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些大城市郊区和粮食生产区农民群众对秸秆作为生活燃料的需求减少,剩余秸秆处理难问题十分突出。实际上"小小秸秆是个宝,科学利用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上海市书院镇美丽庭院景观设计为例,详细介绍"美丽庭院"在实际建设中的营造策略,表达出乡村景观建设以构建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的景观设计要点,探索大城市郊区的美丽庭院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城市郊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仅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本文在分析大城市郊区自主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天津郊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并借鉴国内外大城市郊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提出对天津郊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城乡平衡发展是新时代下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要求,乡村旅游是增进城乡平衡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从满足城乡双向需求的新视角下,构建了"大城市-小村镇"乡村旅游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了乡村旅游提质扩容的新路径.研究发现:城乡平衡发展是提升乡村旅游质量的关键,满足"大城市"与"小乡镇"双向需求是保障演化朝向均衡点的最优情景;引入...  相似文献   

5.
史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96-15298,15301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在中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满足了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享受"返璞归真"的追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乡村旅游发展又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晋中市喜村的晋商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喜村开展乡村旅游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乡村旅游这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黄山市休宁县在发展乡村旅游,全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的一些经验做法和主要类型,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是环境友好型低碳农业的一种发展模式,并对建设环境友好型低碳农业探讨了几点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与创意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爱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373-12374,12378
从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形成模式总结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探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市场的诉求使乡村旅游逐步从初级的"农家乐"向高端的休闲农庄转型,并提出创意休闲农业的十大理念及休闲农业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安图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乡村旅游特点要求,指出安图发展乡村旅游应与长白山旅游产业相结合,统一规划,全面设计,作为安图县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塑造"诚信、进取、文明"的新风貌,提升长白山生态经济强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华  岳丹  董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71-14873,14920
介绍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其乡村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发展速度较快;乡村旅游点多面广,产品体系基本完善;投资力度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分析了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及机遇,即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优越的战略区位和增长的人均GDP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市场机遇;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完备的交通网络为乡村旅游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强调应坚持政府主导,加快规划进度并合理布局,明晰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塑造品牌,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坚持项目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强市场宣传,扩大乡村旅游美誉度;规范管理,培养乡村旅游人才,完善"农家乐"协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任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089-12090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观念被引入乡村研究中,乡村发展逐渐由强调追求经济增长的外生式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内生式发展,这一转变的出现对不发达乡村地区脱离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不发达乡村地区较多,旅游资源丰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评价了云南某地乡村旅游内生式发展模式,为云南省其他乡村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conflicts between rurality and urbanization,tradition and modernity,industry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in the rural tourism have become major difficulties of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 situations of metropolitan suburban rural tourism,put forward four kinds of region-city fun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suburban rural tourism,and research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 scenic areas in metropolis suburb—"to Withstand Lonelines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as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space organization mode,localization,social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the product organization and spatial planning modes and contents.  相似文献   

12.
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旅行社+农民旅游协会"的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充分整合乡村旅游各方资源,有效兼顾了乡村旅游开发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化提供了借鉴。北京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应注重以下方面:一是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组织认识;二是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三是保证社区居民的参与权利和福利增长;四是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五是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旅游产业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13.
发展城郊旅游优势分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郊旅游就是利用城郊的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乡村文化、农家生活等资源,为人们提供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品尝购物等娱乐项目的旅游。以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为例,介绍了城郊旅游发展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宇世明  宋书巧  屠爽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46-18447
针对目前广西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相应学者的观点,以南宁市扬美古镇旅游开发如何为北部湾南宁大都市建设服务为例,提出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84-11086
突破传统的研究视角,以上海6个郊区(县)乡村旅游地为例,基于生态位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构建衡量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位评价体系,运用评价模型对乡村旅游生态位的指标进行评价,最后以测评结果为基础,对上海郊区(县)乡村旅游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郁娇  史亚军 《农学学报》2016,6(8):75-80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运用现场调研的方法,就北京市乡村旅游的利益共享机制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北京乡村旅游经长期发展,已逐渐成为北京市郊区旅游业的新增长点。但随着多方参与以及合作的加深,不同相关利益者间因不同的利益诉求出现了矛盾冲突,导致出现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现象,需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使分配趋向合理,促进乡村旅游的利益共享。基于此,以北京乡村旅游现状以及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北京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各自地位与功能,并根据各方的利益来源,梳理了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当前的共享机制存在的不足,总结出改进方法并提出建议,从而促进北京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实现乡村资源利益共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研究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基础上,从社会效用、市场主体、区域范围、旅游方式4个方面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国内已构建环城游憩带的城市模型,以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为基点,以旅游出行时间为空间轴,提出了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并进行了说明;同时依托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提出贵阳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邯郸市农业观光游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东云  郭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92-5293
农业观光游是在生态农业和乡村文化中融入生态旅游功能的一种旅游模式。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地理位置优越。2006~2008,农业观光游在邯郸市发展已取得初步收益,并日益成为邯郸市旅游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在邯郸市发展农业观光游,有助于农业产业的升级转化,利于农业由从传统单一功能向集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的综合功能发展,利于推进旅游开发深度,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笔者将邯郸市农业观光游划分为西部生态型农业观光旅游区、中部都市型农业观光旅游区、东部经济型农业观光旅游区,对区域范围、典型功能定位、主要发展模式及开展项目都作了明确分析,希望可确定邯郸市农业观光游的合理发展模式,明晰其发展脉络,为邯郸市农业观光游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环城游憩带的理论基础上,从社会效用、市场主体、区域范围、旅游方式4个方面分析了环城游憩带的内涵和外延.结合国内已构建环城游憩带的城市模型,以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为基点,以旅游出行时间为空间轴,提出了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并进行了说明;同时依托贵阳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模型,提出贵阳市环城游憩带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华市农家乐旅游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佳  桑广书  胡嘉贝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9):1009-1012,1016
在总结了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金华市农家乐旅游资源点的空间结构特征,运用最邻近指数R、优越度指数、规模度指数、网络密度、网络通达度、网络连结度6个指标对2010年金华市市本级175处星级农家乐资源点的空间分布形态以及交通网络结构进行分析,以期得出金华市175处星级农家乐的空间结构概况,为农家乐空间结构优化和金华市环城游憩带开发与规划提供参考,对金华市乡村旅游其他业态的空间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