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牛蒡根为发酵基质,初步探究灵芝固体发酵所获菌质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变化。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定氮仪等测定了牛蒡根原药材和牛蒡根灵芝菌质中多糖、总三萜酸、总黄酮、核苷及蛋白质含量,并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牛蒡根经灵芝菌丝体发酵后,多糖含量由9.94%降低至2.76%,总三萜酸含量从无升高至0.14 mg·g-1,总黄酮含量由3.47%降低至0.34%,4种核苷总量由861.05μg·g-1升高到1 113.49μg·g-1,且新合成了腺苷,蛋白质含量由13.38%升高至17.28%。HPLC指纹图谱显示牛蒡根在灵芝发酵前后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灵芝固体发酵使牛蒡根多糖和黄酮含量降低,核苷和蛋白质含量升高,并新产生三萜酸和腺苷,具有明显的生物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长期灵芝子实体三萜酸和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HPLC法和药典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和灵芝多糖的含量。HPLC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lltech Alltima C_(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甲酸溶液,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 L/min,柱温15℃。结果:灵芝酸C_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A、灵芝酸D、灵芝烯酸D和灵芝酸C_1的线性范围为5.9~42.0μg/m L,r为0.999,加样回收率为96.42%~104.14%。表现方法可行、重现性好,能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酸和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64株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醇提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和三萜指纹图谱,采用遗传算法筛选其指纹图谱中的26个共有峰,并标定出其中15个特征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对指纹图谱中26个三萜峰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关联分析,建立了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谱效关系方程。在赤芝子实体醇提物三萜指纹图谱的26个共有峰中,峰S1、S4、S9、S10和S26的峰面积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峰S3、S11、S15、S18、S19、S22和S25的峰面积与醇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测定鉴定出的15个峰对应的三萜化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发现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的三萜化合物灵芝酸C_2(S4)、灵芝酸B(S9)、灵芝酸LM_2(S10)、灵芝醛A(S26)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三萜化合物,与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的三萜化合物灵芝酮三醇(S18)、灵芝萜酮二醇(S22)无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另外,利用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验证灵芝酸C_2、灵芝酸B、灵芝酸LM_2、灵芝醛A和灵芝萜酮二醇在细胞水平的抗氧化活性,发现灵芝酸C_2、灵芝酸B、灵芝酸LM_2、灵芝醛A具有明显的保护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活性,而灵芝萜酮二醇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无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赤芝子实体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谱效关系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较全面地反应赤芝子实体醇提物中不同三萜化合物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可快速锁定有效成分以指导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工作。此外,该方法也为赤芝子实体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更为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13批不同来源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的多糖、总三萜中甾醇、灵芝酸C2、灵芝酸B、灵芝酸A、灵芝酸E、灵芝酮三醇、灵芝萜烯二醇以及硒的含量,并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solution, TOPSIS)对上述测定指标进行数据分析,综合评价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基于液相色谱分析建立的6种三萜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熵权TOPSIS评价模型快速、灵敏、有效,与主成分分析评价模型结论基本一致,能全面、客观地评价赤芝药材质量,可为赤芝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常温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提取灵芝三萜和甾醇成分的效果,采用不同高压的超临界CO_2提取法提取灵芝细粉中灵芝三萜和甾醇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灵芝三萜和甾醇的含量,并与传统的乙醇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研究表明,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85 MPa,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灵芝三萜含量为1.35%,麦角甾醇含量为0.32%,而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提取的灵芝三萜含量为0.92%,麦角甾醇含量为0.2%。与传统乙醇回流提取法相比,采用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灵芝三萜含量提高了46.7%,麦角甾醇含量提高了60%。HPLC图谱表明,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的提取物中三萜和甾醇不仅含量高,而且成分种类多。因此高压超临界CO_2提取法具有得率高、提取温度低、提取时间短等优点,为灵芝成分的提取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灵芝菌丝水提物的活性成分及含量。方法:按照国家药典及有关标准检测方法,检测灵芝菌丝水提物多糖、三萜及甾醇、灵芝酸、腺苷、氨基酸、微量元素、农药残留及毒素的含量。结果:灵芝菌丝水提物多糖质量分数为0.43%,三萜及甾醇质量分数为0.18%,灵芝酸A、D、F、G及腺苷质量分数分别为7.2μg/g、6.9μg/g、32.0μg/g、12.6μg/g、42.1μg/g,含有16种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3.7 g/100 g,含硒、硼、锌等12种微量元素,农药残留及黄曲霉毒素未检出。结论:灵芝菌丝水提物无毒安全,含有多糖、三萜、甾醇、灵芝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可被开发为一种食品新资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灵芝液体富硒深层培养时间与产量及品质的关系,寻求最佳培养时间,达到最优品质和最高产量;方法:试验设四处理,间隔5 d测定各处理生物产量、多糖、三萜化合物和硒含量;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灵芝生物产量提高,多糖和三萜化合物含量以及硒含量也相应提高,但品种间差异较大,生物产量与多糖含量相差近1倍,硒含量相差三分之一。结论:灵芝液体富硒深层培养时间以2周为宜。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UV)对高原线虫草(Ophiocordyceps highlandensis)子座和菌核的核苷类、麦角甾醇、总多糖、甘露醇、黄酮、皂苷和三萜等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核苷类成分、麦角甾醇含量,子座高于菌核;而总多糖、甘露醇、黄酮、皂苷、三萜的含量,菌核高于子座。  相似文献   

9.
以市场上的灵芝破壁孢子粉、未破壁孢子粉、子实体和精粉共4种灵芝产品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其活性成分三萜和多糖含量的差异。应用光学显微镜比较破壁孢子粉与未破壁孢子粉的差别、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醇提法提取三萜、香草醛-冰醋酸法测定三萜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灵芝酸。结果显示精粉中多糖含量为52.40 mg·g~(-1),显著高于其他三者,破壁与未破壁孢子粉多糖含量为(21.32±1.11)mg·g~(-1),差异不显著,但高于子实体的9.83 mg·g~(-1)。而子实体中三萜含量却是最高的,为4.97 mg·g~(-1),破壁孢子粉中三萜含量为2.23 mg·g~(-1),明显高于未破壁的1.10 mg·g~(-1)。通过对比4种产品的三萜指纹图谱发现,子实体和精粉中的灵芝酸种类远远多于破壁及未破壁孢子粉中的,且不同产品中有相同的组分。  相似文献   

10.
猴头菌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食用菌》2016,(6):6-9
对猴头菌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已有研究表明,猴头菌的化学组成包括多糖、萜类物质、甾醇类化合物、酚类物质、脂肪酸类化合物等,其具有助消化、抗肿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法和高效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HPSEC-MALLS)法检测灵芝(Ganoderma lucidum)‘沪农灵芝1号’不同生长期(接种后2~7个月,分别命名为P1~P6)子实体和菌基中三萜和水溶性多糖含量,并结合子实体和菌基的产量计算三萜和水溶性多糖的产量。结果表明:子实体中灵芝酸C2、G含量在P1、P2期较高,灵芝烯酸B和灵芝酸D、F、DM含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B、A、S、T和总三萜含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A、D、DM和灵芝烯酸B含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G含量在P 5期最高,灵芝酸B、S含量在P 6期最高,灵芝酸F含量在P 1、P 6期较高,灵芝酸T、总三萜含量在P 5、P 6期较高。子实体中灵芝酸C2、G、B、D、F、DM,灵芝烯酸B,总三萜产量在P2期最高;灵芝酸A产量在P3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1期最高。菌基中灵芝酸C2、G、B、A、D、F、DM,灵芝烯酸B产量在P1期最高;灵芝酸S、T产量在P2期最高;总三萜产量在P1、P2期较高。子实体和菌基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和产量均在P1期最高。研究结果将为‘沪农灵芝...  相似文献   

12.
以诸多对灵芝不同品种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和三萜类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的实验检测结果为依据,指出不同品种灵芝的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含量差异很大,栽培基地、企业需认真检验及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疗效好的品种,监管部门更须严格确立标准。同时指出影响灵芝栽培质量的可能因素,应予以研究确定。对比中美药典对灵芝子实体的质量标准,提出我国现行的标准有待完善。针对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油产品存在的活性成分不一、含量低、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亟需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作为标准品.用香草醛一高氯酸发色体系进行比色.确定灵芝发酵菌丝三萜含量测定的实验条件.结果三萜类在20—140ug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y=0.005x-0.019r=0.998。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灵芝发酵菌丝三萜类含量的检测.以鉴定灵芝的品质及其产品的三萜含量。  相似文献   

14.
灵芝(Ganoderma)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具有多种药用功效,其中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中主要的药理活性物质之一,深入了解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可促进灵芝分子育种及灵芝三萜规模化制备等工作的开展。本文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甲羟戊酸(MVA)途径、与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P450)以及灵芝三萜生物合成的调控因素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灵芝三萜合成通路及调控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灵芝三萜生物合成与调控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灵芝(Ganoderma lingzhi)子实体中三萜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醇回流法所得三萜酸的提取得率最大,影响提取的关键因素为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这3个因素进行优化,并通过回归拟合,建立了预测灵芝三萜酸提取的多项式模型,可预测灵芝子实体中三萜酸提取率的回归模型如下:Y=0.33+0.003125 X1+0.021 X2-0.014 X_3+0.0005 X_1X_2-0.019 X_1X_3-0.005 X_2X_3-0.044 X_(12)-0.040 X_2~2-0.032 X_3~2。经响应面最优分析,获得3个因素的最佳水平为:液料比25∶1,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3次。经实际试验验证,在该条件下,灵芝子实体三萜酸提取率可达0.335mg/g,与预测值相比,实测值低1.18%。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25℃以下),三萜酸化合物较稳定;但在50℃及以上温度条件下,三萜酸存在明显的降解现象,三萜酸的稳定性与温度及保藏时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形态鉴定、ITS鉴定和ITS-RFLP分子标记方法对采集自福建的3株野生灵芝进行鉴定,并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化学成分与赤芝(Ganoderma lingzhi)菌株Z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集的3株野生灵芝为重伞灵芝(G.multipileum)。与赤芝菌株ZK相比,3株野生重伞灵芝菌株LQ、LJ和Y1菌丝生长速度快(P0.01),LQ、LJ、Y1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32、32、34℃,均高于赤芝ZK;供试菌株均偏好酸性生长环境;重伞灵芝LQ和Y1的产量分别为每袋(12.1±1.3)、(11.7±0.9)g,达到ZK产量(17.6±1.8)g的66%以上。Y1与LQ的子实体多糖含量分别为(12.9±0.1)、(10.7±0.3)mg/g,高于赤芝ZK的子实体多糖含量(9.2±0.2)mg/g(P0.01);LJ、Y1的三萜含量约为7.5mg/g,LQ的三萜含量为(6.5±0.3)mg/g,分别是ZK三萜含量的84.27%和73.03%。从HPLC图谱可知重伞灵芝有许多赤芝没有的峰,三萜酸的种类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野生层迭灵芝(Ganoderma lobatum)发现和采摘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分离、纯化出了泰G1号菌种,以及在木屑袋料和椴木上驯化栽培试验成功的步骤和方法。驯化栽培出的层迭灵芝子实体,经泰国玛希隆大学药学学院商品质量检测中心测试,其三萜含量为(0.8±0.01)%(w·w~(-1),n=3,RSD=0.79%),多糖含量为(1.4±0.01)%(w·w~(-1),n=3,RSD=0.83%);经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检测,层迭灵芝三萜含量为5.32%,多糖含量为2.39%,核苷和三萜含量及图谱与其他灵芝品种有较大差异。试验和检测结果表明,层迭灵芝可作为灵芝属一新栽培品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灵芝菌丝体中三萜与多糖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十九种不同来源的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及长势,从中选出了菌丝体阶段生长性能良好的10个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测定了菌丝中三萜和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灵芝菌株在三萜和多糖含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多糖含量以汉城2号,日本灵芝,南韩灵芝为高;三萜含量却以韩国灵芝、灵芝0772、灵芝0771为高,并且二者的含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这为灵芝优良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培养基中添加不同中药对灵芝子实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中药培养的灵芝子实体中黄酮含量均有显著增加,皂甙含量也均有增加,部分子实体中多糖、三萜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子实体中4种成分含量高低对应中药的种类不同。可见不同的中药对灵芝子实体成分含量的作用效果不同;子实体具有富集中药成分的作用,且对同一类化合物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富集能力不同。这个结果有助于解释用不同原料栽培灵芝,其子实体成分与功效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循环提取获得一种新的灵芝提取物。分析表明,其蛋白质34.41 g.100-1.g-1、可溶性粗多糖40.0 g.100-1.g-1和矿质元素磷1.66 mg.g-1的含量分别高于普通灵芝提取物32.96%、29.45%和30.71%。提取物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全氨基酸总量为17.43 g.100-1.g-1,较普通提取物12.95 g.100-1.g-1高34.57%;此外,还检出2种天然活性成分--γ-氨基丁酸和牛磺酸,含量分别为21.92 mg.100-1.g-1和45.97 mg.100-1.g-1。液相质谱分析结果:从提取物中分离检测到至少13个清晰的分子离子峰,m/z范围为266.1~678.5,与香豆素、甾醇类、三萜酸及三萜皂苷等小分子天然活性成分的分子量信息相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