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全国苹果生产迅速发展,面临产量与质量的重大转变。为此,各地积极进行良种改接。但在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纠正。 一、问 题 1.忽视了品种结构比例 招远市现有果园43万亩,晚熟品种占85%以上,其中富士苹果占70%,早熟品种仅占1~2%。根据国内外市场反馈信息,目前苹果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日趋严峻,表现为早、中熟良种供不应求,晚熟品种销路不畅。为此应通过良种改接,适当调整苹果  相似文献   

2.
早中熟苹果的生产状况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我国目前早中熟苹果的生产现状1.1早中熟苹果品种的种植比例在我国苹果产业中,早中熟品种种植面积和产量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据统计:中晚熟和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而早中熟品种不足15%。不同苹果产区的种植比例不尽  相似文献   

3.
苹果新品种夏红在商丘地区的高接引种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商丘地区苹果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早中熟品种比例偏小的问题明显,造成早中期果品市场苹果紧缺供不应求,晚熟品种集中上市供过于求,而极早熟苹果市场奇缺的局面,无论对市场,还是对果农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便,加之近年来苹果炭疽叶枯病的肆虐,对本地区的嘎拉、金冠、乔纳金等早中熟品种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早中熟品种所占比例进一步减小,因此早中熟苹果新品种的引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夏红是日本青森县村上恒雄氏  相似文献   

4.
苹果是北方大宗水果市场中潜力最大的果品,适销对路的苹果是出口和创收的主要品种。目前,北方地区晚熟品种红富士的面积和产量较大,但中早熟品种短缺,尤其是外观艳丽、品质优良、贮藏性好的中熟苹果品种最缺。从上市时间来看,每年的国庆节、中秋节是市场需求量最大期,也是苹果上市的断档期。据有关专家介绍,中熟苹果品种比较少,从栽培效果看,新红将军是较好的品种之一。这个品种上色早且快,十分受市场欢迎。该品种在9月上旬就可以采摘,果肉呈黄白色,酸甜适中,贮藏性仅次于红富士。美国8号也是中熟品种,引进较早,但还没有在市场上站住脚。苹…  相似文献   

5.
果品是重要商品之一,特别苹果是有竞争力的果品,虽说现在数量已不算少,但缺少优质果,能出口的更少(山东年产量180余万吨,出口量还不足1万吨)所以按“人有我优”的竞争法则,高质量的果品还要发展,其销路也是不成问题的。 您所说的红富士苹果就是品质优良的晚熟耐藏品种,在晚熟品种中优于国光,所以近年普遍发展红富士。当然,在苹果发展上,最好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一般早熟品种占5%左右;中熟品种25~30%;晚熟品种65%~70%。现将较优良的早、中、晚熟品种简介如下: 6月份成熟的有贝拉、早捷;7月份有藤牧一号、夏红;8月份有新嘎拉;9月份有…  相似文献   

6.
1把好品种选择关苹果品种从成熟期上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对种植户来说,可据具体情况选择。目前可供选择的早熟品种主要有早捷、藤牧1号等;中熟品种主要有美国8号、嘎拉、阿斯、意大利早红、红王将、华冠、短枝华冠等;晚熟品种主要包括富士系普通型长富2号、岩富10号、秋富1号、乐乐富士等,短枝型有烟富6号、礼泉短富、宫崎短富等。苹果品种具有地域特征,其优良性状只有在适宜的栽植区域才表现出来。果树技术部门或科研院所对在当地表现良好的苹果品种比较了解,往往都是在引进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因此,苹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苹果品种在9月份成熟的中晚熟品种和10月份成熟的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部分地区已出现卖果难的问题。而早熟和中熟品种市场较缺乏。自1984年以来,我市陆续引进了三十多个早中熟苹果新品种,经十几年的试栽观察,从中选出了几个优良的适应我地栽培的苹果新品种。华艳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苹果是文登市农业的主导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文登市苹果以晚熟的红富士为主,中、早熟苹果品种所占比例较小。为丰富全市中早熟苹果品种的类型,文登市从2004年开始.陆续从国内外科研单位引进中熟和早熟苹果品种,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试栽推广。经多年调查研究,认为从烟台市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引进的红露苹果新品种,果实品质突出,丰产性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作为优良中早熟苹果品种在文登苹果产区进行推广栽培。现将红露苹果的引种结果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早熟优质苹果新品种—华艳目前,我国苹果品种中,9月份成熟的中晚熟品种和10月份成熟的晚熟品种所占比例过大,部分地区已出现卖果难的问题。而早熟和中熟品种市场较缺乏。为满足市场需要,自1984年以来,我市陆续引进了30多个早中熟苹果新品种,经十几年的试栽...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成武县苹果栽培面积1 733.3 hm2,新红星、富士品种比例过大,而早熟、早中熟品种仅占我县苹果总面积的0.9%左右.  相似文献   

11.
1关注本地优势品种 优质丰产是大宗水果获得高效益的前提条件。由于各苹果产区自然环境条件多种多样,立地条件参差不齐,长时间的发展势必形成适应当地生长的品种结构。如,在陕西大荔县北五乡苹果产区主要发展品种为早熟藤牧1号和信浓红,富平县以早中熟品种美国8号、嘎拉优系和极晚熟品种粉红女士为主,以洛川县为代表的垆土区则以晚熟红富士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1苹果品种组成方面的问题品种组成严重失调,早熟品种极度缺乏,中熟品种严重不足,晚熟品种相对过剩,果价低迷,卖难现象波及全国各苹果产区。据在甘肃抽样调查,早熟品种不足苹果栽植面积的0.3%,中熟品种不足栽植面积的1%,晚熟品种占到了栽植总面积的98.7%以上,这一现象在我国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普遍存在,虽然在黄河故道苹果产区情况略好些,但早熟品种也不足总栽植面积的5%,中熟品种不足总栽植面积的20%,晚熟品  相似文献   

13.
苹果品种红将军是日本从早生富士中选育出的着色系芽变优良中晚熟品种,山东省成武县于1998年引入,经7年观察,认为该品种抗病性和抗寒性均比红富士强,成熟期也比富士早30天左右,品质极佳,是一个在我县极有推广前途的中晚熟苹果品种。由于授粉品种对红将军的坐果率及果实品质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富士、嘎拉、乔纳金是陕西省近年来大力推广发展的苹果优良品种。其中富士已成为最重要的晚熟和出口品种,嘎拉、乔纳金以其着色、肉质、风味等优良特性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优质中熟品种。由于这些品种在我省栽培历史短,有关适时采收和贮藏技术的研究极少,现将国外有关这些品种的适时采收、冷藏、气调贮藏的报道及笔者研究的初步  相似文献   

15.
合理规划布局,优化品种结构:针对生产上存在的“早熟奇缺,中熟偏少,晚熟过多”的生产现状,陕西省苹果主产区早、中、晚熟品种发展比例应调整为:渭北北部5:15:80,渭北中部10:15:75,渭北南部15:25:60。在具体品种的选择上,陕西渭北北部和中部宜以富士优系(岩富10号、2001富士、秦富1号、短枝富士、陕富3号)作主栽品种,以红将军、嘎拉优系、富陶1号、GS58和秋红蜜等作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民权县位于豫东地区,年平均气温14.1°C,无霜期213天,年降雨量679毫米,砂质土壤所占比例较大,非常适合苹果的生长发育,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民权县苹果种植品种以红富士、新红星为主,为改善苹果品种结构,2005年我们引进了中熟苹果品种红将军,红将军苹果是从日本引进的早熟红富士的浓红型芽变,它果实质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苹果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种植的品种以富士所占比例最大。近年来国内外新选育多个优良富士系品种,尤其是欧洲苹果品种推广速度较快,目前‘FUBRAX’、‘FUJIKO’、‘FUJION’等晚熟新品种,正在欧洲主产国推广栽培。引进国外苹果良种进行优选和开发利用是加快实现苹果良种化的有效途径。现介绍3个欧洲推广的富士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丽  杨燕 《现代园艺》2014,(23):31-31
<正>红富士是从普通富士的芽(枝)变中选育出的着色系富士的统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富士果实虽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果实着色差的缺点。富士苹果与其他苹果相比有更长的最佳食用期,甚至无需放入冰箱保存。室温下可保存4个月,如果放入冰箱,富士苹果可保存5~7个月。现将秋季富士苹果树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润开 《果农之友》2009,(8):14-14,41
红富士苹果是苹果优良品种.具有晚熟、质优、味美、耐贮等优点,于1962年正式命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晚熟苹果品种。富士果实虽有风味好、晚熟、耐贮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果实着色差的缺点。为此,日本各地又从富士当中选出了许多着色好的富士芽变.统称为红富士。全部为优系富士,在优生区矮化栽培,果实高桩,果大、色艳、风味佳、  相似文献   

20.
正1发展红露苹果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日本红富士引入的影响,早、中、晚熟苹果品种的栽培分布严重失调,一味大面积发展晚熟红富士苹果。中、晚熟品种受到忽视,原有的金冠、红星苹果树大量改接红富士苹果,部分被砍伐,面积及其产量急剧下降。华冠、早生富士、红将军又有本身的品种缺陷,得不到规模发展,造成中秋节、国庆节时段适宜上市的品种紧缺、断档,货源紧张,价格较高。例如灵宝市寺河乡红星、金冠供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