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自身对照试验,以自然感染栉首蚤(Ctenocephalides sp.)的犬与猫为试验动物,验证常熟市金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灭蚤项圈(犬用、猫用)对蚤的杀灭与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所有参与试验的犬、猫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犬、猫在挂项圈(即用药)后第14~60天,杀虫率分别在97.3%~98.4%与96.6%~98.0%之间,杀虫效果极显著(P〈o.01)。证明灭蚤项圈(犬用、猫用)对犬、猫安全可靠,能长期杀灭犬、猫蚤类。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宠物门诊中遇到幼龄猫 (1~ 3月龄 )因佩戴灭蚤项圈中毒 19例。其中 2例由畜主给猫立即卸圈后适当护理 ,2~ 3d即愈 ,17例经救治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病因 :因猫感染跳蚤佩戴灭蚤项圈 ,项圈内药物的主要成分标为“DICHLORVOSUM” (即敌敌畏 )。项圈内药物含量一般成猫尚能耐受 ,但幼龄猫对敌敌畏特别敏感 ,若佩戴时间稍长 ,敌敌畏经皮肤吸收至一定量时 ,就会发生中毒。一般佩戴1~ 2d后出现症状 ,佩戴天数越多 ,病情越重。临床症状 :精神萎顿 ,少食或不食 ,流涎 ,呕吐 ,有的排稀便 ;可视粘膜苍白 ,瞳孔缩小 ;呼吸困难 ,…  相似文献   

3.
犬、猫虱、蚤病是虱和跳蚤寄生于犬猫引起的一类外寄生虫病。其中虱病主要由犬啮毛虱、近喙状猫毛虱引起;跳蚤病主要由犬栉首蚤和猫栉首蚤引起,猫栉首蚤主要寄生于犬猫,犬栉首蚤只限于犬及野生犬科动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几种杀灭或驱除动物体外寄生虫的新型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新型杀虫剂包括苯甲酸苄酯、氟虫氰和氰氟虫腙。苯甲酸苄酯能驱除大多数体外寄生虫,但仅用于犬疥螨的治疗。氟虫氰为苯吡唑类杀虫剂,有效驱杀犬和猫的跳蚤、蜱、螨虫。氰氟虫腙可有效驱杀犬、猫的跳蚤和蜱。新型驱避剂包括驱蚊胺和丙蝇驱,二者都可驱除动物的多种体外寄生虫。  相似文献   

5.
塞拉菌素透皮制剂是兼具抗体内寄生虫和抗体外寄生虫双重作用的新一代大环内脂类抗寄生虫药,对蜱、螨、蚤、虱、恶丝虫、部分线虫都有很好的驱杀效果,且吸收较好,半衰期较长,对靶动物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确实,为进一步探讨临床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伊维菌素是一种强力、广谱、低毒性的驱肠道线虫药,它不仅对畜禽及犬猫多种线虫有较好的驱虫效果,而且对螨、蜱、虱、蝇类等寄生物也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因此,在宠物临床中,它常常被作为首选药物来驱杀体内线虫和体外寄生虫.伊维菌素药量过大或短时间重复用药导致的犬中毒病例时有报道,而由于对伊维菌素敏感导致的伊维菌素中毒报道尚少见.2003年4月,作者在邯农畜牧兽医专家服务中心动物门诊,接诊1例因过敏体质导致的伊维菌素中毒病例,经过救治现已痊愈,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阿维菌素对蛋鸡皮刺螨的驱杀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蛋鸡为试验动物,将伊维菌素预混剂按1mg/kg饲料的浓度混入饲料为对照药物,检测1.25,1.00,0.75mg/kg饲料的阿维菌素预混剂和400mg/kg体重的阿维菌素粉剂(分两次)对鸡皮刺螨的驱杀效果。结果表明:阿维菌素预混剂能驱杀鸡皮刺螨,与伊维菌素预混剂驱杀鸡皮刺螨的效果一致,而阿维菌素粉剂驱杀鸡皮刺螨的效果不如阿维菌素预混剂。阿维菌素预混剂和阿维菌素粉剂都能显著增加料蛋比,提高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6年来应用虫克星驱治动物寄生虫病的实践证明 ,在我地区于 10月下旬 (平均气温已降至 -3℃以下 ) 1次用药 ,可替代羊只剪毛后两次药浴治螨虫的常规办法 ,对各种线虫的驱杀效果也是可靠的。这与气候的逐渐转冷 ,使螨虫在环境 (舍、用具、卧盘 )的存活时间缩短 ,使各种线虫卵不能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并随渐冷的环境而死亡 ,使再感染的机会降至很低 ,是个省药、省力、高效的驱杀动物寄生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犬、猫舔毛  相似文献   

10.
犬用灭蚤项圈是一种长效杀灭家犬体外寄生虫的药物项圈。该项圈由于使用方便 ,杀灭体外寄生虫的效果好 ,且美观大方 ,颇受广大养犬爱好者的喜爱。但由于它是一种药物项圈 ,所以必须正确使用 ,否则会因幼犬个体偏小而引起不适 ,甚至导致中毒。   例如一病犬 ,2月龄 ,购回后即来我站购买一犬用灭蚤项圈带上 ,次日发现浑身发抖 ,精神沉郁 ,喜卧 ,但不拉稀。初期以为系环境变化所致 ,但连续几天未见好转 ,并偶见呕吐。来诊后 ,用犬五联免疫球蛋白、洁霉素等治疗 2天 ,不显效果。后因呕吐 ,又肌注胃复安 ,仍不见好转。幼犬精神更加萎靡 ,不吃…  相似文献   

11.
虫可净是一种广谱、高效的内外寄生虫驱杀药,为了验证其在阿勒泰地区的应用效果,于2001年5月20日~7月29日在阿勒泰市拉斯特乡进行了用"疥螨灵+丙硫苯咪唑"和"虫可净"对绵羊体内外寄生虫驱杀育肥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饲养宠物热的兴起,宠物的内外寄生虫病不可忽视。蚤,又称跳蚤,属于蚤目(Siphonaptera),是犬、猫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蚤不仅叮咬吸血,骚扰危害人和动物,而且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在公共卫生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  相似文献   

14.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动物的小肠内而引起消化紊乱、机体消瘦、生长发育不良的一种线虫病,是动物园中最常见且分布于各种动物的一种寄生虫病。在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大部分杂食动物中,常常以驱杀蛔虫的药物混在动物所采食的食物中,驱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美国佐治亚大学的JohnR.Glisson博士发表了下述看法:必须对由猫、狗和其它哺乳动物体内的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sida)引起的禽霍乱进行严密监测,因为这在某些鸡场中一直是个不断作祟的问题。多杀性巴氏杆菌通常并不存在于鸠的势料、饲料或饮水中。它不同于大肠埃希氏菌或链球菌,它可作为正常的寄居菌而存在于许多动物如猫、狗、老鼠等等的口腔中和鼻腔中。这些动物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贮主,可成为肉种鸡的感染源。老鼠和猫是该菌的主要载体。显然,要减少多杀牲巴氏杆菌对肉种鸡的危害,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完全阻止鸡接触这…  相似文献   

16.
敌百虫主要驱杀线虫、吸虫及绦虫等,因其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价廉、药源丰富等诸多特点,养殖户常用它给动物驱虫。敌百虫常被用于野生动物、观赏动物、毛皮动物及家畜体内外寄生虫的驱杀,只要使用方法得当,驱虫效果很理想。但是怀孕的蛇(畜)不能用敌百虫驱虫。这是因为敌百虫不仅有驱杀体内外寄生虫的作用,还有收缩子宫、刺激生殖器官、打胎等作用,若此期给孕蛇(畜)使用敌百虫多会引起流产或早产。为此,提醒广大养殖户,在给孕蛇(畜)驱虫时应改用驱虫灵或左旋咪唑等其它驱虫药物。 D孕蛇(畜)慎用敌百虫@顾学玲$山东青州市北城蛇蝎园!262500 …  相似文献   

17.
埃普利诺菌素是一种新型的阿佛曼菌素类药物,其驱虫机理与伊维菌素相同,已有的试验证明埃普利诺菌素对牛、羊等家畜的线虫和节肢动物有极佳驱杀效果,但对牦牛皮蝇幼虫的驱除试验尚未见报道。我们于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通过应用不同剂量埃普利诺菌素对牦牛皮蝇幼虫的驱杀效果观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口服Lufenuron对发育期猫蚤的效果猫蚤(Clenocephal8idesfelisfelis)是犬猫常见的外寄生虫、可引起皮肤损伤和变态性皮炎,并传播蠕虫、病毒、细菌等。传统的杀虫剂只对成虫有效,且常有臭味和中毒危险,不适用于大猫。Luf...  相似文献   

19.
<正> 硝硫氰醚(Nitroscanate)是广谱驱蠕虫药,国外于1974年合成此药,主要用于犬猫和实验动物及鸡的吸虫、绦虫与线虫的驱虫试验。我国于1978年合成此药,用于耕牛血吸虫、黄牛肝片吸虫、猪姜片虫、猪蛔虫以及鸡寄生虫。重庆市医药工业研究所委托我所进行稍硫氰醚(3%玉米油剂)驱猪寄生虫试验,获得一定成果,兹简要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宠物行业的不断发展,宠物用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药物对靶动物的安全性试验是新型宠物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某公司生产的10%非泼罗尼滴剂适用于驱杀犬、猫等宠物的体外寄生虫。试验以《宠物用药物对靶动物安全性试验指导原则》为依据,对该药的临床使用安全性作出评价。试验从聊城几家宠物医院选取40头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以推荐剂量为基础,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