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霉变玉米的主要成份是黄曲霉菌和赤霉菌,其毒性代谢产物是黄曲霉毒素和赤霉菌毒素。霉变玉米可引起许多家畜和家禽的中毒。现将一起鹿霉玉米中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玉米生产和使用大国,大部分玉米则用于饲料原料,一般情况下玉米在猪饲料原料比例为60%以上,饲料原料的霉变和霉菌毒素污染主要是玉米问题。玉米霉变与霉菌毒素污染受到玉米水分含量、完整度、干燥方法、贮存条件、地区和气候等影响。玉米霉菌毒素含量超标对猪将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和生物毒害,如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胎性(褚曲霉毒素)、致雌激素样、免疫毒性、肾毒性、肝毒性、神经毒性等[1]。本文就玉米用于养猪生产中霉变防控问题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3.
霉菌毒素是霉菌在各种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广泛存在,当畜禽食人含有毒素的饲料或霉菌便会发生霉菌毒素中毒。霉菌及霉菌毒素的种类很多,其毒性大小不一,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赤霉菌毒素、青霉毒素等。以霉变玉米引起多种毒素中毒最为常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现就霉菌毒素中毒的危害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霉变玉米对畜禽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在收获或晾晒期间如果遭受连续阴雨天气,很容易产生霉变,霉变后会被霉菌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所污染。玉米霉菌毒素可简单分为田间霉菌和储藏霉菌。呕吐毒素、F-2毒素、T-2毒素、烟曲霉毒素均属于田间霉菌类毒素,而黄曲霉毒素和赭曲毒素属于储藏霉菌毒素。这些霉菌毒素稳定性强,耐高温,耐持久,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赤霉菌中毒病的诊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对赤霉菌毒素的概念、病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诊断、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目的是提高对饲料霉变的重视,并做好相应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霉变可以产生很多毒素,但对猪危害最大的有: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饲喂发霉的玉米,因饲喂时间长短、霉变程度轻重不一,其临床症状各有不同,轻者慢慢耐过康复,但影响生长;重者在3~10天内死亡,给生猪饲养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玉米霉变可以产生很多毒素,主要有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玉米赤霉烯酮会对母猪的繁殖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生产母猪主要是假发情、返情(屡配不孕)、流产、产死胎和弱仔,严重的会导致阴道和子宫脱出。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养殖业中用量最大的原料,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论述了玉米发霉的原因,霉变玉米的危害,霉菌毒素的去除及养殖场(户)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能最大程度上减轻霉变玉米对养殖业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养殖业中用量最大的原料,玉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畜禽生产性能的发挥。本文论述了玉米发霉的原因,霉变玉米的危害,霉菌毒素的去除及养殖场(户)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能最大程度上减轻霉变玉米对养殖业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1赤霉菌毒素中毒 赤霉菌为镰刀菌属真菌,有性期为玉米赤霉,无性期为禾谷镰刀菌。赤霉菌孢子生存在土壤中,在适宜条件下能侵害小麦、大麦、玉米和稻谷等,并在其中产生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等毒素,猪因食入未经处理且染有赤霉病的谷实类饲料而发病。  相似文献   

11.
(一)忽视霉变饲料一是有的饲料原料(如玉米)虽然购进时水分没有超标,但在其收割之前就遭霉变,这样的饲料中加防霉剂不起作用,忽视对已霉变饲料脱毒和解毒。二是忽视料槽和栏舍内地面霉料对猪的影响。三是饲料原料的霉菌毒素中容易被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他霉菌毒素(如玉米赤霉烯酮等)容易被忽视。霉菌毒素会使猪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降低机体免疫力,导致繁殖障碍,如发情紊乱、早期胚胎死亡、假孕、产后无乳等,高浓度的霉菌毒素可以引起猪的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2.
玉米中的水分过高,达到20%~30%.造成大部分玉米在储存过程中感染了黄曲霉菌,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当畜禽采食被黄曲霉菌污染的玉米及用其配成的饲料(玉米霉变是饲料霉变的主要原因)时引起畜禽发生黄曲霉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3.
1病因分析1.1霉菌毒素中毒玉米霉变广泛,主要是玉米用途更加广泛,从加工链以下的每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导致玉米霉变严重。由于用途广、价格高,所以田间收获、脱粒、晒干、保存、运输、再保存再运输的过程,都出现严重的粗放操作。致使玉米多个环节都受到重复霉变的过  相似文献   

14.
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节气温高、湿度大,饲料及其原料容易发霉变质,霉变饲料原料及成品饲料,不仅降低了饲料的营养价值,也影响了适口性,甚至引起猪中毒。常见的霉菌毒素有8种:串珠镰孢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麦角毒素),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从饲料原料验收入库到成品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只要任何一个环节防霉措施不力,都有可能发生霉变。1霉菌毒素对饲料和猪的危害饲料原料与成品饲料在水分含量12%或以上,相对湿度80%~ 90%,温度在10℃~ 42℃都足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发霉玉米含有各种霉菌毒素,其中的镰刀菌毒素会引起猪发生以神经症状、脑白质软化和出血为特征的中毒反应。本病在9~10月间玉米收割时,尤其是在阴雨连绵年份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126例,死亡5例,治愈121例,现介绍如下。1症状猪饲喂霉变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11月份以来,菏泽市的牡丹区、鄄城、定陶等部分养猪场相继出现了以母猪阴户肿胀、有的公猪包皮水肿,拒食、呕吐等症状的疾病。经对发病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化验确定为玉米赤霉菌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7.
3~4月份是我县的梅雨季节,湿度很大,饲料在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容易受潮,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物质。目前已知的霉菌毒素有百种以上,最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镰刀菌毒素和赤霉菌毒素,含有这些毒素的饲料被猪采食后可引起中毒,造成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现就笔者诊治的一例生猪霉变饲料中毒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霉菌(Fungi)是丝状真菌的统称,凡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都称为"霉菌"。霉菌毒素种类多达300多种,但对人和动物危害相对严重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呕吐毒素(DON)、T-2毒素、烟曲霉毒素(FUM)、赭曲霉毒素A(OTA)。饲料霉变会使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下降,不仅减少动物采食量,降低饲料转化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对动物产奶量和繁殖性能等造成负面影响,还  相似文献   

19.
作为猪饲料主要来源的玉米,因其工业用途的开发(如酒精、乙醇),除价格居高不下外,因其收割、贮存的粗放,其霉变率达30%以上。特别是当前高温、高湿环境下,其霉变越来越严重。玉米霉菌毒素破坏猪的免疫系统,造成猪病高发。特别是母猪的不发情、返情、不孕、死胎等80%是由霉菌毒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不同脱毒剂脱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豇  肖淑华 《饲料研究》2006,(10):12-14
研究6种脱毒剂(1号、2号、3号、4号、5号和6号)的体外脱毒效果,采用竞争性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方法(ELISA)分别测定脱毒前后霉变玉米中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并计算其相应毒素的下降率,旨在为饲料厂家选择优质脱毒剂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6种脱毒剂脱玉米赤霉烯酮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5号、4号、3号、2号、6号和1号;6种脱毒剂脱呕吐毒素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5号、2号、4号、3号、6号和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