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抚顺地区是辽宁省重点山楂产区之一,近些年山楂生产发展迅速,为了满足生产上栽植优良品种的要求,我们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于1978年“全国山楂生产科研协作组”成立后,参加了其“山楂优良品种选育”的研究课题。我们经过对本地区的山楂品种的调查整理、广大果农推荐、技术人员评议,最后筛选出一些优良类型,其中清原县南口前乡暖泉东村的“磨盘”山楂表现突出,具有果个大、丰产、抗寒等特点,在省和全国山  相似文献   

2.
<正> 波尔多液是果园常用的保护性药剂,但在山楂树上使用易发生果锈。 1987~1989年我们连续3年在邹平县东井村调查,该村山楂园面积有180亩,1984年秋定植,株行距为2m×3m,山楂园使用波尔多液浓度为1:1:160倍液,每年喷布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在山楂大果期喷用波尔多液,  相似文献   

3.
山楂树上,一部分营养枝顶端的侧芽和顶芽之间的节间极短,与预芽基本着生于同一部位。发育大小相似,好象并排着几个“顶芽”一样,这种现象称为枝条的多“顶芽”现象,具有这一现象的枝条称为多“顶芽”枝。为了弄清多“顶芽”枝的特点及其修剪反应,1987年至1988年在淄川区峨庄乡峨庄村山楂树上,进行了调查和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我省山楂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已有1000万株,其中结果树有250万株.1980年约产山楂2000万斤、价值达800万元.山楂系抗寒性强的树种,现已被列入我省中北部重点发展果树之一.但因1980~1981年冬春我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冻害也波及到山楂,为弄清这次山楂冻害的情况,1981年7月起,先后对我省山楂生产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言山楂属植物有记载者近千种,分布我国的有十六个种。山楂在我国栽培三千余年的历史过程中,经自然杂交、人工选择,形成了类型繁多的群体。至于山楂的品种,直至1980年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山楂在贮藏期间烂果现象较重,一般烂果率达10~20%,重者高达50%以上。据调查,山楂烂果主要是由于褐腐病菌为害所致。现将我们从1982年以来的调查结果报导如下。一、山楂褐腐病发生、为害情况1982年10月26日,在本所地下室山楂贮藏窖内进行了调查,所调查的500个山楂果实中,褐腐病病果率达1.6%。以后病害还在继续发展。1983年7~9月,我们又于各地山楂园进行了调查,也发现有褐腐病发生。如我省山楂主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山楂产量低,质量差,其原因是管理粗放,树势衰弱,落花落果比较严重,果实个头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山楂的座果率,增大果个,除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措施外,我们在盛花期进行了喷“九二○”试验。试验园地在我所小东山丘陵坡地山楂园。树龄9年生,品种为遵化面楂,土壤为黄粘土。管理一般:春季施基肥一次,每株约200斤土粪;灌水5次;追尿素2次,每次每株1斤;喷三氯杀螨醇700倍液2次,主要是防治山楂红蜘蛛。共选择生长势较一致的山楂树2行33  相似文献   

8.
滦红山楂     
<正> “滦红”山楂(原代号2号),是1980年秋承德地区果树学会组织地区各县对山楂进行考察时,在滦平县三地沟门村作进一步调查发现并选出的.几年来,经过初选、复选,优良性状稳定,1984年在河北省山楂鉴评会上被评为全省第一名,同年在全国山楂鉴评会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随着山楂生产的迅速发展,山楂病虫害的防治也便成为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根据多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就山楂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汇整此文,供山楂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山楂叶片面积增大,以及随之而形成的叶幕,即全树总叶面积的年周期生长发育,受外界和内部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调查研究其变化规律,可为山楂生产技术管理提供依据,以充分利用叶片功能,达到壮树丰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正> 山楂是我国特有果树,也是我省优势果树树种,其营养、药用,经济价值均高,且适应性强,早结果,早丰产,高产稳产,已受到国内许多地区和部门的重视。由于以前把山楂列为“小杂水果”,缺乏系统研究,有些栽培技术是盲目套用其它果树的,没有足够的生物学依据,不能科学管树,严重影响了山楂的产量和品质,因而系统研究山楂的生物学特性,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于1981  相似文献   

12.
1985年1月~1988年春,我们先后从山东泰安、临沂等地引种山楂嫁接苗木13万株,现生长结果良好,引种取得了成功,填补了浙江省山楂栽培的空白,为南方诸省山楂栽培做出了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正> 过去认为山楂经济栽培的最北界为北纬45°,经过此界限可以进行经济栽培的耐贮秋山楂品种尚未见到报道。1987年我们在内蒙古扎兰屯市万龙沟村调查,发现两株秋山楂树,分别为22年生与15年生,均低接于野生山楂砧木上。在当地表现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山楂连续结果能力很强,进入结果期以后,凡发育适度生长充实的枝条都可以结果。从理论上说它不存在“大小年”结果的问题,但是在生产中它和苹果一样存在着严重的“大小年”结果现象,特别是老山楂园更为严重。我县院上公社王毕大队40余年生的山楂园,1976年总产45万斤,两次年就下降到21万斤。“大小年”结果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山楂生产的发展。 对产生“大小年”结果的原因,我们在生产中进行了探索,初步摸索出几项克服山楂“大小年”结果的措施。 一、加强肥水管理促壮树势提高连续结果能力 为克服山楂“大小年”结果现象,使之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山楂大树生物学指标与高产稳产的关系,1983年进行了调查。近三年来,又进行了多次验证调查和观察分析。整理报告如下。基本情况和调查方法本调查是在我乡东张村、东庄头村,以及于小村等3处山楂大树园进行的。3处山楂园,均座落在大沽河畔肥沃的沙壤土上水利条件好管理水平较高。品种都是莱西绵球。树龄40年生以上。行株距5~8米不等,自然半圆形树势,树冠覆盖率95%以  相似文献   

16.
一、“紫玉”(一)来源与选种经过“紫玉”山楂,又名法库紫肉(选优代号84330),选自法库县丁家房乡兴隆峪果园。此园建于1952年,是从本乡帮牛堡村北山果园剪取接穗(母树现48年生),利用野生的山里红就地嫁接成园的。该优良单株1983年秋在法库县山楂品种鉴评会上名列第一名,1984年10月参加铁岭市山楂品种鉴评会获总分43.15分,名列全市第4名,见表1。同年参加省及全国山楂品种鉴评会,均受到与会者好评。  相似文献   

17.
1985年1月-1988年春,我们先后从山东泰安、临沂等地引种山楂嫁接苗木13万株,现生长结果良好,引种取得了成功,填补了浙江省山楂栽培的空白,为南方诸省山楂栽培做出了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8.
经连续4年调查研究,初步掌握苹果山楂叶螨的为害特征和发生规律,总结出适合永寿县乃至渭北旱塬的苹果山楂叶螨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北方落叶果树中,山楂属于结果较早的树种。据已见的试验报道,山楂幼树栽后二年即可见花,三年可丰产。但在生产实际中,却有不少山楂幼树园结果较晚,产量来得慢,经济效益差。实地考察,三、四年生山楂没有产量的园片并不少见。早实丰产性较强的山楂树种,在有些园片中为何结果晚、不丰产呢?山楂幼树低产原因有哪些?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试图针对  相似文献   

20.
苹果园山楂叶螨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9年对黄河故道地区苹果树上山楂叶螨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阐述了山楂叶螨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