提出了更高、更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当下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并提出了建议与改进措施,以给相关的人员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为了实现改变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提供有力保障的基础建设,主要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主要包括灌溉、排水、抗旱等,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程,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分析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是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它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水利现代化的建设对于改造传统农业、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农田水利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商丘市是平原农业大市。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对农业生产发展、居民安全用水、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商丘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意义以及如何做好农田基本水利建设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也不断的向前现代化迈进,农业设施建设也不断的发展。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建设的一个部分,在农业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水利的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改进建设的方法,也就十分重要。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也不断的向前现代化迈进,农业设施建设也不断的发展。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建设的一个部分,在农业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水利的建设,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改进建设的方法,也就十分重要。本文就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主体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传鹏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3):13-13,42
通过对蒙城县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着重指出推进农村水利建设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对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管护、促进农村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