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毛是细毛羊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羊毛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细毛羊养殖效益的高低,所以机械剪毛对保证羊毛质量和羊毛产量都是非常重要的;细毛羊剪毛是一项劳动繁重、费工费时、季节性很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畜牧科学》2003,24(6):69-70
兴安盟在实施内蒙古细毛羊三期科技攻关项目时,笔者对兴安细毛羊的羊毛纤维直径与细毛羊的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我国细毛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新山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3):62-63,57
<正>养羊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传统产业,其中细毛羊产业占有重要地位。细毛羊产品包括羊毛、羊肉和羊皮,而羊毛是细毛羊主要产品。细羊毛作为重要的纺织原  相似文献   

4.
中国美利奴羊,(吉林型细毛羊)是以赶超世界上细毛羊之冠—澳洲美利奴羊为目标而选育的,羊毛品质经过上海纺织科学院试纺结果表明,羊毛品质已达到进口同类56型澳毛水平,填补了我国优质细毛羊的空白。但其它生产性能如何?现将中国美利奴羊(吉林型细毛羊)种公羊和澳洲美利奴公羊后裔若干性状比较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半细毛羊羊毛生产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绵羊营养是重要因素之一。在高寒的英得尔草场,牧草营养价值呈现季节动态。放牧饲养的半细毛羊的羊毛生产性能势必受到这种动态的影响。查明这种影响的程度和规律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羊毛生产性能的前提。本文报导半细毛羊的羊毛生长和细度季节动态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6.
兴安盟在实施内蒙古细毛羊三期科技攻关项目时,笔者对兴安细毛羊的羊毛纤维直径与细毛羊的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择兴安细毛羊重点育种核心区,自治区级原种场——国营公主陵种羊场的2.5岁兴安细毛羊母羊测定的相关资料。1.2方法:采集部分毛样(体侧10cm×10cm),由羊毛分析室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羊毛分析。2结果与分析2.1羊毛纤维直径与纤维密度的关系:羊毛纤维密度随着毛纤维直径的减少而增加。当毛纤维直径为24.10μm(60支)时,毛纤维的密度为5993根;直径为22.67μm(64支)时,毛纤维密度为6373根;直径为20…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探讨BMPR1B基因在皮肤毛囊的表达及与羊毛性状的关系,为解析其对羊毛相关性状的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材料,分别采集肩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样。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BMPR1B基因在皮肤不同部位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R1B基因在细毛羊肩部的表达量,并与羊毛性状和毛囊密度进行关联性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BMPR1B基因在细毛羊毛囊中表达的位置。结果表明:BMPR1B基因在肩部和腹股沟部均有表达,且在肩部表达量较高,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P0.05);关联分析显示,BMPR1B基因的m RNA表达量与羊毛细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2(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R1B基因在细毛羊皮肤中,主要表达于表皮上皮细胞和内根鞘细胞中。综上,可推测在内根鞘中表达的BMPR1B基因,可能对羊毛细度具有调控作用,这可对细毛羊的育种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遗传与非遗传因素对羊毛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收集细毛羊培育项目不同基因类型从出生到育成5年的相关资料,应用数学模型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对不同基因类型与饲养管理方式对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和互作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基因类型、环境与饲养管理水平对周岁羊毛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对细羊毛形态的主要指标羊毛弯曲度和油汗颜色也有极显著的影响;基因类型和出生年度(环境与饲养)对细毛羊的污毛量、净毛率、净毛量纤维直径及其变异有极显著的影响,互作效应明显.说明在高海拔(2 600 m以上)地区培育细毛羊并改善羊毛内在品质应从基因类型的选择和饲养管理两大方面入手,可预期提高细毛羊品种的羊毛品质,提高有效生产率,生产量多质优的羊毛产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探讨BMP7基因皮肤毛囊的表达及与羊毛性状的关系,为解析其对羊毛相关性状的调控机理奠定理论基础。实验以敖汉细毛羊为研究材料,分别采集肩部(多毛区)和腹股沟部(少毛区)皮肤组织样。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分析BMP7基因在皮肤不同部位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P7基因在细毛羊肩部的表达量,并与羊毛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BMP7基因在细毛羊毛囊中表达的位置。结果表明:BMP7基因在肩部和腹股沟部均有表达,且腹股沟部表达量较高,差异倍数在2倍以上(P0.05);关联分析显示,BMP7基因的m RNA表达量与羊毛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3(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MP7基因在细毛羊皮肤中,主要表达于表皮上皮、皮脂腺和外根鞘细胞中,在毛干细胞中有少量表达。综上,推测在毛干中表达的BMP7基因,可能对羊毛长度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鉴定细毛羊主要经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462只1岁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为实验动物,联合DNA混池测序和Snapshot技术,检测KAP15-1基因和KAP27-1基因多态性。采用SAS 9.2对非同义突变位点和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蛋白质二级结构。结果显示:KAP15-1基因的SNP1突变位点对羊毛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SNP1突变位点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集中在60~80号氨基酸之间。KAP27-1基因的SNP3突变位点对羊毛平均纤维直径有显著影响,对纤维直径标准差和剪毛前体重影响极显著;SNP3突变导致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分布在整个氨基酸序列上,但是集中在Beta、Turn、Coil Regions和Antigenic Index部分。综上,KAP15-1基因的SNP1突变和KAP27-1基因的SNP3突变影响鄂尔多斯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在实际育种中可作为该性状的潜在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 ,我国养羊业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 ,在全国范围内 ,正大力发展肉羊业 ,形势红红火火 ,一派大好 ;另一方面 ,发展细型和超细型细毛羊及 15 μm以下的白山羊绒 ,这完全是由市场和效益决定的 ,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要发展细型和超细型细毛羊 ,首先涉及到羊毛细度和净毛率的客观测定问题 ,澳大利亚美利奴羊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经验法和客观测定法相结合的选种方法。客观测定法就是对羊毛的性状 ,首先是对羊毛的细度和羊毛的净毛产量进行客观测定 ,然后根据客观测定得到的数值换算成相应的选择指数 ,进行选种 ,据介绍这种选择方法很有效解放五十多年来 ,至少前三十多年国家一直大力发展细毛羊生产 ,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 ,由于使用的父本公羊多数来自原苏联育成的品种 ,这些品种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羊毛短 ,细度以 6 0~ 6 4支为主 ,光泽、油汗、弯曲不理想 ,净毛率低等缺点 ,导致我国细毛羊生产的羊毛也存在这些问题。现在国内外市场细型、超细型羊毛和 15 μm以下的白山羊绒前景看好 ,于是很多地区和单位都想大力发展 ,但是在选择种羊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对羊毛性状的客观测定 ,特别是对羊毛细度和净毛率的测定重视不...  相似文献   

12.
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9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估测。结果表明,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量、羊毛细度、毛长、剪毛前体重、剪毛量都是高遗传力性状,也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育种过程中的主要选择依据;断奶重、周岁剪毛量、剪毛前体重与剪毛量之间呈强正遗传相关,断奶重可作为对剪毛量进行早期选择的参数;断奶重与羊毛细度之间呈负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山细毛羊自1980年育成之后,要求进一步选育提高,克服外形不够统一、产毛量低及羊毛品质差的缺点。1984—1989年我们在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进行了甘肃细毛羊选育提高的研究。通过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经济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以  相似文献   

14.
凉山半细毛羊初生到断奶的5个生产性状(羔羊初生重、羔羊断奶重、初生-断奶日增重、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预测成年羊毛(2.5年)的3个生产性状(成年剪毛量、成年毛长度、成年毛细度),用Matlab6.5软件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凉山半细毛羊成年羊毛3个性状上的预测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细毛羊育种及羊毛纤维细度性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细度是影响羊毛价格的主要因素,也是毛纺工业对羊毛要求最重要的指标。细毛在细度育种中,必须考虑细型或超细型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在分子生物学方面,国内外对控制毛用性状的数量性状座位(QTL)研究较少,还没有建立包括细度性状在内的细毛羊毛用性状分子标记体系,与羊毛纤维直径有关的Drysdale基因目前还没有定位到染色体上。从当前研究结果来看,细度性状受到多个基因及营养、管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彭波半细毛羊角蛋白关联蛋白(KAP)6.1基因与生产性状的关系,采用HRM-PCR和DNA测序技术对彭波半细毛羊KAP6.1基因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对KAP6.1基因与生产性能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基因型1个体毛长显著高于基因型3个体(P<0.05)。结果表明,KAP6.1基因与羊毛品质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17.
吴隆敬 《畜牧与兽医》1990,22(4):149-150
<正> 科尔沁细毛羊是根据哲里木盟自然经济特点和品种形成的历史育成的毛用型细毛羊。三十多年来,经过杂交改良,不断选育,已经育成适应性强、耐粗饲、体质结实、羊毛品质达到同质细毛化。该羊的各项物理性状,生产性能经多次检测均接近或超过了科尔沁  相似文献   

18.
细毛羊KRT26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羊毛细度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揭示影响绵羊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的分子遗传特征及其与细毛羊群体的遗传关系,为高效选育绵羊品种经济性状及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分子遗传学依据。试验利用PCR-SSCP、D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对289个细毛羊的KRT26基因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及其与细毛羊羊毛细度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KRT26基因在该细毛羊群体中存在AA、AB、BB 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1、0.426和0.353,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34、0.566,细毛羊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371,呈中度多态水平,且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经过BioEdit软件比对序列和Chromas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显示,KRT26基因发现5处碱基突变:83bp(G/C)、86bp(T/C)、112bp(C/T)、140bp(G/A)和247bp(C/T),并通过氨基酸序列的比对结果表明,2处发生了氨基酸的替代,即Val/Ile和Asn/Lys。KRT26基因在细毛羊群体中AA基因型个体极显著高于AB和BB基因型(P0.01)。因此,KRT26基因可能作为羊毛细度性状的一个新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正>羊毛是养羊业主要产品之一,羊毛品质饲养户务必要注意提高羊毛的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饲养效益的高低.为此,一、饲养改良绵羊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我国粗毛羊改良的方向主要是培育细毛羊和半细毛羊新品种,生产细毛羊和半细毛羊,以满足毛纺工业的需要.为此,农户既可引进现成的改良细毛羊和半细毛羊品种饲养,也可自行采用育成杂交的办法繁育,即用一个或多个的育成品种和当地粗毛羊杂交,培育成适应本地条件而又高产的羊群,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羊毛.  相似文献   

20.
新疆是细毛羊的主产区,细羊毛是我区传统的具备竞争优势的大宗畜产品。细毛羊及羊毛业已成为我区细毛羊基地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体现优毛优用和优质优价,对羊毛按标准进行分级整理及打包是十分必要的。但从我区各农牧团场及细毛羊产区对羊毛进行分级整理的情况看,此项工作做得还很不规范;有的不除边或除边不干净,有的没按细度标准分级,有的混入异性纤维或杂物,有的打包不规范,大小不一、刷唛不清楚等等。这不仅给净毛计价和优质优价工作造成混乱,同时,毛纺厂对购人的这类羊毛还要进行重新分拣,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