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栽培蘑菇、平菇、草菇等食用菌的菌床废料,经过适当处理,再用于食用菌生产上,已见许多报道。但用菌床废料制蘑菇栽培种,目前还未见报道,笔者在这方面作了多次试验,现简报如下: 1 培养料制备 试验材料为平菇、草菇、蘑菇三种菌床废料,配方分别为①草菇废料:将栽培草菇的废草晒干,贮存备用。制种前加水预湿,100kg加入20kg牛粪粉、1kg石膏、2kg蔗糖、2kg石灰,料水比为1∶1.4,pH8.0。②平菇废料:春菇生产结束后,将废料晒干保存。堆制时,100kg废料加20kg麦草或稻草屑、20kg牛粪粉、500g尿素、2kg石膏、1kg过磷酸钙,料水比1∶1.4。③蘑菇废料:采完春菇后除掉覆土,取未感染杂菌的菌床废料,晒干备用。制种时,用菌床废料50kg,加当年堆制的干麦草屑50kg、牛粪粉20kg、石膏2kg、石灰2kg,料水比为1∶1.4,pH8.5左右。 各组按比例配好后,堆积发酵半个月,中间翻堆2~3次。第2组以尿素补充氮源,最后一次翻堆如有氨气,再酌加过磷酸钙堆积3~4天。堆制结束后,装瓶后常压灭菌,100℃维持10小时以上,当温度降  相似文献   

2.
北方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麦秸资源丰富,除少量用于造纸原料外,绝大部分当做燃料。近年来,笔者探索整麦秸塑料袋栽平菇技术获得了成功。生物学效率达200%~300%,且品质和口感优于棉子壳栽培的平菇。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堆料发酵 1.1 原料处理 用打谷桶或水缸作容器,内盛3%的石灰水,每次放入几个草把,使水淹没即捞起,略滴干即可堆料。若麦秸较硬可于前1天先喷洒3%的石灰水预湿,再按上法进行。 1.2 原料配比 一般1OOkg麦秸,添加10~20kg米糠或麸皮,过磷酸钙2kg,石膏1kg,尿素700g,硫酸钙500g,若有草木灰加5kg左右。预先把辅料混匀并加水调至含水量在65%左右。 1.3 建堆发酵 ①建堆:发酵场地室内室外均可,按堆宽1.5m、高1.2m的规格建堆,长度不限,每铺一层麦秸撒一层辅料,堆料不易低于250kg。用木棒在堆顶纵向和在堆底横向各打2~3个通气孔,然后覆盖薄  相似文献   

3.
豆秸袋栽平菇高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棉子壳货紧价扬,许多菇农改用豆秸栽平菇,但生物学效率低且不稳定。为了提高豆秸袋栽平菇的产量,我们于1991年开始在魏家乡等地进行了豆秸袋裁平菇高产技术研究,获得了生物学效率稳定在150%以上的好效果。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原料处理 将豆秸晒干,用孔径1cm的锤式饲料机粉碎,栽培料配方:豆桔100kg,玉米粉7kg,石灰粉2kg,50%多菌灵200g,恩肥30ml,水150kg。先把玉米粉和豆秸拌匀,堆成梯形,拍实,将石灰粉和恩肥倒入少许水中,搅拌成悬浊液泼在料堆表面,再将多菌灵加入所需水中揽匀,泼在料堆上,15分钟把料拌匀。 (二)堆积发酵 把拌匀的栽培料做成宽1.4~1.5m、高1.2~1.3m,长度不限的堆,堆料时要松散不  相似文献   

4.
1 培养料 将平菇废料捣碎曝晒,每 1 0 0kg废料,配生石灰 3~ 5kg、磷肥 1 5kg、石膏 1~ 1 5kg。含水量以手抓料紧握指缝间有水珠而不下滴为宜。拌好料做成底宽 1 5m、顶宽和高各 1m、长不限的堆,每隔 1m用尖木棍扎洞至堆底后覆农膜。当料温升至 60℃时,保持 4 8小时后进行第 1次翻堆。复堆后重复以上过程。发酵完毕,加 0 1 %多菌灵,拌匀后铺床。2 铺料和播种 栽培床宽 80~ 1 0 0cm、高 2 0~ 3 0cm成马鞍形。铺料前一天将床面浇湿,先在床面上洒石灰粉,再铺 5m厚料,在料边缘向内 5cm撒播一层宽1 5cm…  相似文献   

5.
我市菇农普遍反映,冬季室外平菇堆料发酵时间太长(一般需12天),既费工又费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堆料发酵期探索,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操作过程 按配方拌好准备发酵的料,每堆料以500~1000kg(干料计)为宜,堆成高1~1.3m的馒头形。取一个燃着的蜂窝煤炉(炉内填满煤饼)埋在堆料内中下部,用长1m、口径比炉口稍大点的铁皮烟囱竖放在炉口上,铁皮烟囱的一部分埋在堆料内,炉子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92~1995年借鉴德国麦草栽培平菇的经验,结合国情进行麦草栽培平菇试验和生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平菇菌种 河北省食用菌所从国外引进的CCEF89。 1.2 麦草处理 河北省中南部于8月中旬开始。①选干燥未经雨淋的麦草,用1%石灰水浸泡,待麦草吸透水后,捞出堆放于易排水的高地上,一般堆放宽1.5m、高1.5m。②待草堆中水不外流时,将干草重量1%的尿素溶于水均匀撒于草堆上,盖塑料棚膜发酵。③待草堆中心温度升至70℃时,保持48小时,再进行翻堆。④复堆后待草堆中心温度再次上升到70℃时保持36小时,进行翻料,若水不足可补1%石灰水。⑤复堆后待草中心温度第3次升到70℃时保持24小时,翻堆降温,温度下降到35℃时即可播种。 1.3 铺料播种 ①挖长60cm、深50cm、宽40cm坑,将已每隔15cm打直径2cm孔的塑料膜放坑中;②先  相似文献   

7.
平菇的栽培方法很多,我们在多年的生产中摸索出一种用方便袋栽培平菇方法,很受菇农欢迎。一、技术要点(一)备培养料以棉子壳或废棉为主料,加适量石灰、石膏、多菌灵等,料水比为1:1.4。拌好后堆成底宽1.5m、高和宽各1m、长不限的梯形堆,拍实后每  相似文献   

8.
刘天学  乔传英 《食用菌》1998,20(2):26-27
在平菇生产中,用出菇后的废料或污染料再种平菇曾有报道,但废料与污染料结合再栽平菇尚未见报道.笔者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3月进行本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①菌种:平菇140、141、121,均引自河南农大.②培养料:废料和污染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平菇生产发展很快,栽培技术不断进步,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场地及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生料栽培,本身就与其它微生物并存,如果管理不善,更加容易感染杂菌,为此我们探索了一项新法代料栽培稳产高产技术,现总结成文供同行们参考。 (一)料配方与制作 过去大部分使用纯棉子壳栽培,成本比较高,现在我们用多种原料混合栽培,并增添了其它营养成分,使配方更合理科学。下面介绍两个高产配方:①棉子壳25kg,锯屑25kg,糖250g,玉米粉1.5kg,尿素25Og,石灰1.5kg,磷肥1kg,废料15kg,麸皮2.5kg,土豆汁1.5kg,水80kg。②各种作物秸秆及下脚料50kg,玉米粉4~6kg,麸皮、木屑各10kg,石灰2kg,尿素250~500g,磷肥1.5kg,硫酸镁150g,土豆汁2.5kg,水80kg。把各种化肥、糖溶于水里,土豆以煮汁并把土豆搅碎加水拌料。 (二)发酵与灭菌 把上述原料拌好后,进行堆积发酵,当堆表层深30cm处达到50~55℃时翻堆,再复  相似文献   

10.
小集锦     
《食用菌》1988,(4)
用种过平菇的棉壳料制蘑菇种经笔者二年的实践证明,利用种过平菇的棉籽壳废料制作蘑菇栽培种,与同等量的粪草菌种相比,播种后菌种萌发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生产的方法简介如下:平菇生产结束后,取无霉、无虫害的废料,经曝晒2天后堆2周,再摊开晒干备用。制作蘑菇栽培种的配方为平菇废料50%,棉籽壳(发酵处理后)或油菜壳35%、牛粪10%、石膏2%、石灰2%、过磷酸钙1%,含水量55%,pH 自然。装瓶时要装紧一点,  相似文献   

11.
将感染的棉籽壳散开,每100斤加鲜石灰5斤,过磷酸钙5斤,调水为75%-80%,然后堆制发酵。堆形宽1.5米、高1.5米以上,堆底要求悬空或通风。同时在堆上打3厘米以上的孔数个,三天后待料堆温度升到70℃时,将料散开装袋,天冷可延一至二天,然后用一般常压锅蒸12小时后,取出凉至30℃以下再接种平菇菌种。菌丝体培养方法与无霉变棉籽壳相同。用这种方法处理,可避免霉菌的重复感染,平菇菌丝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 ,将有关技术利用到平菇生产中 ,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菌袋制备配方 棉籽壳 88% ,麦麸 10 % ,石膏 2 % ,每kg干料加水 1 1~ 1 2kg。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 5 5cm× 15cm× 0 0 0 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里 ,每袋装料湿重 2 1~ 2 3kg。然后 ,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 ,温度上升到 10 0℃后 ,保持 10~12h ,趁热运至遮荫大棚内 ;待料温降到 30℃以下时 ,放到接种箱内接种 ,袋面打孔接种 4穴。2 发菌阶段管理在棚内地面撒一薄层生石灰 ,将接好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 ,堆高 6层 ,接…  相似文献   

13.
(一)稻草处理 取300kg无霉变的干稻草,分扎成5~7kg的捆,置水中浸36小时,捞起散放水泥地上,按2%石灰粉化入水,边浇边用脚踩,做成宽1.5~2m、高1.5m、长不限的堆,覆膜发酵,待料中心温度升至60~70℃时翻堆,翻堆过程中按干稻草重拌入2%过磷酸钙和0.2%多菌灵。整个发酵期9~12天。 (二)播期和菌株选择 春播2月底至3月初,秋播9月中下旬,冬播11月上旬。选适宜在稻草生长的平菇菌株,如荆州1号、荆微8号、双耐3号等。  相似文献   

14.
平菇新品种"吉平1号"是由西藏地区采集的野生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从接种到采收72~95d,子实体大型丛生、覆瓦状,菌盖扇形、灰白色,单个子实体宽5.5~9.2cm,菌盖厚0.43~0.76cm,菌柄长1~5cm,商品性好。2009~2010年区域试验表明:平均每100kg干料产鲜菇88.6kg,比对照品种‘蕈谷黑平菇’增产6.5%;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100kg干料产鲜菇87.3kg,比对照品种‘蕈谷黑平菇’增产5.7%。  相似文献   

15.
选择封行的桃园,在距桃树40~50cm处向外挖南北向的哇床,宽1.2m左右、长8~10m,并筑埂。将原料棉籽壳93kg、过磷酸钙2kg、石膏粉2kg、生石灰3kg、多菌灵100g、水130~140kg充分搅拌,覆膜堆制5~7d(天)后播种。9月初播种的要选用中温型平菇品种,10月上旬播种的要选低温型品种。采用层播与撤播相结合的方法一层料一层菌种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6.
在食用菌生产中,培养料污染杂菌(尤以老菇区)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于1995年10月,将防霉剂应用于平菇栽培,效果显著。现把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试验材料 ①防霉剂:引自岔北化工厂菌研室;②菌种:沪平3号,杂17,赤平1号;③培养料配方:棉子壳96%,玉米粉2%,磷肥1%,尿素、黄豆粉各0.5%。总投料500kg。 (二)试验方法 按每50kg料加入一包防霉剂,按上述配方拌料,料水比1:1.4~1.5,拌匀后做堆、打孔、覆膜发酵,36小时后10cm以内料温达60~65℃,进行翻堆,以后每12小时翻堆一次,连续翻二次,料呈  相似文献   

17.
小集锦     
《食用菌》1992,(6)
板栗壳栽培平菇试验为了寻求新的代用料,笔者于1990年9~12月用经粉碎的板栗壳(总苞)栽培平菇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菌种为佛罗里达平菇,用纯棉子壳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种菌龄28天.设三个处理:A.棉子壳95%,麦麸4%,石膏1%(对照);B.板栗壳50%,棉子壳45%,麦麸4%,石膏1%;C.板栗壳95%,麦麸4%,石膏1%.各处理均用0.2%多菌灵作消毒剂,料水比1∶1.35.每处理用干料20kg,每块科重5kg,4次重复,采用层播,每处理用菌种1.5瓶.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利用栽培过银耳废料培养基制平菇凤尾菇菌种,发菌快、质量好,菌丝生长浓白粗壮有力,比一般平菇菌种提前5至10天吃料到底,经大面积栽培生物效率达120%以上。现简介如下:一、原料处理:首先将栽培过银耳废料培养基晒干,用棍捧打碎,用粗筛筛去大的硬块。  相似文献   

19.
目前华北地区多用棉子壳栽培平菇.虽然棉子壳栽培料已出过平菇,但棉子壳中的营养物质未耗尽.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草菇菌丝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很强.为了充分利用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从1986年开始试验用平菇废料栽培草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在其它几个生产点进行了推广应用,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如1990年在清苑职技校食用菌场,用平菇废料30000kg分批栽培草菇,生物效率在30~50%之间,获纯利2万多元.由于平菇废料栽培草  相似文献   

20.
夏季用发酵料通气袋栽平菇,料温平稳、不污染、出菇快而齐、产量高。笔者于1990年8月中旬投料500kg,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配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粉2%,料水比1:1.3。先将石灰粉加入水中搅匀,然后边泼水边翻料,最后用扫帚揉搓1~2遍,使棉子壳含水均匀。(二)发酵将拌好的料做成高宽各1米的长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