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福建圭龙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省圭龙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有174种(包括变种),隶属于36科79属,其中发现福建地理分布新记录种1个,即灰绿耳蕨(Polystichum eximium)。优势科是鳞毛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和凤尾蕨科,5科占总种数的57.5%。优势属是鳞毛蕨属、凤尾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卷柏属、短肠蕨属和毛蕨属,7属占总种数的36.2%。科的分布以世界分布和热带至亚热带分布为主,属以泛热带分布最多,种的地理分布则以中国—日本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为主。种的相似性分析表明:本区系与罗卜岩和三清山的关系密切,而与鸡公山等关系疏远。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处理的基础上,对商南金丝峡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商南金丝峡蕨类植物由19科39属86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和卷柏科等,它们包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65.12%;主要的属为卷柏属、铁角蕨属、耳蕨属、鳞毛蕨属和蹄盖蕨属。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有15属,占总属数的51.72%;种的地理成分以东亚分布和中国特有分布最为突出,有67种,占总种数79.76%,表现出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野外调查与资料查阅的基础上,对福建牛姆林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约有蕨类植物33科55属92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金星蕨科、乌毛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蹄盖蕨科等;优势属为凤尾蕨属、卷柏属、线蕨属等;中华里白、金毛狗、福建莲座蕨、乌毛蕨、狗脊蕨等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性质的蕨类构成了天然林的主要草本层与林缘。科的分布区类型只有6个,热带分布型有22科,占总科数95.65%(世界分布除外);属的分布区类型有9个,热带分布型有41属,占总属数(世界分布除外)的93.18%,R/T值为13.67;种的地理分布分属7个类型,以热带分布成分(47.19%)、东亚分布成分(33.71%)、中国特有成分(17.98%)突出。在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分区上,牛姆林自然保护区属东亚蕨类植物区,处于华东-华中植物地区与华南植物地区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4.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蕨类植物44科88属207种,科、属、种分别占广西蕨类植物总数的75%、53%和21%。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凤尾蕨属、卷柏属、铁角蕨属。蕨类植物资源丰富,主要分为药用、观赏和食用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分析福建福罗山保护区蕨类植物的区系,为福罗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福罗山有蕨类植物34科、61属、118种。主要科为水龙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凤尾蕨科,主要属为凤尾蕨属、铁角蕨属、鳞毛蕨属。科、属分布类型均以泛热带为主,种的分布类型以东亚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表明福罗山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特征,并有向暖温带过渡的趋势。通过相似性的比较,表明福罗山与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系数为0.83。福罗山已记录有10种中国特有蕨类植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蕨类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蕨类植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成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1)福建省共有蕨类植物46科、107属、396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和凤尾蕨科等11个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毛蕨属和凤尾蕨属等;(2)从蕨类植物科、属分布区类型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为主;而从种的地理成分来看,则表现为热带成分与东亚成分的综合体,以中国特有种、中国-日本分布、热带亚洲最为丰富,反映了东亚与热带亚洲的蕨类植物区系的统一性及紧密联系;(3)区系起源古老。  相似文献   

7.
对浙江丽水生态示范区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蕨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区系由43科93属327种(含变种)组成;主要的科是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主要的属是鳞毛蕨属、复叶耳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和卷柏属;区系起源古老,不乏古老的科、属及残遗种,且区系成分复杂,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8.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茫荡山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蕨类植物130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35科61属,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凤尾蕨科等少数几个科构成了该区的优势科,凤尾蕨属、卷柏属、鳞毛蕨属、瘤足蕨属等属构成了优势属;②从科、属分布区类型的所占比例来看,该地区区系性质以热带成分占优势;③该地区蕨类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有各种原始成分;同时又有一定数量的较进化的和处于两者之间的科、属,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在系统发育或进化关系上的连贯性;④该地区的特有现象不明显;⑤福建茫荡山、广东石门台、浙江磐安和江西九连山这四者之间在蕨类植物区系分布上联系比较紧密;⑥发现12种蕨类植物在该区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9.
采用查阅资料和样线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靖县白云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山蕨类植物有45科106属396种。其中大部分科属于泛热带分布,约占总科数的55.56%,大部分属为热带分布约占总属数的49.06%。在所有科内,以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为优势科;在所有属内,以鳞毛蕨属、耳蕨属和铁角蕨属为常见属,共87种,占总种数的21.96%。基于属的组成,本区系可归属于“耳蕨一鳞毛蕨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特征及其与相邻区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丰富,共有蕨类植物34科、77属、273种(含变种),优势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等5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蹄盖蕨属、铁角蕨属等18属,但属内分化程度较低;(2)科和属的地理成分均以热带成分为主,说明小溪与热带联系紧密,但种的地理成分以温带性质的亚热带山地成分为主,其中尤以东亚成分中的中国—喜马拉雅型占绝对优势(占小溪总种数的38.5%);(3)在相邻6个蕨类植物区系中,物种的丰富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井冈山、梵净山、壶瓶山、小溪、八大公山、猛洞河;小溪蕨类植物区系与壶瓶山、梵净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密切,与八大公山、井冈山蕨类植物区系关系较为密切,与猛洞河蕨类区系关系较疏远。  相似文献   

11.
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莞蕨类植物区系及其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东莞市有蕨类植物37科66属125种,其区系特点为:①分布区类型在科、属、种的水平上皆以热带、亚热带性质为主,占各自总数的64.87%、75.76%与61.60%。②科与属的分布区类型显示出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从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性质,与温带蕨类植物区系的联系较弱;在种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总数的28.80%,呈现出热带蕨类植物区系向温带蕨类植物区系过渡的特点。③在种的水平上热带亚洲分布及东亚分布类型构成了东莞蕨类植物区系的主体,各占38.40%和20.80%。④与周边4个地区的比较中,与深圳的相似性为最高,与乐昌的相似性为最低;总体上,东莞蕨类植物区系与周围地区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四川西部甘孜和凉山地区蕨类植物共有46科101属453种,种类繁多,特有成分丰富,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区系成分复杂,新老兼备;区系具有交叉、过渡性;区系性质在不同分类等级上存在差异。地理成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一致表明川西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具有热带向温带性质的过渡特性,略接近我国南方蕨类植物区系性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历史资料、文献查阅和2016年4—8月的样线、样方补充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维管植物1289种,隶属于185科652属;其中蕨类植物112种,占8.69%,植物区系起源较古老;蕨类植物的科、属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为主;种子植物区系表征科为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冬青科等共14个科,是华夏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种子植物科、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均以泛热带分布型占优势,同时含有较多的热带亚洲、北温带区系成分,区系成分复杂、多样且古老;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13科14属15种,其中的莼菜(Brasenia schreberi)和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与邻近的车八岭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比较,二者的科、属相似性系数分别为92.86%和77.40%,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We documented the status of fern diversity,biomass and carbon accumulation at Chilapatta Reserve Forest in Cooch Behar Wildlife Division,West Bengal.Stratified random nested quadrat sampling was adopted for analyzing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haracters.Nineteen fern species were recorded,of which two are yet to be identified.Identified species were of eight families and nine genera.Highest and lowest frequency recorded were 25.44 and 0.19 while relative frequency varied from 3.16 to 12.25.Fern density ranged from 93 to 13,403 individuals·ha-1.Most of the specie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IVI values ranged from 7.54 to 37.45.The above ground portion of ferns accumulated the major portion of biomass and carbon.  相似文献   

15.
对澜沧江自然保护区分布于海拔高度2 300~2 540 m较原始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群落学及植物区系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其2 500 m2的样地调查统计资料表明,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种子植物有44科、93属、149种,蕨类植物有7科、9属、13种。其群落的5个层次组成显明。群落中,泛热带分布的属最多,有24属;其次为热带亚洲及其变型的属,有15属。热带性质的属(51属)多于温带性质的属(32属),无中国特有属,显示该保护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在属的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群落中,中国特有种多达76种,包括保护区特有的2个种,与云南共有的28种,与中国其他地区共有的46种,其中与西南片共有27种,表明本保护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构成种类主要起源于云南和我国西南地区。其群落中也有一定数量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32种)和热带亚洲成分(30种),显示与喜马拉雅地区和热带亚洲地区的区系渊源。群落中温带性质的种(113种)比热带性质的种(35种)多,说明在本区山地条件下,在该群落中形成和迁入了大量温带的种类。以此认为,相对干燥的山地气候,是本区的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能够分布到海拔高度2 540 m,明显高于高黎贡山和无量山的原因。此外,构成本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种子植物的种类明显少于无量山的相同林分(177种),这或许也与两地区降雨量的差异有关。同样的由硬斗石栎、木果石栎等优势物种组成的林分,在高黎贡山和无量山属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而在本保护区则属于半湿性常绿阔叶林。说明具有类似优势成分的森林群落,可以划分到不同的高等级植被类型(如植被亚型)中,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生态特征,而不完全取决于它们的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6.
白草洼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蕨类植物资源共有16科28属58种,这些蕨类植物大多有药用价值。蕨类植物一般都生存在低洼、深沟、林下、石缝等靠近水源的阴湿环境中,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人为活动侵入和扩展,再加之世界范围内环境干旱加剧,造成湿地环境逐渐减少和萎缩,这给蕨类植物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针对保护区的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即通过科学划定保护区域、野生植物立法、实施系统保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区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风景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武夷山风景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结果表明,该区有种子植物145科563属1206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被子植物138科551属1192种。该区系的表征科是蔷薇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山矾科等科。属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成分占优势,共114属,占总属数的22 31%,其次为北温带成分,共75属,占总属数的14 68%。本区系与华南(广东鼎湖山)、华中(湖北神农架)及本省各区系均有较广泛的联系,而与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联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8.
在实地考察和标本采集鉴定的基础上,对平天山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平天山维管植物种类丰富,有野生维管植物181科583属981种(含变种及亚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59属103种;种子植物147科524属878种,含裸子植物6科6属8种,被子植物141科518属870种。(2)植被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属数之比(即R/T)为2.90。(3)以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樟科、茜草科占优势;有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列入CSRL的植物有5种,列入CITES保护植物有7种。(4)起源古老,孑遗植物丰富。与大明山、岑王老山、大瑶山和十万大山4个区系的相似系数均高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