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盐胁迫下甲维盐·毒死蜱对菜田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实验室盆栽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探究盐与复配农药甲维盐·毒死蜱的复合污染对菜地土壤中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和甲维盐·毒死蜱分别作用下土壤中的脲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盐分水平和甲维盐·毒死蜱浓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趋势;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亦随土壤盐分和甲维盐·毒死蜱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农药在土壤中不断被降解而减少,对微生物的毒害性也就随着减弱,并最终恢复到与对照组相一致的水平.但是在与高盐复合胁迫时,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酶活性始终处于被抑制状态,由此可以说明盐胁迫是抑制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硝酸钙和水杨酸复配处理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一定浓度的Ca(NO3)2和不同浓度的SA溶液处理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然后测定幼苗的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研究外源钙离子和SA对盐胁迫下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玉米的生长,使玉米幼苗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了25.13%,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MDA含量分别增加了4.77%、2.18%和20.69%.当用硝酸钙和不同浓度的SA复配处理后,各处理玉米幼苗中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有所增加,MDA含量下降,明显缓解了盐胁迫影响.结果表明,当用20 mmol/L的Ca(NO3)2和1.5 mmol/L的SA复配处理盐胁迫下的玉米幼苗时,缓解作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CaCl2浸种和水杨酸(SA)浇灌复合处理,研究CaCl2和SA对盐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植株叶绿素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水稻植株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导致死亡。CaCl2浸种和外源SA浇灌复配处理能改善盐胁迫下水稻植株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提高还原性糖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用CaCl2浸种和SA浇灌复合处理的效果比单一用CaCl2浸种或SA浇灌处理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乐东拟单性木兰盆栽幼苗为试材,研究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下其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乐东拟单性木兰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苗高、地茎、叶绿素含量均随盐浓度增加而减少;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先缓慢上升再下降的趋势。说明乐东拟单性木兰为盐敏感性植物,即使在低浓度盐分(0.1%~0.3%)下其生长也会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油菜盐害生理反应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油菜盐害的生理反应规律,以NaCl、CaCl_2、MgSO_4、Na_2SO_4、NaHCO_3作为复盐成分,设置11种不同浓度复盐胁迫处理油菜幼苗,处理结束后测定油菜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H_2O_2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根长变量、株高变量等9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盐害对油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盐浓度为0.30%时,各项指标最佳,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越来越差,说明低浓度的盐分会促进油菜幼苗的生长;各生理指标盐害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油菜品种阳光2009对盐害反应最敏感的是株高和三苯基甲月替含量,其次是根长,脯氨酸含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外源水杨酸对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杨酸(SA)处理对盐(NaCl)胁迫下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减少、抗氧化能力下降,丙二醛含量增加、膜稳定件降低,植株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外源水杨酸能改善盐胁迫下水稻幼苗的多种生理指标,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增加抗氧化能力,提高膜稳定性,从而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且水杨酸对低浓度盐胁迫下的水稻生长缓解效应优于高浓度盐胁迫下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最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农业生产而言,研究生物肥料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藻类生物肥料对盐碱土壤的影响已被广泛研究,但是其对盐胁迫下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鲜有报道。以德巴衣藻(Chlamydomonas debaryana)藻粉作为生物肥料,通过实验模拟在高盐胁迫环境下,向小麦幼苗沙土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衣藻藻粉(0.25、0.5、1.0、2.0 g·L-1),并测定了小麦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离子平衡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使小麦根长、茎长、干重和鲜重等各项指标均受到显著抑制,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添加不同浓度衣藻藻粉后,小麦根长、茎长、干重和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增长,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相关分析表明,衣藻藻粉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显著改变小麦生理指标,提升其耐盐性。综合比较,1 g·L-1藻粉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外源硝酸钙对盐胁迫下‘可奇思’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硝酸钙能够提高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叶绿素含量,促进可溶性糖的积累。此外,外源钙还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从而减轻盐胁迫对高羊茅的抑制作用,提高高羊茅的抗盐性和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试验中以5g/L硝酸钙处理对盐胁迫下高羊茅的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盐桦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盐胁迫对盐桦幼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土壤含盐量为1.0;、1.2;、1.4;、1.6;、1.8;、2.0;和2.2;七个盐浓度梯度,处理1年生盐桦实生苗,0;为对照CK,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及其它生理指标.[结果]盐处理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Cond)均随NaCl浓度提高而显著降低;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随NaCl浓度提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试验中1.6;NaCl胁迫下,盐桦幼树叶绿素含量提高,而1.6;~2.2;NaCl胁迫使叶绿素含量开始降低.[结论]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提高是由于Na~+的吸收促进了生长,也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1.4;~1.6;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提高是由于盐胁迫下叶片生长缓慢,导致叶绿体收缩,产生 "浓缩"效应;1.4;NaCl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仍然提高则可能是NaCl胁迫提高了叶绿素酶的活性,使光合色素合成减少、分解增加,从而使光合色素易于提取而导致了测得的叶绿素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a Cl胁迫处理对红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和对幼苗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相对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下降,盐浓度在0.6%以上发芽率显著下降;盐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相对电导率上升;盐浓度在0.2%及以下3种生理指标除相对电导率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LED光源不同光质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发光二级管(LED)调制光质和光量,研究不同光质处理(白光(CK)、红光(R)、蓝光(B)、黄光(Y)、红蓝黄配比光(R∶B∶Y)=7∶2∶1、5∶4∶1和1∶8∶1)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色光质处理下,红光有利于不结球白菜根系生长,提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根系活力,蓝光有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相关分析法,选用3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研究了光照度、施肥量和品种3因素互作对叶片和叶柄硝酸盐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度、施肥量及品种对不结球白菜硝酸盐含量和产量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光照度的增加,叶片和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产量明显增加,相关系数分别达-0.574、-0.314和0.508;同时,还发现若适当增加施肥量,能明显提高产量,但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积累也增多.施肥量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达0.433.硝酸盐积累和产量增加的多少因品种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mixtures of glyeine (Gly), isoleucine (Iso), proline (Pro), and urea solutions used as a partial (20%) replacment of nitrate in the nitrate content and quality of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and lettuce in hydroponice. Five treatments were done 12 d before harvest.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Gly had the best effect in reducing the nitrate content of both vegetable leaves and petioles; the mixture of Giy, Iso and Pro ranked second and urea the least. Treatments with amino acid could also increase soluble sugar and protein contents and enhance total-N in leaves significantly.In contrast, amino acid enhanced NRA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while they decreased it slightly in lettu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ino acids and urea could reduce the nitrate content of both vegetables, but they had almost the same effect o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 Moreover, amino acid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urea in lettuce. As a result, it was concluded that partial replacement of nitrate with amino acids not only reduced the nitrate content but also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vegetables.  相似文献   

14.
几种改良剂对Cd和Pb污染土壤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稀土镧、熟石灰、钙镁磷肥和柠檬酸4种改良剂对小白菜在重金属Cd和Pb污染土壤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受Cd和Pb污染的土壤明显使小白菜受到毒害,但经稀土镧、熟石灰、钙镁磷肥和柠檬酸处理后,小白菜生物学产量增加,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减少。其中,稀土镧对缓解Cd和Pb胁迫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的不结球白菜品种,本研究对12种小棵菜开展品种比较试验,对其主要植物学性状、产量、感官品质及耐热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棵菜的观测性状差异较大,其中B03在产量、食用品质、耐热性等方面表现优异,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扬州地区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结球白菜育种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20  
从生物技术育种,新材料的创制,研究方法的创新及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不结球白菜育种研究新进展;并对发展趋势与展望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毒死蜱、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单剂以及两者的混剂在田间甘蓝中的消解动态和室内玻片上的光解情况.田间试验表明,单剂与混剂中的毒死蜱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差异不显著,甲维盐在甘蓝中的消解半衰期差异显著.光解试验表明,甲维盐与毒死蜱的剂量比为10∶1时,甲维盐对毒死蜱的光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作用效应与剂量比成正相关;毒死蜱与甲维盐剂量比为3∶1时,毒死蜱对甲维盐的光解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剂量比为5∶1时达到饱和.结合田间试验毒死蜱与甲维盐在甘蓝中的初始剂量比为168∶1,表明过量的毒死蜱加快了甲维盐在甘蓝中的消解,而低剂量的甲维盐对毒死蜱在甘蓝中的消解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萝卜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叶片黄化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2个 ogura 萝卜细胞质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的衍生株系为母本,99个不结球白菜品种为父本,配组198个测交 F_1代。秋冬栽培期安排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试验发现了在 ogura 细胞质背景下不结球白菜叶片的黄化规律,其黄化程度与细胞核基因型、植株生长时期和环境温度有密切关系。方差分析表明,测交 F_1代间、父本间和母本间的平均黄化指数存在极显著差异。试验虽未筛选到叶片完全不黄化的测交组合,但发现有一些组合的黄化很轻微,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试验还发现了几个对 Ogura 胞质黄化敏感性弱的父本好材料,其中绝大多数为青梗品种。文章讨论了进一步改良这类不育材料黄化现象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二倍体不结球白菜及其同源四倍体为材料,采用常规染色压片法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2x=20=10m+8sm(2SAT)+2st,其中第1、2、3、4、6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5、7、8、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0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5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核型公式为2n=4x=20m+16sm(4SAT)+4st,核型特征与二倍体基本一致,仅染色体长度变异范围与二倍体相比略大。表明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是由其二倍体加倍得到的,为同源四倍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